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是「睡渣」,可能是父母忽略了這些問題,難怪娃睡不好

2020-08-26 笑雪育兒思考

文/笑雪育兒思考

寶寶睡眠好,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全家人的睡眠,尤其是媽媽。但是,也有很多父母痛苦的發現:寶寶是「睡渣」,白天不睡,晚上還睡得晚,導致大人的睡眠時長也被縮短。


寶寶充足的高質量的睡眠對於發育有重要作用,例如:睡眠可以促進身體生長發育,消除大腦及體力的疲勞,有利於智力發育、身高發育,有助於提高身體免疫力與抵抗力。

去年美國麻薩諸塞大學一項新研發現,睡眠不好的孩子在上學後,容易出現注意力減退、情緒失控等問題,這也是導致孩子學習成績不好的「無形原因」,所以高質量的睡眠質量是保證兒童健康發育的基礎。

對「睡渣」寶寶來說,父母要排查問題,找到原因才能「對症下藥」,否則就別怪娃為什麼睡不著。

寶寶不愛睡覺、睡不好的原因分析:

1、沒有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

拿我家兒子舉例,他在3歲之前,很少午睡,關鍵是他晚上也不困,還睡得晚,到了上幼兒園後,每天的午休就成了孩子和我的噩夢,因為孩子不肯睡可是又不得不躺在小床上煎熬,而我也要隔三差五接受老師的「投訴」,我想,這與他前三年的生活沒有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不無關係。

張思萊醫師講過,「孩子出生4個月以後,一旦形成不良睡眠習慣,再想糾正就十分困難了。」

所以想讓孩子在該睡覺的時候安然入睡,是需要父母有意識地去培養,提前讓孩子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一般到1歲左右,寶寶就基本能夠建立起比較穩定的睡眠模式。

2、睡眠環境嘈雜不安靜。

如果說睡眠環境不適,也會隨時驚醒孩子,導致孩子睡眠質量差,這樣孩子的體力和大腦不能得到充分恢復,也會出現情緒問題。

很多家庭裡,我想都做不到和孩子一起睡吧,可能通常都是先把孩子哄睡,然後自己再起來做別的事情,其實這對於孩子來說,一方面他知道自己睡著後,媽媽就會離開他的身邊,所以心裡會有些不安,導致難以入睡。

另外一方面,全家人只有他得去睡覺,如果其他人還在客廳裡看電視、聊天等,也會影響寶寶睡不著。

3、白天睡覺時間過長。

孩子白天的小睡也是健康睡眠的重要內容,但是要注意白天睡眠總時長最好不要超過4小時,防止白天睡多了,影響到夜間睡眠,甚至變成「夜貓子」,如果遇到這種情況,父母應該在白天儘量多陪伴寶寶玩耍,做遊戲、讀繪本等。

4、需要有條件的哄睡。

有的孩子從小就養成習慣,例如必須摸著媽媽才能睡,或者需要有人陪著、抱著等,一旦孩子習慣了這樣有條件的哄睡,那麼當需要他自己一個人睡覺時,往往會出現入睡困難。

5、睡前玩得過於興奮。

對於孩來說,他們的神經系統沒有成人控制得那麼好,所以當睡前過度興奮時,在短時間內就難以安靜下來,這就會導致孩子無法在大人的預期時間內快速入睡。

我兒子有一段時間就是老要求我在睡前講笑話,加上他笑點又低,笑個不停,雖然關燈了也互相說了「晚安」,但是他還是難以平靜自己的興奮情緒,導致睡著都已經是夜裡十一點多甚至十二點,後來我調整了講笑話的時間,晚上臨睡前就把洗漱、尿尿、講故事等時間控制在30分鐘以內,現在他的入睡時間已經提前一個多小時了。

同樣的道理,睡前也不要跟孩子聊沉重的話題,例如「今天老師批評你了嗎?」「今天你有哪些事情做得不好?」等,這種話題會讓影響到孩子的情緒,也會導致睡不好。

另外更不要在睡前責罵孩子,讓孩子在哭泣中入睡,心裡害怕還很容易做噩夢,這些對健康不利,影響身體發育。還有,睡前也不要給孩子講恐怖故事、驚悚故事等,防止孩子的神經系統處於活躍狀態,難以放鬆入睡,即使睡著了也難以快點進入睡眠狀態。

6、晚飯吃得過多。

很多家庭,一日三餐很難聚在一起吃頓飯,一天當中唯一就是在晚上那頓飯可以坐在一起,媽媽或者老人不免得就會準備得比平時豐盛些,如果孩子貪嘴時也跟著吃多了,那麼到睡覺時容易翻來覆去睡不著。

因此作為母,要做好孩子的飲食控制,尤其是晚飯,孩子身體舒服了,入睡也就容易得多。

7、缺少父母的有效陪件。

尤其是對於雙職工家庭,白天夫妻倆都要上班,孩子只能扔給老人帶,如果下班後還得加班、周末加班,那麼回家後能陪伴孩子的時間就寥寥無幾,孩子自然會更加眷戀父母,哪怕很晚了還是不捨得睡,就想讓爸爸媽媽多陪伴他玩會兒,如果父母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可能就會覺得這孩子「不聽話、磨人」。

殊不知,那是孩子對你的依戀,不要小看親子陪伴,他對於孩子的情感依戀、情感慰籍非常重要,而且也是良好親子關係的基石。

最後,如果說你家寶寶總是愛晚睡、睡不好,那麼不妨對照自查,看看是踩了哪個坑,然後才好有的放矢地去解決!

相關焦點

  • 睡太少、睡太晚、哄睡難…家有睡渣寶寶,你可能忽略了這些問題
    很多家長可能從來沒有意識到,生娃住院前的最後一晚,可能是你未來幾年來最後一個好覺。之後,你的睡眠可能會開啟「薛丁格」模式——不知道幾點才能睡,也不知道一覺能睡多久,一切全憑懷裡這個磨人的小「妖精」決定。白天TA可能是怎麼都叫不醒的「特困生」;入夜後,就變成了精神百倍的「夜店之王」。
  • 「睡渣」變「睡天使」?我只用了這幾招,專治寶寶頻繁夜醒!
    對於家長來說,小寶寶能吃能睡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因為這樣的小寶寶會讓家長們非常省心。但是反過來說,如果家裡的小寶寶睡眠不好,在夜裡總是頻繁驚醒,那對家長來說就相當吃力了。因為寶寶夜間頻繁驚醒,一方面會影響寶寶自己的生長發育,造成慢性消耗。
  • 寶寶夜裡經常醒,和3個因素有關,及時改讓娃「睡渣」變「睡神」
    家長都知道孩子的睡眠問題不容小覷,尤其是一歲前的,寶寶是一天一個樣,骨骼、脊椎、各種機能發育都和睡眠息息相關,所以寶寶睡眠質量不好,寶媽們非常頭疼。那影響寶寶睡眠的都有哪些因素呢?寶寶夜裡經常醒,和3個因素有關,寶媽及時改善能讓娃一覺睡到天亮,從「睡渣」變「睡神」1、睡前較興奮睡覺前孩子處於興奮狀態不但不容易進入睡眠,而且睡眠較淺,容易半夜醒來。
  • 有天生「睡渣」的寶寶嗎?4個方法將「睡渣」搶救下變「睡神」
    心軟的我們,可能聽寶寶哭幾分鐘就繳械投降了。但今年年初,進入二胎後,我才發覺讓娃分房和自主入睡的緊迫性!雖然我們早早就已經給她安排好小房間了,架不住她自己經常跑過來加塞。我經常是前面老二,後面橫躺著老大。頻繁夜奶讓我已經嚴重睡眠不足,倆娃共處一個房間,嚴重影響了彼此休息。
  • 嚶嚶嚶,寶寶哭鬧睡不著!如何搞定「睡渣」寶寶
    半夜正在熟睡,突然聽到寶寶開始翻騰哭鬧,使勁睜開迷糊的眼睛,強撐困意跑去寶寶身邊哄她睡覺,相信這是寶媽寶爸們都遇到過的情況。次數少了還好,寶寶如果經常出現睡眠不安、夜間驚醒,一方面可能是寶寶的身體在發出警報信號,另一方面也對照顧寶寶的家長們影響很大。
  • 一晚上醒5次的寶寶終於睡「整夜覺」了,3招搞定睡渣寶寶
    作為一個新手媽媽,育兒過程中有很多問題讓人頭痛。研究表明:95%的媽媽在孩子1歲前沒睡過「整夜覺」。因為種種原因,每天晚上都要熬夜哄娃,能睡「整夜覺」幾乎成了媽媽們的最大心願。9個月開始,經過大量看書學習,和別人請教,我終於讓「睡渣」寶寶,一晚上睡到亮了,白天有精神,才覺得輕鬆了不少。其實無數媽媽和我一樣,曾經都被孩子睡眠問題困擾,下面整理了幾個媽媽孩子真實的睡眠案例,一起來分析。
  • 3月齡娃趴睡窒息!搞定「睡渣」寶寶,看這裡
    「洪水猛獸」奶叔也見過剛生完娃後神採奕奕的寶媽問其原因,就是「想吃就吃,想睡就睡,我都隨她!」抱起拍嗝-安撫入睡-放下就醒的無限循環中...這樣的落地醒的寶寶可謂是「睡渣」寶寶裡的王者級別啦,像只樹袋熊一樣恨不得黏在爸媽身上,哪怕已經睡熟了,一旦往床上放,立馬就醒。
  • 我的寶寶天生是睡渣嗎?
    媽媽們的普遍反應是這部分寶寶小時候睡眠一直不好,現在也存在著入睡慢的問題。很多媽媽認為孩子天生就是睡渣,甚至開始懷疑遺傳基因問題。 其實只要是身體健康的寶寶,都是可以有著一個好的睡眠的。我在前幾周的文章中也講過,好睡眠不僅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也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那為什麼很多寶寶長期睡不好呢?
  • 睡眠日|你家娃是「睡渣寶寶」還是「睡神寶寶」?
    而且推薦的睡眠範圍比較寬,只要寶寶睡覺的時間接近這個範圍就可以了。睡渣寶寶輸在哪裡?王廣海博士總結:第一,睡渣寶寶的發育通常是不達標的。睡渣寶寶因為睡眠或者餵養問題,往往存在生長曲線與正常曲線不在同一等級的問題。
  • 家裡娃變身「睡渣」,夜裡總是睡不好,媽媽怎麼應對睡眠倒退
    新生兒出生之後,晚上的睡眠成了媽媽頭疼的問題,許多新手媽媽面臨寶寶睡不好,睡了總醒的問題總是不知所措。寶寶睡覺成問題,夜晚醒來媽媽也睡不好瀟瀟昨天給我電話訴苦,這幾天總是睡不好,本來白天帶娃就累,現在更是精力不足,黑眼圈都出來了。
  • 我親自培養了一個「睡渣」娃,這些傷害寶寶睡眠的事,你做過嗎?
    導讀:我親自培養了一個「睡渣」娃,這些傷害寶寶睡眠的事,你做過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我親自培養了一個「睡渣」娃,這些傷害寶寶睡眠的事,你做過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睡不好問題出在哪兒?
    家有睡渣寶寶,當媽的可是要累慘了。每次一到夜裡娃就開始精神奕奕,鬧覺鬧到天崩地裂的時候,真是覺得人間不值得啊!然後第二天頂著黑眼圈和無比煩躁的情緒……其實,寶寶經常晚睡、入睡困難、睡眠不好這些「睡眠問題」,可真不能完全怪在寶寶身上。
  • 家有「睡渣」寶寶?父母別憂心,做好這4步,幫助寶寶快速入眠
    一、出現「睡渣」寶寶的原因?1、沒有安全感在寶寶還小的時候,會對媽媽產生非常強烈的依賴感,倘若父母忽視寶寶表達出來的這點心理需求,會導致寶寶出現沒有安全感的情況發生。寶寶一旦出現缺乏安全感的情況,晚上就容易睡不好。睡前不肯好好睡覺,容易翻來覆去,並且半夜容易驚醒。
  • 你家有個"睡渣"寶寶嗎?0~12月寶寶哄睡小妙招,不妨一試
    生了個「睡神」寶寶,給媽媽帶來的感受就是來報恩的,然而面對「睡渣」寶寶,給媽媽帶來的感受就是來報仇的。每個寶寶對外界的感知能力以及性格不同也就造就了寶寶睡眠質量不一的情況,但面對「睡渣」寶寶,媽媽們也是絞盡腦汁:@網友潤潤媽媽:抱著娃邊走邊唱歌,半小時把娃哄睡後放床上一起睡幾分鐘,下床時我特別害怕背後有雙眼睛盯著我,所以我下床都是像蛇一樣爬。
  • 【袋鼠奶爸談】父母不好當,莫使「讓寶寶趴著睡」的悲劇重演
    執法人員調查的其實是主辦方的資質問題,界定其要不要承擔責任,承擔多少責任,也就是說一個活生生的生命,最後可能就成了一組冷冰冰的數字!在此有兩點看法:第一,孩子世界很單純,吃喝拉撒很重要吃喝拉撒睡是生命體最基本的能力,除了極個別的孩子因為先天缺陷可能無法獨立完成,絕大多數孩子都是能正常成長的,只是時間有早有晚,效率有高有低。在這些過程裡,孩子的身心得以發育,習慣得以養成。所以在一開始,要尤其注意孩子的表現,這些司空見慣的行為可能具有深遠的意義。
  • 你家寶寶是「睡渣」?看看德國寶寶的獨睡妙招
    「天使寶寶在別家,自己寶寶是睡渣」說起寶寶睡覺這件事媽媽都有一肚子苦水人的一生有將近1/3的時間用來睡眠,德國父母不問這些問題,但倒是很愛問「你家寶寶能自己入睡了嗎?睡整覺了嗎?睡自己的房間了嗎?」 德國父母對寶寶的睡眠習慣有很高的期待,這和德國文化有關。德國父母與孩子之間界限清晰,寶寶一出生就有自己的兒童房,父母有儘早讓寶寶獨立入睡的強烈意願,所以德國寶寶的睡眠訓練可以說從一出生就在有意識地進行了。
  • 睡渣寶寶變天使娃,寶媽:沒什麼高超哄睡技巧,引導睡眠是關鍵
    文|全文共1793字,閱讀時間約3.5分鐘二寶是不折不扣「睡渣」寶寶,我用了100多天的時間,經過引導,從睡渣變成天使娃,現在寶爸哄睡,他說根本不需要哄,躺在床上三五分鐘就睡著了。剛開始他也會哼唧上一兩分鐘,我發現只要不是急促大哭,都是可以很快睡著(大哭的寶寶,可能是沒吃飽)。再後來,他的聲音越來越小,眼神發直,眼睛慢慢閉上,接著自己睡著了。
  • 你家寶寶是「睡渣」嗎?
    新生寶寶的睡眠周期很混亂,而且有自己的特點,一天24小時,時睡時醒,幾乎沒有規律可循,所以,你不知道寶寶什麼時候會睡著,也不知道他會不會在下一秒醒來。在當媽的最初的幾周裡,寶寶每次睡眠的時間不超過3-4小時,所以媽媽的睡眠也會變得斷斷續續,多少當媽的在寶寶一歲之內只有一個簡單的願望:睡個整覺!!
  • 心聚心:寶寶晚上睡不好怎麼辦,這些原因常被忽略
    心聚心母嬰知識:有些寶寶在晚上睡覺是總是不安穩,經常哭鬧,寶寶在晚上睡眠時,出現間歇哭鬧或抽泣,這就是夜啼。寶寶一般不會無緣無故地哭,如果他哭個不停,一定是不舒服的原因。經常出現夜啼不僅會使寶寶睡眠不足影響其生長發育,也十分影響父母的休息。那麼寶寶晚上哭鬧不睡覺怎麼辦?
  • 寶寶睡眠不好?不是睡不好,是媽媽你不懂這些
    通常認為睡不好是寶寶吃不飽的原因造成的,我都會問一句:抱著睡能睡多久?媽媽給的回覆肯定是睡得很久啊。就是嘛,為什麼放床就醒,你會覺得她是吃不飽呢?乳汁:天啊,這黑鍋我不背!新生兒期初可能每個循環或睡1-2小時會醒來。▶ 嬰兒在12-16周大時,開始像成人一樣先進入安靜睡眠期,從而夜醒次數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