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聯時代的集體農莊,小姑娘手拿農具,幹勁滿滿
歷史上,蘇聯重工業實力雄厚,農業也可圈可點,其中扮演過重要角色的就要數集體農莊了。圖為1929年,蘇聯一個農村的樣子,幾棟房屋前面,一些農民聚集在一起嘮嗑。一位農婦手持叉子,正在清理村莊內的乾草。在1929年的時候,蘇聯集體農莊開始大量出現。
-
第七屆林兆華邀請展開幕劇《兄弟姐妹》:帶你走進蘇聯集體農莊裡的...
(原標題:第七屆林兆華邀請展開幕劇《兄弟姐妹》:帶你走進蘇聯集體農莊裡的複雜人性)
-
新中國第一個集體農莊:一派田園風光,美不勝收
紅紅的太陽東升,草原上吹著春風,拖拉機在來回奔騰,男女莊員一齊勞動,一齊歌唱,各顯其能…… 這是1952年6月24日《松江日報》在《星火——新中國第一個集體農莊》這一報導中的開篇語,描繪出一幅歡快、熱烈的勞動場景。
-
莫斯科的9個地方,可以感受到蘇聯的印象
本文為歷史領域文章,描述的是莫斯科的9個地方,可以感受到蘇聯的印象的歷史往事。俄羅斯對莫斯科的9個地方,可以感受到蘇聯的印象作出了介紹和評價,以下為具體內容:蘇聯時代,留下了豐富的歷史和文化遺產。然而,現在想要感受它們,變得越來越困難,特別是在迅速變化的俄羅斯首都莫斯科。
-
國家災難:蘇聯農民口中的蘇聯農業集體化
國家面臨著兩種可能:要麼是過渡到資本主義的大生產,這就意味著農民群眾破產,工人階級和農民的聯盟滅亡,富農的力量加強,社會主義在農村失敗;要麼是另一條道路,即把小農戶聯合成為社會主義的大農莊,聯合成為能使用拖拉機和其他現代化機器來迅速提高糧食生產及其商品產量的集體農莊。」這樣做的結果怎麼樣呢?那本《教程》又說道:「布爾什維克黨幫助千百萬貧農群眾加入了集體農莊,擺脫了富農盤剝。
-
蔣經國在蘇聯的紅色生活
1930年2月,鑑於蔣經國在學習上和思想上的巨大進步,託爾馬喬夫軍校黨支部決定吸收他為蘇聯共產黨預備黨員。 「插隊」20世紀20年代末,蘇聯為了在農村地區建立社會主義和支持國內工業發展,大規模推行農業集體化,在農村廣泛建立集體農莊,並派大量蘇共黨員到農村去貫徹黨的政策。蔣經國也被派到了農村。
-
少見中蘇宣傳畫,學習蘇聯經驗,友誼萬古長青
二戰期間,蘇聯擋下了德軍的鐵蹄,出力很大。戰後美蘇爭霸,冷戰,在美國面前也不含糊。這裡有一些當年的中蘇宣傳畫,依稀可以看到當年兩國人民的友誼。中蘇兩國人民和軍隊的友誼萬歲。戰爭年代,蘇聯確實提供了不少幫助,抗美援朝沒有直接參戰,也提供了一些支援。
-
國家災難:蘇聯農業集體化
國家面臨著兩種可能:要麼是過渡到資本主義的大生產,這就意味著農民群眾破產,工人階級和農民的聯盟滅亡,富農的力量加強,社會主義在農村失敗;要麼是另一條道路,即把小農戶聯合成為社會主義的大農莊,聯合成為能使用拖拉機和其他現代化機器來迅速提高糧食生產及其商品產量的集體農莊。」這樣做的結果怎麼樣呢?那本《教程》又說道:「布爾什維克黨幫助千百萬貧農群眾加入了集體農莊,擺脫了富農盤剝。
-
《蘇聯真相》:揭開蘇聯老大哥興衰沉浮的真相
《蘇聯真相》:揭開蘇聯老大哥興衰沉浮的真相 點擊播放按鈕,可以「聽」新聞蘇聯老大哥離開我們就要滿20年了。有關蘇聯的歷史,尤其是關於蘇聯解體問題的研究很多。《蘇聯真相》(新華出版社2010年10月版)一書集結了國內蘇聯問題專家,對蘇聯方方面面的重大問題進行了全景式的闡述和分析。其中的大多數專家都是搞了一輩子蘇聯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研究的權威。全書洋洋灑灑三大冊,將近200萬字,不僅是專家學者們一生研究成果的結晶,也是對蘇聯老大哥「生平」的一份厚重總結。
-
《中國第一集體農莊》-旅遊過年好去處!
如今的集體農莊以及那裡的朝鮮族鄉親們又怎樣了呢?過年啦!去看一看吧! 到了1951年的春天,根據省委《關於鞏固、提高和發展互助合作組織的意見》,農場黨委決定成立集體農莊,並於當年2月19日,宣告全國第一個集體農莊正式誕生。選舉金白山為農莊主席,李再根為農莊副主席兼黨支部書記。
-
穿越70年,新中國的第一個集體農莊現在什麼樣?
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樺川縣星火朝鮮族鄉星火村,就是新中國第一個集體農莊。 樓房鱗次櫛比,街道乾淨整潔,花壇也打理得十分精緻,鋪著草坪的門球場綠意盎然,幾名身著傳統民族服飾的星火村村民正在悠閒地揮桿擊球……
-
暴民們的遊戲:蘇聯的農業集體化
1985年,戈巴契夫擔任蘇聯總書記,提出民主化改革。1991年,八一九政變失敗,同年,蘇聯解體。蘇聯的經濟1928年,蘇聯宣布建設工業化國家。史達林政府決定改建多個原有工業,投資33億盧布發展重工業。1932年,蘇聯一五計劃完成,經濟獲得高速發展。十年間裡,蘇聯從無到有,新建工業9000多個,一躍成為新興大國。不走資本主義道路,從農業國成為工業國,這無疑是開創性的。
-
老照片:前蘇聯不同時期的美女 靜靜欣賞
自古蘇聯出美女。即使現在,蘇聯解體後,變成了幾個國家,然而無論是俄羅斯還是烏克蘭,那都是絕色美女出沒的地方啊。這組老照片,讓我們回顧一下那些蘇聯歷史上出現過的美人兒吧。圖為蘇聯芭蕾舞演員,看著她們的美麗窈窕的背影,就能快活的笑出聲來蘇聯的女工人,她們真的只是工人啊,並不是扮演工人的演員,實在是讓人驚豔都說俄羅斯女孩都是年輕的時候漂亮,一旦結婚,生了孩子,很容易就會發福,然後皮膚鬆弛,變得醜陋,不知道真相,可是如果有一個美麗的姑娘擁有十年的角色的青春,我就要了。
-
肥豬成群有大棚,50年代的蘇聯農場,美國記者怎麼看?
1956年的時候,一位美國攝影師不顧嚴寒,坐著馬拉雪橇行駛在冰天雪地的蘇聯郊外。今天,他要參觀一個蘇聯農場,看看和美國的有什麼不同。農場內的養殖場,肥豬成群。天氣寒冷的緣故,這些豬毛髮看起來比較茂密。兩個農場工作人員一旁照應,仔細一瞧都是婦女。勤勞能幹不怕勞累,蘇聯婦女吃苦耐勞的精神是出了名的。
-
以色列集體農莊告別 「大鍋飯」
基布茲是以色列特有的一種集體農莊,其創建者最初的夢想是把基布茲建設成一個人人平等、不分貴賤的社會,大家各盡所能,各取所需,財產公有。基布茲運動經歷了近一個世紀的歷史,為以色列的建國和經濟振興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集體農莊這種形勢已經很難適應現代社會,大多數基布茲開始改革,逐步走向私有化。
-
5·23相約紅星集體農莊有機櫻桃採摘季
北京市南郊農場紅星集體農莊櫻桃採摘季於5月23日正式開園,採摘季將持續至6月中旬。南郊農場紅星集體農莊主打紅色文化和農事教育,遊客在採摘櫻桃之餘,還能感受紅色文化,了解農事科普知識。據了解,紅星集體農莊有機櫻桃園佔地近200畝,共種植了8個品種,美早、早大果、黃蜜、紅燈、雞心、烏克蘭、黑珍珠、先鋒。入園遊覽門票60元,採摘價格60元/斤,零售價格80元/斤。活動中,為了致敬疫情期間英勇奉獻的醫務工作者們,南郊紅星集體農莊為採摘的醫務工作者,醫護人員憑有效證件免入園門票。
-
美媒:以色列建起「城市集體農莊」 通過教育改變生活
參考消息網8月9日報導美媒稱,以色列城市興起集體農莊。把集體農莊建在「開發鎮」以色列標誌性的集體農莊是以農業為主的綠色社會主義合作社,幫助開墾了建國前的以色列,並且劃定了這個國家的邊界。從教育入手致力改造社會薩博在特拉維夫郊區的奧諾鎮長大,他走過自己所在的集體農莊大樓寬闊的屋頂平臺,上面擺滿了種著草藥和西紅柿的盆栽——這也許是對最初的集體農莊運動的起源表達的唯一敬意,該思想不僅植根於集體平等生活,也植根於耕作土地。
-
蘇聯第一貪腐大案「棉花案」歷經四屆反腐,為何最終會不了了之?
(烏茲別克集體農莊社員採摘棉花)由於蘇聯實行計劃經濟,產供銷完全脫節,中央政府按照各地報送的產量撥付統購資金從上世紀70年代起,烏茲別克加盟共和國的領導層開始虛報產量騙取中央撥款,再按實際產量向集體農莊支付,將剩餘資金中飽私囊,一起貪汙大案就此爆發。驚人產量的背後上世紀50年代以前,烏茲別克加盟共和國除了種植棉花,還盛產水果和蔬菜。
-
外國遊客拍攝的前蘇聯罕見照片,物資豐富人人排隊購買
美國俄裔扎克裡·霍夫曼(Zackary Hoffman)的彩色照片反映了1964 - 1972年間前蘇聯的生活,當時扎克裡·霍夫曼在許多蘇聯的許多城市拍攝。幾十年前,人們在蘇聯街頭夾道歡迎來賓。蘇聯人在擁擠的餐館排隊購買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