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現在單靠勤勞,是沒法致富的

2021-03-02 虛聲

今天推薦一篇我很喜歡的文章,來自一個非常有價值的公眾號:「炒股拌飯

作者飯爺,這個公眾號以國家經濟和財政問題為主線,結合史實分析了許多近代史和國際政治上出現的問題和現象。

作者認為很多我們看到的社會問題,本質上都是經濟出了問題,矛盾才會一起爆發。

比如很多熟悉歷史的朋友都知道一個王朝周期律。數千年來,每個國家都有一個繞不開的大坑,就是王朝維持300年以後就會變得分崩離析。

王朝循環的根本原因是經濟和財政問題的循環,而造成這種循環的原因,則是帝國開支超過稅收。

所以作者分析問題的角度除了常見的國際政治經濟關係,其中始終穿插的一條主線就是經濟。

如果仔細閱讀很多細節,會發現他的文章很有趣,並且有著一種穿越未來的力量。

比如2020年3月疫情期間到處都一片悲觀,認為金融危機馬上要來的時候。

他結合很多過往歷史事實提出,美聯儲大放水的背景下,現在不會有金融危機。

美股甚至會出現本年度最好的買點,只是恐慌過後美元指數會出現30%左右的貶值,這些都在《美股崩了,大危機要來了麼》有詳細闡述。

再比如早在2017年他判斷了北京樓市因為政策短期見頂,2018年底,根據自己多年研究判斷資本市場已經到了鑽石底的位置。

如果你想了解國際政治經濟,近代史,甚至投資相關的一些東西,掃碼關注他是個很好的選擇。

為啥現在單靠勤勞,是沒法致富的

作者:炒股拌飯

之前我們講過個事兒,說2015年開始,我們和老美在金融戰場上發生了一場看不見硝煙的金融暗戰。

大家知道我們通常是通過經濟這條主線,討論歷史和現實問題的。

我們一直認為多數社會問題本身,都是經濟問題。不管國家和企業的衰敗,還是廣受爭議的男女不平等,其實道理都一樣。

前兩天有讀者問了個很有意思的問題,說以前總聽說一句話,叫做勤勞致富。

可我和我周圍的人都很勤勞啊,努力賺錢努力攢錢努力工作。可為啥至今都沒有致富?反而感覺越來越窮越來越焦慮了。

本篇我們換個視角,專門講下這個讓很多人困惑已久的問題。

01 很少人可以靠勤勞工作致富

首先我們想說的是:勤勞雖然是致富的必要條件之一,但絕對不是什麼充分條件。

也很少有人可以通過勤勞工作,發家致富。這個問題我們算個帳,大家就明白了。

一個二十三歲正常畢業的大學生,除去少數從事金融網際網路這種高薪行業的群體,基本收入都在一定範圍內浮動。

找一份正常的工作,工資大概平均處在六千到一萬之間,這裡我們按照平均八千來算。

你還別覺得這個數字低,統計數據顯示,本科畢業5年後平均工資最高的大學是清華,平均月薪1萬多點。

因為除了高收入專業,還有很多都是低收入的傳統專業以及文科專業。

在一二線城市每月房租我們算一千五,每月夥食交通電話費等各種開支兩千。

也就是每月花在衣食住行上的費用,大概是三千五,這是一個比較節儉的數字了。

除去衣食住行,還有人情往來和各種娛樂活動,這個錢我們算每個月一千五。

也就是說大學畢業第一年,這個年輕人每個月可以結餘8000-5000=3000元。

算總數的話,第一年這個年輕人到了年底,大概可以結餘不到四萬。

到了第二第三年,年輕人因為跳槽漲工資了,月薪上漲到1.2萬。

我們算他各項其他開支不變,只是因為談了戀愛,每個月需要多支出兩千。

這時候每個月的結餘變成12000-5000-2000=5000,年度結餘變成了六萬。

如果第四年這個年輕人再次跳槽,這次跳槽收入漲了50%,那麼他的月收入就漲到了1.8萬。

如果年輕人所有開支依然不變,那麼每月的結餘應該是18000-5000-2000=11000,這時候年度結餘會增長到12萬左右。

下面的表格可以看出工作前五年,這個年輕人每年可以留存的結餘。

也就是說,一個畢業就處在平均收入水平之上的年輕人,五年之後可能會有40萬存款,這還是在他很能攢錢的情況下。

五年之後他已經28歲了,不光談了戀愛,還有可能要買房結婚。

於是他在父母資助一部分錢的情況下,拿著自己攢的所有積蓄付了首付。

買房結婚以後,年輕人口袋空空如也。

除了一夜回到解放前,每個月還需要拿出部分工資收入還貸。當然後續收入可能也會有一定上漲,但通常漲幅不大。

這種上有老下有小的日子持續二十年以後,年輕人的孩子長大了,開始繼續重複父輩之前的生活,這就是多數普通人的輪迴。

不過年輕人確實因為買入房子這項資產,從此和所在的城市捆綁,開始分享城市發展的成果。

這期間年輕人如果沒有不斷換房,和各種貸款加槓桿折騰。

可能到死的時候留下的全部資產,除了這套房就是百來萬存款。

只有不斷換房折騰,才能增加自己資產厚度這個道理,我們在之前那篇,《買房自住也不是一勞永逸的》專門講過。

因為靠存款增加資產厚度很難,而且工資收入是有天花板的。

現在除了少數高收入行業,多數人工資收入到後面漲幅都會越來越慢,然而每個月開銷卻會越來越大。

每個月除了日常開銷和房貸,偶爾出去旅個遊,每年下來可能就只能剩個十萬八萬的結餘做儲蓄。

再過幾年生小孩了,每個月開銷又增加了,各種營養費教育費培訓費都很貴。

月收入要是不夠的話,之前銀行的儲蓄甚至也要拿出來花,又回到解放前了。正常家庭最後能存下來的,最多也就百來萬存款。

不過要是能這麼維持到退休,對很多人來說,已經是一個不錯的結局了。

因為更可能的是,你辛苦工作十幾年以後,四十多歲的時候卻發現,自己要被公司當成負擔裁了,還得重新開始求職之路。

這故事就像之前我們在《35歲是個坎,為啥到歲數就不想要你了》寫過的一樣。

你能說這個人一生不勤勞麼?非常勤勞。但是他致富了麼?並沒有。

因為單靠勤勞工作,是沒辦法致富的。

很多在一二線城市的中年人,是怎麼富裕起來的?可以說基本都是因為資產價格上漲,躺贏賺來的。

早年因為結婚生子的需要,這批中年人早早買了房子做資產,從此和所在城市的發展捆綁。

後面隨著年紀的增長,可能房子不夠住了,可能孩子要上學了。所以又頂著壓力貸款換了新房,或者買了學區房。

08年以後全球央行大放水,導致資產價格不斷上漲,這個中年人按資產價格衡量也越來越有錢。

錢變多的原因,並不是因為他勤勞工作以後,工資上漲了多少。

而是因為買了資產以後,手裡的資產因為央行印鈔價格漲了,所以躺贏了。

這裡也可以看出,在央行印鈔的時代,單純的想靠著勤勞工作致富,本來就是非常扯淡的事兒。

你存錢的速度不但跑不贏資產價格上漲速度,更跑不贏全球各國央行核動力印鈔機的速度。

單靠勤勞就能致富,不過是全球精英們忽悠吃瓜群眾的話。讓他們以為自己貧窮,只是因為工作不夠勤勞和努力。

不信你看看身邊的農民伯伯,他們日日耕作很勤勞,但一直都不富裕。建築工人日日搬磚很勤勞,也沒有變富裕。

要知道除了少數特殊行業或者擁有特殊技能的金領,基本沒有人能單純靠勤勞工作變的富裕。

關於這個問題,華為的餘承東曾經說過一句話,講的非常好。

社會上收入高的職業,基本集中在金融,IT,醫學和法律,這些都是技能門檻很高的職業。

多數人由於不具備這些技能,不管你在寫字樓還是流水線,本質上只是單純的出賣體力換錢。

體力勞動賺取報酬,人人可行。就像種地和搬磚人人會,所以其勞動價值很小,可替代性很高。

無非是以前人們到農田搬磚,現代人們到寫字樓搬磚,本質上其實也還是體力勞動。

這裡大家最應該明白的兩件事是:

首先寫字樓裡這些所謂的腦力勞動者,因為沒啥不可替代的技能,本質上也只是在寫字樓出賣體力而已。

他們寫字樓的所謂腦力勞動,和農民伯伯種地、流水線組裝,本質沒有任何區別。

無非就是之前在流水線上的組裝,變成了去寫字樓組裝word,ppt,excel。

因為沒啥不可替代的特殊技能,所以技術進步,通貨膨脹和行業變革,分分鐘都能教這批腦力勞動者做人,這也是他們一直焦慮的原因。

其次在過去很多年,很多人一直有個誤區,覺得勤勞工作就要多從事直接生產。

事實上真正的勤勞工作,是要多做自身積累。不管是資金,資源,技能還是人脈的積累。

回看歷史上任何時期,從事直接生產都只是出賣體力,用生產換取生存資金而已,完全談不上啥資源積累。

多數從事直接生產的群體,只能在行業興旺,並且同層次勞動者少的時候喝點紅利的湯,大多數時候就是人形機器。

明白了這一點就應該知道,勤勞工作只是你積累資本和人脈的一種手段,而不是最終目的,不要用這個自己感動自己。

02 小老闆們日子也很難

這裡有人要說了,既然勤勤懇懇工作很難致富。那我去創業做個小老闆,是不是會容易點。

說實話,也不是那麼容易。從2008年全球央行搞大規模量化寬鬆開始,時代就已經變了。

不少人應該知道,這幾年除了整天擔心35歲問題的上班族,感覺越來越迷茫的,還有各行各業的小老闆們。

尤其製造業和商貿流通業的小老闆們,對此應該感受最深。

我們在前文《為啥現在全世界都在陷入內捲化》裡面講過,08年是大家感覺生意是否好做的分水嶺。

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後,海外潮水般的訂單湧入消化了過剩產能。

那時候是小老闆們的黃金時代,訂單多到根本做不完,小老闆們數錢數到手發軟。

之前在這篇《為啥現在全世界都在陷入內捲化》,我們講過一個產能利用率的指標。

所謂產能利用率,指的是現有的實際生產能力有多少在正常運轉,發揮生產作用。

國際通用標準認為,產能利用率低於80%的時候就是產能過剩,低於75%就是嚴重過剩。

可以看出中國2001年入世以後,企業產能利用率不斷提升。一直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前,都是不斷在上升的。

這個階段也是製造業企業日子最好過,賺錢最容易的時候。

訂單不斷增多,導致現有產能不足以滿足海外需求。所以企業主們不斷投資擴大廠房,增加設備和產能。

大量的利潤流向製造業,也導致了沿海外貿發達地區工人工資顯著高於平均水平。

以前看過個統計數據說,2001年左右的深圳東莞工人工資算上加班,大概是在一千塊不到,餐廳服務員大概是八九百。

當時上海的最低工資標準是四百多,江浙地區老師的工資也不過七八百。

由於廣東地區收入那時候顯著高於其他地區,吸引了大批外來勞動力的不斷湧入。

當時有句很流行的話叫「東西南北中,發財到廣東」,80後熟悉的那本現象級小說《花季雨季》,就描述過這個事兒。

書裡上海人唐豔豔,想盡辦法把戶口遷到深圳,反應了一個時代的縮影。

製造業和商貿流通業這種利潤大幅流入好日子的轉折點,發生在08年。

為應對美國次貸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我們啟動了四萬億投資計劃,全球央行也都開始大規模搞量化寬鬆。

也就是從08年開始,全球都已經從靠勞動和勤奮就有機會致富的時代,過渡到必須依靠資本和金融,才有機會致富的時代。

至於為啥發生了轉折,這裡又要拿出以前那張我們經常用到的美國貧富分化圖了。

我們知道經濟是由生產和消費兩部分組成的,想消費就要手裡有錢啊。

總是拿這個圖說事兒,是因為從一戰以後,美國通過發戰爭財,拿走了世界大部分財富,所以至今一直是世界消費的中心。

東亞地區在千禧年之後,則變成了世界的生產中心,主要承接西方來的訂單。

然而消費這玩意,尤其是日常用品消費,是個邊際效應遞減的東西。

你再有錢,也不會去趟廁所用兩卷手紙。多數日常消費品,只能是靠普羅大眾消費。普通人想要消費,需要手裡有錢啊。

貧富分化水平不斷上升,帶來的結果是西方底層購買力越來越差。大量財富又像29年大蕭條之前一樣,集中在老美富人手裡。

這意味著來自歐美的外部訂單已經見頂,很難再繼續增長了。這個事兒我們之前在《我們為啥要提出重視經濟內循環》講過。

從統計上看,這個趨勢非常明顯。

98年因為亞洲金融危機,我國對歐美地區外貿增速觸底以後,開始反彈。

2001年加入WTO後迅速增長,到2004年增速就已經見頂,之後外貿增速開始逐年下滑

08年金融危機以後劇烈下滑,2009年因為全球央行刺激迅速反彈。

2010年在央行放水效應刺激效應下,外貿增速反彈至高位以後,後面的趨勢基本就是一路下滑至今。

這意味著外部需求雖然還在緩慢增長,但是增速已經是越來越慢了。因為西方整體貧富差距不斷擴大,導致老百姓購買力越發低下。

外部需求增長緩慢,但是供給卻上升了。

這個階段因為應對美國次貸危機推出四萬億的刺激,我們的產能和供給擴大了不少。

很多人看到08年之前投身製造業的小老闆們賺錢,也紛紛殺進來擴張產能,想分一杯羹。

08年之前的情況是,外部需求增多的同時,產能供給也在增多。

現在的情況卻變成了,需求增速放緩的同時,產能供給在大幅增長。

需求的蛋糕沒有快速做大,供應端來吃蛋糕的人卻越來越多,自然生意也就越來越難做了。

大家現在經常聽到的產能過剩這個詞,也是在08年以後第二次浮出水面,第一次是在98年前後。

後面大家看到的供給側改革,就是為解決這個產能過剩問題而來的。

大家知道資金是逐利的。如果發現投資製造業產能過剩去投資沒錢賺,自然就會轉換思路,投向利潤更高的其他行業。

之前咱們在《為啥現在全世界都在陷入內捲化》裡也講過,當時驅動我們經濟的除了製造業投資,另外一個方向就是城鎮化和房地產。

所以08年四萬億出現產能過剩以後,我們看到最明顯的現象就是,資金開始脫離投資實體和製造業,轉向炒作房地產和其他各類資產。

這一點在全球範圍體現的也很明顯,全球各大央行寬鬆放出來的錢,都被富人拿去炒作資產。

全球開始從08年之前的按勞分配,逐步轉向了08年之後的按資分配。

在按資分配的狀態下,不持有資產,單靠勤勞一個因素是很難致富的。

再加上整體產能過剩,和網際網路去中介化的趨勢,小老闆們覺得生意越來越難做,也就變成了常態。

03 資產價格炒作進一步拉大貧富差距

投機資金不斷湧入資產炒作,有一個明顯的現象,很多人可能體會很深。

08年以後手握100萬現金的人,和手握100萬資產的人,距離可以說是急速拉開。

後者只是在08年,把手裡的100萬現金變成了房產,就賺到了前者幾輩子賺不到的收入。

這道理就是我們前面說的

08年開始,全球都已經變成從靠勞動和勤奮就有機會致富,過渡到必須依靠資本和金融,才有機會致富的時代。

因為資金已經從08年之前的不斷投資製造業獲取利潤,變成了不斷湧入到炒作資產價格獲取利潤,就像美國咆哮的二十年代發生的那樣。

雖然名義通脹這些年看起來每年變化不大,但用資產價格衡量,貨幣的購買力貶值卻十分驚人。

以前我們講過一個費雪公式叫MV=PT,可以用來清楚的說明這件事。

公式左邊M是貨幣總量,V是貨幣流通速度。公式右邊P是商品和服務價格,T是商品和服務總量。

大家知道08年之後全球央行都在不斷印鈔,這導致了全球貨幣總量M,在不斷增大。

前段時間在投資群,有人發了一個全球央行資產的統計圖,可以看出全球央行資產規模增大了多少,也可以看出貨幣總量增大了多少。


2008年的時候,一場全球金融危機,使得全球幾大央行的資產負債表,擴張到9萬億美元的峰值。

所有人當時都覺得,這個數字已經高的嚇人。

沒想到12年後的今天,全球央行的資產負債表,已經膨脹到29萬億美元,而且還在加速上升。

不過這些錢最終沒有多少流入窮人的口袋,多數都流入富人手裡。

道理也非常簡單,離錢最近的人最容易得到錢。就連銀行貸款也總是會貸給有錢人,而不是窮人。

富人們拿到這些錢以後,拿去炒房炒地炒資產,導致這些錢根本就沒有進入流通領域。

這些錢都被固化在各種資產裡面,這使得貨幣流通速度V出現持續緩慢的下降。

這裡我們再回到費雪公式,然後把公式MV=PT拆解一下做個變形。

變形以後的公式變成了,MV=P1T1+ P2T2。

這裡P1是資產價格,T1是資產總量,P2就是日常消費品和服務的價格,T2是日常消費品和服務的總量。

公式左邊M持續擴大的同時,雖然貨幣流通速度V是在緩慢下降的,但MV乘積依然是增大的。

資金不斷進入資產價格炒作牟利,在資產總量T1一定的情況下,資產價格P1就在不斷增長。

帶來的結果是P1×T1不斷變大的情況下,日常消費品部分的P2×T2保持穩定。

現在統計的通脹數據,基本都是盯著P2的價格,所以每年看起來都很平穩。

然而大家的卻覺得,自己手裡的貨幣購買力貶值速度越來越快,根本不止貶值了通脹數據那點兒。

原因就是P1的增長根本就沒統計進去,你看到的通脹數據一直只是P2,大家都被數據騙了

這也是為啥川行前段時間說,資產價格不納入通脹的統計,是不行了。

之前很多依靠勤勞致富的製造業小老闆們,到了08年以後越來越迷茫,也一直想不明白的是

自己辛辛苦苦做產品,每天擔驚受怕賣貨,各種擔心銷路回款問題。

回頭一看最後賺的錢,還趕不上隔壁老王貸款買套房,然而人家幾乎是躺贏。

其實本質原因,就是因為時代變了。從美國那邊的數據看,也非常明顯。

看看藍線標註的這個創記錄的家庭金融資產,佔可支配個人收入的百分比吧。

可以說現在全球央行持續的超量貨幣刺激,很大程度是在獎勵富人、機構和企業這些資產持有者,懲罰絕大多數缺乏資產的人。

要知道持有資產的基本沒啥窮人,這條藍線佔比不斷提升,意味著央行放水以後,窮人在變得越來越窮。

法國人皮凱蒂寫過本《21世紀資本論》,把這個道理也講的非常清楚。

在各國央行大印鈔的21世紀,靠勤勞發財基本不可能,你需要靠的是資本獲益。

從某種意義上說,資產價格上漲的幅度,代表的是全球央行的印鈔速度。

你工作再勤勞,賺錢的速度能趕上全球央行的印鈔機速度快麼?

講到這裡,大家應該明白為啥這個階段單靠勤勞發家致富,基本變得完全不可能。

因為你辛辛苦苦賺錢的速度,完全跟不上全球央行印鈔機驅動下,資產價格上漲的速度。

04 普通人厭惡槓桿和風險

想跟上資產價格的漲幅,需要的是你手裡有資產,資產這玩意從哪兒來呢?

普通人要麼是從父輩繼承,要麼是手裡有一定的本金,自己再加槓桿去買啊。

兩樣都不沾的普通人,是沒資格參與這種資產炒作遊戲的。

這就導致了用資產價格來衡量的貧富差距,正在變得越來越大,而且這個趨勢不可逆。

以前總聽很多人說,如果再給他一次機會回到08年,一定會多買房。

事實上再給他一次機會也很難做到。

大部分遊戲的結果,都和初始條件有關。那時候有錢投資房產的,基本是之前就有財富積累的。

簡單說08年想投資買房,要麼是之前你自己就賺到點錢了,要麼08年之前你爹就有點錢了。

要是兩頭都不靠,那時候你就不得不借錢買房,這在當時是非常需要勇氣的事兒。

因為你首付是借來的,等於已經給自己加槓桿了。首付以後還要再從銀行貸款,等於槓上加槓

當時工資收入並不高,這時候除了首付的錢想辦法要還,還要承擔巨大的月供壓力。

那時候你也並不確定,自己的工資收入未來一定會上漲,更不確定房價會漲成現在這樣,所以多數人當時並沒有勇氣做這件事。

因此即使這個遊戲再來一次,很多人依然是輸家,因為巨大的不確定性和槓桿壓力讓他們不敢下注。

這裡也可以看出,多數普通人是非常厭惡風險和槓桿的。然而這些東西,恰恰是加速貧富分化的利器。

買過房子的人應該都知道槓桿意味著啥。普通人買房貸款,通常需要首付30%,也就是三倍多槓桿。

這通常是絕大多數人一生之中能用到的最高的槓桿率了。

當然有些炒房客會通過信用卡套現做首付,把槓桿做到十倍以上。不過這不是常規操作,也不再我們今天的討論範圍之內。

這裡我們可以看看,一個人拿著正常的槓桿買房,對收益率的提升可以有多大。

假如你在一線城市付了三成首付,買了套1000萬的房。恰好買在16年房價剛準備起飛的時候。

兩年以後房價翻倍了,這意味著你付出了300萬首付成本,和700萬房貸兩年的利息,就擁有了2000萬的資產。

這時候如果賣掉,那麼你兩年的收益率是多少呢?大概是2000-700/300=4.33倍。

這裡你投入的本金越少,意味著槓桿越大,遇到上漲你的收益倍數就會越大。

如果只有一成首付的話,那你的收益率就會迅速放大到2000-700/100=13倍。

這還只是炒房而已,就這個收益你勤勞工作一輩子,都已經很難辦到了。

從資金逐利的角度來說,必定是希望槓桿越高越好。槓桿從哪裡來呢?銀行貸款和各種融資啊。

然而富人們用槓桿折騰的可不止是炒房,炒房對他們來說實在太小兒科了。

很多人應該記得,前幾年小燕子想用30億資金,收購萬家文化的事兒。

當時收購需要30億資金,使用的本金只有6000萬,這等於說是放了50倍的槓桿。

這意味著股價每上漲2%,這六千萬本金就會翻番。當然了,跌2%也意味著六千萬本金沒有了。

可以看出,這些年多數發大財的富人都非常依賴槓桿,也就是需要借別人的錢給自己賺錢。

對槓桿的依賴,也導致了這批高槓桿的富人們對貸款和利息非常敏感。基本上「首富」和「首負」的轉換,就在一夜之間。

只要銀行收貸或者加息,很多高槓桿的人遊戲馬上就玩不下去了。因為這涉及到一個借錢難易程度,和利息高低的問題。

這也是為啥每次國家通過加息搞調控和去槓桿的時候,我們會看到到處都在暴雷。

最典型的就是2018年開始去槓桿以後,直到2019年,還到處聽到高槓桿企業爆雷的事兒。

以前我們寫過篇文章叫《為啥你總做接盤俠》,裡面講過一段話是關於槓桿的,個人覺得非常經典。

去槓桿,加槓桿,都是在歷史的進程中不斷前行的,從來沒有一直加的槓桿,也沒有不停在去的槓桿,你的使命就是在加槓桿到來之前上車,在去槓桿的時候下車。

這個原則不但適用於大戶,而且適用於普通人。因為多數時候我們賺的,不過是央行放水的錢。

不過槓桿這玩意通常窮人沒啥感覺,因為窮人非常討厭借錢。

就連房貸這種一生一次能佔國家便宜的機會,都總是想著早點還。

尾聲

講了這麼多,很多人可能要說了,既然勞動收入永遠趕不上資本收入,我們勤勞工作還有什麼意義?

還不如就此躺平做個鹹魚,該吃吃該喝喝,也難怪現在年輕人都躺平不想努力了。

勤勞工作當然是有意義的,首先是勤勞工作可以增加收入,改善你的生活質量,保證你的下限。

其次是對多數父輩沒有積累的人來說,必須依靠勤勞和節儉,積攢投資需要的本金。

要知道投資的前提是有資可投,手裡沒有本金,你又靠什麼東西來買進資產,只能是一輩子靠勞動時間換錢。

不過單靠勤勞工資是不能致富的,想致富需要的是你自身的積累和投資,還有能駕馭的槓桿。

這裡的積累包含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本金的積累,一方面知識和人脈的積累。

有了起步的本金和相應的知識,遇到機會的時候你才能把握住,並且從容出手。

就像我們以前在《消費主義陷阱》說的一樣

對於多數剛起步積蓄不多的中產和年輕小白,除了努力提高收入,開始階段唯一的理財就是減少沒必要的花費,控制好自己的消費欲望。

有了一定資本積累以後,才有學理財投資技能的基礎。不然沒錢模擬理財麼?

理財投資本身是智力的遊戲,有了資本以後試著去觸探自己智力的邊界。

在這個過程中與人爭鬥,和時機爭跑,不但能緩解焦慮感和不安全感,預期或超預期的實現也帶來了很多樂趣。

到了這個階段,你會發覺人生豁然開朗。

和積攢本金同樣重要的是知識的積累。

如果只是積攢了點本金,自身知識卻不具備,機會來了多數也是白搭。

這道理就像我們在之前那篇《美元指數新低》裡講過的

金融市場最大的魅力在於,只要你認知到位,就永遠不缺賺錢的機會。

金融市場最大的遺憾就在於,即使別人把機會告訴你,認知不到位也賺不到錢。

不信你可以回頭看看,從2019到2020年,每年的開頭我們都寫過展望。

《寫在2019的開始》和《寫在2020的開始》這兩篇展望,每次都告訴大家本年度最大機會,在資本市場。

這兩年確實也是這樣,隨便買個公募基金中位數收益也有40%,問問你自己做到了麼?

最後還有個槓桿問題,這裡說的槓桿,不止是資金槓桿,包含多重的意思。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怎麼給自己加槓桿。

首先是勞動的槓桿,因為一個人的時間精力都是有限的。只有通過給勞動加槓桿,才能獲得更大的收益。

你可以選擇通過僱傭勞動產生槓桿,也可以選擇團隊管理給自己加槓桿。

僱傭勞動就是自己創業做老闆,團隊管理就是在你到公司上班,選擇做技術,還是做管理的問題。

做技術穩定風險小,出多少力賺多少錢。轉管理就有槓桿加成了,團隊的業績也是你的業績。

等於你不是單打獨鬥,佔有了別人的勞動做自己的業績,但團隊的鍋你也要背。

其次就是我們前面說的資本加槓桿,比如房子貸款,股票融資都是資本的槓桿。

認真努力工作,穩定提升自己的現金流。除此之外學會做權益或者房產類投資。

低位下重注的同時,控制好現金流和槓桿率,爭取幾年上一個臺階。

最後是網際網路的槓桿,之前我們在《35歲是個坎,為啥到歲數就不想要你了》講過

大家要學會滾自己的的雪球,多做投入小,邊際槓桿大的東西,這點在網際網路時代尤為重要。

因為網際網路時代很多邏輯完全變了,隨著通信基礎設施的普及和流量越來越便宜,手機已經變成最大的銷售渠道。

連接手機和消費者的,則是中間的各種平臺和網紅們。你不需要水平高,也不需要文採好,只需要四個字「打動人心」。

只要能打動人心,就能和人群建立連接。連接的人越多口碑越好,你的價值就越大,隨便做什麼都很容易。

而且連接本身還會自我裂變,比如你會把認可的東西推薦給朋友,朋友又會推薦朋友。

這個過程會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如果這麼說還不明白,那就看看李子柒吧。

文章的最後,想用《寫在2020的開始》裡面寫過的一段話做結尾。

一個人能承載的財富總量是認知決定的,認知則是由讀書和積累決定的。

你永遠賺不到超過你認知的錢。即使賺了,也會很快吐出去。過去的拆遷戶,突然中彩票的,無一不證明了這點。

如果你常讀歷史,會發覺很多事情不過是個輪迴,加速這個輪迴的通常是政策驅動。

學會理解政策驅動,並從中獲益,這是每個人一生都要學習的。我們不能改變方向,但是可以知道每次都是蛋糕的再分配。

尤其在gdp增速慢下來以後,看懂蛋糕再分配怎麼切,並從中受益是一項不錯的能力。

如果現行政策持續,未來擺在面前最大的機會依然在資本市場,全球資本市場的主要窪地則是復甦驅動的中國。

因為我們賺的不過是政策的錢,賺的是央行放水收水的錢,而且是重複又重複。

馬上就是元旦了,文章的結尾,祝大家2021年身體健康,家庭美滿。

正如我們在《通脹以後就是債務崩塌》裡講的一樣,這輪經濟轉蕭條之前的最後一次繁榮,就是2022年之前這段時間。

與之伴隨的,是資本市場和大宗商品的瘋狂。希望在未來一年財富再分配之中,大家都能收穫自己的那一份。

全文完,感謝閱讀!!如果覺得寫的不錯,那就點個「在看」或者分享到朋友圈吧。

如果你想讀到有深度,有前瞻性的好文章,推薦關注:炒股拌飯。

這裡不僅有嚴謹的歷史,還有犀利有前瞻性的經濟投資評論,作者在這裡試圖通過對照歷史,結合人性,展望未來預測很多事情的走向。

推薦掃碼關注他的原創公眾號,閱讀更多有價值的文章。

掃碼關注後回復「經濟史」,可以獲得更多有價值的文章。

延伸閱讀:

美元的末日狂奔

通脹以後就是債務崩塌

史詩級大放水和大洗劫

美股崩了,大危機要來了麼

兩次大危機之前到底發生了啥?

為啥下次危機後可能會步入大蕭條

相關焦點

  • 十二生肖都靠什麼致富?屬鼠人靠聰明致富,屬牛人靠勤勞致富!
    生肖鼠人——靠聰明致富「子時」是一天之中最安靜的時候,但對子鼠而言卻是最繁忙的時候,可見屬鼠人都是異常聰明和機敏的,他們(她們)在追逐財富的道路上往往是極盡趨利避害的,只會待時而動在最合適的時機發揮出自己的聰明才智。
  • 在過去,農民常說勤勞致富,那現在通過勤勞還能致富嗎?
    以前農民愛說勤勞致富,現在通過勤勞還能致富嗎?文/農夫也瘋狂勤勞致富這句老話是千古不變的真理,在過去適用,在今天依然是適用的。老話還說「勤能補拙」、「笨鳥先飛」,這些都說明了,勤勞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也說通往成功之路必不可少的品質。在過去,農民還沒有大量外出打工的年代,基本上勤勞的人日子過得都不差,在村子裡也是那些相對勤勞的人,經濟方面會更加富足一些,很少聽到那個勤勞的人吃不飽飯。而那些懶惰的人,家庭條件就要差一些。在當時,勤勞的人在娶媳婦方面也有優勢。
  • 閩寧鎮村民海國寶:勤勞致富再不能等、靠、要
    院落敞亮、飯菜飄香,政府給每戶移民分了54平方米住房,同時在一旁留出空地,讓他們靠雙手勤勞致富。閻夢婕攝 人民網銀川7月27日電(閻夢婕)7月19日一早,閩寧鎮的村民海國寶就開始起床收拾自家屋子,「18號晚上,閩寧鎮上的領導告訴我第二天上午家裡要來個領導慰問,讓我們準備一下,看他神神秘秘的樣子,我尋思著應該會是個大人物。」
  • 很多人都說「勤勞致富」這是最好笑的一句話,對此你怎麼看?
    勤勞致富到了這裡,就成了一句讓父輩傷心落淚的空話,謊言。靠智慧勤勞創造出的文明國度,在這一撥經濟大潮中,人們的一切行為準則都發生了變換,勤勞成了老實的傻瓜代名詞。勤勞致富是激勵,是誘導,是人之本性的發育邏輯,適用於自勉和教育。現實中的勤勞與致富不可能成正比,因為影響結果的社會複雜因素太多。
  • 朱改蘭:脫貧入黨 勤勞致富奔小康
    冒著酷暑,頂著嚴寒,不分黑夜和白天,但天道酬勤,靠著政府的借貸資金、產業培訓,2017年她實現了脫貧,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康莊大道,她的孩子靠著政府的教育補助順利完成了學業,現在在廣東一家企業就業,月薪1萬元左右。
  • 濉溪縣五溝鎮:夫妻同心勤勞致富 努力摘掉「貧困帽」
    濉溪縣五溝鎮:夫妻同心勤勞致富 努力摘掉"貧困帽"走進五溝鎮北湖南村村口的服裝加工廠,縫紉機踏板聲此起彼伏。周小文是北湖南村低保貧困戶,一家3口人,妻子李芳芳有輕度智力障礙,一個孩子正在上學,周小文本身就因意外腿部落下肢體二級殘疾,走路不利索,並且無法外出打工,收入緊緊靠家裡的2畝地,平日裡只能利用零散的時間在本鎮內打個零工,但是常常因為缺技術、缺體力掙不到錢還經常遇"冷臉"。面對家裡的困境,讓這個三尺男兒犯了難。
  • 老話說勤勞能致富,農民表示:為何勤勞了一輩子還是生活拮据?
    很多老話都是富含哲學道理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的發展很多過去富有哲理性的老話逐漸的站不住腳,比如勤勞致富這句話現在很多人都不認可。甚至有農民站出來表示,為何很多農村人勤勤懇懇的幹了一輩子到頭來生活還是很拮据呢?別說致富了,就連保證一輩子吃飽飯都有些困難。
  • 勤勞致富為什麼不在被新一輩重視?古話都是有道理的!
    勤奮致富是從古至今大家都比較熟悉的幾個字,用到當今社會的話,那麼最富有的應該是幹農活的人民了。 不管務農種植的是什麼,最多也僅僅是維持一下家用,解決三餐的溫飽問題。若想要走上小康的社會,還需要另闢捷徑。
  • 兔子一年六七窩,繁殖速度堪比老鼠,農民為啥不靠養兔子致富?
    導讀:兔子的繁殖速度是驚人的,一對成年的母兔,差不多一年六七窩,一窩生5、6隻小兔,一年能繁殖四五十隻小兔,繁殖速度堪比老鼠,那麼農民為啥不靠養殖兔子致富呢?但俗話說「隔行如隔山」,沒有養殖過兔子的人,是不知道養兔子也是有苦衷的,農民也會算經濟帳,如果真的能靠養兔子致富,來錢也容易,他們不會積極去養殖嗎?所以,要想知道農民為啥不靠養殖兔子致富,就要去分析其中的原因。首先是兔肉的消費市場太窄了。咱不說毛兔,就說肉兔,肉兔的消費市場太窄了,從直觀上來講還真的如此。
  • 【你笑起來真好看】弄橋村委弄沌屯脫貧戶蘭克山:不等不靠,勤勞致富
    【你笑起來真好看】弄橋村委弄沌屯脫貧戶蘭克山:不等不靠,勤勞致富 2020-12-15 15: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搬遷戶阮朝海靠勤勞雙手成當地學習榜樣
    勤勞的阮朝海在打理養豬場。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黃翔 攝阮家在安置區裡漂亮的小樓房。近年來在國家扶貧政策以及駐村工作隊的幫扶下,阮朝海勤奮努力、不等不靠,利用各項扶貧政策大力發展養殖業,2018年實現了脫貧摘帽,成了當地群眾學習的好榜樣。日前,筆者來到那巴安置點阮朝海家中。阮家乾淨整潔,電視機、電冰箱等家用電器一應俱全。
  • 脫貧拒絕「等靠要」 養殖走上致富路
    一家四口有三個殘疾人脫貧拒絕「等靠要」 養殖走上致富路楊英義和妻子在養雞場勞作。「以前,我最大的希望就是讓全家人吃飽穿暖,至於致富奔小康從來不敢奢望!」站在雞群中,楊英義一邊給雞餵食著剛剛從菜地裡拔來的蘿蔔,一邊笑著說。以前,為了養活一家人,楊英義選擇外出打工。但因僅有小學文化,又身無一技之長,在外打工的收入很低,根本無法養家餬口,一家人也一直被貧窮壓得透不過氣來。
  • 都說「勤勞致富」,但一年四季都在辛苦勞作的農民,為何沒富?
    不少人都堅信四個字:「勤勞致富」,但在廣大農民朋友中出現了反對的聲音:我們披星戴月,面朝黃土背朝天,一年四季都在辛苦勞作,為何沒富為什麼日子過得還是緊巴巴?有些甚至連每天的溫飽問題都解決不了。對啊,為什麼會這樣呢?
  • 百姓故事——劉富平:人窮志不窮,勤勞能致富
    可是,困難並沒有擊倒這個40多歲的漢子,他依靠扶貧政策、扶貧項目的支持以及自己的幹勁兒,如今已成了村裡的「致富能手」。人勤春來早,2月26日,記者到他家採訪時,劉富平和妻子正在自家果園查看果樹,處理果樹病變、修剪果樹枝條。處理完果樹,劉富平又來到了今年新承包的另外一片果園,為果樹鬆土、施肥,他得趕在農曆二月前幹完這些農活,然後出去打零工貼補家用。
  • 【我的脫貧故事】一不等二不靠 勤勞致富是正道丨基長鎮秀峰村村民...
    "一不等二不靠,勤勞致富是正道。"這是我始終堅持的信念,只要還幹得動,我什麼活都幹,什麼活都接。 靠著一雙閒不住的手、一雙跑不軟的腿、一股用不完的勁,我終於償還了所有債務。在丈夫去世4年之後,我家順利脫了貧,還培養出了兩名大學生,這可真是讓我振奮不已,看到了幸福生活的希望。這希望裡,既有我辛勤的汗水,也飽含了黨和政府對我的幫助、支持和關愛,沒有精準扶貧政策,我家還會在貧困中苦苦煎熬,我的家庭也可能隨著丈夫病故徹底垮掉。
  • 大山裡這種野果,長得像竹子很難吃,卻有人靠它致富
    以前農村的山上到處是野果,現在都要跑山一點的地方才能有野果的影子,雖然數量少了,但農村人還是多少能吃上的。只是以前城裡不知道,現在很稀罕卻經常吃不到。在農村的深山裡有一種野果子,味道很酸很難吃,但營養價值高,不少人靠它致富。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休寧縣海陽鎮:勤勞養蜂人 甜蜜脫貧路
    中安在線訊 8月25日,率水河畔,在黃山市休寧縣海陽鎮首村村貧困戶程紅坤家中,一排排蜜蜂箱擺放整齊,蜂進蜂出,嗡嗡作響,養蜂人程紅坤忙碌於這份甜蜜事業,用勤勞的雙手鋪就了一條幸福自立的脫貧致富路。
  • 中科院博導的農村調查筆記:勤勞未必致富,癌症病人越來越多
    在沒有自來水的年代,沿河十幾個村莊的村民就是靠這條小河生活,無論是地表水還是地面水都能喝,不需要進行水處理。這條河至今也是臨沂市以及沿線城市的水源地,但需要進行各種水處理措施。過去村裡還沒有空調的時候,這條河就是天然的避暑地。在炎熱的夏季,忙碌了一天的人們,就是用這條河去除身上的熱氣,男人在上河洗澡;女人在下河洗澡,但男人的權利是白天和黑夜都能洗,而女人只有在晚上才洗。
  • 猶太人的生意經:賺大錢靠的從來不是勤勞,掌握這3樣,錢不難賺
    一、靠腦子賺錢「勤勞致富」這個觀點已經深入人心了,但只有「勤勞」是不夠的,勤勞的方向不對,只能感動自己而不能取得好的結果。人活一生,勤勞奮鬥一輩子,碌碌一生,所獲寥寥。可見,只是單純的「勤勞」,並不能創造很多財富。用四肢為別人打工,其實就是被別人剝削。
  • 中浙網:社會主義下的勤勞致富 南陽人民的發展理念
    老奶奶原來其實也是個做織布、化纖的工人,她表示後期童裝廠的興起,讓許多以前像她一樣的中老年人又有了一次工作的機會;而且現在退休之後,也有了養老保險、退休工資等,每個月有兩千多,在家裡帶孩子的生活費都是足夠的。第二戶人家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一進家門就看到了牆上貼著習近平主席的照片,還有一本建軍紀念日的日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