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腎病的6個信號 病情監測要怎麼做

2020-12-22 山東新聞網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的一種繼發疾病,近年來,隨著人們飲食結構和生活方式改變,糖尿病的患病率呈直線上升趨勢,糖尿病腎病的發生也變得多見。 

  目前,糖尿病腎病已經逐漸成為引起終末期腎衰尿毒症的主要疾病,許多患者最終往往需要接受透析和腎移植治療,從而使患者家庭和社會承受巨大的經濟負擔。 

  濟南糖尿病醫院內分泌科張靜主任表示:要做到防治糖尿病腎病,就要當心以下6個危險信號。 

  糖尿病腎病早期六個信號 

  1、尿中泡沫增多———微量白蛋白尿,早期腎損傷的標誌 

  對於早期糖腎,推薦檢測尿白蛋白/肌酐比值,這是目前公認發現尿微量白蛋白最有效的篩查方法。患者需空腹採集清晨首次尿標本。避免在劇烈運動、感染、發熱、懷孕、心力衰竭、超高血糖或血壓、尿路感染等條件下行尿蛋白檢測。 

  2、視物模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糖網、糖腎均屬於糖尿病的小血管併發症,兩者高度相關,多數糖腎患者也患有糖網。 

  3、血肌酐升高———腎功能異常 

  部分糖腎患者無尿白蛋白異常,其腎臟危害表現為腎功能異常 

  4、夜尿增多———腎小管損傷 

  近年研究發現,腎小管損傷在糖腎早期即可出現,可表現為夜尿增多、尿比重下降等。通過檢查腎小管功能,也可早期發現糖腎。 

  5、貧血 

  有明顯氮質血症的病人,或會有輕度的貧血。 

  6、其他臟器併發症表現 

  心血管病變,如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神經病變,如周圍神經病變;累及自主神經時可出現神經源性膀胱;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腎病嚴重時幾乎100%合併視網膜病變,但有嚴重視網膜病變者不一定有明顯的腎臟病變。當糖尿病腎病進展時,視網膜病變常加速惡化。 

  糖尿病腎病的病情監測應包括以下幾項指標: 

  1、尿白蛋白與肌酐比值:ACR與黃金標準24小時尿白蛋白排洩率有很好的相關性,結果穩定、費用花費較少,特別有利於在門診對糖尿病腎病患者進行早期發現和治療隨訪。控制目標為男性<2.5mg/mmol,女性<3.5mg/mmol。 

  2、24小時尿微量白蛋白測定:尿蛋白增加是糖尿病腎病的臨床特徵之一,也是糖尿病腎病的主要診斷依據。早期主要監測尿微量白蛋白,若半年內連續兩次尿微量白蛋白排洩率在30~300mg/24h之間,在排除其他可能引起尿微量白蛋白排洩增加的原因外,即可診斷早期糖尿病腎病;若持續監測尿常規中的蛋白陽性,尿蛋白定量>0.5g/24h,尿白蛋白排出量>300μg/24h,排除其他可能的腎臟疾病外,可確定為臨床糖尿病腎病。 

  3、腎小球濾過率:腎功能改變是糖尿病腎病的重要表現,GFR是反映腎功能的主要指標,根據GFR和其他腎臟損傷證據可進行慢性腎病的分期。GFR的評估方法分為外源性標誌物的腎清除率測定法和內源性標誌物估算法,後者更適於臨床應用,估算GFR最常用的指標是血清肌酐。所有成人糖尿病患者,每年應至少檢查1次血清肌酐,並用血清肌酐估計GFR。 

  4、其他檢查:包括監測血、尿β2-微球蛋白,尿素氮,核素腎圖等。 

相關焦點

  • 糖尿病腎病找上門時,身體會發出3種「信號」,別裝看不到
    糖尿病性腎病作為糖尿病比較常見的併發症,同樣危害程度高,出現之後就應該引起重視,否則許多不良症狀都會存在。那麼,糖尿病性腎病出現時身體一般會有哪些信號呢?1、身體水腫在糖尿病性腎病出現的時候身體會發出明顯的信號,如果發現自己身體有明顯的水腫現象,應該了解具體的原因,身體水腫這種現象產生有可能是糖尿病性腎病引起。
  • 糖尿病8年,腎壞了尿有3個加號,逆轉嗎?糖尿病腎病怎麼防?
    糖尿病得了腎病,能逆轉嗎?「真沒想到,住院治了短短10天,我的尿蛋白3個加號都沒了。」這幾天,「糖尿病友」劉福田人逢喜事精神爽。大年初五,劉大爺便趕到了瑞京就診,入院時檢查結果顯示,因為長期不重視治療,除了血糖高,老人還出現了糖尿病腎病併發症,尿蛋白高達481mg/L,超出正常人十多倍,還出現了3個加號。
  • 全面解析糖尿病腎病的篩查與防治
    糖尿病腎病起病隱匿,一旦進入大量蛋白尿期後,進展至終末期腎病(ESRD)的速度大約為其他腎臟病變的14倍,因此早期識別、控制病情極其重要。 糖尿病腎病的定義及診斷 糖尿病腎病是指由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腎病,主要包括腎小球濾過率(GFR)低於60 ml/min/1.73m 或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高於30 mg/g持續超過3個月。
  • 提示糖尿病病情加重的信號有哪些?出現這4個症狀,那就要小心了
    今天一個糖尿病腎病的患者來就診,已經出現了尿毒症的相關症狀,噁心,浮腫、貧血,血壓高等等典型的症狀。和患者及家屬溝通完病情,通知入院進一步治療。 一直在旁的家屬說,一直覺得糖尿病就是一個慢性病啊,治不好,死不了,吃點藥,打點針就行了的,沒想到還會出現這麼嚴重的情況。
  • 這6種腎病,即使尿蛋白陰性,病情仍可能非常嚴重
    判斷腎臟病的病情,很多患者習慣看尿蛋白多少。可是有幾種腎病,可能從發病開始一直進展到尿毒症,尿蛋白始終很少,不能依據尿蛋白來判斷病情。 高血壓腎病
  • 糖尿病腎病有4個早期症狀
    山東青島62歲的朱女士患糖尿病3年,之前一直沒感覺到什麼不適,最近感到腰背部不適,小便中泡沫較多,尿常規檢查發現尿蛋白定性(+-),尿微量白蛋白也偏高了。濟南市第一人民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李彥華告訴她,早期糖尿病腎病可控可逆,她心裡才踏實些了。
  • 腎病水腫越嚴重,預示病情越嚴重?別急,做好2點快速消腫
    水腫是慢性腎病早期的一個典型「信號」,常發生的部位包括顏面部、眼瞼部,還有雙下肢、腳踝處,嚴重的會出現腹水增多,甚至全身水腫。 高度水腫是大多數腎病症候群類腎病的症狀之一,還常伴有大量蛋白尿、高血脂症狀,低蛋白血症等症狀。
  • 糖尿病腎病該如何治療?從這7個方面開始,有效控制疾病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發生改變,人口的老齡化也在改變(逐漸上升),糖尿病的患病概率也在呈現一個上升的趨勢,如果糖尿病發展成為腎病,就會不斷向更嚴重的病情發展。
  • 腎病看不懂檢查化驗單,不知病情輕重?腎內科醫生來幫忙
    常常有腎友詢問病情時,問他們一些反應病情的關鍵性的指標,卻一問三不知。大多數是醫生沒有給詳細講過,少部分是沒有認真了解過。慢性腎病與高血壓、糖尿病一樣,也有一些必須要了解的指標,就像血壓高了你必須要監測你的血壓指標一樣。
  • 糖友近期有4個狀況,別大大咧咧,要懷疑「糖尿病腎病」
    因此,平時應該積極預防糖尿病,防止糖尿病惡化之後引發糖尿病腎病。那麼,糖尿病患者出現糖尿病腎病身體會有哪些異常表現呢?1、身體水腫在糖尿病腎病發展過程中會引發各種不良症狀,例如身體水腫可能就是糖尿病腎病發出的信號。
  • 尿微量白蛋白升高就肯定是糖尿病腎病嗎?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重要的慢性微血管併發症之一。對於糖尿病腎病需要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糖尿病腎病通常被分為5期:1期:是功能代償性改變,腎小球濾過率增加和腎臟體積的增大,沒有病歷組織學的改變。糖尿病腎病的預防,貴在早期篩查。如果不是大量蛋白尿導致血漿蛋白的減少而表現浮腫以外,尿中有少量蛋白,是極少有症候的。無症候就很難去看病,所以,要有這個觀念:定期檢查。一般建議:1型糖尿病,病程5年以上要篩查尿微量白蛋白;2型糖尿病病情隱蔽,且多合併高血壓、高血脂和肥胖等因素,診斷時就要篩查尿微量白蛋白。
  • 教你自測|如何通過皮膚狀態,判斷糖尿病腎病?這5點要記牢
    專家一般在診斷糖尿病腎病的時候首先要看的就是患者的皮膚的狀態,是否有紅斑,是否出現皮膚異常,這麼做的目的是幫助我們診斷糖尿病腎病的發展情況。一、患者可以根據皮膚出現的紅斑進行糖尿病腎病的診斷糖尿病腎病患者一般會出現傷性水泡。
  • 晨尿泡沫多 警惕糖尿病腎病!
    糖尿病是一種由多種病因引起的慢性高血糖為特徵的代謝性疾病,而作為糖尿病嚴重的併發症之一,糖尿病腎病在糖尿病患者的患病率為20%-40%。  糖尿病腎病是最終導致尿毒症的罪魁禍首。導致糖尿病腎病的高危因素主要有高血糖、高血壓和高蛋白攝入三個方面。  雖然這個「病魔」很「狡猾」,但在疾病的早期還是可以發現的。
  • 你可能不知道,這8個症狀都是糖尿病併發症的信號!附送調理藥膳
    預防併發症的最佳時機是糖尿病的早期階段,其次是現在,一旦出現小症狀,你必須抓住機會,以免它造成不可逆轉的後果,你可能不知道,這8個症狀都是糖尿病併發症的信號!
  • 慢性腎病發展成尿毒症需要多久?專家:建議關注這3個預警信號
    4個最影響腎臟功能的因素: 1、怕某些藥物,尤其是主要經由腎臟代謝的藥物,比如非甾體類消炎藥、某些抗生素、造影劑,尤其是一些中藥等,有較強的腎毒性,所以在選擇這些藥物時一定要看仔細,除了詢問專業醫生,自己也要多看看說明書的禁忌項。
  • 預防糖尿病腎病,糖尿病患者必須要知道這3個檢查指標
    糖尿病腎病是常見的糖尿病微血管併發症,早期常無明顯臨床表現,尿微量白蛋白測定是早期診斷糖尿病腎病的敏感指標,檢測發現微量白蛋白尿有利於早期發現糖尿病腎病,從而早期對疾病進行幹預,開展正規合理治療,最終達到逆轉或延緩糖尿病腎病的發生和發展的目的。 因此,預防糖尿病腎病,一定要做好早期篩查。
  • 糖尿病引發腎病的徵兆 糖友要清楚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併發症的一種。長期的高血糖侵蝕,多年的降糖藥毒害,使得糖尿病患者的腎臟不堪重負。糖尿病腎病已成為了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 糖尿病腎病起病隱襲,緩慢進展,早期的腎臟病有關症狀不多。
  • 腎病女性越來越多?女人注意早期6信號?注意4件事,避免病情加重
    事實上,得腎病的女性越來越多,慢性腎臟病(CKD)正在影響著約1.95億的女性同胞,並造成每年60萬人死亡! 少不了這6信號! 信號1、夜間排尿次數和尿量的增加 慢性腎衰竭病人早期可能僅僅表現為夜間排尿次數和尿量的增加。健康人如果睡前沒有多量飲水,夜間睡眠後應不排尿或僅排尿1次,如果經常夜間排尿2次以上,應到醫院檢查尿常規和腎臟功能。
  • Cell子刊封面:山東大學易凡團隊揭示糖尿病腎病新機制
    足細胞是構成腎小球濾過屏障的關鍵部分,足細胞損傷是導致糖尿病腎病等腎小球疾病的重要原因。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在高血糖之外還存在其他關鍵機制主導或協同參與了糖尿病腎病的進展。近期發現,脂代謝穩態失衡是導致糖尿病腎病發生發展的主要機制,特別是介導腎臟組織或者細胞區域內脂代謝穩態的調節機制越來越引起重視。
  • 嚴防糖尿病腎病 半年查一次尿白蛋白排洩率
    尿白蛋白排洩率檢查  糖尿病患者,  每半年查一次;  糖尿病腎病患者,每3個月查一次。慢性併發症累及全身各個組織器官,主要包括大血管(如心血管、腦血管、腎血管和四肢大血管)、微血管(如糖尿病腎病和眼)。  糖尿病腎病是重要的微血管併發症,糖尿病並腎臟損害一旦進入終末期腎病,不僅腎臟替代治療費用高,而且死亡率高,透析患者5年存活率僅為50%。早期發現及時幹預可有效延緩糖尿病腎病的發展。然而早期糖尿病腎病無特異性的臨床表現,因此必須通過早期篩查才能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