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爆紅的《三十而已》讓我們看到上層社會太太圈的精緻和競爭,一時間豪門太太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談資。
電視劇都是編劇寫的人設,現實生活中無論是豪門媳婦還是普通人家的妻子,想要塑造好太太形象都並非易事。
廣東好太太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所打造的好太太品牌,經過21年的發展和創新已成為智能家居領域的頭部品牌。
從晾衣架發家做到上市的好太太品牌在家居領域擁有話語權,在商標布局方面也是做足了功課,防禦商標、關聯商標層層保護,構建起了商標「護城河」。
據查,廣東好太太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後稱廣東好太太)共提交864件商標註冊申請,其中帶有「好太太」文字的商標共有155件。
其中,首個「好太太」商標在1999年提交註冊申請,指定使用在第21類晾衣架上,商標專用權期限至2030年6月。
2019年廣東好太太的「好太太」商標被認定為馳名商標,即便作為馳名商標且已經申請了許多防禦商標,層層防禦也難防被企業「傍名牌」。
近日,備受關注的廣東好太太告寧波江東好太太家居展示中心(寧波好太太)業主俞某商標侵權糾紛案終審判決:維持一審判決,俞某停止侵權並賠償廣東好太太10萬元。
這場「太太圈」的爭鬥終於落下帷幕。
據悉,寧波好太太在門面招牌、網站、廣告等地方突出中使用「好太太」字樣,將「好太太」字樣作為商標大量使用在其商品上。
對此,廣東好太太認為,寧波好太太公司的行為容易造成消費者的混淆和誤認,且已構成對「好太太」商標專用權的侵害。
今年4月,一審法院審理判決此案:認為廣東好太太所擁有的「好太太」為馳名商標,寧波好太太侵權成立。
廣東好太太作為家居領域的領軍品牌,連續多年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消費者信賴品牌」。
良好的品牌商譽和龐大的消費者市場,讓廣東好太太頻頻被「模仿」,「打假」官司明顯增多。
看來太太們的「家務活」是真的多,要不把眼光放長遠一點,讓「好姑娘」「好婆婆」來分擔一點。
隨著國家對智慧財產權保護的重視,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已逐漸完備,許多企業維權意識覺醒,開始有意識的開展商標布局。
近年來,商標申請以每年多幾十萬的數量遞增,龐大又擁擠的競爭市場,競爭對手開始動起了「小心思」——搶註商標。
商標被搶註,對於還在申請中的商標可以提商標異議,對已申請成功的商標可以提撤銷申請,但如果「品牌」被搶註該如何補救呢?
那對於企業或個人而言,要怎麼做商標布局呢,這其中有哪些「小門道」呢?
1、商標註冊,選擇多類別註冊
商標註冊時,首選註冊類別和商品項目是自身產品或服務本身屬性範圍,以及其他與此相關的類別;再在多個領域註冊商標,形成商標全類保護。
2、註冊相似商標,構建商標矩陣
想要學商標矩陣,可以「模仿」阿里巴巴、老乾媽的思路,註冊阿里爸爸、阿里媽媽、阿里哥哥等近似商標,避免維權煩惱。
3、抓住機會,嘗試申請馳名商標
馳名商標可以不同程度的跨類別進行商標保護,「好太太」商標案勝訴就是最好例證,馳名商標給了侵權品牌重重一擊。
隨著智慧財產權保護意識的普及,往後商標布局的重要性將會得到越來越多企業的認可和實踐。
與其被侵權被迫費時費力維權後才想起做商標規劃,為什麼不現在就開始商標布局,申請註冊商標做好商標防禦呢?(圖片來源中國商標網截圖及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