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力傳教的十字軍東徵,教皇:過去的強盜,現在都應該成為騎士

2021-01-09 無名狂客

中世紀是一個信仰時代,所謂西方文明正是誕生於中世紀。中世紀也是一個騎士的「英雄時代」,十字軍運動拉開騎士文化黃金時代的歷史大幕。十字軍被認為是最完美的騎士,從所謂的異教徒手中奪回聖地,保護無助的朝聖者是騎士的天職。作為回報,教會紛紛將騎士團置於自己的保護之下,使之成為跨國的軍事組織。宗教為聖殿騎士團和醫院騎士團加上了崇高的光環。

歐洲天主教會號稱驅逐塞爾柱突厥人收復聖地耶路撒冷,從1096年持續到1291年,將近200年中,十字軍總共發動了6次大規模的軍事行動。總體上說,東徵運動是失敗的。穆斯林輕騎兵的宗教狂熱絲毫不遜色於這些「基督的戰士」。在沒有任何後勤保障的前提下,這場在異國土地上勞師遠徵的悲劇命運早已註定。 十字軍無疑是中世紀最為高潮的一段歷史。

服從教會的召喚而加入十字軍,被看成是騎士們的義務和騎士精神的標誌。在漫長的戰爭中,宗教信仰的虔誠與狂熱、騎士精神的勇猛與殘酷、封建與基督教及商業的擴張等等,都走向一個新的高潮。十字軍東徵作為一次全歐洲性的重大事件,幾乎歐洲所有的階級都為這一行動瘋狂。教皇為了取得更多世俗權力而積極煽動,好戰鬥勇的騎士們熱烈響應,他們變賣家產踏上徵途。

理查王甚至抵押了整個屬地與國家。德皇費裡德裡希一世和法王路易九世等,有許多國王命喪東徵途中。武力傳教的十字軍運動建立了一個文化意義上的歐洲,這是羅馬帝國崩潰以後最有凝聚力的一次統一,馬扎爾人、日耳曼人、義大利人、愛爾蘭人、西班牙人、挪威人、芬蘭人都被納入一個基督化的歐洲文化中。 龍蛇混雜的烏合之眾使神聖的東徵最終變成了一場失控的搶劫與屠殺。教皇烏爾班二世在法國克萊蒙號召十字軍東徵時曾說:「過去的強盜,現在都應該成為騎士。」《耶路撒冷史》記載說,十字軍佔領該城後,對穆斯林不分男女老幼實行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

騎士們為了掠取黃金,剖開死人的肚皮到腸胃裡去尋找。後來,因死人太多,乾脆把死人堆架起來燒成灰燼,再在屍灰裡扒尋黃金。在第四次東徵中,舉著十字架的騎士們攻佔東羅馬首都君士坦丁堡,燒殺搶掠一星期後,使這座繁榮富庶的文明古城變成了屍山火海的廢墟。十字軍東徵使羅馬教廷建立世界教會的願望化為泡影,始作俑者的教會難免威信掃地,從某種程度上催生了未來的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運動。

十字軍主力的聖殿騎士團和醫院騎士團在歐洲都擁有無數的田產,包括僧院、村莊和城市。這些上帝的騎士團的活動直接影響了歐洲歷史發展的進程。未來歐洲建立起更多的騎士團,其誓約均用以強調和維持那種崇高的道德追求,騎士的規則往往也成為當時社會乃至國家間的一些通行規則。著名的聖殿騎士團隨著耶路撒冷陷落走向沒落,最終被國王的勢力吞併。

1312年,法國的美男子國王菲利普四世與教皇克萊門特五世合謀,將法國聖殿騎士團的騎士們綁在火刑柱上燒死,然後竊取了他們的財產。聖殿騎士團的遺產就是他們創造的銀行系統,這成了現代銀行業的鼻祖。持續200年的十字軍戰爭打通東西方溝通的血色通道,阿拉伯數字、火藥、代數、帆船、航海羅盤和棉紙在這一時期陸續傳入歐洲,使歐洲的商業、銀行和貨幣經濟發生了革命,並促進了城市的發展和資本主義的第一次萌芽。

歐洲更多是一種文化概念,從地理上說,歐洲不過是亞洲大陸延伸出來的幾個半島,就像阿拉伯半島與印度半島一樣。當狂熱的歐洲騎士們義無反顧地從大陸的邊緣進入亞洲大陸腹地時,幾百年來,西歐人第一次接觸到了比自己更為優越的文明——「世界」誕生了。他們在這裡,竟然發現了在歐洲已經消失了1000多年的古希臘文化的殘存,以及醫學和自然科學知識,阿拉伯的數字體系。歐洲人如獲至寶,將這些古老的火種帶回歐洲,最終導致了文藝復興的出現。

羅素在《中國問題》一書中寫道: 歷史上,不同文化之間的聯繫曾被證明是人類進步的裡程碑。希臘曾經向埃及學習,羅馬曾經向希臘學習,阿拉伯人曾經向羅馬帝國學習,中世紀的歐洲曾經向阿拉伯人學習,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曾經向拜佔庭學習。 從東徵的那一天開始,偏居一隅的歐洲就走上了一條世界主義的寬闊道路,歐洲人看到了一個更為精彩的外面世界,這是他們在自己閉塞簡陋黑暗的城堡裡永遠也看不到的。正如房龍在《人類的故事》中所說:「從軍事觀點和政治觀點來說,十字軍是一場失敗。……但是,歐洲卻經歷了一場變革。

西方人民得以瞥見了東方的光明燦爛的美景。人們不再滿足於陰沉沉的城堡了。他們要求更加廣闊的生活天地。這是教會和國家兩者都無法提供的。他們在城市裡找到了。」1203年,當西歐人攻陷君士坦丁堡時,他們對「那些高大的城牆和巨大的塔樓……那些富麗的宮殿和高聳的教堂」充滿敬畏,「這類建築如此之多,若非親眼看見,真叫人難以置信」。他們第一次看到了繁華的城市,豪華的多層樓閣,公共洗浴場所,醫院和藥房,雄偉的清真寺,圖書館和學校。他們見到了絲綢和毛絨布料,陶器和玻璃器皿以及東方的香料。他們帶回來的故事點燃了歐洲啟蒙的火把。 對歐洲來說,十字軍東徵是一個起點,它推動著歐洲從一個黑暗的孤立時代走向開放的現代世界,貿易使貨幣和市場出現了,接著出現了城市和自由民。

相關焦點

  • 十字軍東徵的歷史真相
    每個參加出徵的人,包括騎士、農民、小手工業者在內,胸前和臂上都佩有「十」字標記,故稱「十字軍」。一直以來,人們總是把十字軍東徵看作一個極具英雄主義的傳奇故事。中世紀歐洲的騎士歷險東徵,再加上神秘的、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的東方世界,更給這段令人津津樂道的故事增添了無窮魅力。遺憾的是,有趣的故事畢竟不是冷漠的歷史。
  • 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的衝突:羅馬教皇為什麼要發動十字軍東徵?
    兩大宗教儘管都發源於西亞,但是他們影響的範圍卻不同。基督教在傳播過程中成為了羅馬帝國的國教,伴隨著羅馬帝國徵服的腳步影響到了歐洲的廣大地區;而伊斯蘭教則跟著阿拉伯帝國的擴張遍布了西亞、中亞和北非。 兩大宗教的接壤面積越來越大,特別是西亞巴勒斯坦地區成為它們交匯的地帶。6世紀阿拉伯帝國崛起後,巴勒斯坦及聖城耶路撒冷就成為了他們爭奪的焦點。
  • 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的衝突:羅馬教皇為什麼要發動十字軍東徵?
    兩大宗教儘管都發源於西亞,但是他們影響的範圍卻不同。基督教在傳播過程中成為了羅馬帝國的國教,伴隨著羅馬帝國徵服的腳步影響到了歐洲的廣大地區;而伊斯蘭教則跟著阿拉伯帝國的擴張遍布了西亞、中亞和北非。兩大宗教的接壤面積越來越大,特別是西亞巴勒斯坦地區成為它們交匯的地帶。6世紀阿拉伯帝國崛起後,巴勒斯坦及聖城耶路撒冷就成為了他們爭奪的焦點。
  • 何為騎士精神?透過十字軍東徵來談談騎士精神的品質
    十字軍東徵(拉丁文:Cruciata,1096年-1291年)是一系列在羅馬天主教教皇的準許下進行的,持續近200年的,有名的宗教性的軍事行動。  由西歐的封建領主和騎士以收復阿拉伯穆斯林入侵佔領的土地的名義對地中海東岸發動的戰爭。
  • 十字軍東徵時期的騎士團組織是怎樣建立的?
    軍事修會裡的基督教騎士的職責不是傳播福音,而是保護那些受過訓練、以傳播福音為使命的傳教士。武裝傳教的傳教士對於在世俗社會履行自己的各項使命時可否動用武力,中世紀的羅馬天主教會往往猶豫不決。首先,教義要求寬恕罪人,但同時不能忘了保護受害者。所以,寬恕悔罪的強盜是一回事,對強盜行為置之不理是另一回事。
  • 聖殿騎士團,十字軍東徵的守護英雄,為何成為火刑柱上的犧牲品
    首先讓我們先了解聖殿騎士團成立的背景伊斯蘭教的興起與十字軍東徵公元七世紀,一個新的宗教在阿拉伯半島上出現了,此時以「上帝」為崇拜對象的世界三大宗教終於都到齊了——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他們都尊稱亞伯拉罕為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祖先與先知,因此也被稱為「亞伯拉罕宗教」。
  • 第四次十字軍東徵——目標君士坦丁堡,以上帝的名義去搶劫
    十字軍騎士,一個聽上去很威風的名字,在西方歷史中,這些所謂的騎士們卻幹著齷齪的事,打著宗教和正義之名燒殺搶掠做盡壞事。拜佔庭人對十字軍暴行的描述道:「他們把奉祀上帝的處女用以滿足貪色青年的淫慾。十字軍強盜的殘暴行徑,使得拜佔庭昔日的繁榮一去不復返了。在數次十字軍東徵的記錄中,以第四次東徵最為野蠻和無情。1198年,初登大位的羅馬教皇英諾森三世號召發動新的十字軍戰爭。當時英國和法國這對老冤家彼此正打的你死我活。德國人早就看不慣教皇的頤指氣使,此時也正熱衷於搶奪教皇手裡的權力。
  • 為了還原十字軍東徵,曾經的「不行」騎士終於行起來了
    在後續版本更新中,S1主打的是匈奴騎兵,S2主打的是高機動炮兵,S3主打的是中世紀最強兵團蘇丹親兵,馬爾他步戰騎士機動性問題逐漸凸顯,並成為現在的《戰意》老兵團退環境問題的主要矛盾。
  • 十字軍東徵中的三大騎士團,真實實力如何!來這款遊戲試試吧!
    三大騎士團:騎士團出現於中世紀的十字軍東徵期間,第一次十字軍遠徵自1096-1099年結束後,建立起四個十字軍國家。在穆斯林虎視眈眈的威脅之下,十字軍國家處於動蕩不安之中。於是,羅馬教皇組織起了幾個僧侶騎士團,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三大騎士團:即醫院騎士團、聖殿騎士團和條頓騎士團。
  • 耶路撒冷這個城市和十字軍東徵的功過—史上最強耶路撒冷王國史(一)
    好戰的新王挑起戰爭,薩拉丁率領撒薩拉遜騎士要收復他們的聖地——耶路撒冷。危急之時,貝裡昂挺身而出,誓言捍衛「天國王朝」。(源於豆瓣)『天國王朝』這部電影本身,選擇了耶路撒冷這麼一個敏感的話題,完全可以看出導演的野心不小。說實話,敢於用耶路撒冷說事的片,不是極品,那就該是十足的爛片。可是要說老斯的片子是爛片,實在是說不過去,俺首先100個不同意。
  • 【周三·英語沙龍】十字軍東徵
    做回最真實的自己蘇州第一家關注健康辦公的飲品配送工坊----提升英語口語,邀請你一起玩由我們Revtime English salon組織的每周三英語沙龍聚會,本周主題是,十字軍東徵十字軍東徵,說的是一系列在羅馬天主教教皇的允許下,進行的有名的宗教性軍事行動,由西歐的封建領主和騎士隊地中海東岸的國家,以清楚異端的名義,發動的所謂的」正義「之戰。
  • 中世紀歐洲騎士有多強?第一次十字軍東徵之尼西亞之戰
    其實,就在聖吉爾來之前,急不可耐的十字軍已經嘗試了一次攻城。但是,尼西亞守軍的弓箭鋪天蓋地的射過來,再加上從高高的城牆上滾落的巨石和熱油,十字軍沒有佔到什麼便宜,反而丟下了不少屍體。更可怕的是,尼西亞的守軍還用鉤子把十字軍的屍體鉤上城牆,砍斷四肢再投射到城下——這讓所有人都大驚失色,他們意識到這是生死之戰,而且非常殘忍。
  • 西歐騎士迎戰埃及大軍,第一次十字軍東徵之亞實基倫之戰
    其實,十字軍還在圍困安條克城的時候,埃及使團就趕到了戰場,進行「談判」。1098年4月下旬的一天,為了迎接埃及使者的到來,十字軍把營地打掃得乾乾淨淨,武器打磨的鋥光發亮,士兵們更是換上了乾淨的衣服——就算沒有新衣服,也要洗乾淨再穿。十字軍領袖則穿上了行李箱中的禮服,這是覲見拜佔庭皇帝時才穿的。騎士們都穿上鎖子甲,外面是光亮的鋼製胸甲,就連普通士兵都穿上了皮質胸甲。
  • 突厥士兵大戰西歐騎士,第一次十字軍東徵之多利留姆戰役
    十字軍兵分兩路從尼西亞出發,先頭部隊由博希蒙德帶領,還有他的侄子坦克雷德,以及法國北部的布洛瓦伯爵和弗蘭德斯伯爵的隊伍。而戈弗雷、鮑德溫以及聖吉爾等人,則帶領後隊隨後出發。 十字軍隊伍中,還有一支規模並不大的隊伍,由主教阿德馬爾率領。阿德馬爾是一位神職人員,作為教皇烏爾班二世的代表,他本來的任務是拯救十字軍的靈魂。
  • 血色日落:阿卡圍攻戰與十字軍東徵的徹底結束
    有能力支援聖地的歐洲國家都陷入混戰之中 到頭來,在教皇格裡高利十世的號召下,只有很小規模的援軍抵達聖地第一次由醫院騎士團擔任主力,聖殿騎士提供輔助力量。這次行動極為隱秘,騎士們直到披甲上馬才被告知行動計劃。而且當晚的月色非常朦朧,比較有利於夜襲。但是馬穆魯克軍隊已經因為之前的夜襲而自動警覺了起來,從掩體後舉起了一排排火把。根據生還者的回憶,戰場瞬間變得亮如白晝,許多人的戰馬都被擊傷,最後帶傷而還。
  • 9名騎士起家的聖殿騎士團,為什麼讓耶路撒冷國王大喜過望?
    第一次十字軍東徵 第一次十字軍東徵,是西歐騎士最輝煌的時期。但是當老一代十字軍領袖紛紛離世,這些遠離故土的基督徒,開始不安起來。人們認為,是上帝幫助基督徒收回了聖城,他們應該去朝聖才行。和以往不同,既然西歐騎士們已經佔領了耶路撒冷,那朝聖之路應該是安全的了。 很可惜,朝聖之路並不安全。 來自西歐的朝聖者 穆斯林雖然一時間無法奪回耶路撒冷,但他們也很明白,十字軍實力大減,出城作戰一定會小心翼翼。
  • 聖殿騎士團與第五次十字軍東徵
    不過在1218年十字軍的眼裡,比這些更重要的是,達米埃塔是收復耶路撒冷的鬥爭的關鍵第一步。 教宗英諾森三世早在1213年就鼓吹要發動第五次十字軍東徵,但他於1216年7月16日去世。他在位期間咄咄逼人地行使教宗的權力,鼓動了三次十字軍東徵[2],絕罰了好幾位君主,並重新確立羅馬教廷的權威。
  • 阿卡——十字軍,和其他的故事
    初聞阿卡,始於十字軍的故事。1095年,教皇烏爾班二世在法國克萊芒發表了或許是歷史上最為成功的演講,號召基督徒東徵,從穆斯林手中奪取聖地。1096年,第一次十字軍東徵。1099年7月,十字軍攻佔耶路撒冷,建立耶路撒冷王國。1104年,十字軍佔領阿卡。1187年,薩拉丁攻佔阿卡。1191年,第三次十字軍東徵期間,獅心王理查佔領阿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