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寶寶是「睡渣」?看看德國寶寶的獨睡妙招

2020-08-31 貝唯他

「天使寶寶在別家,自己寶寶是睡渣」

說起寶寶睡覺這件事

媽媽都有一肚子苦水

人的一生有將近1/3的時間用來睡眠

睡眠質量的高低直接關乎健康

會直接影響到寶寶的智商情商

對寶寶生長發育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睡眠訓練在德國是個熱門話題,我們中國家長見面最常問的是「身高體重多少?補鈣鐵鋅DHA了沒?還在用尿不溼嗎?」,德國父母不問這些問題,但倒是很愛問「你家寶寶能自己入睡了嗎?睡整覺了嗎?睡自己的房間了嗎?」
德國父母對寶寶的睡眠習慣有很高的期待,這和德國文化有關。德國父母與孩子之間界限清晰,寶寶一出生就有自己的兒童房,父母有儘早讓寶寶獨立入睡的強烈意願,所以德國寶寶的睡眠訓練可以說從一出生就在有意識地進行了。

我周圍的德國孩子基本都是從一歲到兩歲之間能夠在自己的房間獨立入睡,不需要陪睡、奶睡、抱睡。關上燈,道一聲晚安,媽媽即關門出去,每晚7點,孩子自己安然入睡。

當今德國父母的睡眠訓練並不是讓寶寶一個人哭個夠,哭累了就自己睡過去。曾經被追捧的哭聲免疫法現在在德國也遭到了大部分父母的摒棄。

兒童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及時回應嬰兒的需求才能建立起親子之間的信任關係和給予寶寶足夠安全感。長時間任由嬰兒哭泣,對TA的吶喊置之不理,會傷害寶寶的身心發展。

睡眠習慣培養是個大話題,這也是我一直沒寫的原因。現在既然終於下定決心要寫,那就力爭寫得專業一點。不同年齡段的寶寶有不同的睡眠特徵,3個月寶寶無法借鑑9個月寶寶的經驗,無法一概而論,因此我決定分齡來寫,幫助大家更好地認識寶寶睡眠的規律和進展。今天先寫0-3個月的,好的習慣養成都需要時間和堅持,我們一步一步慢慢來。


確立正確的習慣

在很多人眼裡,歐美所倡導的睡眠訓練是冷酷的,其實不然。睡眠訓練可以在規則和愛中同時進行。與養成其他習慣一樣,最好的方法是從一開始就幫助寶寶建立正確的習慣,而不是等到壞習慣出現後再想著怎麼救火。前者可能需要在最初付出更多時間和努力,但好處是長期的,且建立好習慣往往比糾正壞習慣要容易得多。

1從小分床睡

德國睡眠專家建議,從出生起就讓孩子睡自己的嬰兒床,這一點至關重要。首先,這麼做孩子會自然而然地視嬰兒床為自己睡覺的地方,省去了以後還要分床睡這一步驟。要知道,一旦孩子習慣了與爸爸媽媽同睡一張床,再想讓TA睡自己的小床,分離過程是極其艱難的。其次嬰兒與大人分床睡可以防止被大人擠壓而發生窒息意外的風險。為了寶寶安全著想,我們也應該選擇分床睡。

初生寶寶夜醒頻繁,非常需要媽媽的安撫和肌膚接觸,德國父母選擇了將嬰兒床放在大床的旁邊,並且拆掉靠大床一邊的圍欄,這樣寶寶雖然睡在自己的嬰兒床上,卻能時時刻刻感受到媽媽的陪伴。寶寶需要媽媽的時候,媽媽能隨時用手安撫。

夜晚寶寶要喝奶,媽媽只需輕輕挪動一下寶寶就能實現。但為了形成分床睡的好習慣,餵完奶後一定會把寶寶再放回TA自己的小床,不為了圖一時的方便而造成長久的困擾,這桿秤理性的德國人拎得很清。

2找到作息規律

初生嬰兒的睡眠沒有規律,想睡就睡,不分白天黑夜。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對每日作息安排的適應,寶寶必然會發展出一些睡眠和飲食規律。

這個規律不是某一方單方面的決定,而需要我們與寶寶在生活的磨合中共同去建立,具體規律因家庭而異。在頭三個月幫助寶寶建立起有規律的作息時間,對寶寶的健康成長非常有益處,同時也能讓育兒變得輕鬆。


教給寶寶白天和黑夜的區別

剛生下來的寶寶是分不清白天和黑夜的區別的,有些寶寶還可能以為白天是用來睡覺,晚上才是用來活動的呢!這不是寶寶在故意跟我們做對,實在是因為我們沒有認真教過他們白天和黑夜分別是幹嘛的啊。

出生頭幾天寶寶大部分時間都在睡,我們能做的不多。但從兩周以後,我們就可以開始有意識地教寶寶區分白天和晚上,營造兩種不同的氛圍,幫助寶寶建立白天是遊戲,晚上是睡覺時間的概念。
白天醒著時:

早上起床給寶寶換上白天穿的衣服,這標誌著新的一天的開始。拉開窗簾讓陽光照進來,多陪寶寶玩,放音樂聽,餵奶的時候要和TA說話,如果寶寶喝奶的時候眼看著想睡覺了,輕輕叫醒TA。

之所以要在餵奶的時候和寶寶說話,防止寶寶喝奶時睡著,是為了不讓寶寶養成奶睡的習慣。


晚上入睡前:

睡前給寶寶換尿布、換上睡衣,穿上睡袋,這標誌著一天的結束。調暗燈光,關掉電視機等聲音,不要對寶寶說太多話,使用語言或歌聲安撫時,也儘量低聲。



寶寶夜裡哼唧時,儘量避免開燈和說話,這會讓寶寶誤以為該起床玩遊戲了,一不小心徹底清醒就完蛋了。夜間保持安靜,趁寶寶將醒未醒的時候,及時提供撫摸、餵奶(覺得到餵奶時間的話)或安撫奶嘴,實在要說話請用輕聲,這些信號都是在提醒寶寶,現在是晚上睡覺時間,還沒有到起床的時候,幫助寶寶快速進入下一個睡眠周期。

入睡是需要學習的

新手父母可能會覺得睡覺應該是一種本能,哪還需要學習?困了就閉上眼睛自己睡啊!事實真沒有這麼簡單。

寶寶是一種神奇的生物,他們明明很困了可就是喜歡死撐著不睡!不信?你可以去視頻網站上隨便搜一搜寶寶欲睡不睡的視頻,一搜一大打——困得要死,眼皮打架,腦袋搖搖欲墜,卻一次又一次地用盡最後的力氣睜開眼睛。

那搞笑的畫面總能引人捧腹大笑,但同時也讓我們不解,寶寶們又不用熬夜加班,他們幹嘛死撐著不睡呢?!嗯,因為他們還沒有學會自己入睡,養成自己入睡的習慣啊。

父母如果希望寶寶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那麼第一步就是幫助孩子學會獨立入睡。從抱睡、奶睡中解脫出來,每天不知要節省多少時間。


1學會識別睡意跡象,及早安排孩子入睡


一定要在寶寶表現出犯困跡象的初期就及時安排入睡,否則過了那個臨界點,寶寶這種神奇生物就會進入下一個狀態,叫過於疲勞(over-tired)。你以為寶寶是越困越想睡?才不是呢!一旦進入over-tired就不好辦了,有的寶寶會表現出興奮過度,跟打了雞血似的突然精神倍加,還有的會「無緣由」的大哭大鬧,弄得人莫名其妙。總之,進入over-tired狀態後入睡反而變得愈加困難了。


頭幾周的嬰兒連續醒著的時間一般不會超過1到2個小時,作為父母我們要第一時間捕捉到寶寶犯困的跡象。識別寶寶的犯困跡象也是新手父母需要學習的地方:

  • 揉眼睛
  • 用手擦耳朵
  • 眼睛下面有黑眼圈
  • 小題大做,一點小事就大鬧
  • 發呆、目光呆滯
  • 打呵欠、頻繁踢腿
  • 對人臉和玩具失去興趣
  • 變安靜,不怎麼說話了
  • 把臉往媽媽懷裡蹭,迴避周圍的動靜



當注意到上面的跡象之一時,就可以把寶寶放到他的小床裡睡了。一開始我們的判斷可能不夠準,寶寶的睡眠也不夠有規律,但用不了多久我們就能發展出對寶寶睡眠規律的第六感,憑直覺知道寶寶什麼時候想睡了。不過要補充的是,睡眠規律不是一成不變的,生病、快速生長期等都可能改變寶寶的睡眠規律,我們要保持靈活並密切關注寶寶發出的睡眠信號。

2學會在床上入睡,而不是在人身上入睡


很多父母到了寶寶該睡覺的時候,喜歡給他們餵奶或者抱著搖。建立一定的睡眠程序當然是好的,但是德國專家建議不要讓寶寶在吃奶或者在被抱著的時候進入睡眠狀態,這可能導致寶寶養成奶睡或抱睡的習慣,而如果寶寶從睡眠中短暫醒來,發現現在的睡眠環境與入睡時不同,將難以自己接覺。惡性循環下去,奶睡和抱睡會越來越嚴重。


餵奶或抱著搖本身都有助於寶寶入睡,這並沒有錯,只是要注意趁寶寶將睡未睡(快要睡但仍然醒著)的時候,就及時將他放到自己的嬰兒床上,讓寶寶明白床才是他入睡的地方,這有助於寶寶學習自主入睡。這樣中途醒來由於環境未發生變化,也更容易接覺。



如果寶寶哭了,不用立即抱起TA,試著放一段舒緩的音樂、輕撫寶寶的身體、小聲唱一首歌、給寶寶一個安撫物、用包巾把寶寶裹起來——儘量讓寶寶將舒服的小床與睡覺聯繫到一起。

當然,對於一直哭的寶寶我們不能強制執行這樣的方法,但可以換個時間不斷嘗試,畢竟寶寶的習慣是通過我們的行為塑造的,如果我們每次都用抱睡奶睡來快速解決入睡問題,那寶寶自然會繼續期待這種模式。


0-3個月的睡眠規律

初生嬰兒在頭幾周每天需要16到18小時的睡眠,之後會慢慢降至15小時。新生兒的睡眠周期比成人要短,不論白天還是黑夜,一次連續睡眠時間少則半小時到45分鐘,最多不超過3-4個小時。

如此容易醒,是因為快速動眼期(Rapid Eye Movement,REM-phase)在0-3個月嬰兒的睡眠周期中佔據了50%的時間,而快速動眼期屬於淺睡眠,稍不留神就會醒過來。好在3個月後會降至40%,半歲後降至30%,成年人的REM只佔30%以下。



快速動眼期是睡眠周期的最後一個階段:淺睡眠-深睡眠-淺睡眠-REM。人一個晚上要經歷好幾個睡眠周期。做夢通常發生在REM期,在此睡眠階段大腦的神經元活動與清醒的時候相同,同時伴隨眼球的快速移動,因此得名快速動眼期。新生寶寶之所以REM期佔據睡眠的50%,是因為他們的大腦需要處理大量白天接受到的刺激,神經元在迅速發育建立聯結,屬於正常發育現象。



此外,考慮到新生兒胃很小,平均3個小時就要餵一次奶,前3個月寶寶睡眠短,夜醒三四次是非常正常的,新手父母需要做好心理準備。這是每個嬰兒必經的階段,接受了這一事實,我們才能淡定地看待寶寶的各種夜醒行為。


一切都會過去的,給寶寶一點成長的時間吧。

相關焦點

  • 你家有個"睡渣"寶寶嗎?0~12月寶寶哄睡小妙招,不妨一試
    有人說:孩子睡了你就睡呀,又沒人不讓你睡,可是屋子沒收拾,衣服沒洗,碗沒刷,還要做飯,有時間睡覺嗎?所有人看到的都是媽媽多輕鬆只用帶孩子不用掙錢,甚至總說少玩手機多看看孩子,可是誰看見媽媽們忙裡忙外,吃不上飯的時候?
  • 寶寶獨睡順利不是夢,這有一些小妙招,快快拿去吧!
    麗薩平常工作較忙,只能晚上陪孩,直到孩子三歲時,麗薩跟家人商量讓寶寶開始獨睡。但是一個月過去了,孩子非但沒有順利獨睡,反而更緊張敏感了,這讓她很是焦慮。獨睡是寶寶成長過程中的必經路,標誌著寶寶開始走向新的人生階段。
  • 你家寶寶是「睡渣」嗎?
    新生寶寶的睡眠周期很混亂,而且有自己的特點,一天24小時,時睡時醒,幾乎沒有規律可循,所以,你不知道寶寶什麼時候會睡著,也不知道他會不會在下一秒醒來。在當媽的最初的幾周裡,寶寶每次睡眠的時間不超過3-4小時,所以媽媽的睡眠也會變得斷斷續續,多少當媽的在寶寶一歲之內只有一個簡單的願望:睡個整覺!!
  • 睡眠倒退期,寶寶變睡渣
    什麼叫睡眠倒退呢,就是明明是天使睡眠寶寶的,但是四個月的時候突然成了睡渣。那今天鈞媽跟大家好好說道說道關於睡眠倒退的事兒。4個月的睡眠倒退期主要原因,是因為寶寶睡眠模式的變化:由嬰兒睡眠模式向成人睡眠模式轉換。睡眠時間從過去白天7個小時,晚上睡9個小時,過渡到白天睡3-5個小時,晚上睡10-12個小時。
  • 睡眠日|你家娃是「睡渣寶寶」還是「睡神寶寶」?
    特別是「睡渣寶寶」,每晚無盡地嚎哭、驚醒、抱睡都能把媽媽折磨成「女神經」。贏在起跑線,不僅是學習上的起點,更是生理上的起點。身心健康的孩子顯然更易獲得成功的人生。對剛出生的寶寶來說,睡眠不僅僅是生理需求,更是保障生理正常發育的需要。那「睡神寶寶」和「睡渣寶寶」的有什麼區別呢?
  • 嚶嚶嚶,寶寶哭鬧睡不著!如何搞定「睡渣」寶寶
    半夜正在熟睡,突然聽到寶寶開始翻騰哭鬧,使勁睜開迷糊的眼睛,強撐困意跑去寶寶身邊哄她睡覺,相信這是寶媽寶爸們都遇到過的情況。次數少了還好,寶寶如果經常出現睡眠不安、夜間驚醒,一方面可能是寶寶的身體在發出警報信號,另一方面也對照顧寶寶的家長們影響很大。
  • 晚上家長超級困,寶寶卻一直不睡怎麼辦?哄睡妙招教給你
    詢問之後才知道她之所以會這樣都是因為她的寶寶。其實她每天上完班回到家後都感到非常累,也非常困,但是她卻不能立刻就去休息,因為她是一位媽媽,她要先把她的寶寶哄睡之後,她才有資格去睡覺。可是,一個人一直處在疲勞狀態,卻一直不能好好的休息,對一個人的身體健康來說是非常不利的。這樣的人非常容易患上心臟疾病,嚴重的甚至還會疲勞猝死。
  • 淺談睡渣寶寶的睡眠
    寶寶一放下就醒怎麼辦?寶寶頻繁夜醒是什麼原因?寶寶每天要睡多久?寶寶百天小覺要睡幾次?寶寶不要睡小床怎麼辦……關於睡眠的話題,每次只要在母嬰群裡一提總是會引來幾個被睡渣寶寶折磨得日漸憔悴的媽媽。我,曾經也是其中一員,我曾經也是那個,只要天黑就恐懼的媽媽們的一員。韓韓從剛出生就有了睡渣的苗頭。出生前三天,就是半個小時醒一次的樣子。
  • 睡太少、睡太晚、哄睡難…家有睡渣寶寶,你可能忽略了這些問題
    很多家長可能從來沒有意識到,生娃住院前的最後一晚,可能是你未來幾年來最後一個好覺。之後,你的睡眠可能會開啟「薛丁格」模式——不知道幾點才能睡,也不知道一覺能睡多久,一切全憑懷裡這個磨人的小「妖精」決定。白天TA可能是怎麼都叫不醒的「特困生」;入夜後,就變成了精神百倍的「夜店之王」。
  • 睡渣寶寶:抱著睡、放下醒?睡不踏實的?學學這幾招保管好用
    其實寶寶一放下就醒,還是有一定原因的!。新手媽媽琪琪最近快被折磨瘋了,幾個月大的小寶寶,非要在媽媽懷裡睡,無論睡得有多香甜,只要放在小床上就嗷嗷地哭起來,簡直就是「睡渣」寶寶中的王炸,以至於琪琪每天醒來的問題就是:我是誰?我在哪?我要睡覺!
  • 寶寶是「睡渣」,可能是父母忽略了這些問題,難怪娃睡不好
    文/笑雪育兒思考寶寶睡眠好,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全家人的睡眠,尤其是媽媽。但是,也有很多父母痛苦的發現:寶寶是「睡渣」,白天不睡,晚上還睡得晚,導致大人的睡眠時長也被縮短。對「睡渣」寶寶來說,父母要排查問題,找到原因才能「對症下藥」,否則就別怪娃為什麼睡不著。
  • 我的寶寶天生是睡渣嗎?
    媽媽們的普遍反應是這部分寶寶小時候睡眠一直不好,現在也存在著入睡慢的問題。很多媽媽認為孩子天生就是睡渣,甚至開始懷疑遺傳基因問題。 其實只要是身體健康的寶寶,都是可以有著一個好的睡眠的。我在前幾周的文章中也講過,好睡眠不僅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也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那為什麼很多寶寶長期睡不好呢?
  • 「睡渣」寶寶有憂鬱,媽媽強行哄睡不可取,睡眠淺有淺的好處!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一位新手寶媽說:「光榮收穫一枚「睡渣」寶寶,從出生到現在三個多月,晚上一定要抱著溜達等他睡熟後才能放到床上,一般就到十二點以後了,如果在他沒睡熟之前停止溜達或者坐著,小傢伙一定會哇哇哭給你看
  • 「睡渣寶寶」頻繁夜醒,到底應該如何安撫?看完這篇爸媽不焦慮了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寶寶的夜醒次數,直接關係到爸爸媽媽的睡眠質量。家有「睡渣寶寶」,爸爸媽媽每天也要頂著大黑眼圈上班了。為啥別人家的寶寶是「天使寶寶」,每天按時睡覺,乖巧懂事,自家的寶寶就這麼難搞呢?夜醒這件事,可能不是寶寶的錯,而是爸爸媽媽的鍋。每晚寶寶夜醒後,爸媽們是如何處理的?用對方法,寶寶才能乖乖地自主入睡,抱睡、奶睡雖然一時效果很好,久而久之卻埋下了睡渣隱患。
  • 搞定「睡渣寶寶」,媽媽只需這樣做
    搞定「睡渣寶寶」,媽媽只需這樣做 2020-12-26 12: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家有「睡渣」寶寶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很多家長都有過一樣的辛酸史,寶寶頻繁夜醒、哭鬧,一晚上睡不到3、4家長的睡眠質量降低,寶寶的生長發育也同樣受到影響。>,寶寶感到不舒服會抗拒。孕期的寶媽可以提前錄製一些胎心音,給他播放,能舒緩寶寶這種緊張的情緒。
  • 哄睡難、睡不安穩?總夜醒?五個妙招,寶寶一覺到天亮
    產後帶娃前幾年,真的是兵荒馬亂的歲月,尤其是遇上睡渣寶寶!孩子徹夜哭鬧不睡覺或者睡不安穩,媽媽的內心也是焦躁萬分,煩躁不安!媽媽後半夜好不容易睡幾個小時,鬧鐘醒了,要起床給老大做飯,送孩子上學。孩子睡眠問題無疑已經成為很多媽媽育兒中特別頭疼的問題!目前很多寶寶存在睡眠障礙,這不僅僅影響寶寶腦部發育,同時還阻礙孩子身高增長等,甚至影響了家庭生活質量,很多媽媽產後抑鬱也與孩子徹夜哭鬧,睡不安穩有很多關係!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如何改造睡渣寶寶!你家是否有同款「睡渣」娃娃?
  • 哄睡難、睡不安穩?愛夜醒?五個妙招,寶寶一覺到天亮
    我們都形容都說產後帶娃前幾年,真的是兵荒馬亂的歲月,尤其是遇上睡渣寶寶!孩子徹夜哭鬧不睡覺或者睡不安穩,媽媽的內心也是焦躁萬分,煩躁不安!小麗是一名二胎媽媽,她無奈表達自己的現狀是哄睡了老大,老二開始徹夜作妖哭鬧。媽媽後半夜好不容易睡幾個小時,鬧鐘醒了,要起床給老大做飯,送孩子上學。
  • 睡不好長不高?易生病?你家寶寶的睡眠達標了嗎?
    「當媽後你有多久沒有睡過整覺了?」這個問題似乎會戳痛無數老母親的神經。同一個夜晚,同一群崩潰的寶媽,只因為家中有一款「睡渣」寶寶!當奶睡、夜醒、抱睡、難哄睡......你可知道,寶寶睡眠不好,其危害有多大嗎?睡不好,長不高寶寶身高除了受遺傳、營養方面的影響,還與生長激素的分泌息息相關。
  • 一晚上醒5次的寶寶終於睡「整夜覺」了,3招搞定睡渣寶寶
    9個月開始,經過大量看書學習,和別人請教,我終於讓「睡渣」寶寶,一晚上睡到亮了,白天有精神,才覺得輕鬆了不少。其實無數媽媽和我一樣,曾經都被孩子睡眠問題困擾,下面整理了幾個媽媽孩子真實的睡眠案例,一起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