你的孩子不懂性,可能這輩子都不會幸福,徹底輸在起跑線
老師在學校給九歲的孩子們普及了一下關於懷孕的知識,以及男生和女生的區別,一位媽媽居然發了飈,表示要去和校長投訴。
此事瞬間上了熱搜
老師對此進行了解釋:因為班裡有老師懷孕了,同學們對此好奇。她想正好借這個機會,向同學們普及一下這方面的知識,沒想到捅了婁子。
性教育,要還是不要,這是個問題。
這種問題,早已不是個案了。早在兩年,北師大專業老師編寫的讀本,就被媽媽吐槽。
其實北師大的回應中,這句話非常好:「自然準確的傳遞」,然並卵,還是下架了。
同時躺槍的還有賣成人用品的,就因為開在了小區,小區裡有孩子。
也就是說,看都看不得。
這都2020年了,社會上還是濃重的談性色變,仿佛這些事情不需要學,自然就會知道,仿佛小時候不知道,長大了自然就會知道。
有一個隱喻,叫:房間裡的大象。意思是說,在一個房間裡,有一頭大象,很顯然大家都是看到的,但房間裡的每個人都避而不談,要麼無視、要麼迴避、要麼視而不見。就有點類似皇帝的新衣。
性,就是這一頭大象。每個人都是由性而來的,但是沒人說。
這是多麼奇怪、可怕、壓抑、而且不真實的場景?這,就是現在的性教育現狀。
感恩這個網絡時代,終於有人開始提這一頭大象。
性教育的缺失,會帶來什麼呢?這裡提三點
1. 不安全
壞人不希望有性教育,尤其是戀童癖,他們多麼希望自己對孩子們做點什麼,然後孩子渾然不覺是在犯罪。
事實是,他們經常得逞,超過40000人對未成年人進行過侵害,也許ta們是爸爸的朋友,鄰居家的哥哥,老師,保安,樓下的爺爺,甚至路過時多看了一眼的陌生人……這些懵懂的孩子就是無辜的羔羊,是最好被悄然拿下的獵物,他們什麼都不懂,連自己受到的傷害都無法定義,這是壞人們最好得手的弱點。
還有就是孩子們,由於缺乏性教育,不知道自己行為的邊界,不懂做好保護措施,在自己還是孩子的年齡當了父母,或者只能墮胎,甚至把新生兒藏在廁所隔間的垃圾桶裡……甚至,他們可能以為性是傷害他人以獲取自己快樂的方式,所以導致了犯罪。
看看這些事實,家長們,你們放心嗎?
2. 心理問題
缺乏性教育,不代表缺乏性。而是很可能很早就「遭遇」了性,看過臺灣已逝作家林亦涵的《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的都知道,13歲被國文老師誘姦、並被長期性侵的女主原型,就是作者林亦涵本人。書中的女孩覺得自己髒,唯有愛上侵害者才能抹去自己的罪惡感。而林亦涵最終因抑鬱而崩潰自殺,將生命停在了充滿困惑的青春歲月。
即使沒有遭遇這麼惡劣的情況,如果長期活在房間裡有大象而不能提的環境中,如果長期看著皇帝的新衣而不敢說,如果長期對身體充滿好奇而找不到答案……
你能想像到這會給心理帶來什麼樣的傷害嗎?對自我的不接納,幾乎是一切心理疾病的源發地。
家長們,你以為孩子們為什麼沉迷手機?為什麼抑鬱症?為什麼學壞?你懂了嗎?
3. 對性的認知
性,可以說是人世間最美好的事情,也是人與動物的重大區別。
《海蒂性學報告》中曾這樣描寫女性性高潮「感覺很美滿安樂,全身容光煥發,好像剛從睡眠中甦醒過來。」這種身體與精神的美妙,卻不是人人都能感受的。
義大利性學家以瑪麗·揚尼尼的研究報告中顯示全球約有10%的女性從未體驗過性高潮(中國是拖後腿的,原因你懂的),性高潮不僅能帶來生理上的愉悅,更能增進伴侶感情。
然而現在有多少人真的懂得體驗和享受這種美好呢?寥寥無幾,尤其是女性,在潘綏銘教授的主持下,中國人民大學性社會學研究所於2000年、2006年、2010年和2015年,四次完成「中國人的性」總人口隨機抽樣調查,結果是這樣的:
有20%左右的女性,很少或沒有性高潮。
這僅僅是性高潮的問題嗎?
不,這關係到親密關係,關係到婚姻,關係到家庭氛圍和親子教育,關係到身體健康,甚至活著的意義!
性教育,比學數理化還重要!
好,回歸正題。什麼時候「自然準確的傳遞」性教育的知識比較合適?
答案是:當孩子問的時候,就應該正式回答。
如果孩子不問,最晚的時間是上小學之前。
不然,就是輸在了起跑線上,一輩子都追不上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