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黃荊(以下簡稱「臭黃」)是一種野生植物,在我們當地很少見,一般生長在山坡上。如果有的話,壩地大多是農民專門從山坡上挖出來,進行移栽栽培,方便自家採葉。將黃荊葉搗碎,可製得香滑爽口,清涼解暑的「仙豆腐」。一些地方又稱神仙豆腐為「翠綠豆腐」、「觀音豆腐」、黃荊豆腐、綠涼粉等等。每個夏天,我地農民都會背背簍上山採摘製作的黃荊葉製作的神仙豆腐吃,有時吃不完,還會挑到城裡去賣,給自己增加了一份收入。所以,用黃荊葉製作涼爽解暑的「神仙豆腐」,是怎麼做成的呢?以下,我就從山上摘葉,洗葉,搗碎葉,過濾,燒柏樹丫枝,下鹼等幾個方面,詳細介紹其做法,希望讀後您也可以輕而易舉地做一次「神仙豆腐」給家人品嘗。
黃荊樹
1:背著背簍上山尋找黃荊樹採摘它的葉子,我們當地叫它「臭黃荊樹」,老遠就能聞到它發出的特殊氣味。它聞起來很香,又想聞得更多,就是想不出為什麼它叫臭黃荊樹而不叫香黃荊樹,也許是因為大多數人聞起來都是臭的,所以叫臭黃荊樹吧。在發現這棵有臭味的黃荊樹後,我們就開始採葉子。
採菜時我們儘量採摘色澤鮮豔、鮮嫩的葉子,可以讓做出來的「仙豆腐」更香滑爽口。不要採老葉,病葉,殘葉,蟲蛀等。按照自己家的需要採摘多少葉,如果想多加工點拿到城裡去賣,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採摘。
取葉
2:清洗取葉
取葉取回,第一時間清洗,不要存放太久。由於存放時間長,葉子會出現變質、脫水甚至變黃等情況,從而影響口感,而且食用後對人體身體也不健康。將摘下的葉子倒入一個大盤子裡,再用清水浸泡1-2分鐘,然後用一塊乾淨的布擦淨每一片葉子,再將多餘的水分倒入容器中,瀝乾。註:浸泡時間不超過2分鐘,浸泡時間過長葉片營養物質會流失一些。
洗滌注意事項:由於黃荊樹是野生植物,周圍雜物較多,因此葉片上會殘留各種灰塵、蟲蟻、蜘蛛網等殘留物,所以我們洗滌葉片時要一片一片地用布擦淨,不能為了趕時間,而是像淘米一樣去洗,這樣有時會淘不乾淨,不僅影響口感,而且還比較不衛生。為全家的健康著想,請確保葉片清潔乾淨。
清潔
三:將清潔過的葉子搗碎,將清潔過的葉子放到筲箕處瀝水的黃荊葉上,然後將葉子放到一個大盤子裡,接著要燒一鍋沸水,把5斤葉子,2斤沸水淋在葉子上,然後用刷子或木棍不停地刷或者敲此時,也要不斷地用黃豆葉,黃豆葉越融越好,最好是看不見一點殘渣,只有綠色液體。註:沸水在此只能以2/5的比例流動,溼度過大會影響後部成型。
先將非常黏稠的液體倒入筲箕內,進行首次過濾,過濾完畢後,將筲箕上所有的殘留物都倒掉。下一步就是進行精細過濾。箕子作為竹製品,有較大的空隙,所以只能粗過濾,要想做「神仙豆腐」,需要再過濾一次。這段時間我們要用粗紗布過濾,這種紗布我們當地叫「包帕」,平時做的豆腐粉、地瓜粉、蕉藕粉等等都用這條包帕過濾。包帕的四角可以找一個固定的位置,或者找兩個人拉四個角來固定。將液體倒入包帕中,並搖晃它,最後將液體全部倒入託盤中。
燒柏樹丫枝
4:一般人在做神仙豆腐前,要提前幾天把柏樹丫枝燒成泥。在此,我將向您詳細介紹一下製作方法。先把柏樹丫枝採回來,放在太陽下曬乾,然後把已曬乾的柏樹丫枝上的灰火化成灰,我們就把這灰拿來。又叫草木灰,含有鹼性物質,起著形成「神仙豆腐」的關鍵作用。
將草木灰用紗布包好,放入溫開水中,然後用木棒輕輕將紗布包好,使裡面的鹼都加入到水裡。註:這裡必須使用溫開水,不要使用冷水喲。草木灰鹼在紗布中基本溶於水中,當紗布變成灰白色時,取下紗布。
下鹼
將草木灰溶液像點豆腐渣一樣點在預先過濾過的豆腐渣溶液中。首先將草木灰溶液倒入一個大湯匙中,然後將湯匙中的鹼液,沿盤子旋轉一圈,均勻地攪動在黃荊溶液中,這樣來回數次,觀察黃荊溶液是否粘住湯匙,當湯匙沒有倒下時,停止下鹼。此時將溶液置於固定位置,用鍋蓋蓋蓋住,8小時後,打開鍋蓋,您會發現現粘的溶液已經凝固成果凍,用手一壓,就會有彈性。
此時用刀將其劃成一塊塊腐爛的黃豆豆,想要吃時,劃成小塊,拌上花椒、辣椒、醬油、大蒜等調料,便可下飯吃了,即清涼解暑,是我地夏日不可缺少的純天然涼粉。剩餘吃不完的若超過2天就要放入冰箱保存,不超過2天,可在常溫下保存,也可以挑到城裡去賣,
這裡我要再次提醒一下神仙豆腐,沸水與葉子的比例約為2/5左右,水不能過多,如果過多會造成「神仙豆腐過嫩」,切不成塊,最後變成水。草木灰必須用紗布包好後才能放入溫水中,不要直接放入溫水中。記得用溫開水,千萬不要用冷水。由於如果用冷水兌成鹼液直接滴入黃荊溶液,人吃了黃荊溶液會產生拉肚子的情況,這樣對身體是有害的喲。
綜上所述:用黃荊葉做的「神仙豆腐」其實非常簡單,而且製作過程並不複雜。先要上山找黃荊樹,再採摘它鮮嫩的葉片,進行深度清洗後,用刷子或木棍將葉片搗碎成濃濃的黏性液體,經過兩次過濾,取其過濾出液體,最後用柏樹丫枝燒制的草木灰鹼液在黃荊葉溶液中加入鹼液,當液體粘在湯勺上,不往下掉時,將其放在一個地方,8個小時後,就成了上圖中的「神仙豆腐」。
把這棵柏樹丫枝燒成灰來取它的鹼液
親,你學會了嗎?如果您還有其他建議,請在下面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