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出資買了女方父母的房,小兩口離婚時未分割離婚後起爭議

2020-10-30 法就在身邊

案號

(2020)川01民終10096號

一審訴訟請求

甲女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判令分割雙方當事人案涉房屋

一審法院查明

1.雙方當事人於2019年11月11日經法院判決離婚,該判決現已生效,判決中未處理雙方夫妻共同財產;

2.雙方當事人婚後購買了案涉房屋,房屋登記情況系本案雙方當事人共同共有,房屋系全款購買,未設置他權;房屋購買及出資情況為:雙方從甲女父母處購得房屋,購房時,屋內有家具家電;房屋由甲女父母出資50000元,乙男父母出資350000元,雙方父母均在雙方當事人結婚後對其出資;

3.雙方當事人均認可現在房屋價值為750000元。

一審法院裁判

一審法院認為,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二條第二款規定:「當事人結婚後,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對夫妻雙方的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一方的除外。」,雙方當事人父母為其購房出資,乙男主張應該按照出資比例進行分割房屋,但其並未提交任何證據證明其父母出資時明確表示出資款只贈與給乙男一人,故,該出資應該認定為對本案當事人雙方的贈與,甲女父母出資認定同理;乙男無其他證據證明房屋登記有誤,故,案涉房屋即為雙方當事人共同共有,各佔50%的份額。

乙男陳述,甲女有隱瞞夫妻共同財產的行為,但其並未向法院提交任何財產線索,也無任何證據顯示雙方尚有其他夫妻共同財產,故,一審法院對乙男的該項陳述不予認可。

綜上,一審法院遂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十九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二條第二款、《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百四十二條之規定,判決:案涉房屋所有權人系本案雙方當事人,份額各佔50%。

上訴人主張

乙男上訴請求,依法改判認定購房款的出資來源及性質。

事實與理由:一審法院認定購房款由乙男父母出資350000元錯誤,實際是乙男個人出資50000元,其餘300000元系乙男母親對乙男的借款。

甲女辯稱,一審法院認定本案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準確,請求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法院裁判

在本院二審審理過程中,上訴人乙男向本院提交母親的銀行卡交易明細以及《借條》,擬證實乙男與甲女向乙男母親借款300000元用於購買案涉房屋。

甲女經質證後認為,認可銀行流水的真實性,但不認可借條的真實性。且該兩份材料不能達到其證明目的。

經二審審理查明的事實與採信證據與一審認定的事實和採信證據一致,本院依法應予確認。

本院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在於乙男父母出資的金額及性質。對此,本院評議如下:

乙男與甲女在婚後,向甲女的父母購買案涉房屋。該房屋買受後,登記在雙方名下,共有方式為共同共有。本院認為,本案甲女主張分割該案涉房屋,但一審僅對房屋的權屬進行確認,鑑於本案當事人均未提出上訴,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二十三條第一款「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圍繞當事人的上訴請求進行審理。」的規定,本院對此不再進一步處理,可待當事人另行處理

關於乙男父母的出資,根據乙男母親的銀行卡交易明細可以看出,在客觀上,乙男的母親向甲女父親轉帳支付350000元,用於購買該案涉房屋。乙男主張母親支付該350000元中的300000元系借貸關係,但是並未舉證予以證實。

本院認為,一審法院所援引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二條第二款:「當事人結婚後,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夫妻雙方的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一方的除外。」是購房出資贈與對象的確認規則,並非對出資性質的認定規則。父母出資是否屬于贈與,仍然應當有相應的證據予以證實,並不能直接以轉帳的外觀即認定其法律性質因此,一審法院認定該出資系對甲女、乙男的贈與,理由並不充分,本院對此予以糾正

鑑於對該款項的性質認定還涉及到案外人乙男母親的程序和實體權利,可以由乙男母親另行主張。一審法院對本案相關事實認定不當,但裁判結果正確,本院對此予以維持。

綜上所述,乙男的訴訟請求不能成立。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相關焦點

  • 婚後父母出資給子女買房子,離婚時房產該怎麼分割?
    2013年4月,他們買下婚房,其中有趙亮父母支持的一部分錢,房主一欄寫的是趙亮。隨著時間的推移,小兩口越來越過不到一塊,終於談到了離婚。第一次起訴,法院駁回了,為的是再給他們一段修復婚姻的時間。半年後,張倩再次起訴,趙亮也痛快地答應了離婚請求,只是在財產分割上雙方發生了爭執。
  • 婚後父母為子女全額出資買房,屬于贈與嗎,離婚時房產如何分?
    第一種情況:婚後一方父母全額出資,登記在自己子女名下,根據出資方式的不同主要分為兩種情況:一、一方父母一次性全額出資為子女購買房屋通常,婚後一方父母全額出資為子女購買不動產,只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的,視為出資人對其子女個人的贈與,該不動產是出資人子女一方的個人財產,而非夫妻共同財產,離婚時不進行分割。
  • 婚前婚後房產離婚時如何分割?父母出資又該如何分割?
    房產是夫妻財產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般來說夫妻在結婚時或者是婚後都會有房產,那麼離婚時該如何分割房產?哪些房產是夫妻共同財產需要分割,哪些房產是個人財產不需分割呢?我們一起來看下文了解。一、婚前房產離婚後如何分割?
  • 子女離婚,父母資助的錢要不要還?
    初入社會的他們,單憑自己收入要承擔起買車、買房、操辦婚禮等費用實在太難了。因此,當子女結婚時,父母通常會慷慨解囊助一臂之力,有的甚至拿出了大半輩子的積蓄。有調查顯示,75%的年輕人購房時會接受父母的資助,其中大多數需要父母幫忙支付首付或者一定數額。
  • 婚房房產證寫誰名字?離婚後房產怎麼分割?
    婚房房產證寫誰名字?離婚後房產怎麼分割?第一、寫「準夫妻」二人的名字這是大多數戀人特別是女孩子的觀點。但如果購房後「準夫妻」並沒有進行婚姻登記,而是分手,那麼「準婚房」仍將認定為雙方共有財產,貸款也是為雙方的共同債務。但對於父母的出資,如果有相應證據顯示父母出資是基於「準夫妻」雙方結婚的目的,法院也會認定這部分出資是一種附加條件的贈與,而條件就是雙方結婚。但如果雙方沒有結婚,父母就有權索回出資的錢款,上海一家法院此前就出現過這樣的判例。
  • 父母出資買的房子 離婚時房子該如何分配
    房子一直是一個熱門的話題,有房和沒房的人都有各自的煩惱。沒有買房結婚的人盼望著能有個房子,好有個安家立命的場所;買了房子的人又為房產證上署名、加名的事情而煩惱;最後離婚的時候,還要因為房子如何分配的問題而鬧上法庭。不少步入適婚年齡的小情侶們,手裡積蓄有限,買房還得靠父母幫忙。
  • 看熱播劇《安家》,談談關於父母出資購房,離婚時該房產如何分割
    而在司法實踐中,法官會綜合房屋的約定共有情形、出資貢獻等因素,做出一定的判斷。1、婚前由一方父母全額出資購房,小夫妻離婚時,該房產如何分割?因此,劇中老嚴夫妻用全款買房後,在房產證上加上了準兒媳的名字,即視為對小兩口的贈與,如若最終小兩口婚姻破裂面臨財產分割,該房產將作為夫妻共同財產,而兒媳可以參與分配。2、婚前由父母部分出資,子女貸款購房,小夫妻離婚時,該房產如何分割?老嚴夫妻全款和貸款的區別在於,全款買的話,離婚時兒媳可以分得一半。
  • 婚後父母為子女購房出資且登記在雙方名下離婚時該如何分割?
    她與男方於婚後在男方父母出資下購買了一套位於昌平區回龍觀的房產,產權證登記在雙方名下且為共同共有。現在雙方因感情不合,雙方準備離婚。然而,男方卻以購房絕大部分款項均是自己父母的出資,所以自己父母出資及相應升值部分都屬於自己,女方只能分得其餘出資及相應升值部分的一半。
  • 婚後父母出資購房,離婚時如何分割?
    另外,如果一方父母全款購房後,名義上是給夫妻的婚房,但實際登記在父母名下,根據物權公示公信原則,該房產歸父母所有,離婚時夫妻是無權要求分割他人財產的。當然,如果房產登記在夫妻雙方名下,則屬於夫妻共同財產。
  • 父母出資買房,小兩口離婚引發官司
    臺海網11月14日訊(海峽導報記者陳捷吳舒遠通訊員集法)老人出資給兒子和兒媳購買房產,不料年輕夫妻鬧離婚時,引發了一場官司。為此,老人將兒媳告上法庭,要求其還錢。近日,集美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這起案件。「老人出資究竟是借款還是贈與」成為雙方爭議焦點。老人認為,自己出資的錢是借款;兒媳則認為,這錢是贈送的。
  • 子女離婚,父母資助的錢要不要還?法院:要區分這些情況……
    初入社會的他們,單憑自己收入要承擔起買車、買房、操辦婚禮等費用實在太難了。因此,當子女結婚時,父母通常會慷慨解囊助一臂之力,有的甚至拿出了大半輩子的積蓄。有調查顯示,75%的年輕人購房時會接受父母的資助,其中大多數需要父母幫忙支付首付或者一定數額。
  • 婚後買房,離婚時財產如何分割?
    也就是說,夫妻雙方婚後買房,房產證如果寫了兩個人的名字,一般來說就是共同財產,離婚時以平均分割為原則;如果婚後買房只寫了一方的名字,這個房子屬於共同財產還是個人財產要看購房資金的來源。由雙方父母出資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該不動產可認定為雙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資份額按份共有,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此時,離婚時該房產可以按照出資比例分割。
  • 婚前男方父母出資購買登記在女方名下的房產,離婚時怎麼分?
    婚前男方父母出資購買登記在女方名下的房產,離婚時怎麼分?,離婚後這個房子應該留給張亮和孩子,但是張亮可以給與王麗一定的補償。02法院認為本案中,該房產是基於雙方婚姻關係存在的一種附條件贈與,尤其當女方首先提出離婚請求時,應當考慮到男方父母購買房產的本意和初衷,而不能簡單依據房產屬性這個表象來判斷,否則失去了法律的公平公正。張亮在離婚中願意給予女方一定補償,現階段男方與父母孩子在該房屋內居住,理應將該房屋判歸男方所有。
  • 婚前買的房,登記在女方名下,離婚該怎麼分?
    案例:馬先生於2016年底在西安買的首套房,次年3月與女朋友鄭女士結婚,之後該房登記在女方名下,2019年1月,馬先生從部隊轉業,在此期間女方提出離婚,於9月份將馬先生訴至法院,就房產分割產生爭議。婚前購買房產,房產由一方出資購買,出資方登記在對方名下 如果後期離婚了,這個房產該怎麼分割呢?婚前部分出資,婚後還貸:此種情形,應當按照出資比例分割房產,婚前出資+婚後出資的一半為婚前出資人的出資額。
  • 【提醒】夫妻吵架老公為哄老婆將房產改名,離婚時傻眼了...
    兩年後,妻子起訴離婚,丈夫面臨人財兩空……這是浙江建德市人民法院剛剛調解好的一起離婚糾紛。不少人看了以後,都納了悶:說好的婚後共同財產,怎麼就變成個人財產了,還得花這麼多精力才能解決。事出何因?又當何解?這是一對年輕的小夫妻。男方1991年生,女方1988年生,2014年結婚。
  • 離婚債務如何分割,離婚時一方轉移財產怎麼辦
    人民法院審理後,未發現訂立財產分割協議時存在欺詐、脅迫等情形的,應當依法駁回當事人的訴訟請求。」在離婚後未滿一年的,因反悔原離婚時的財產分割協議,向法院起訴要求撤銷,法院受理有法律依據。離婚後超過一年的,不能再就財產分割協議進行反悔。離婚後對財產分割協議反悔,關鍵在於如何認定雙方在離婚時達成的夫妻共同財產分割協議是否存在欺詐和脅迫行為。
  • 答應婚房給女方事後反悔 不少夫妻離婚後起糾紛
    原標題:答應婚房給女方事後反悔 不少夫妻離婚後起糾紛 離婚後遺症  案例一    離婚後沒幾天,阿發就非常後悔,覺得自己當初不該急於離婚而弄得「淨身出戶」。他再找阿美協商,可對方不同意對離婚協議做任何更改,他只得作罷。  由於雙方離婚時尚未取得金山房子的房產證,因此無法辦理更名手續。2012年下半年,阿美和阿發均拿到了該房的產權證。
  • 離婚時如何分割婚姻關係存續期間長輩出資登記於自己親屬名下房產
    輕輕的我走了,帶不走你的財產——離婚時,如何分割婚姻關係存續期間長輩出資登記於自己親屬名下的房產2020年6月到9月,我參加了一個離婚後財產糾紛的案件代理工作。前妻起訴前夫,要求對婚內購得的一處房屋進行分割。基本情況男女雙方經人介紹,相處愉快,在2007年相識半年後登記結婚。婚後育有兩女,大女兒憨憨可人,小女兒古靈精怪,本是幸福的一家四口。2017年男方長輩出資為男方額外購置了一套房產。該房屋在雙方離婚時未分割處理。
  • 婚前父母為子女購買的房子,夫妻離婚時怎麼分割?
    現在的房價越來越高,有的父母會特意攢好錢為子女結婚時購買房產。但是結婚之後,有些夫妻會因為生活中一些瑣事爭吵,久而久之便覺得感情破裂要離婚。那麼父母在婚前為子女購買的房產夫妻離婚時應該怎麼分割呢?二、婚前父母為子女購買的房產離婚時如何分割三種情況中,第二種情況婚後子女償還貸款,一般是夫妻二人償還,償還之後是屬於二人的共同財產,離婚時按夫妻共同財產分割;第三種情況在法律上該房產的所有權是屬於父母的,而子女只有居住權,所以即使婚後也不改變房產所有權所屬,離婚時也就不存在房產的分割問題。
  • 離婚後財產怎麼分?
    位於湛江市赤坎區××城××小區××樓××房【《房地產預告登記證明》(編號:粵房地預登湛江YG字第0100015608號)】及房屋裝修、家電、家具等歸女方所有。籤訂本離婚協議後,男方須在1個月內協助女方辦理過戶登記手續,過戶稅費由女方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