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永國
1978年春夏之交,湖北省隨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發掘面世,墓中出土文物的豐富、華貴,令人驚嘆;其蘊含的歷史信息,也令人意外。《左傳》等史書明確記載,漢東之地為隨國,而且「漢東之國,隨為大。」人們困惑不已:同為春秋戰國時空,隨國出了曾侯墓,而且在隨國的中心區。這是怎麼回事兒呢?
當時,著名史學家李學勤先生著文主張「曾隨合一,曾隨一家」,如梁、魏即為一國,一國二名並非孤例。
李學勤先生當了「曾隨合一,曾隨一家」的代表,有贊成的、附議的,也有反對的,學術權威也難一言九鼎,畢竟「曾隨合一,曾隨一家」只是猜想。大膽猜想還需小心求證。
2012年8月至次年1月,隨州文峰塔曾國貴族墓地考古發掘,考古專家終於見到了古代的「隨」字,21號墓出土了一件帶有「隨」字銘文的青銅戈,銘文為「隨大司馬嘉有之行戈」。隨國銅器出土於曾墓,為「曾隨一家」之說提供了重要依據。李學勤先生聞訊而來,撫戈慨嘆:「曾隨一家」之說,可以塵埃落定了!
定也未定?
2018年10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隨州棗樹林墓地開始主動性勘探發掘,截至目前,已發掘包括兩組曾國君主夫妻合葬墓在內的高等級墓葬54座、馬坑3座,出土千餘件工藝精美的青銅器、漆木器等隨葬品。
發掘取得重要收穫,已出土的千餘件青銅器中,部分青銅器上有銘文,銘文主要有「曾公」「曾」「曾叔」「曾侯」「曾夫人」「曾子」「曾孫」「曾叔孫」等。其中尤其是曾侯寶及夫人羋加、曾公求及夫人漁兩對曾國國君級別的夫婦合葬墓的發現與確認。
編號M168墓葬出土的銅鼎以及編鐘銘文揭示器主為「曾侯寶」,M169出土銅缶以及編鐘銘文揭示器主為「羋加」。這兩座墓為曾國諸侯「曾侯寶」及其夫人「羋加」並穴合葬墓。兩座墓南北並向排列,M169略小於M168。
曾侯寶夫人羋加墓(M169)出土的銅缶上,有七字銘文「楚王媵隨仲羋加」(大意為楚王嫁女入隨的陪嫁)。這七字銘文價值連城,現場考古專家興奮不已;消息傳出,史學界也為之振奮。楚國公主「羋加」是曾侯寶夫人,從並穴合葬墓得以認定,應該是確鑿無誤;從墓葬看,「羋加」是嫁曾,銘文卻稱「媵隨」,楚國稱曾為「隨」,說明「曾」「隨」是指同一個諸侯國,也是確鑿無誤。七字銘文基本解決了學術界爭論不已的「曾隨之謎」問題。
「曾隨合一」可以塵埃落定了!遺憾的是,今年2月24日,李學勤先生已經作古。回想當年「曾隨合一」的判斷,今日終被文物實證,足見學術大家的膽識與學識。
不過「曾隨合一」被證實了,不等於「曾隨之謎」完全破解了,譬如,為什麼一國二名?受封時是隨還是曾?為什麼史籍稱隨不稱曾?為什麼曾侯們鑄銅為器時有曾無隨?這些疑問,還有待研究與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