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任不管等於放縱,為老不尊者該受懲罰了

2020-12-17 亞哥觀社會

隨著媒體的不斷發展,身邊的各種人事都可以被曝光,這兩年道德問題成了人們熱議的話題,我們頻繁的提出「道德」這個詞來衡量事物討伐別人。然而,事情並沒有向好的方向發展,反而越演越烈。那麼道德的作用到底是什麼?

就在幾天前,武漢又發生了老人倚老賣老要求讓座的事,不過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衝突是發生在老人與大媽之間,從前都是老年人與年輕人的事,現在發生在兩個上了年紀人之間。

在武漢一地鐵上,一位年紀大的老年男子要求以為大媽給自己讓座,受到拒絕,並被大媽稱為「倚老賣老」,老人開始辱罵大媽,並打了她一巴掌,一副我是流氓我怕誰的態度。後經人勸阻,以老人下車結束。這個老人的行為,挑戰著人們的底線,讓座是一種美德,不是義務。老人掌摑大媽,已經不僅僅是道德問題了,這是違法行為,在公共場所隨意打人侵犯了他人的人生安全,執法部門應該將其拘留。

一味地寬容就是放縱!歲數大了就能打人嗎?誰給你的權利!有些老人覺得自己年紀大了誰都不怕,任何人都得讓著自己。小編很好奇,這些老人的優越感是從哪裡來的?時間只是縮短了你走向墳墓的路程,並沒有增加你人生的光勳。我們不是怕你,只是我們的修養還沒有降低到你的那種程度。不給你讓座一不違反道德,二不觸犯法律,你憑什麼理直氣壯的要求別人!

這兩年老人公交車要求他人讓座的事屢見不鮮。老人掌摑不讓座小夥後猝死事件給大家留下深刻印象。我們了解到小夥子全程沒有還手,一直都是老人蠻不講理,而後老人突然暈倒,搶救無效死亡。小編很是同情小夥,平白無故被人打,死了還賴上自己,真是人倒黴喝口涼水都塞牙。老人仗著自己年紀大了,別人不敢動他就胡作非為,卻不想把自己的命送了。這大概就是所謂的現世報吧。

此事之後媒體不斷報導老人公然要求年輕人讓座事件。其中有個女子不給老人讓座,結果老人直接坐在人家腿上,這件事引起了很大轟動,這已經是耍流氓了,女子完全可以起訴老人。

一時之間人們都在問到底是老人變壞了,還是壞人變老了。小時候,大家形容老人家都是用「慈祥、和藹可親」一類的詞,而現在要用流氓、無賴、為老不尊、倚老賣老這種詞了。

公交車上到底要不要給老人讓座?有些老人為了省兩塊錢,大清早起來和年輕人搶公交去老遠的地方買雞蛋,雖然你體弱,但是年輕人天天上班、上學,不比你們輕鬆,老年人天天在家呆著為什麼非要在這個時間出門?還有些老人,覺得公交車不要錢,把乘公交當做鍛鍊身體的方式,年輕人上了一天的班,累得半死,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座位,還要給一群鍛鍊累了的人讓座,心裡真的很不平衡。而且有些老人根本不是真的體弱,廣場上抽陀螺的大爺身體好得很,上了公交就變得顫顫巍巍的了,跳廣場舞時,大媽們一個個跟方世玉似的,一到了公交車上就變成體弱多病的林黛玉了。當然,小編並不是說不能給老人讓座,給不給要看實際情況,如果真的是身體不便的老人、孕婦、殘疾人當然是要讓的,方便他人也是方便自己,給別人援助之手時,別人回你一句謝謝,真的讓人開心。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這是用來教育人們自覺幫助他人的,而不是規定必須幫助,這是美德,不是義務!別人幫你、給你讓座並不是欠了你什麼,而是人家道德高尚,而有些老人倚老賣老,用他人的善良方便自己,動不動就拿道德來討伐他人。

殺雞儆猴是個好法子。發生這種事時我們大都得過且過了,心裡想著不能和老人家計較,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再說,萬一他躺地下不起來,自己一輩子就完了。可是,有些人得寸進尺,非要把人逼到絕路。忍無可忍,無需再忍。是時候用法律來維護自己的利益了,一味地放任不管,使得那些老人還以為我們真的怕他們,不敢把他們怎麼樣。一旦有了受罰的先例,他們就不敢如此放肆了。

相關焦點

  • 管教不等於懲罰,放縱才是對孩子的不負責任
    挨打的原因就是試卷後面的大題、難題,他全做對了,試卷中間一道選擇題卻扣了分,而那道選擇題在簡單不過了,前不久還訓練過類似的題目,作為這個學校明星班的學生,全班同學更是幾乎是無一人做錯,他錯了,所以這一耳光該不該受? 我認為答案是該受的,都說高考戰場上,一分壓倒千軍萬馬,一個選擇題五分就沒了,不打他他上不了教訓,盲目自信,粗心大意,這類錯他不是第一次犯了。
  • 父母管教孩子的四大誤區:控制、放縱、獎賞、懲罰
    提倡情感引導法的作者從眾多父母管教孩子的方法中大致歸類出四個常見誤區:一,控制型父母與放任型父母控制型父母的特點:用的策略是懲罰、命令和威脅。更注重孩子的行為、在乎結果,總想立竿見影地解決問題。放任型父母的特點:對規定限度和嚴格要求缺乏信心,對孩子的行為變為「怎麼都行」。
  • 「拔苗助長」和「放任不管」都是有害的,更有害的則是懲罰和粗暴
    在孩子的智力培養中,「拔苗助長」和「放任不管」都是有害的。比這兩種方式更有害的則是懲罰和粗暴。懲罰和粗暴常常被認為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最後一招,但我認為這是最不可取的一一招,因為它不可能有什麼有益的效果,特別是在智力培養上。在一些涉及道德、倫理的問題上,父母用這種方法並不是完全沒有必要,但智力上則恰恰相反。
  • 從心所欲而不逾矩,不是不遵守規矩,春秋晉文公這樣處理為老不尊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老年人可以隨心所欲,不遵守社會最基本的規矩,如果縱容老人為老不尊的行為,那麼對於小孩子的影響將會是反面的。從心所欲而不逾矩孔子老人家在晚年的時候,評論自己的一生,說在自己七十歲之後,達到了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
  • 不吼叫不等於放縱
    那麼他糾結的問題就不是睡與不睡的問題,而是選擇哪個玩偶陪他睡的問題。第三點不吼叫不等於放縱,我們要讓孩子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面對吼叫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要接納不完美的自己,也要接納不完美的孩子跟他一起去成長。因為媽媽抱著5個月大的兒子,背著出門用的必需品,手裡拿著兩本逾期未還的書,他對兩歲半的姐姐說到快上車我們要去圖書館了,可是姐姐無動於衷,伸手要抱,媽媽說你可以自己走的,媽媽的手都沾滿了,沒辦法抱你,可是女兒說我走不動,然後委屈的哭了起來。
  • 孩子老犯錯,究竟該懲罰還是不懲罰?
    孩子老犯錯該不該懲罰?相信很多家長在該不該懲罰孩子這個問題持肯定意見。但該不該懲罰之前,我們先來思考以下兩個問題:是什麼觸發家長懲罰他們的孩子?被懲罰的孩子是什麼感受?所以,孩子老犯錯,一味地懲罰是不管用的,那該怎麼辦呢?當我們懲罰孩子時,孩子的注意力被「我被批評了!」
  • 真正的徹底接納自己,並不是自我的放任和放縱!
    由於「徹底接納」跟我們「不接納」的主流文化南轅北轍,因此我們很難理解它的真義。下文試圖從一個當代靈性的探索者和實修者的視角,談一談「徹底接納」在人生中的深刻意義。徹底接納,表面上聽起來可能像是放任不管、自我放縱,或者為自己惡劣的行為找藉口,比如:「我正在練習徹底接納,所以,別怪我工作不負責任、別怪我對家人不好或不體恤。」
  • 民辦學校收費放開不等於放任
    李侃楨舉例說,針對老舊汽車換新能源汽車,文件明確,對淘汰老舊汽車併購買新能源乘用車的,按原有標準的1.5倍且不低於3000元的標準給予財政獎。民辦學校收費放開不等於放任民辦教育作為公辦教育的有益補充,為家長和孩子們提供更多的選擇,滿足社會對教育的多元化需求。
  • 把放任不管當做靜待花開,是教育中最大的謊言
    我和我太太覺得對孩子應該從小奉行快樂教育,別強迫孩子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所以一直沒有迫使她學這些那些,現在我覺得有點後悔。」天下父母,無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快樂的,捨不得孩子,往往就隨孩子去了。但是這樣的放任,等到孩子長大就會變成悔恨。
  • 把放任不管當做靜待花開,是教育中最大的謊言
    我和我太太覺得對孩子應該從小奉行快樂教育,別強迫孩子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所以一直沒有迫使她學這些那些,現在我覺得有點後悔。」天下父母,無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快樂的,捨不得孩子,往往就隨孩子去了。但是這樣的放任,等到孩子長大就會變成悔恨。
  • 遠離「為老不尊」的人,孝順不是百依百順!
    相信大多數人的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很多的老年人之所以會產生為老不尊的現象,都是由於年輕時候一些不好的習慣造成的,而這些生活習慣在年輕的時候並沒有給家庭帶來更多的幫助,甚至會給子女心中留下一些心理陰影,在老了之後並沒有改善過來,這樣子女們也不願意去在照顧他們。其實如果遇到了這些為老不尊的老年人,只要他們的行為不是太過分,該孝順的我們還是需要孝順。
  • 致家長:把放任不管當做靜待花開,是家庭教育中的「謊言」
    文章授權轉自 | 錢志亮工作室(ID:qzlgzs)作者 | 錢志亮
  • 寶寶半夜哭鬧可以放任不管嗎?
    可如果晚上寶寶一直哭鬧,父母到底是應該立即抱起來哄孩子還是放任不管?寶寶晚上哭鬧,家裡人千萬不可以放任不管。因為寶寶哭泣並不是故意耍賴,也不是誠心想讓家裡人無法安然睡覺。他們每一次哭泣都是有原因的,哭也是他們想家裡人傳遞信號的一種方式。當然,寶寶哭的原因也無非就是那麼幾種。要不就是因為餓了,要不然就是自己大小便了,再要不然就是寶寶感覺自己不舒服,睡不好。
  • 對待孩子是事事都管,還是放任不管?正確姿勢是「守望式」教育!
    家長總是不放心,什麼事都要插一手,等於就是告訴孩子:「我不信任你,你是不行的。」久而久之,孩子也會產生自我懷疑,然後想「既然我什麼都做不好,那乾脆不要做好了。」這就是包辦式家長帶孩子的後果。在這裡,你的優秀沒有成為他的燈塔,反而成了過大的壓力,使他對於很多事情,根本就不想嘗試。
  • 積極心理學:放任「模糊」,就是放縱人生
    「明明想去學習,卻又不自覺地拿起手機,一刷視頻,1個小時就過去了;」「明明知道考試的結果現在出不來,卻又忍不住一直去想,擔憂考試考得不理想;」「明明說今天要把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處理了,可是拖了半天,卻始終不願意去落實。」
  • 對惡意「幫閒者」不能放任不管
    卞說卞聊,老鬼和大家接著嘮。這幾天連續發生的兩件事讓我很有感慨。一位女大學生坐在5樓的窗臺上,不知道因為什麼事,她想輕生準備跳樓。這底下也圍了一大片圍觀的人,一邊看一邊拍照,也在那兒起鬨,「啊,你快跳啊,你怎麼還不跳啊?我都等了那麼長時間了,你敢不敢跳啊?你別騙我們啊」。到最後這女大學生還真的從樓上一躍而下了。我們不能說這幫人起鬨是大學生跳樓的全部原因,但肯定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誘因。
  • 談日本廢除的"寬鬆教育":其實,真正的快樂教育不等於放縱式快樂
    談日本廢除&34;:其實,真正的快樂教育不等於放縱式快樂很多人不願意自己的孩子太辛苦,心疼自己的孩子,其實有哪個父母不心疼自己的孩子呢?但是很多父母不知道,教育一個孩子,真正的快樂教育,其實並不是讓孩子放縱式的快樂,而是讓她竭盡所能去明白知道要做什麼,知道自己做什麼,為什麼要做,怎麼做?但是啊,對於孩子的一生,我們作為父母的只能陪他們半程,接下來的漫漫人生路要靠他們自己走。
  • 貓糧堆滿貓碗就放任不管,其實是不好的,鏟屎官該怎麼餵糧?
    鏟屎官餵貓糧是不是倒滿就不管了,那樣是不好的,那麼你知道該怎麼餵貓糧嗎?其實貓咪和狗狗不一樣,狗狗什麼都吃,而且不知道飽,給多少吃多少,而貓咪不同,貓咪特別挑食,而且好奇心也特別重,吃一會兒就跑開玩耍去了,所以,如果餵食的是幹貓糧的話,大可以裝滿一盆然後放任不管,如果是溼貓糧的話,因為溼貓糧長期暴露在空氣中容易黴變,所以開始吃多少餵多少比較好。
  • 遇到為老不尊的「壞老人」,應該怎麼辦?
    德高望重,老當益壯……這些詞都是用來形容讚美老人的,可是近段日子來「為老不尊」這個詞曝光頻頻出現,而且這個「不尊」的行徑令人咋舌!是壞人變老還是老人變壞? 社會上一片感慨嘆息之聲,但是也有流露出一些無奈的情緒,尊敬老人是沒錯,但前提必須是老人是可敬的。
  • 可不是大夫犯罪不受懲罰!
    這句話的本意並非是皇帝不可以對士大夫進行懲處,放任這些官員和士大夫肆意妄為。而是對他們實行不同於其他人的刑罰。如果士大夫犯了錯,也是要像常人一樣付出相應的懲罰。只不過對他們的懲罰不同於常人罷了,而且他們要受「五刑」中的刑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