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紀中成為「清華大學信息學科拔尖創新人才貫通培養基地」

2020-09-11 文棚

日前,「建好清華大學信息學貫通基地,培養信息學拔尖創新人才」專題研討會在中山紀念中學舉行,中山紀中成功獲批成為「清華大學信息學科拔尖創新人才貫通培養基地」,是全國僅有的7所中學之一。研討會旨在深化兩校合作,更好地落實教育部出臺的「強基計劃」,切實推進信息學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

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是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內容,是一項系統工程。能否把中學教育和大學教育有效貫通、相互銜接,將最終影響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深入開展和國家重大戰略發展。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及教師紛紛圍繞研討主題發表真知灼見,在「如何藉助高校基礎學科優勢協同發展」「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經驗和措施」等方面提出了許多具有創造性、可行性的建議。

清華大學招生辦副主任林志偉。

清華大學招生辦副主任林志偉在研討會上強調,學科競賽是培養基礎理科拔尖創新人才的重要途徑,也是促進學生多元發展的重要平臺。希望紀中未來能夠在中山市教體局的大力支持下,與清華大學開展緊密合作,積極建設面向全市乃至全省的培養基地,設置培訓專項資金,貫通小學、中學、大學信息學培養,持續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培養更多的信息學拔尖創新人才,實現基地培養目標。

中山市教體局副局長黎國喜。

市教體局副局長黎國喜表示,清華大學是享譽中外的高等學府之一,是無數學子夢寐以求的知識殿堂,大學中學銜接培養試點基地落戶中山紀念中學,對中山來說,既是一份榮譽,更是一份責任,這必將有力推動中山市教育工作的高質量發展。

中山紀中校長林加良。

紀中校長林加良說,紀中一直以來積極探索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推進英才教育,努力培養具有民族情懷、國際視野以及全球競爭力的高素質人才,近十年共有142名優秀學生進入清華北大。探討「如何建設大學中學銜接培養基地」「大學中學如何攜手進行貫通式人才培養」等主題,對於進一步響應、落實教育部出臺的「強基計劃」,建立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有效機制,促進紀中全方位發展等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實踐價值。

據了解,近年來,紀中五大學科競賽成績斐然。信息學競賽更是一馬當先,共獲得聯賽一等獎453人次,位居全國第一;64人入選廣東省隊參加全國決賽,獲金牌23枚、銀牌28枚、銅牌13枚;26人入選國家集訓隊,3人入選國家隊,獲國際金牌2枚、國際銀牌1枚。值得一提的是,廣東省歷史上僅獲得6塊信息學國際獎牌,而紀中佔了一半。

◆中山日報報業集團新媒體中心

◆文、圖/通訊員 陳智敏 於大澤

◆編輯:唐益

◆二審:韋多加

◆三審:嶽才瑛

◆素材來源:中山日報

相關焦點

  • 清華大學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大學中學銜接培養基地申報通知
    清華大學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大學中學銜接培養基地申報通知為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加快培養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2019年11月,清華大學啟動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大學中學銜接培養基地建設試點經過為期一年的紮實探索和深入研究,決定即日起正式啟動建設清華大學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大學中學銜接培養基地(簡稱「拔尖基地」),與更多中學攜手,服務大局、擁抱變局、開拓新局,將拔尖創新人才的大學中學銜接培養做精做實,共同培養立志服務國家基礎學科發展和關鍵領域重大突破的拔尖創新人才。
  • 清華大學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大學中學銜接培養基地計劃出臺了
    基礎學科為主,也不能轉專業。大部分考生是喜歡36所牛校,A類雙一流高校。但不一定喜歡他的基礎學科專業。高考分數85%的設置以及校測15%的設置是否科學?也沒有可以成功借鑑的經驗。很難考察出考生是否真的喜歡基礎學科。
  • 清華大學攜手成都外國語學校共建普通高中與大學拔尖創新人才銜接...
    為了從中學生中發現、培養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引導中學生從小樹立紮根基礎學科研究的志向,清華大學走進全國知名中學,開啟中學、大學拔尖人才銜接培養試點。11月14日上午,清華大學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大學中學銜接培養試點基地正式掛牌成都外國語學校,這意味著今後將有更多清華大學教授走進中學,為高中生授課;更多高校優質教育教學資源與中學拔尖創新人才的培養無縫對接。
  • 清華大學「大中銜接」培養基地申報通知
    導讀:繼北京大學發布博雅人才共育基地申報啟動後,12月10日,清華大學發布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大學中學銜接培養基地申報通知。兩大高校的信息中都提到了將拔尖創新人才的大學中學銜接培養計劃,共同培養立志服務國家基礎學科發展和關鍵領域重大突破的拔尖創新人才。
  • 「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建設工作推進會在京舉辦
    此次會議由拔尖計劃2.0秘書組組長單位清華大學主辦。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講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出席並講話。吳巖表示,教育創新是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核心內容,是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力量。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是核心中的核心、關鍵中的關鍵、基礎中的基礎,不僅是教育的事,更是國家的事、未來的事。
  • 我校基礎醫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獲批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發布《關於印發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2019年度)名單的通知》。我校成功獲批4個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實現在該類計劃獲批數量上零的突破。本次我校獲批基地具體名單為:物理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生命科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計算機科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基礎醫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
  • 教育部就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名單答記者問
    摘要:    教育部在在首批(2019年度)遴選建設104個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基地的基礎上,根據《教育部等六部門關於實施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的意見》(教高〔2018〕8號)、《教育部關於2019—2021年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建設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9〕14號)和《教育部辦公廳關於2020年度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建設工作的通知
  • 廈門大學物理學科入選"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2020年度)名單》,廈門大學「薩本棟物理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成功入選。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成功入選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為全國唯一省屬高校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2019年度)名單》,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科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成功入選。此次全國共有33所高校的104個項目獲批,南信大是其中唯一一所省屬高校,這是學校近年來高度重視、統籌謀劃、紮實推進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工作的重要體現和標誌性結果。
  • 教育部建設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基地:文科理科和醫科專業有哪些
    日前,教育部頒發《2019—2021年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建設工作的通知》,將利用3年的時間,建設260個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包括190個左右的理科基地、60個左右的文科基地以及10個左右的醫科基地,其中2019年共建設100個基地。
  • 藏在首批基礎學科拔尖基地名單背後的信息
    9月17日,教育部公布了《首批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名單》,這份名單共公布了17個學科類別、104家院校單位,那麼在這份名單背後還藏著什麼樣的信息呢?>(一)數學學科首次公布的數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共有13家,其中、第四次學科評估中的4個A+院校,分別是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復旦大學、山東大學; 6個A級院校全部入選,分別是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南開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3個排位靠前的A-院校入選,分別是吉林大學、浙江大學、四川大學。
  • 首批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的數據分析
    9月17日,教育部在官網公布了首批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名單。基礎學科是國家創新發展的源泉、先導和後盾。培養基礎學科拔尖人才是高等教育強國建設的重大戰略任務。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基地是高校實施拔尖計劃2.0的具體載體。
  • 圖解首批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分布,北大最多
    9月17日,教育部公布首批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名單。據南都記者梳理,本次共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33所高校104個基地入選。北京大學新增7個基地,為本批次最多據了解,「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始於2009年,由教育部聯合中央組織部、財政部等共同啟動實施,目的是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優勢基礎學科建設一批國家青年英才培養基地,吸引最優秀的學生投身基礎科學研究,努力使受計劃支持的學生成長為相關基礎學科領域的領軍人才,並逐步躋身國際一流科學家隊伍。
  • 圖解首批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分布,北大最多
    北京大學新增7個基地,為本批次最多據了解,「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始於2009年,由教育部聯合中央組織部、財政部等共同啟動實施,目的是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優勢基礎學科建設一批國家青年英才培養基地,吸引最優秀的學生投身基礎科學研究,努力使受計劃支持的學生成長為相關基礎學科領域的領軍人才,並逐步躋身國際一流科學家隊伍。
  • 教育部公布首批「拔尖計劃」2.0基地名單!建設目標是什麼?要培養...
    文件指出,經過5年的努力,建設一批國家青年英才培養基地,拔尖人才選拔、培養模式更加完善,培養機制更加健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引領示範作用更加凸顯,初步形成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體系,一批勇攀科學高峰、推動科學文化發展的優秀拔尖人才嶄露頭角。
  • 我國基礎學科拔尖人才2.0版怎麼培養
    原標題:我國基礎學科拔尖人才2.0版怎麼培養 專家學者這樣解讀央視網消息:先進的智能技術,離不開基礎科學作為基石。9月17日,教育部正式發布「首批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名單,首批共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高校的104個基地入選。入選基地旨在建設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孵化器和國家一流人才培養高地。
  • 首批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基地名單公布,104個基地入選
    為了培養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在教育部等部門的倡導下,全國部分高校先後成立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專門培養基礎學科拔尖人才,為國家發展、科技創新源源不斷地輸送優秀人才。根據教育部公布的「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名單」,總共有104個基地入選,所涉及18個基礎學科分別為:數學、物理、力學、化學、生物科學、計算機科學、天文學、地理科學、大氣科學、海洋科學、
  • 同濟大學獲批4個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
    同濟大學數學、物理學、生命科學、計算機科學4個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入選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同濟大學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名單序號類別基地名稱1數學數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2物理學物理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3生物科學生命科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4計算機科學計算機科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同濟大學始終把培養拔尖創新人才視為自身的崇高使命和責任。
  • iTsinghua雲學堂暨清華大學2020高招直播啟動
    iTsinghua雲學堂是清華大學2020年直面疫情、主動作為,全新打造的大學中學拔尖創新人才貫通培養的線上教育平臺,以及為中學生提供專業諮詢、志願填報、政策解讀的線上招生服務平臺。直播共設專業認知講座、高招政策宣講、備考經驗分享、拔尖創新人才貫通培養試點四大版塊,希望與廣大中學師生攜手戰「疫」、決勝高考。據不完全統計,首日直播收看人數超過500萬。
  • 尋找天才怪才:國內大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遴選全面啟動
    這個「錢學森之問」,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簡稱「拔尖計劃」)啟動,在20所知名大學的5個基礎學科選拔、培養有研究天賦的本科生。2018年,拔尖計劃實行10周年之際,拔尖計劃升級為拔尖計劃2.0,覆蓋學科擴大至17個,計劃3年內在國內遴選260個拔尖學生培養基地。近日舉行的2020年全國高教處長會透露,拔尖計劃2.0基地遴選已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