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在線浙江站訊 (記者 餘新花)10月27日,包括天津財經大學、天津理工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天津師範大學、天津科技大學等在內的近20所天津地區高校來杭,與部分浙江高校齊聚,就高考改革進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討。
自2014年9月國務院出臺《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正式啟動了新一輪高考改革,《實施意見》已率先在上海與浙江兩地展開試點。而天津市也將在2017年秋季入學的高一年級啟動新一輪高考改革。這也是此次天津高校浙江行的主要目的所在。
會上,杭州師範大學教務處處長、招辦主任沈忠華教授就浙江高考改革實施給各高校帶來的積極影響和挑戰進行了分享。
新高考改革的核心內容有三點,一是考試不再分文理,實行統一高考與高中學考、必考與選考相結合;二是錄取不再分批次,實行「專業+學校」志願,按專業平行投檔;三是高校確定專業(類)選考科目範圍和其他選拔條件,擇優錄取。
沈主任說,新高考改革擴大了考生選擇權和高校自主權。考生升入高校的通道、選考科目、考試次數和考試時間、考試成績的使用均能自主選擇,考生報考高校專業的選擇權得到充分的尊重;高校根據辦學定位,選擇不同考試招生模式,確定是按專業類還是按專業招生錄取。同時,高校根據專業需要,確定招生要求,包括選考科目範圍、綜合素質評價使用等。
此外,新高考招生錄取將不再分批次,而是按「專業+學校」填報志願,實行專業(類)平行投檔。這樣一來,高校各專業建設水平的差異將直接影響生源質量,促使高校專業建設和專業結構調整。
對於新高考改革帶來的挑戰,沈主任說,高校作為招生的主體,應充分理解新高考改革的內涵,提早謀劃應對策略。「在高考改革的新形勢下,高校需要加快結構調整,提升專業水平,優化招生模式,從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沈主任表示。
隨後,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招生就業處處長陸向華和浙江中醫藥大學學生處處長、招辦主任石磊峰,分別從改革實施過程中高校的具體實施工作和浙江「三位一體」招生工作進行了交流。
他們表示,早在2011年,浙江高考招生改革就已經起步了。2011年,浙江省試點「三位一體」招生模式。目前,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等8所知名高校在浙實行「三位一體」招生,每年的招生人數也在不斷增加。
下午,天津高校的招辦負責人一行來到了杭州市長河高級中學,參觀並實地考察了高中生的學習和生活。杭州市長河高級中學校長何東濤詳細地介紹了在實施高考改革方案以來,學校強化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
何校長說,高中開展職業生涯規劃,讓學生充分了解自己,了解專業,使學生能夠儘早進入自主選擇狀態,從而緩解了學生選課時的糾結感。
「針對新高考中學生所選科目和考試時間的差異,以及因走班教學導致的學科教師『潮汐現場』,學校在這兩年的實際操作中已經摸索出了一套相對成熟的應對策略。」何校長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