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的東西老二接著用,養孩子的成本不高?看看數據怎麼說

2020-12-23 育媽媽記

新東方教育的創始人俞敏洪通過直播和網友進行互動,而在互動的過程中他表示:

現在生孩子的成本並不是特別高,所以建議大家能夠多生幾個孩子,因為只有這樣做才能夠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有玩伴陪伴著他們,這樣對於他們的心理健康有著非常大的幫助作用

可是現在有很多家長都是太過於重視給孩子提供的物質生活,這樣對於孩子並不是特別好。

俞敏洪的言論一經發出之後網友之間產生了非常大的討論,有很多人都覺得現在養孩子的成本其實是比較高的,雖然衣服可以替換著穿但是每一個孩子都需要上輔導班,而這一部分支出是沒有辦法節省的,可是如果我們只養一個孩子對於寶寶來說還是容易出現一些問題,那麼獨生子女在成長的過程中容易出現哪些問題呢?

獨生子女性格更加孤僻

由於我們國家實行獨生子女政策的原因所以在很多家庭當中只有一個寶寶,由於寶寶的數量比較少所以這些寶寶已經成為了家庭當中的中心,每一個家庭成員都會特別的照顧他們,所以這樣就導致了這些寶寶從小就養成了嬌生慣養的習慣,甚至還有很多寶寶變成了熊孩子,經常惹出一些事情。

但是我們不能夠只看到這些寶寶平常給我們帶來的麻煩,其實通過心理方面的研究我們也會發現這些獨生子女的內心是非常孤獨的,他們在有心事的時候也沒有辦法和自己的兄弟姐妹進行溝通,有了好成績或者好事情的時候也沒有人可以分享,所以這就很容易導致他們的心理髮育出現問題,因為我們每個人的心事不只是和父母溝通就可以的,更需要同齡人不斷的傾聽。

林語堂就曾經在自己的文章當中表示過孤獨兩個字拆開來看有孩童瓜果小犬和蚊蠅,可以支撐起來一個盛夏傍晚的巷子口,可以說是充滿了人情味

可是如果一個孩子在平常生活中所有的東西都和他無關那麼他就會變得非常的孤獨,這樣的環境當中成長出的孩子就很容易形成孤僻的性格。

多子女家庭的孩子更有合作能力

在現在的社會當中我們會發現團隊協作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了,如果團隊之間沒有良好的協作就很難做成一件事情,所以為了能夠讓我們的寶寶在未來事業有更好的發展那麼我們就一定要注意從小培養他們團隊協作的能力,而一般來說多子女家庭當中的寶寶由於從小就生活在這種環境當中協作能力就變得更好一些。

美國時代雜誌也曾經在文章當中指出:

好的同齡夥伴關係對於寶寶來說能夠起到非常大的幫助作用,可以讓他們的大腦發育更加迅速

而多子女家庭可以給自己的寶寶提供同齡的玩伴,這樣就能夠讓他們的成長更有樂趣,同時還有更多的學習和模仿的機會,對於他們的社交能力也能夠起到一定的鍛鍊作用,同時還能夠讓他們的大腦發育更加迅速,這樣成長出來的孩子在未來就有更多的可能。

在多子女家庭當中生活的孩子會比獨生子女更早的學會如何和其他人進行分享以及自然分配,這樣能夠讓他們更好的和其他人進行溝通,同時學會怎麼樣的對其他人進行支持和競爭,他們對於社會規則的適應會比獨生子女更加提前,這樣對他們將來真正踏入社會的時候就更加容易適應。

社會階層分化想讓孩子成為人上人

雖然我們一直在提倡人人平等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會發現仍然會有很多的工作受到大家的歡迎,但是有一些工作卻受到大家的排斥,這種情況就是由於工作的屬性不同而引起的,比如勞動力度比較大的工作就很容易受到一些父母的歧視,那麼我們就希望自己的寶寶能夠取得更好的成績,並且在未來能夠儘量的擺脫掉這些階層和工作。

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之下就讓很多的父母對於自己寶寶有了太高的期望,由於他們自己的不成功所以讓他們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自己的寶寶身上,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對於自己把握的要求就會變得特別高,甚至還會出現一些極端的情況,很容易導致親子之間的關係出現破裂,對於我們和寶寶之間的相處產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如果我們生活在一個多子女的家庭當中相對來講壓力就會比獨生子女家庭更小一些,這樣每一個寶寶就能夠有更多的獨立發展空間,那麼他們在未來能夠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的可能性就會更高一些,這樣他們反而比獨生子女當中生長出來的孩子更加容易做出成績,那麼他們的未來自然也就能夠有著更好的發展。

通過以上的研究分析我們就會發現其實多子女家庭比獨生子女家庭當中能夠帶來的優勢還是比較多的,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所以在國家開放二胎政策之後有很多的家庭都開始生育兩個寶寶了,我們相信隨著大家對於生育多個子女好處的了解越來越精細,那麼在未來就會有更多的家庭願意生育多子女了,這樣才能夠讓我們的寶寶能夠有更好的成長。

據中國社科院公布:

早在十年前,我國父母把孩子養育至16歲時,撫養的總成本平均高達30萬元,如今隨著物價水平的飛速增長,這一數字便越滾越大,已成為很多家庭的負荷。

但是我們在生育子女的時候一定要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同時也一定要考慮到我們的經濟情況,如果我們生育的寶寶之後沒有辦法給他們帶來非常好的照顧那麼對於我們的寶寶來說也是一個傷害,同時還很容易讓我們的家庭經濟出現問題,出現了這種情況之後不僅不能夠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還會讓我們親子之間關係出現破裂的可能性反而會變得更大一些。

並且在我們的經濟條件受到威脅的時候由於父母需要更多的時間來從事工作,那麼對於寶寶的教育也容易出現疏忽,那麼我們寶寶未來發展就會有更多的不確定性。看完這篇文章的您,會考慮成為二胎大軍嗎?

相關焦點

  • 俞敏洪:老大的舊東西老二照樣用,養孩子成本並不高。您認同嗎?
    因為「把孩子帶大,喝普通的中國牛奶,用普通的尿不溼,吃普通的飯,不追求名牌學校,成本並不是那麼高。我們所生孩子成本高,很多是來自父母的不成功,想要強加給孩子身上的成功。只要父母心平氣和的把孩子作為普通孩子,第一個孩子用舊的東西,第二個孩子照樣可以用,正常的引導就能夠把孩子帶大。
  • 俞敏洪:老大用過的東西老二繼續用,養孩子的成本並不高?
    這裡俞敏洪所謂的「正確引導」是指父母心平氣和地把孩子當作普通孩子,第一個孩子用舊的東西,第二個孩子照樣可以用。像這樣把孩子帶大,喝普通的中國牛奶,用普通的尿不溼,吃普通的飯,不追求名牌學校。他甚至表示:「當前所謂的教育成本高,很大程度上是來自父母的不成功,他們想要把自己求而不得的成功強加給孩子。」
  • 家裡哪個孩子最聰明?老大還是老二,或者老三?看看科學怎麼說
    導讀:家裡哪個孩子最聰明?老大還是老二,或者老三?看看科學怎麼說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家裡哪個孩子最聰明?老大還是老二,或者老三?看看科學怎麼說!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老大是不是真的比老二精,看看過來人怎麼說
    朋友小珍說她家老二比老大精,老二智商蠻高,就連情商都比老大高。她家老大特別的乖巧,而老二就很刁鑽古怪的。每次她問老大老二最愛的是爸爸還是媽媽?老大的回答是媽媽,而老二回答的是誰陪我我就最愛誰.....最關鍵的是老二的嘴巴特別的甜,很惹人疼。 為什麼兩個娃是一奶同胞,怎麼老二就比老大精明?
  • 老大看書養,老二照豬養,幾年後,結果扎心了……
    懷老二3個月後才跟老媽說,6個月才被同事發現,生完還有很多朋友不知道……,這是有多不情願呀!而懷老二期間,每天下班後還要去老媽那接老大回家。人家都說懷孕前3個月要小心,我是懷孕前6個月還經常抱著老大爬七樓,直到肚子太凸了才有所「收斂」。接回來還要做飯、折騰老大,該吃就吃,該睡就睡,經常忘記肚子還有一個孩子這件事。胎教呢?什麼?還有這回事嗎?
  • 二胎家庭,老二真的比老大精?看看心理學家怎麼說
    每次帶著兩個孩子回老家,鄰居們總忍不住對兄弟倆評頭論足一番。比如,哥哥喜歡安靜,不愛說話,文質彬彬,很有禮貌。而弟弟呢,一看就比較調皮,活潑好動,小嘴巴甜得很。其實不止我家是這樣,相信很多二胎媽媽們都會發現,老大總是比較穩重,而老二往往比老大膽子更大,更會察言觀色,一張小嘴巴總是很貼心,像是能猜透大人的心思。
  • 農村人:「靠老大,疼老三,最不待見是老二」,你認同嗎?
    作為父母的偏心,或者是偏愛某一個孩子,這是很正常的一件事,這在農村也的確很常見,於是農村裡就有俗語:「靠老大,疼老三,最不待見是老二」,單純從這句話,便能夠知道農村偏心的出現率有多高。老二是什麼原因最不待見?下面就來了解。首先是「靠老大」,作為孩子當中的老大,一般身上都有很重大的責任。
  • 老大精養老二散養!二胎爸媽也無奈,直到用上了拼多多
    奶粉、紙尿褲、衣服、玩具、奶瓶、各種母嬰用品……別看孩子的體格小,花錢能力可一點不差,人送外號:四腳吞金獸。而很多二胎媽媽為了節省開支,往往會走上「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的道路。 老二玩的玩具,都是老大玩剩下的。老二穿的衣服,有不少是老大淘汰掉的。
  • 生了老二,老大「變臉」 聽老師怎麼說
    (原標題:生了老二,老大「變臉」 聽老師怎麼說)
  • 二胎殘酷真相:老大比不上老二精,但一定比老二……老大太難了
    當孩子呱呱落地後,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深深拉扯著父母的心。尤其是摸著石頭過河的新手父母,每天的情緒狀態都是緊張又謹慎,生怕自己的行為誤傷到孩子。一、「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圓圓是位二胎媽媽,從懷老大開始就辭職成為了全職寶媽,如今在養育孩子層面可以說是如魚得水。
  • 「老大智商高,老二情商高」對嗎?專家:孩子出生順序確實有影響
    兩個孩子一起長大,有個人作伴,是件很幸福的事。家裡多了一個小人,自然也多了一份歡樂,自然對於寶媽來說也多了一份辛苦。照顧兩個孩子的日常生活,可是一件很令人頭大的事,隨著老二的咿呀學語,蹣跚學步,需多寶媽都會發現兩個孩子的差別還真是不小。那天朋友家的2個男孩,放暑假了老大和老二在家玩,不知怎麼把家裡的花瓶打碎了。
  • 為何老二往往比老大聰明,但老大卻會更孝順?
    二胎政策開放以來,老大和老二的性格問題再次成為許多父母關注的問題。老大和老二誰更聰明,誰更孝順呢?一鄰居小芳今年33歲,備孕了半年。前陣子,她終於懷上了老二,全家人都很開心。俗話說「老大照書養,老二當豬養」,這句話很適合小芳。與幾年前第一次懷孕的謹慎小心不同,小芳這次顯然心要大得多。
  • 老大傻老二尖,為什麼老二總是比老大更聰明?
    孩子聰不聰明和出生順序有關係?雖然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但觀察周圍大多數家庭你會發現,老大和老二確實表現迥異,「老大傻,老二尖」是不少地方的俗語。有心理學家研究發現:排行老大的孩子,性格往往較為穩重,具有領導能力,有責任心,好勝心強。排行老二的孩子,性格比較活潑開朗,創造力強,淘氣搗蛋。如果是獨生子,則性格可能像老大,也可能像老小。
  • 二胎家庭裡,為什麼「老大智商高、老二卻情商高」?跟父母有關
    老大智商高,不善於言談可以去搞科研。老二呢,智商不高,但是情商高,將來可以去做生意。老大智商高,老二情商高,這樣的聲音在很多二胎家庭都曾經聽到過,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01我們先來說說,為什麼老大會顯得智商高?在家長們的嘴裡,有一句名言:「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
  • 倆孩子吃飯,老大老二表現截然不同,這就是照書養和照豬養的區別
    我一聽,這不跟懷孕生孩子一樣嗎?第一胎的時候萬分緊張,生怕哪裡做的不好會影響到孩子,可以說是照著育兒書來養的。等到了第二胎,習慣了,有了經驗,對很多事情就沒有那麼講究了,而孩子反而不容易出毛病,長得結結實實。
  • 老大看書養,老二照豬養,十幾年後,一個上了北大,一個…
    該怎麼養育孩子,是每對父母共同面臨的難題。是精心養育,事無巨細的照顧;還是放手讓孩子自由成長?這位二胎媽媽,用了十幾年時間,給了我們答案。老二三歲了,我依然堅定的認為小孩子不需要任何啟蒙。老大滿月之後,躺在搖籃裡,為了刺激她對色彩的敏感,我煞費苦心調動所有的審美,遍尋所有母嬰店買了一大堆玩具,裝飾她的搖籃。輪到老二呢,我圖省事直接把大寶用剩下的給他用,甚至很多都已經故障掉色。
  • 二胎家庭中,為啥多半老大智商高,老二情商高?教育專家這樣解釋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都是兩個孩子了,不少人就發現了這麼一個現象,那就是老大往往智商高,而老二情商高。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呢?很多二胎家庭也都認可「老大智商高,老二情商高」的這種說法,但是這有科學道理嗎?其實,多子女家庭中,除了父母對孩子存在不同的資源分配和專注度之外,孩子之間也能互相影響,從而造就了「成長逆差」現象。
  • 家裡的孩子,老大老實,老二滑頭,你會偏愛哪一個?
    一個家裡的孩子,如果是有兩個以上孩子的家庭,會很明顯地發現老大跟老二的性格、行為和做事方式都不一樣。說是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都不足以解釋,為什麼每個家庭的老大普遍比老二要老實穩重。有很多地方都有「呆老大,奸老二,壞老三」的說法。
  • 二胎家庭,老二比老大更聰明!一個媽媽曬出15張圖告訴你為什麼
    有很多人反應,大多數二胎家庭中,老二比老大更聰明,更精明!這是為什麼呢?那是因為老二的生存環境比老大險惡啊!一個美籍的華人媽媽用15張圖告訴我們,老二是如何在競爭對手——老大的打壓下艱難存活的。從懷孕開始老二就面臨了生存的不公懷老大的時候親媽只吃高蛋白低熱量的健康食品
  • 為什麼二胎家庭中,老二總是比老大更好養?原因現實又扎心
    而父母養二胎的時候已經掌握了翔實的育兒知識,在育兒時就沒有那麼束手束腳,更得心應手了些。在這種情況下,一方面家長在養育二胎時可以避開更多的彎路,另一方面老二在成長過程中也獲得了更多的自由。而當老二出生時,家裡天然就有一個「競爭對手」,自己難免要和這個「競爭對手」爭奪父母更多的關注。這種「爭寵式」的「競爭關係」會促使孩子更努力成長,老二看上去比老大機靈也就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