鱈魚,銀鱈魚?一字之差區別大,名字相似卻不是一種魚類

2020-12-23 聯美愛海鮮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能看到「鱈魚」和「銀鱈魚」的字樣,它們的名字只有一字之差,卻讓很多人誤以為它們是一種魚,而事實上,「鱈魚」和「銀鱈魚」是兩個不同種類的魚,在營養、口感等方面都有區別。

「銀鱈魚」實際上包含了兩種高端冷水魚,即裸蓋魚和南極犬牙魚。法國銀鱈魚以營養價值高,肉質細膩而大受歡迎,所以其價格較高。法國銀鱈魚撈自南極凱爾蓋朗群島,它和克羅澤群島都是法屬海外領地,因是法籍漁船捕撈,所以常被稱為「法國銀鱈魚」聯美海產的法國銀鱈魚整魚進口,層層檢驗,品質有保障。

而鱈魚屬於鱈屬、鱈科,與銀鱈魚並不是一個種類的魚,兩者只是在名字和肉質上有些相似,但是相似肉質卻沒有相同的口感和營養。銀鱈魚入口即化,肉質細膩具有獨特的清香和鮮味,而鱈魚的口感較為遜色。

同時,銀鱈魚肉的營養含量更豐富,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含量足,具有較好的滋補功效。其富含的DHA,對智力和視力發育至關重要。而EPA可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從而降低高血壓、動脈硬化、心臟病、腦血栓等疾病的發病率,有助於保持身體健康。

因銀鱈魚切開後,與鱈魚肉質難以分辨,所以有些商家會用普通鱈魚來冒充銀鱈魚。還要注意一點,有商家會用油魚來冒充銀鱈魚,油魚裡含有豐富的油脂,然而這些油脂不能被人體所消化,因此可能會出現吃油魚後,就會排洩油的尷尬情況。因此消費者在購買的時候要格外注意,遇到價格低的銀鱈魚一定要多留心眼。

相關焦點

  • 名字相似,卻是兩種魚類?鱈魚和銀鱈魚價格口感營養都不同
    很多人會混淆鱈魚和銀鱈魚,以為是一種魚類,雖然只有一字之差,卻是不同種類的魚,且銀鱈魚除了價格比鱈魚貴得多,口感和營養價值都能秒殺普通鱈魚。「銀鱈魚」實際上包含了兩種高端冷水魚,裸蓋魚 (又名黑鱈阿拉斯加銀鱈魚)和南極犬牙魚 (又名銀鱈魚/法國銀鱈魚)。 口感極好,肉質入口即化,這跟普通鱈魚粗糙的口感比起來,堪稱天壤之別。且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和多種維生素,營養價值極高。
  • 巴倫灣真鱈魚和銀鱈魚的區別
    在眾多魚類當中,鱈魚是寶寶輔食中最常見的一種,鱈魚是一種深海魚,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魚油、DHA、DPA,還有多種維生素,而且脂肪含量極低,備受歡迎。 目前市面上眾多的鱈魚中,銀鱈魚是很受消費者歡迎的一種,大部分人也理所當然的以為既然帶了鱈魚二字那應該沒錯
  • 【分辨】銀鱈魚油魚啥區別
    銀鱈魚肉雪白,油魚色如雞胸脯肉  ●記者買的是鱈魚嗎  這兩種鱈魚到底是什麼鱈魚?是不是像銀鱈魚的油魚?記者帶著從世紀聯華和樂購超市買的兩種散裝鱈魚,專程請海洋魚類專家、省海洋與漁業局漁業處副調研員劉定康來鑑別一下。
  • 真鱈,鱈魚,銀鱈和冒充鱈魚的魚類
    中國水產頻道報導,市場上帶鱈字的魚類很多,如真鱈,鱈魚,銀鱈,…..雖然這些魚名都帶鱈字,但分類地位、商品品質和市場價格相差很大.有人曾帶鱈字的魚充當真鱈以次充好;也有的把某些低值魚類的市場名加個鱈字,冒充鱈魚以假亂真。
  • 銀鱈魚有幸福的味道,教你做好一道銀鱈魚西京燒!
    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吃進口海鮮,首要推薦的必須是銀鱈魚。銀鱈魚豐富的油脂、濃鬱的鮮味吸引著吃貨的味蕾。銀鱈魚肉質細嫩、營養價值高,是世界上最高級的白肉魚類,被稱為「海中白金」。且作為「餐桌上的營養師」,銀鱈魚能夠在營養和口感上保持雙贏,富含的DHA是大腦成長發育必須的物質之一。
  • 鱈魚!鱈魚!那些「假鱈魚」能給寶寶吃嗎?
    裸蓋魚 通常會被叫做「銀鱈魚」或「黑鱈魚」售賣,但實際上裸蓋魚並不屬於鱈魚目的魚類,和鱈魚真是八竿子打不著。不過裸蓋魚的肉質也很嫩,營養也不錯,寶寶吃沒什麼問題,只是售價略高了一些。
  • 呈鮮(銀鱈魚)|「鱈魚界」的愛馬仕,高品質獨家享受!
    一種為南極犬牙魚(Antarctic toothfish)生活在水溫極寒的南極洲附近,以羅斯海海域為主產地;另一種為巴塔哥尼亞犬牙魚(Patagonian toothfish)主要生長區域多在南極圈外海域,生存水溫較前者高一些。
  • 種類繁多價格差別大 十幾塊錢一斤的肯定不是鱈魚
    記者詢問超市裡的售貨員,這是不是飯店裡「香煎銀鱈魚」的原料,售貨員說:「沒錯,都是鱈魚。」在古槐路上的一家超市,記者見到了一種看上去與「鱈魚塊」相似,價格卻相差近10倍的「銀鱈魚」,每斤的售價最低也要100元左右。
  • 一條法國銀鱈魚,引發的南極危機
    鱈魚名稱有多混亂,一般的消費者想想就頭大,特別是法國銀鱈魚,這種鱈魚血統不純正的魚就有很多的名頭,鱈魚市場的水深得跟這魚的生活環境有得一拼。為啥一條法國的魚,會跟南極扯上關係?這事兒還得先從智利說起。長相已經是這樣沒辦法了,美國的水產商人就在魚的名稱上動起了腦筋,最後起了一個「智利海鱸」的名字,洋不洋氣不知道,反正犬牙魚用新的名字進入美國市場後,迅速躥紅,成了各大時尚餐廳的當紅菜品。法國銀鱈魚異曲同工這起成功的改名,在世界營銷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筆,也讓這條「土裡土氣」的魚開始在人類高端海鮮餐桌上嶄露頭角。
  • 深受寶媽們青睞的銀鱈魚,隱藏著這樣的風險!
    雖然名字聽上去高大上,但看起來可能沒有想像中那麼「玉樹臨風」。市面上以「銀鱈魚」為商品名的魚類大致包括兩種:裸蓋魚(Anoplopoma fimbria)和小鱗犬牙南極魚(Dissostichus eleginoides)。
  • 假鱈魚吃完屁股會漏油? 14款鱈魚檢測結果震驚
    這三種純正鱈魚中,太平洋和格陵蘭鱈魚產量一直不高,最為大家熟悉的,當屬大西洋鱈魚。它是一種冷水魚,它肉質細嫩,體型大,產量又很可觀。所以從維京時代開始,北歐的漁夫們就開始成規模的捕撈大西洋鱈魚。而那些價格昂貴的「銀鱈魚」,其實只是造型上有點像鱈魚,用了「鱈魚」的名字或許只為沾個光。
  • 「鱈魚」,你真的吃過鱈魚嗎?
    一則家樂福超市用可能導致腹瀉的「油魚」冒充鱈魚的消息,更是讓更多人注意到了鱈魚這種洋氣的吃食,大家開始紛紛自問,我吃的那個,真的是鱈魚嗎?答案很可能讓你驚訝——你雖然吃過很多「鱈魚」,但實際上你可能從未吃過鱈魚。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鱈魚這個名字,實在是爛大街了。圓鱈、扁鱈,只是胖瘦有別?藍鱈、黑鱈、白鱈、銀鱈,只是顏色不同?
  • 分辨真假鱈魚 主要看產地和名字
    比如以顏色命名的藍鱈、黑鱈、白鱈、銀鱈、青鱈、綠青鱈、黃鱈、紅鱈,以產地命名的大西洋鱈魚、太平洋鱈魚、阿拉斯加鱈魚、冰島鱈魚、南極鱈魚、格陵蘭鱈魚、挪威鱈魚、俄羅斯鱈魚等,價格從十幾元到上百元不等,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該買哪種。鱈魚市場的混亂很大程度是生物分類學上的原因。
  • 孩子吃了「鱈魚」拉出油 業內人士:真鱈魚難買到
    據現場觀察,此處散裝鱈魚每斤價格只有十多元,而魏女士購買的就是這種。該超市工作人員表示,這種鱈魚就是真正的鱈魚,因為年後促銷打折,所以才賣得便宜。隨後,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又走訪了幾家大賣場,發現各家售賣的鱈魚種類很多,最貴的銀鱈魚和最便宜的散裝鱈魚價格竟相差十倍以上。在三亞灣海鮮市場,鱈魚相較於其他賣場種類更全,絕大多數都是以魚段的形式出售。
  • 銀鱈魚(2)
    確切地說,我並不是正宗的銀鱈魚,銀鱈額頭上是沒有讓人作嘔的骷髏頭像,他們生長於地球的南極與北極大洋中,並且身無異味,但除此兩點之外,我們和高貴的銀鱈其他方面都相似,事實上,銀鱈有冰清玉潔的肉體,我們都有,他們的鱗片有銀圈,我們同樣也有這個特色,在營養元素方面也相差不大,但我們的個頭更大些,生長得更快些。
  • 永輝超市澄清非「油魚」冒充而是「水鱈魚」,水鱈魚是什麼魚?
    畢竟「水鱈魚」這名字曾經給油魚用過,而且在百度百科搜索「水鱈魚」依然是指向異鱗蛇鯖(油魚),儘管這和目前的實際情況不符。    中科院海洋生物專家:細鱗壯鱈與鱈魚差別很大,腹瀉「很可能」是買到了油魚    5日下午,紅星新聞記者致電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學博士李學鵬,據對方介紹,真正的鱈魚只有三種,分別是大西洋鱈魚、太平洋鱈魚和格陵蘭鱈魚。細鱗壯鱈和傳統意義上的鱈魚有很大的區別。「兩者是屬於同目而不同科,就相當於狗和老虎的區別。
  • 天哪,我們平時買的鱈魚,好多其實都不是真正的鱈魚!
    我們看到,大型超市:麥德龍、華潤萬家、歐尚、家樂福、世紀聯華等都有鱈魚出售,基本分為兩個檔次:高檔的被稱為「銀鱈魚」,價格一般在300——400元一公斤。低檔的鱈魚,價格只有30——40元一公斤,這個叫法就複雜了:有水鱈魚、鱈魚片、阿拉斯加鱈魚、基地鱈魚等等。
  • 買來的銀鱈魚標註有兩個捕撈區?不少鱈魚名不副實
    中國江蘇網訊 鱈魚刺少味美,營養豐富,深受不少家長青睞,常有家長買給寶寶吃。市民劉先生反映,他買的南極銀鱈魚,包裝上捕撈區域顯示來自印度洋,英文標註卻是太平洋深海,他懷疑該鱈魚有誤導消費者之嫌。昨天,記者調查發現,鱈魚價格差別較大,消費者難辨真假。
  • 銀鱈魚和鱈魚竟然是兩種魚?價格還相差這麼大
    很多夥伴分不清銀鱈魚和鱈魚的區別,雖然只相差一字,但這是兩個不同品種的魚。銀鱈魚生長在寒冷海域,屬深海500-2500米的冷水魚,其營養價值極高,富含不飽和脂肪酸、蛋白質及維生素,價格比普通鱈魚貴很多。
  • 從杭州7家超市買來14款「鱈魚」 DNA檢測結果:沒一個是真鱈魚!
    大西洋鱈魚是一種冷水魚,體形大、肉質細嫩、產量又很可觀,所以從維京時代開始,北歐的漁民們就開始成規模捕撈。到20世紀,人類胃口越來越大,捕撈技術也越來越先進,這時候北歐的漁民們發現,鱈魚居然不夠捕了!2000年,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發表一項研究顯示:從1970年開始,全球大西洋鱈魚的漁獲量已經下降了70%,成了瀕危魚種。  純正鱈魚數量越來越少,價格自然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