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法支持下的外貿代購模式成賺錢新方式

2020-12-23 至誠財經網

  2018年,對網際網路金融行業是特殊的一年, P2P爆雷潮、裁員潮、退出,行業劇變上演不斷,行業受到重創,投資者如何選擇安全的投資渠道成了2019年的重中之重,什麼樣的方式會在新的一年成為首選呢?多位理財投資專家一致認為外貿行業會成為財富增值的最佳選擇。

  市場現狀:網紅代購行業消失

  曾經誰的朋友圈沒有幾個代購的身影,不少人通過代購發家致富,海外代購也成了許多人必不可少的購物選擇。2019年1月1日,新的《電子商務法》如約而至,這次電商法把微商和代購以電子商務經營者的身份納入監管範圍,無經營許可的海外代購不再允許。

  市場機遇:「逆代購」成投資新潮流

  海外代購不被允許,是否有新的方式可是實現財富增值呢?專家表示,這一法案的實施,是對代購門檻的限制,同時也是對合法經營的電子商務者的保護。海外代購雖然受到限制,但是國貨「代購」市場一片火熱,中國外貿正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如果個人能夠參與到外貿的發展中來,電子商務與實體經濟的結合將會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

  市場發展:「全民外貿」成賺取新方式

  「逆代購」個人如何參與?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已經有外貿公司註冊成立名為「全民外貿」的平臺,該平臺在國家「一帶一路」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的政策支持下成立。個人可在平臺通過給外國人代購中國商品獲取售額利差賺取利潤。

  「逆代購」是否安全?記者採訪到相關工作人員,「全民外貿」平臺所有的商品都是已經在海外產生的實際銷售訂單,是通過實物商品交易的方式賺取售額利差,用戶只需在平臺上下單參與代購,公司負責產品的報關、運輸、銷售等所有問題。除此之外,記者也在平臺官網看到平臺的模式服務公告和售後保障承諾書,公司承諾保障用戶代購本金和代購利潤的獲取。

  「逆代購」利潤如何?記者了解到,「外貿代購」的模式只需30天代購周期結束即可獲取代購金額的1.2%作為代購利潤。高額的利潤能否有保障,記者又諮詢了保稅的相關工作人員,據工作人員反饋,「外貿出口屬高利潤行業,商品利潤高達5-10倍。」 原來這就是高額利潤的保障。

  《電子商務法》對電商經營者進行嚴格的監管和發展支持。全民外貿在這種環境下必將迎來新的發展,「外貿代購」的方式將「代購」變的容易,把安全和發展放在首位,讓財富增值更加簡單,已成為理財投資人群實現財富增值的首選。

相關推薦

cba公司中高層降薪多少?具體降薪細則一覽

任正非正式卸任上海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董事 接任者是誰?

任正非卸任董事怎麼回事?任正非卸任董事原因是什麼

相關焦點

  • 電商法實施後還能不能代購
    現象   朋友圈的代購畫風突變,有的已清倉大處理  「重要通知:2019年1月1日起,為迎接電商法的實施,我的朋友圈將會設置3天可見並進入暫時停更狀態。」做輕奢女包代購的「輕舞」在新年第一天的凌晨,更新了朋友圈。
  • 電商法實施後,「失業」代購的出路在哪兒?
    但起碼她還能賺錢。《電商法》對營業執照、納稅及商品的限制,讓大多數個人代購望而卻步。「失業」的代購們,如何選擇未來的出路?《電商法》的另一面如今,電商不再是個新鮮詞了,很多企業把電商部都改成了新零售部。新零售要線上線下相結合,而《電商法》最核心的內容,也要求線上線下經營者權責一致。
  • 電商法實施後,「失業」代購的出路在哪兒?-虎嗅網
    「失業」的代購們,如何選擇未來的出路?《電商法》的另一面如今,電商不再是個新鮮詞了,很多企業把電商部都改成了新零售部。新零售要線上線下相結合,而《電商法》最核心的內容,也要求線上線下經營者權責一致。這意味著電商經營者跟傳統線下經營者的責任和義務被放到了同一水平線,隱性要求則是不論線上還是線下,經營者給消費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都要保持一致。毫無疑問,《電商法》的目的就是監管,規範網際網路商業環境,保護消費者權益。除了明確電商商家的權利義務,《電商法》還對平臺責任、數據監管以及披露進行限制。
  • 電商法實施後代購陷恐慌 女代購:我不做了,心累
    中國電商在沒有直接法律框束的政策紅利下狂奔近20年,醞釀六年的《電商法》靴子落地。一方面,代購和電商假貨橫行的亂象開始以法律的效力被整治,法律的覆蓋也讓之前處在灰色地帶的代購行業,有了合法化的轉型渠道。
  • 電商法來襲,代購們可不可以不涼涼~
    ,現在寶寶也上幼兒園了,加上電商法的頒布,就當給自己代購生涯畫個句號吧。2.完善手續,迎接電商新挑戰 推薦指數:小美在代購圈裡算是資深,甚至很多小代購也從小美這裡拿貨,因為前期積累一部分資金加上近幾年的資源,她也在考慮和朋友註冊公司做跨境生意,但因為這種方式投入大
  • 《電商法》來了!海外代購還能不能行?
    有聲音稱,《電商法》落地,海外代購「壓力山大」,那麼海外代購究竟將受到怎樣的影響?代購時代真的要終結了嗎? 多數代購需工商登記可以發現,讓代購一族感到有壓力的,主要是《電商法》所規定的電商經營者「應當依法辦理市場主體登記」「當依法履行納稅義務」等條款。
  • 跨境電商成福建外貿轉型新引擎
    (改革開放40年)跨境電商成福建外貿轉型新引擎中新社福州7月28日電 (記者 龍敏)跨境電商,正成為推動福建外貿轉型和傳統產業升級的新引擎。跨境電商作為「網際網路+外貿」孕育出的貿易新模式,為福建外貿轉型升級提供了新動能。發展跨境電商,福建具備三重優勢。首先,福建是重要僑鄉以及臺胞祖籍地,擁有1580萬華僑華人,多位電商業高層均認為僑臺是福建發展跨境電商的獨特優勢。其次,福建是大陸最重要的先進位造業基地,貨源充足,品類豐富。
  • 核真| 2019年《電商法》實施代購涼涼?看法律怎麼說
    據《廣州日報》2018年11月9日報導,有跨境電商專家總結目前有三種主流的個人境外代購方式。第一種是通過郵政渠道入境,代購直接將商品從海外郵寄給消費者,或者由境內轉運倉發給消費者。第二種是代購直接從境內外的分銷商處採購商品。第三種,俗稱「人肉」代購,代購主體在境內,其到境外採購商品並帶回境內,通過網絡平臺銷售。
  • 跨境電商新業態助力「穩外貿」
    近年來,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快速擴大,此次會議要求在原有的59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的基礎之上,進一步新設46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這對跨境電商未來發展以及外貿行業的轉型升級具有重要意義。    作為構建海外服務網絡、促進貿易全球化的重要推手,跨境電商在我國的起步相對較晚,但其發展勢頭卻十分迅猛。
  • 《電商法》落地擠壓生存空間 代購們年關難過
    動不動刷屏的微商不知去向,時不時發數條「九宮格」照片刷存在感的代購也十分低調。不過,一些類似少兒塗鴉的圖片在她朋友圈中時不時就會出現一張。這是生存欲極強的代購們在新《電商法》下想出的應對之策。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 《電商法》實施:澳洲留學生代購是否將被終結?
    你永遠都不知道,你朋友圈裡下一個做代購的會是誰。」每個人的朋友圈裡都有為數不少的代購,而對於澳洲留學生來說,代購澳洲保健品、食品、名牌衣物鞋包化妝品等是十分普遍的現象,被很多澳洲留學生認為是賺取生活費甚至是體驗創業的大好機會。不過,今後澳洲留學生代購的「好日子」可能即將到頭了。
  • 今年起電商法落地 你朋友圈的代購微商還好嗎?
    不過,在五花八門應對電商法的同時,不少代購也對電商法  的細節持觀望和期盼的態度。 「一方面電商法可以引導代購走向正規化;另一方面,目前代購市場魚龍混雜、亂象叢生,是該管管了。 」一位電商人士這樣說。現象  代購微商應對方式五花八門  「伴隨2019年電商法的實施,所有商品都大促清倉,很多商品滿減後都是在虧本售賣,寶寶們請抓緊最後的囤貨機會。 」……自去年年底,不少代購在朋友圈發布了類似的「廣告」。因為2019年1月1日起,電商法正式實施。
  • 不僅僅是微商代購,《電商法》會帶來什麼行業劇變?
    作為我國首部電子商務領域的綜合性法律,電商法對於公眾關心的個人代購、微商、刷單、大數據殺熟、捆綁搭售等行為都做了具體而詳細的規定,給此前長期野蠻生長的電商行業戴上了「緊箍咒」。簡言之,就是之前電商遊戲規則平臺說了算,現在的電商規則國家說了算。該法的施行標誌著電商領域正式告別野蠻生長時代。
  • 電商法落地後,朋友圈代購們如何了?淘寶、唯品會跨境購或迎新生
    今年1月1日起,讓微商、代購們瑟瑟發抖的《電商法》正式開始實施,這就意味著代購、微商將會受到更加嚴格的監管。隨著新規的正式實施,個人代購、刷單、大數據殺熟、捆綁銷售等頗受輿論關注,紅麥輿情監測系統顯示,微博帳號「央視財經」成了傳播該事件的影響力意見領袖。
  • 《電商法》實施後淘寶代購現關店潮 跨境電商銷量增幅明顯
    《電商法》針對商家普遍關注的登記、關稅、輿論反應強烈的搭售、大數據殺熟、央視焦點訪談曝光的刷單內幕、呼聲日益高漲的平臺安全責任以及退押金等一系列問題,都做了明文規定,成為新法的亮點。在《電商法》實施的一周當中,記者留意到淘寶上一些代購已經關店清倉,為了處理店內商品,有為數不少的代購直接將商品連結到閒魚等交易平臺。
  • 電商法倒計時,代購的煎熬:觀望、轉行、上班去
    2018年8月31日,我國電商領域首部綜合性法律《電子商務法》(下稱電商法)獲得通過,將於2019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2016年,劉偉在澳洲開了一家快遞公司,幫助當地代購將貨發回中國。如今他卻憂心忡忡,他擔心的是,如果代購受電商法影響減少,自己未來同樣也會受到波及。
  • 《電商法》落地48小時,有代購因朋友圈發廣告被封號
    上遊新聞記者注意到,電商法對電子商務的範圍進行了明確的定義,包括了通過網際網路等信息網絡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經營活動,並將代購和微商明確納電入商法的監管範圍。那麼,《電商法》實施兩天來,給代購帶來了哪些衝擊?它究竟改變了什麼?上遊新聞記者帶您聚焦《電商法》正式落地的48小時,代購們的悲歡與觀望。
  • 跨境電商加碼布局,外貿轉型出現新風口
    臨近年末,新冠疫情帶來的變化還在發生。12月14日,亞馬遜在上海召開媒體溝通會,正式宣布了2021年的全球開店中國計劃,重點支持中國外貿企業加速線上業務模式轉型。其南京辦公室已經開始試運行,深挖江蘇製造業大省和外貿大省的潛力。 海外疫情持續得不到有效防控,帶動了海外居民消費向線上大幅轉移。
  • 《電商法》實施後,代購業將何去何從?
    代購化身「靈魂畫師」 然而依舊涉嫌違規儘管從表面來說,電商法對代購影響不小,比如未來代購要以正規主體運作,而且需要採購國和中國雙方的營業執照。對於《電商法》的監管,比如「敏感字眼交易雙方封號」、「不能微信直接付款」、「朋友圈限流和降權」等,早有代購想好了對策——例如,為了避免在廣告中出現產品名稱等敏感字眼,有些代購直接變身靈魂畫師,努力臨摹產品外觀的同時,也引發了一波「神文案」:除了用英文、日文等發廣告外,「倩碧」的黃油被描述成了「隔壁村倩倩的弟弟,有油、很清新」;「露娜」的潔面儀被代購們宣傳為鹿晗的弟弟
  • 電商法正式落地 個人海外代購們何去何從?
    來源:北京日報經歷2018年最後一波瘋狂促銷後,代購們迎來了一個特殊的新年。從昨天起,《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以下簡稱電商法)正式實施,以往靠「人肉」通關帶貨的微商們,都將成為電商經營者中的一員,需要辦理市場主體登記,履行納稅義務。代購們將何去何從?目前,由於還沒有更具體的實施細則,不少代購依舊在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