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老大用過的東西老二繼續用,養孩子的成本並不高?

2020-12-22 向上呀寶貝

近日,新東方集團創始人俞敏洪在一次直播中表示,如果家長可以正確引導,養孩子的成本其實並不高,他還鼓勵大家多生孩子,認為「有四五個孩子會更好」。此話一出,馬上在網上掀起了軒然大波,引發了熱議。

這裡俞敏洪所謂的「正確引導」是指父母心平氣和地把孩子當作普通孩子,第一個孩子用舊的東西,第二個孩子照樣可以用。像這樣把孩子帶大,喝普通的中國牛奶,用普通的尿不溼,吃普通的飯,不追求名牌學校。他甚至表示:「當前所謂的教育成本高,很大程度上是來自父母的不成功,他們想要把自己求而不得的成功強加給孩子。」

一時之間,網友們眾說紛紜。贊同者有之,認為現在的孩子過於嬌生慣養,是該吃點苦了。然而絕大多數人對此觀點是持懷疑和否定的態度的。其實我覺得俞敏洪的觀點我們應該分開來看,客觀辯證地對待。我同意他所說的「若能正確引導,養孩子的成本並不高」,但是對他鼓勵大家生四五個孩子的說法不敢苟同。

若能正確引導,養孩子的成本並不高?

綜觀俞敏洪的演講內容,我想他在這裡所說的養孩子的成本是單指養孩子的經濟成本。就目前的現狀來看,國內養孩子的經濟成本的確處於虛高的狀態。當然,將心比心,作為父母,總想給孩子最好的東西,這種想法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作為父母,你有沒有想過,這個「最好」的標準是什麼?它是由誰確定的?是父母自己?還是所謂的潮流?抑或是其他?其實或許自始至終都是父母自作主張、一廂情願地把自己想要的,自己以為的最好的強加給襁褓中的這個小生命而已。這其中有多少因素是父母自己在為自己製造焦慮,又有多少因素是父母在為自己的虛榮買單?

養孩子的確是需要一定的經濟成本的,你想不付出一分一毫就把孩子養大,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但是養孩子真的需要那麼高的經濟成本嗎?我們都知道,對嬰幼兒來說,母乳餵養是最好的選擇,可能也是成本相對較低的選擇。堅持母乳餵養不僅對媽媽的健康有好處,更是在為孩子一生的健康打基礎。可是當前有多少人因為種種原因放棄母乳餵養,轉而去尋找各種高價奶粉,國內的質量不放心,就去買國外的。事實上,即使真的做不到母乳餵養,也可以選擇不那麼貴的奶粉。試想,這其中有多少成本是本不必要的?

目前紙尿褲也是嬰幼兒較大的一項消費,普通的不行換名牌,國內的不行去國外買……永無止境。可是這個紙尿褲真的有必要嗎?它對孩子好嗎?不論是多好的牌子,也不論是哪國的產品,這種人造的非自然的東西長期與寶寶親密接觸,對寶寶真的好嗎?長期以來,中國傳統的養孩子方式都是用尿布,純棉的尿布透氣性好,自然親膚。而現在,有多少人是為了圖方便,為了免於頻繁洗尿布的勞作而選擇了紙尿褲。這種因為大人的懶惰造成的額外成本真的有必要嗎?

養孩子的另一項也可能是最大的經濟成本就是教育了。當前,市面上五花八門的興趣班特長班琳琅滿目,但是再多的供應都無法滿足家長們爭先恐後的需求。這些家長,生怕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他們中有多少是在盲目跟風?又有多少是在為自己的虛榮買單?孩子真的需要嗎?真的想要嗎?真的有興趣嗎?這顯然就是家長想要把自己的求而不得的成功強加給孩子的具體表現。既然如此,作為家長,是不是應該反思一下自己?只此一項,父母可以為父母減輕多少不必要的壓力?

所以說,如果家長能動點腦子,正確引導,哪怕老大老二都有新衣服,都有新玩具,養孩子的成本都不會過於高。

養孩子的成本不高,就該多生孩子?

前面講到,若家長能正確引導,養孩子的經濟成本沒那麼高。然而,養孩子的經濟成本不高,就可以多生孩子了嗎?我不這麼認為。因為養孩子消耗金錢只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精力的消耗。尤其對媽媽們來說,生育的過程本就十分辛苦,她們的身體、心理、精神都要承受巨大的壓力。而孩子出生以後,需要父母的陪伴和教育,這些都是要消耗巨大的精力的。倘若孩子太多,父母難免顧此失彼。畢竟人的精力有限,難免會有關照不到的地方,而這可能會對孩子一生產生巨大的影響,這其實也是對孩子的不負責任。

所以說,雖然當前養孩子的成本的確有很大的下降空間,但是否「多生孩子」還是應該「三思而後行」。

相關焦點

  • 俞敏洪:老大的舊東西老二照樣用,養孩子成本並不高。您認同嗎?
    因為「把孩子帶大,喝普通的中國牛奶,用普通的尿不溼,吃普通的飯,不追求名牌學校,成本並不是那麼高。我們所生孩子成本高,很多是來自父母的不成功,想要強加給孩子身上的成功。只要父母心平氣和的把孩子作為普通孩子,第一個孩子用舊的東西,第二個孩子照樣可以用,正常的引導就能夠把孩子帶大。
  • 老大的東西老二接著用,養孩子的成本不高?看看數據怎麼說
    新東方教育的創始人俞敏洪通過直播和網友進行互動,而在互動的過程中他表示:現在生孩子的成本並不是特別高,所以建議大家能夠多生幾個孩子,因為只有這樣做才能夠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有玩伴陪伴著他們,這樣對於他們的心理健康有著非常大的幫助作用可是現在有很多家長都是太過於重視給孩子提供的物質生活
  • 俞敏洪鼓勵大家生更多孩子:養孩子最大支出不在吃喝玩,而在教育
    新東方的俞敏洪這幾年總是會說出一些莫名其妙惹怒網友的話語,比如最近他在直播時發表了這樣的言論:其實把孩子帶大的話,成本並不是那麼高,第一個孩子用舊的東西,第二個孩子照樣用,所以我鼓勵大家生孩子。很可惜,我自己只有兩個孩子,我甚至覺得要有四五個孩子就會更好。
  • 俞敏洪:養孩子成本並不高!算了帳才知道,這話真不靠譜
    前些日子,新東方集團創始人俞敏洪在自己的直播中,提到一個觀點:養孩子的成本並不高,鼓勵大家多生孩子。瞬間引起了網友熱議,紛紛表示不贊同。養孩子並不能單純用金錢來衡量,父母要投入的除了金錢,還有精力以及時間。
  • 老大精養老二散養!二胎爸媽也無奈,直到用上了拼多多
    而很多二胎媽媽為了節省開支,往往會走上「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的道路。 老二玩的玩具,都是老大玩剩下的。老二穿的衣服,有不少是老大淘汰掉的。 不過,大多數父母可能都忽略了老二的感受,沒想過他們願不願意穿哥哥姐姐的舊衣服。要知道,兩三歲的小孩子也知道臭美的,如果老是穿舊衣服,老二心裡可能會不開心,甚至覺得媽媽不愛自己,只愛老大。
  • 俞敏洪鼓勵多生幾個,養孩子成本又不高!網友的真實評論一針見血
    3月17日,俞敏洪開直播,提到一個觀點:其實把孩子帶大的話,成本並不是那麼高,第一個孩子用舊的東西,第二個孩子照樣用,所以我鼓勵大家生孩子。很可惜,我自己只有兩個孩子,我甚至覺得要有四五個孩子就會更好。
  • 俞敏洪鼓勵多生孩子:成本又不高!多一個孩子真這麼輕鬆?
    文 | 凝媽3月17日,俞敏洪在直播中表示,生孩子的成本並不高,第一個孩子用舊的東西,第二個孩子照樣可以用,所以鼓勵大家生孩子,非常可惜自己只有兩個孩子,甚至覺得要有四五個孩子會更好。生孩子並不是成本很低的事情,買一份東西給多個孩子用,也許在過去曾經有過,也許會出現在童話裡,在現實中並不是那麼簡單。生孩子並不是成本很低的事情生孩子要經歷備孕、懷孕、分娩,這些過程無一不需要成本。
  • 老大傻老二尖,為什麼老二總是比老大更聰明?
    雖然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但觀察周圍大多數家庭你會發現,老大和老二確實表現迥異,「老大傻,老二尖」是不少地方的俗語。有心理學家研究發現:排行老大的孩子,性格往往較為穩重,具有領導能力,有責任心,好勝心強。排行老二的孩子,性格比較活潑開朗,創造力強,淘氣搗蛋。
  • 老大看書養,老二照豬養,十幾年後,一個上了北大,一個…
    輪到老二呢,我圖省事直接把大寶用剩下的給他用,甚至很多都已經故障掉色。老大斷奶之後該添加輔食了,我總是疑神疑鬼,懷疑買來的食物不夠乾淨健康,只恨不能親自挽起袖子下地種菜。每天左手輔食書右手原材料,一邊參考圖文一邊自製,絞盡腦汁地計算著分量和營養。
  • 二胎殘酷真相:老大比不上老二精,但一定比老二……老大太難了
    當孩子呱呱落地後,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深深拉扯著父母的心。尤其是摸著石頭過河的新手父母,每天的情緒狀態都是緊張又謹慎,生怕自己的行為誤傷到孩子。一、「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圓圓是位二胎媽媽,從懷老大開始就辭職成為了全職寶媽,如今在養育孩子層面可以說是如魚得水。
  • 倆孩子吃飯,老大老二表現截然不同,這就是照書養和照豬養的區別
    今天刷手機看到一個博主分享的兩個孩子吃飯的視頻,大兒子端著自己的碗,面對一桌子的菜沒有食慾,媽媽給他夾菜他一臉拒絕,而老二則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吃的不亦樂乎,看見哥哥拒絕媽媽夾的菜,一把抓過來吃掉了……用這位爸爸的話說,「老大細養,吃飯跟吃到粑粑一樣,啥都不吃,老二當豬養,除了粑粑沒吃過,啥都吃!
  • 二胎家庭裡,為什麼「老大智商高、老二卻情商高」?跟父母有關
    老大智商高,不善於言談可以去搞科研。老二呢,智商不高,但是情商高,將來可以去做生意。老大智商高,老二情商高,這樣的聲音在很多二胎家庭都曾經聽到過,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01我們先來說說,為什麼老大會顯得智商高?在家長們的嘴裡,有一句名言:「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
  • 「老大智商高,老二情商高」對嗎?專家:孩子出生順序確實有影響
    兩個孩子一起長大,有個人作伴,是件很幸福的事。家裡多了一個小人,自然也多了一份歡樂,自然對於寶媽來說也多了一份辛苦。照顧兩個孩子的日常生活,可是一件很令人頭大的事,隨著老二的咿呀學語,蹣跚學步,需多寶媽都會發現兩個孩子的差別還真是不小。那天朋友家的2個男孩,放暑假了老大和老二在家玩,不知怎麼把家裡的花瓶打碎了。
  • 二胎家庭,老二比老大更聰明!一個媽媽曬出15張圖告訴你為什麼
    一個美籍的華人媽媽用15張圖告訴我們,老二是如何在競爭對手——老大的打壓下艱難存活的。從懷孕開始老二就面臨了生存的不公懷老大的時候親媽只吃高蛋白低熱量的健康食品什麼養娃設備都沒有全部買條件允許範圍內的最好物品即便是玩具也要材質好上檔次養老二老大能用的繼續用
  • 老大看書養,老二照豬養,幾年後,結果扎心了……
    有了「前車之鑑」,老二出生後麻藥一過立馬就開始餵了,然後在醫院時就用儀器進行按摩開奶。於是,老大沒完成的心願在老二身上完成了,前6個月實現了純母乳餵養,養得白白嫩嫩的,相當的漂亮!再加上頭髮微卷,出去很多人都說像個混血兒。我突然想,老二的出生是來完成他大哥未完成的使命,讓他老母找回價值感與成就感的吧?
  • 為何老二往往比老大聰明,但老大卻會更孝順?
    二胎政策開放以來,老大和老二的性格問題再次成為許多父母關注的問題。老大和老二誰更聰明,誰更孝順呢?一鄰居小芳今年33歲,備孕了半年。前陣子,她終於懷上了老二,全家人都很開心。俗話說「老大照書養,老二當豬養」,這句話很適合小芳。與幾年前第一次懷孕的謹慎小心不同,小芳這次顯然心要大得多。
  • 二胎家庭中,為啥多半老大智商高,老二情商高?教育專家這樣解釋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都是兩個孩子了,不少人就發現了這麼一個現象,那就是老大往往智商高,而老二情商高。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呢?很多二胎家庭也都認可「老大智商高,老二情商高」的這種說法,但是這有科學道理嗎?其實,多子女家庭中,除了父母對孩子存在不同的資源分配和專注度之外,孩子之間也能互相影響,從而造就了「成長逆差」現象。
  • 為什麼二胎家庭中,老二總是比老大更好養?原因現實又扎心
    而父母養二胎的時候已經掌握了翔實的育兒知識,在育兒時就沒有那麼束手束腳,更得心應手了些。在這種情況下,一方面家長在養育二胎時可以避開更多的彎路,另一方面老二在成長過程中也獲得了更多的自由。而當老二出生時,家裡天然就有一個「競爭對手」,自己難免要和這個「競爭對手」爭奪父母更多的關注。這種「爭寵式」的「競爭關係」會促使孩子更努力成長,老二看上去比老大機靈也就不足為奇了。
  • 二胎家庭實錄:老大碎鈔機,老二撿垃圾
    都說「一胎照書養,二胎照豬養」,爹媽是同一個爹媽,難道老大和老二之間的差距真的這麼大嗎?今天,我們就採訪了一位家有二胎的媽媽,聽她講講養兩個孩子的逗趣生活!Q:都說「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這是謠言嗎?
  • 二胎家庭實錄:老大碎鈔機,老二撿垃圾
    「老大照書養,老二照豬養」,這是謠言嗎?老大就像初戀,對待他小心翼翼。老二嘛,是糟糠,養起他來粗心大意。現在老二發個燒,摸一下:還好,不太燙,繼續睡吧!他們一致表示:就不能給老二買點新東西嗎?養了老二,感覺自己機智到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