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又一大型跨海工程!南沙將建高速路連接深中通道)
文/羊城派記者 王丹陽
廣州南沙是珠三角的地理幾何中心,是連接珠江口兩岸城市群的樞紐型節點。繼深中通道後,珠江口又有大型跨海工程。
廣州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官網顯示,自去年5月啟動環評以來,南沙至中山高速公路項目環評報告書進入送審階段。環評報告書稱該項目是深中通道項目的延伸,預計2020年開工,2024年建成通車。
項目估算總投資金額約為210億元。建成後將戰略性地提升南沙作為整個珠三角交通樞紐的地位,增加珠江口東西兩岸的交通聯繫。
起於南沙港快速路新墾互通
此次公示的《南沙至中山高速公路環評報告書(送審稿)》(下簡稱環評報告書)顯示,項目位於廣州市南沙區南部和中山市東部,包括南沙至中山高速公路主線、萬頃沙支線兩部分,途經廣州市南沙區、中山市民眾鎮和港口鎮。工程主線長約 32.398km,設置橋梁 32298m/50 座(含互通立交主線橋)。
其中,主線起於南沙港快速路的新墾互通,向西連續跨越洪奇瀝水道、三寶瀝等水道,在保家圍下穿中山東部外環高速,並設保家十字形樞紐互通與其相接,之後路線在橫門水道北側向西布線,在民眾鎮南側上跨 S111,跨雞鴉水道和小欖水道,跨越沙港東路,至項目終點新隆樞紐互通,與江中高速順接,並與廣澳高速交叉,路線長 21.562km。
萬頃沙支線同樣起於南沙港快速的新墾互通,先向西後轉向南,沿萬環西路中央分隔帶布線,之後穿過南沙溼地,終點接深中通道萬頃沙互通,萬頃沙支線全長10.836km。
兩座跨海大橋助力南沙
資料圖/洪奇瀝水道特大橋
此外,這一連接珠江口的又一大型跨海工程,需要建設跨海大橋兩座,分別為洪奇瀝特大橋和萬頃沙2號橋。
其中洪奇瀝特大橋跨越洪奇瀝水道,全長(含引橋)975米,跨海長度約735米;萬頃沙2號橋全長約1500米,跨海長約1185.5米,與深中通道連接,實現互通互連。
南沙至中山高速公路的建設能將南沙港快速路與江中高速、廣珠東線高速連接,使整個南沙與中山的高速公路連接成網,在南沙自貿區西部形成一條快速通道連接中山、江門及粵西地區,便於人員及物資的集散。
環評報告書指出,南沙至中山高速公路項目是深中通道的延伸,項目建設是細化交通保障的重要一環,是促進珠江西岸經濟水平進一步提升、完善珠三角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重大舉措,對珠三角一體化發展具有戰略意義。
項目建成後,有利於南沙地區與中山周邊城市形成跨區域的網狀公路網體系,使南沙港從原來的交通末梢變為交通樞紐,也進一步提升南沙作為珠三角交通樞紐的地位。
穿越南沙溼地和萬頃沙
環評報告書同時透露,該項目在萬頃沙支線段以高架橋梁形式穿越南沙溼地景區和萬頃沙海洋特別保護區,道路中心線距番禺區濱海紅樹林森林公園邊界最近距離約302米。
環評認為,項目穿越的南沙溼地所在區域為溼地二期,工程建設和營運對南沙溼地鳥類、棲息地及溼地生態系統的影響,通過採取適當的措施後,可將對溼地鳥類的影響控制到最低,不會對溼地內的鳥類活動和遷飛產生明顯影響。
來源 | 羊城派
責編 | 梁澤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