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士兵大戰西歐騎士,第一次十字軍東徵之多利留姆戰役

2021-01-09 騰訊網

在上篇文章中,十字軍攻下了尼西亞城,讓年輕的領主阿爾斯蘭不得不放棄懷孕的妻子,落荒而逃。接下來,他要開始復仇了。

博希蒙德一世

阿爾斯蘭在十字軍面前吃了虧,於是開始聯絡小亞細亞地區的塞爾柱突厥人盟友,妄圖殲滅來犯之敵。卡帕多西亞的哈桑帶來了很多軍隊,達尼什曼德的加奇也派來了援軍,阿爾斯蘭這次聚集了大概25000-30000人之間,可以說小亞細亞地區的突厥人主力傾巢而出了。

十字軍兵分兩路從尼西亞出發,先頭部隊由博希蒙德帶領,還有他的侄子坦克雷德,以及法國北部的布洛瓦伯爵和弗蘭德斯伯爵的隊伍。而戈弗雷、鮑德溫以及聖吉爾等人,則帶領後隊隨後出發。

十字軍隊伍中,還有一支規模並不大的隊伍,由主教阿德馬爾率領。阿德馬爾是一位神職人員,作為教皇烏爾班二世的代表,他本來的任務是拯救十字軍的靈魂。但是大家逐漸發現,阿德馬爾似乎更適合當戰鬥指揮人員,他的軍事才能比本職工作要優秀多了。

阿德馬爾帶領了一支小隊,自行尋找了一位嚮導,從眾人前進的古羅馬大道離開,在山間小道上行軍。他帶領的這支小隊伍,在接下來的決戰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1097年6月29日,也就是十字軍離開尼西亞三天之後,博希蒙德就知道有突厥偵察兵正在悄悄尾隨。博希蒙德意識到,阿爾斯蘭正在準備報復,而且很有可能在前方不遠的多利留姆附近埋伏。

6月30日,博希蒙德的隊伍就到達了蒂姆伯河北岸的多利留姆,他們在這裡的草地上扎了營,過夜休息。

十字軍騎士

此時,阿爾斯蘭的突厥大軍已經近在咫尺了。

阿爾斯蘭的隊伍大概凌晨就包圍了博希蒙德的十字軍,剛到黎明時分,急不可耐的突厥人就發動了全面進攻。博希蒙德就算料到阿爾斯蘭要在這裡伏擊,也沒想到竟然來得這麼快。十字軍一片慌亂,被打了個措手不及。突厥騎兵和十字軍騎士最大的不同,就是非常靈活,他們的快馬和弓箭此時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十字軍中除了騎士,還有步兵和很多非戰鬥人員,突厥騎兵迅速衝進了營地,分割穿插,不斷攻擊這些沒有盔甲防護的人。

少量的十字軍騎士迅速上馬,想要發起反擊。但是,他們追不上突厥人的快馬,一時間也難以聚在一起組成防護陣線。博希蒙德見此情況,立刻命令所有騎士下馬作戰。他們組成了防禦陣型,把非戰鬥人員和傷員都圍在中間,裝滿物資的馬車也排成一圈,起到了一定的保護作用。

這種防禦陣型,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傷亡,避免了混亂。但是,突厥騎兵更樂意見到十字軍這樣布陣——突厥人更加機動靈活,縮成一圈的十字軍,讓他們有了更大的發揮餘地。

阿爾斯蘭的突厥騎兵,會邊衝鋒邊射箭,在十字軍反擊之前突然撤退,隨後再進行衝鋒射箭。稍顯笨重的十字軍騎士本來就難以追趕,現在還是防禦狀態,其窘迫可想而知。有盔甲防護的騎士們,雖然能擋住大部分的弓箭,但突厥人毫不吝嗇箭矢,這讓很多十字軍受了傷。

博希蒙德別無他法,面對洶湧而來的敵人,他只能盼望援軍趕快到來。

正午時分,戈弗雷帶領50名騎士,衝破外圍包圍圈,加入了博希蒙德的隊伍。此時,十字軍已經被逼到了淺灘上。沒過多久,聖吉爾的大隊騎士也趕了過來,加入了戰鬥。

阿爾斯蘭完全沒想到,在自己的大軍包圍之下,其他十字軍還敢衝上來,並且衝進了包圍圈之中。這意味著,阿爾斯蘭還是低估了十字軍的實力。

突厥騎兵看到源源不斷的十字軍援軍趕到,稍微有些混亂,後退了一些。借著這寶貴的時間,十字軍立刻重組了陣線:博希蒙德和坦克雷德率領南義大利軍在左翼,聖吉爾的部隊以及弗蘭德斯伯爵的500騎兵在中央,右翼則是戈弗雷的洛林軍隊和于格的法國軍隊。

十字軍將重裝騎兵安排在最前線,後面才是步兵。之後,十字軍高喊著口號衝向了突厥人,雙方開始混戰。突厥人雖然人數眾多,但十字軍騎士有重裝甲保護,箭矢很難傷到他們,這讓突厥人非常恐慌。

此時的十字軍已經不再慌亂,他們組成密集的陣線,整齊的前進,不給突厥騎兵穿插分割的機會。

多利留姆之戰

阿爾斯蘭發現,隨著戰鬥持續時間越來越長,突厥士兵們發現十字軍難以擊潰,開始有人偷偷逃跑了。非常巧合的是,一部分逃兵剛剛離開山谷,就遇到了在山路間行軍的主教阿德馬爾。

此時已經到了下午時分,阿德馬爾藉助地形優勢,迅速帶人迂迴到了突厥部隊的左翼,出其不意的攻擊了他們的弓箭手部隊。隨後,阿德馬爾率軍殺入了阿爾斯蘭的營地之中,這讓突厥後方一片混亂。

博希蒙德等人看準時機,向著突厥騎兵發動了衝鋒,一下子擊潰了對方。阿爾斯蘭看到這一情況,意識到自己再一次失敗了,只能落荒而逃。

多利留姆之戰,十字軍損失了近四千人。而突厥軍隊則損失了三千騎兵和兩萬步兵,阿爾斯蘭幾乎全軍覆沒。

十字軍不僅又取得了全面勝利,而且還收穫頗豐。在突厥人的營地裡,他們發現了大量的金銀珠寶和奢侈品,還有更為實用的阿拉伯產駿馬和上等馬具。

再次失敗的阿爾斯蘭明白,正面和十字軍較量不是明智的選擇,所以從此之後,他開始讓手下士兵沿途騷擾十字軍。不僅如此,他還在一路上堅壁清野,燒毀農田,遷走居民,把水井都填埋上。十字軍此後發現,他們經過的村落都空空蕩蕩,連一隻牲畜都沒有,蓄水池也被下了毒……

即便這樣,十字軍也沒有停下腳步,他們繼續前進,朝著心目中的聖城耶路撒冷前進。

相關焦點

  • 中世紀歐洲騎士有多強?第一次十字軍東徵之尼西亞之戰
    博希蒙德、戈弗雷和聖吉爾羅姆蘇丹國把尼西亞作為首都,距離拜佔庭帝國的前線只有幾十公裡而已。由此可見,此時的塞爾柱突厥人毫不懼怕來自拜佔庭的敵人,年僅16歲的領主阿爾斯蘭對這座城市非常自信。尼西亞的西邊被大湖所保護著,其餘三面都是十多米高的城牆,總長度達到了5公裡。城牆上矗立著大量的塔樓,城牆外還有深深的壕溝,這座城市擁有最精銳的部隊,完全可以應付拜佔庭人的騷擾。所以,阿爾斯蘭放心地把懷孕的妻子留在尼西亞,自己則帶兵去和另一位突厥領主搶地盤。
  • 西歐騎士迎戰埃及大軍,第一次十字軍東徵之亞實基倫之戰
    十字軍攻佔耶路撒冷在此之前,耶路撒冷是在埃及人的控制之下。其實,十字軍還在圍困安條克城的時候,埃及使團就趕到了戰場,進行「談判」。1098年4月下旬的一天,為了迎接埃及使者的到來,十字軍把營地打掃得乾乾淨淨,武器打磨的鋥光發亮,士兵們更是換上了乾淨的衣服——就算沒有新衣服,也要洗乾淨再穿。十字軍領袖則穿上了行李箱中的禮服,這是覲見拜佔庭皇帝時才穿的。騎士們都穿上鎖子甲,外面是光亮的鋼製胸甲,就連普通士兵都穿上了皮質胸甲。
  • 十字軍東徵的歷史真相
    最典型就是1096—1270年,西歐封建主對近東各國發動的侵略戰爭~~史稱「十字軍東徵」。他們藉口反對異教徒,打著聖戰的旗號,對東部地中海各國進行長達兩個世紀之久的侵略戰爭。羅馬教廷稱這場戰爭是宗教戰爭,即是基督教反對穆斯林、十字架反對彎月的戰爭。彎月指新月,是伊斯蘭教的象徵。十字架是基督教的象徵。
  • 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的衝突:羅馬教皇為什麼要發動十字軍東徵?
    1071年東羅馬和塞爾柱在曼齊刻爾特發生大戰,結果是東羅馬皇帝被捕,喪失了東部大片領土。國力大損岌岌可危的東羅馬對領地的控制越來越弱,只能請求羅馬教皇派軍隊,幫助趕走塞爾柱突厥人。
  • 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的衝突:羅馬教皇為什麼要發動十字軍東徵?
    ▲1096年第一次十字軍東徵圖,地圖中褐色的是穆斯林分布區(Islam),其他部分(綠色和粉色)是基督教分布區1071年東羅馬和塞爾柱在曼齊刻爾特發生大戰,結果是東羅馬皇帝被捕,喪失了東部大片領土。國力大損岌岌可危的東羅馬對領地的控制越來越弱,只能請求羅馬教皇派軍隊,幫助趕走塞爾柱突厥人。
  • 十字軍東徵時期的騎士團組織是怎樣建立的?
    同樣,雖然烏爾班二世教宗在1095年末呼籲法蘭克人從基督教之敵手中收復聖地(這些基督教之敵正在聖地壓迫基督徒,並阻止基督教朝聖者到耶路撒冷及其周邊的聖地參拜),但在這之前就有一些西歐僱傭兵為拜佔庭帝國效力,與突厥人作戰。仔細聆聽教宗演講的人們意識到,如果本地的地痞流氓能把精力和本領都投入到與基督教世界之敵的戰爭,而不是互相鬥毆或為害鄉裡,這將是一件好事。
  • 何為騎士精神?透過十字軍東徵來談談騎士精神的品質
    十字軍東徵(拉丁文:Cruciata,1096年-1291年)是一系列在羅馬天主教教皇的準許下進行的,持續近200年的,有名的宗教性的軍事行動。  由西歐的封建領主和騎士以收復阿拉伯穆斯林入侵佔領的土地的名義對地中海東岸發動的戰爭。
  • 武力傳教的十字軍東徵,教皇:過去的強盜,現在都應該成為騎士
    中世紀也是一個騎士的「英雄時代」,十字軍運動拉開騎士文化黃金時代的歷史大幕。十字軍被認為是最完美的騎士,從所謂的異教徒手中奪回聖地,保護無助的朝聖者是騎士的天職。作為回報,教會紛紛將騎士團置於自己的保護之下,使之成為跨國的軍事組織。宗教為聖殿騎士團和醫院騎士團加上了崇高的光環。
  • 血色日落:阿卡圍攻戰與十字軍東徵的徹底結束
    之後是敘利亞馬龍派的基督徒提供的輕步兵和輕騎兵和帶有突厥血統的混血後代。皈依基督教的突厥人會組成突科波利斯輕騎兵,是重要的輔助性力量。至於海對岸的賽普勒斯,也能動員來250名騎士和他們的扈從。 在一番緊鑼密鼓的調兵遣將之後,阿卡城內的軍民最多依然不過40000。守軍包括有1000名騎士、重騎兵和騎馬軍士,以及14000各種類步兵。
  • 第四次十字軍東徵——目標君士坦丁堡,以上帝的名義去搶劫
    十字軍騎士,一個聽上去很威風的名字,在西方歷史中,這些所謂的騎士們卻幹著齷齪的事,打著宗教和正義之名燒殺搶掠做盡壞事。拜佔庭人對十字軍暴行的描述道:「他們把奉祀上帝的處女用以滿足貪色青年的淫慾。十字軍強盜的殘暴行徑,使得拜佔庭昔日的繁榮一去不復返了。在數次十字軍東徵的記錄中,以第四次東徵最為野蠻和無情。1198年,初登大位的羅馬教皇英諾森三世號召發動新的十字軍戰爭。當時英國和法國這對老冤家彼此正打的你死我活。德國人早就看不慣教皇的頤指氣使,此時也正熱衷於搶奪教皇手裡的權力。
  • 聖殿騎士團,十字軍東徵的守護英雄,為何成為火刑柱上的犧牲品
    首先讓我們先了解聖殿騎士團成立的背景伊斯蘭教的興起與十字軍東徵公元七世紀,一個新的宗教在阿拉伯半島上出現了,此時以「上帝」為崇拜對象的世界三大宗教終於都到齊了——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他們都尊稱亞伯拉罕為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祖先與先知,因此也被稱為「亞伯拉罕宗教」。
  • 為了還原十字軍東徵,曾經的「不行」騎士終於行起來了
    畢竟S4版本是以十字軍東徵的故事而展開的,而馬爾他系兵種,在歷史上也有一個更為人熟知的名字—醫院騎士團。在第一次東徵路上,有很多騎士為了保護朝聖者和維持戰線,組成了騎士團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醫院、聖殿、條頓騎士團,而在耶路撒冷王國建立後,十字軍騎士中不少沒落貴族不願意回到祖國,最終留在耶路撒冷,他們大部分也是加入這三大騎士團的。
  • 【周三·英語沙龍】十字軍東徵
    做回最真實的自己蘇州第一家關注健康辦公的飲品配送工坊----提升英語口語,邀請你一起玩由我們Revtime English salon組織的每周三英語沙龍聚會,本周主題是,十字軍東徵十字軍東徵,說的是一系列在羅馬天主教教皇的允許下,進行的有名的宗教性軍事行動,由西歐的封建領主和騎士隊地中海東岸的國家,以清楚異端的名義,發動的所謂的」正義「之戰。
  • 9名騎士起家的聖殿騎士團,為什麼讓耶路撒冷國王大喜過望?
    第一次十字軍東徵 第一次十字軍東徵,是西歐騎士最輝煌的時期。但是當老一代十字軍領袖紛紛離世,這些遠離故土的基督徒,開始不安起來。 鮑德溫一世之死 我們不得不說一說當時的情況,鮑德溫二世1118年加冕為耶路撒冷國王時,距離第一批十字軍出發已經過去了二十多年。雖然學者無法確定當時十字軍的具體人數,但是最高估計也只有3萬人左右。 這支軍隊經歷了多次大戰,因戰爭、疾病、饑渴而死亡者,數量眾多。
  • 耶路撒冷這個城市和十字軍東徵的功過—史上最強耶路撒冷王國史(一)
    好戰的新王挑起戰爭,薩拉丁率領撒薩拉遜騎士要收復他們的聖地——耶路撒冷。危急之時,貝裡昂挺身而出,誓言捍衛「天國王朝」。(源於豆瓣)『天國王朝』這部電影本身,選擇了耶路撒冷這麼一個敏感的話題,完全可以看出導演的野心不小。說實話,敢於用耶路撒冷說事的片,不是極品,那就該是十足的爛片。可是要說老斯的片子是爛片,實在是說不過去,俺首先100個不同意。
  • 十字軍東徵中的三大騎士團,真實實力如何!來這款遊戲試試吧!
    三大騎士團:騎士團出現於中世紀的十字軍東徵期間,第一次十字軍遠徵自1096-1099年結束後,建立起四個十字軍國家。在穆斯林虎視眈眈的威脅之下,十字軍國家處於動蕩不安之中。於是,羅馬教皇組織起了幾個僧侶騎士團,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三大騎士團:即醫院騎士團、聖殿騎士團和條頓騎士團。
  • 羅馬帝國滅亡前10年,剩兩座城也要打,東歐十字軍和君士坦丁反攻
    為了抵禦突厥人的西進而向西歐求救,引來了十字軍。前三波還看不出是"引狼入室",直到威尼斯人帶著第四波十字軍攻破了君士坦丁堡,帝國滅亡,僅剩一個流亡拜佔庭——尼西亞帝國。短暫的亡國後拜佔庭成功復闢,就進入了最後一個王朝巴列奧略。
  • 馬穆魯克:黑暗騎士隕落
    黑暗騎士馬穆魯克王朝被稱為伊斯蘭世界的真正守護者,曾經在艾因賈魯特戰役中全殲了1.2萬蒙古軍隊,因而保護了阿拉伯文明免遭蒙古軍隊的徹底破壞,至此蒙古帝國西徵結束。馬穆魯克騎兵還數次阻擋了十字軍的進攻,在第七次十字軍東徵中,馬穆魯克騎兵擊敗了進攻重鎮開羅的十字軍部隊,並活抓了法王「路易九世」,成為沙漠中令人聞風喪膽的黑暗騎士。馬穆魯克王國控制了整個尼羅河流域的埃及地區,並將版圖延伸至紅海東岸阿拉伯半島與北方敘利亞地區,黑暗騎士佔據了古代世界的富庶之地。但是北方迅速崛起的奧斯曼帝國,正摧殘著馬穆魯克的聖戰基業。
  • 聖殿騎士團與第五次十字軍東徵
    不過在1218年十字軍的眼裡,比這些更重要的是,達米埃塔是收復耶路撒冷的鬥爭的關鍵第一步。 教宗英諾森三世早在1213年就鼓吹要發動第五次十字軍東徵,但他於1216年7月16日去世。他在位期間咄咄逼人地行使教宗的權力,鼓動了三次十字軍東徵[2],絕罰了好幾位君主,並重新確立羅馬教廷的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