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說「虎身猶可近,人毒不堪親」,精華在下半句,讀懂受益終身

2020-12-22 芷天說

俗語說「虎身猶可近,人毒不堪親」,精華在下半句,讀懂受益終身

在我們生活中,總會遇到很多的問題,有時候我們會發現一些事物的真實面目和我們所看到的模樣不一樣,所以就有人說世間很多事物並不能光用眼睛就可以看清楚的,也許我們眼睛看到的是一種情況,而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它又是另一種情況。

生活中存在著種種複雜事物,但是最複雜的,還是人心。古人說"虎身猶可近,人毒不堪親"。意思就是說老虎雖然可怕,但它的身軀我們如果接近了,也不一定會招來殺身之禍,而人心狠毒起來,那可是真的不能靠近,不一定什麼時候就會被他出賣、傷害。

要知道,老虎雖然兇猛,但是它們的內心卻是比較單純的,吃人是它們的本能。所以人看到老虎就會馬上躲避,就不會被老虎吃掉。而對人來說,只要他們傷害別人,就是有意為之,這樣的行為是人們難以預防的。

因為心狠手辣的人,往往不會將自己的狠毒暴露在人們的面前,反而會很有心機地給人們留下一個非常和善的印象,讓人們都覺得他為人和善,樂於助人。所以當人們被出賣傷害之後,很難聯想到這個人,大家都認為這麼可惡的人,怎麼會是善良的他呢!

所以說,最可怕的不是可以看出來的兇狠,而是笑裡藏刀、兩面三刀的小人。我們可以看出來的兇狠,往往不會是真正可怕的,而那些表面對人友好,在背地裡卻不漏痕跡地傷害別人的人,才是最可怕的。

這種人太善於偽裝,很難有人能識別他的真實面目,就會對他放下戒心,坦誠相待,所以壞人就可以輕易地傷害他人,而且每次傷害都是最致命的。我們的先輩們也是經歷了太多事情,見過太多的人,最後才總結出來這句話,點透了人性,也提醒了後人不應該因為人的表面現象而判定這個人的好壞,否則很容易看走眼,一不小心就會被別人傷害。

但是這句並非俗語的全部,只能算是一句俗語的上半句,而其下半句才是整句俗語的精華,讀懂了這下半句,肯定會受益終生。這句話是這麼說的"來說是非者,定是是非人。"意思很簡單,就是說那些喜歡說別人是非的,他自己肯定就是一個喜歡惹是生非,喜歡挑撥離間的小人。

我們生活中肯定會遇到這種人,他們總喜歡在人前搬弄另一個人的是非,說說這個人的八卦,再說說那個人的壞話。他們肯定不會無緣無故去說別人的壞話,大多都是帶有目的的,而其中我們能肯定的就是,他來搬弄這些是非,最終的目的肯定是對他自己是可以帶來好處的。

這種人我們最好不要親近,因為他們能在你的面前搬弄別人的是非,肯定也會在別人面前搬弄你的是非,假裝自己是為你好,挑撥你與他人的關係,最後你與朋友的關係搞砸了,他卻兩邊充當好人,從中得利。

所以,就算我們自己無意與人為敵,有時候無意之中就會被人挑撥,然後無意之中就會與他人產生矛盾。不管別人說什麼,我們都要理智分析,不要以一面之詞就給別人下定義,只有這樣分辨是非,我們才不會被捲入是非,才能夠不被他人利用。

雖然我們的一生非常短暫,但是我們所遇到的人、事、物有很多很多,我們不能有害人之心,但是我們也不能一味地相信別人都是好人,壞人在每個時代都是存在的,這就需要我們去辨識了。

俗語可信,卻也不可全信,這就是一種傳統文化。中華文明擁有數千年歷史,一些規矩和文化並不見得適合現代。所謂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說的就是如此。所以大家沒有必要將俗語當作迷信,只是在聽到這些話的時候,多一些思考。

參考文獻:竟成主編《中國俗語》、杭晶波,周謙主編《歇後語諺語俗語慣用語詞典(第2版)》

相關焦點

  • 俗語「虎身猶可近,人毒不堪親」,下半句是經典,道盡人情冷暖
    劉禹錫有句詩詞,說「長恨人心不如水」,意思是這人心啊,狡詐多變,縱然是在平坦的地面上,也能生出波濤,不能和水一般沒有爭勝心。從古至今,人心都是最難鑽研明白的東西,人與人的相處也總是充滿防備,話裡行間都要試探一二。
  • 俗語:「虎生猶可近,人熟不堪親」,啥意思?人過中年需謹記
    俗語的種類有很多,有關於世間萬物的,有關於四季變化的,有關於農耕節氣的,還有關於人情世故的。就像咱們今天要說的這句「虎生猶可近,人熟不堪親」,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你知道它是什麼意思嗎?人過中年不妨多看看。
  • 老話:「虎生猶可近,人熟不堪親」,什麼意思?謹記處世準則長點心
    裡面記載的句句俗語是古人在生活中總結的經驗,濃縮成大智慧,句句箴言,在人情世故方面,就有這樣一句老話:"虎生猶可近,人熟不堪親"。老話:"虎生猶可近,人熟不堪親",什麼意思?謹記處世準則長點心這句話完整說是「虎生猶可近,人熟不堪親。
  • 「借古鑑今故事系列集」虎身猶可近,人毒不堪親
    虎身猶可近,人毒不堪親【原文】寧可人負我,切莫我負人。在三須慎意,第一莫欺心。虎身猶可近,人毒不堪親。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活著的老虎尚可以接近,心地惡毒的人千萬不能接近。在你跟前說別人壞話的人,就是製造是非的小人。
  • 「虎生猶可近,人熟不堪親」,你都懂了嗎,讀懂的人情商都很高
    厚黑學在古代的民間有許多的體現,而"虎生猶可近,人熟不堪親"便是其中最為普遍的一句。這一句俗語在當代人看來頗有深奧之感,想要參透其中的道理有些許難度,然而,當大家真正看透了就會發現,其實在這句話當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法則也不過如此,斯以為還能將自己的情商提升不少。二、只有了解弱點,才會出言不遜虎生猶可近,人熟不堪親。
  • 俗語「虎生猶可近,人熟不堪親」,啥意思?古人說的有道理嗎
    古代聖賢們的經典名言名句,可以教會我們為人處世的道理,說起我們的傳統文化,不得不提《增廣賢文》,這一書中搜集了眾多押韻的俗語、諺語,讀了它之後,可以增長我們的所見所聞。賀紹傑國畫虎《步步高升》作品選自:聚藝上品今天要講的俗語,就是來自增廣賢文中的一句話「虎生猶可近,人熟不堪親」這一句話乍一聽讓人感覺很奇怪,兇猛的老虎都可以靠近,為什麼相熟的人卻不能太親近呢?
  • 俗語「虎生猶可近,人熟不堪親」,什麼意思?能懂的情商都不低
    所謂「厚黑」 其實指的就是人性的陰暗面,在每一個人的心中都住著兩個人。一個是天使另一個則是惡魔,當惡魔戰勝天使的時候,很多人甚至會變得禽獸不如。 這在民間很多俗語中都有所體現,「虎生猶可近,人熟不堪親」就是其中一句。 看起來有一點深奧,但如果大家能夠繼續分析其中的道理。就會發現這其實講述的,就是人性中的善惡以及人際交往中的法則。
  • 古人講:「虎生猶可近,人熟不堪親」啥意思?老祖宗道盡世間百態
    古人講:「虎生猶可近,人熟不堪親」啥意思?老祖宗道盡世間百態在農村流傳著很多老話,這些話乍一聽會讓人覺得很好笑,認為這只是無稽之談。其實,你若是細細品味這些話,又會發現這其中蘊含了很多人生道理。老一輩人的生活條件遠不如我們,他們把自己多年來的生活經驗總結起來,創造出一句句的農村俗語。或許現在有很多人認為農村俗語只有老年人才會說,但不可否認的是它的價值。接下來,筆者就來跟大家講一句,說的是「虎生猶可近,人熟不堪親」,大家知道這是在說什麼嗎?
  • 農村有句老話,虎生猶可近,人毒不堪親,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從小的時候大人就教育我們做一個善良的人呢,並且讓我們要經常和善良的人相處,但是人心是最不穩定的一種東西,人心百變,也是最容易出問題的一種東西。農村老人們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虎生猶可近,人毒不堪親,說的就是人心狠毒起來了是比老虎還要厲害的,老虎固然非常兇猛但是人類還是可以馴服的,但是人心就不一樣了人心是一種非常複雜的東西,時刻都可能會發生變化,人心一旦變毒那可是比老虎還要危險的,即使是自己的至親之人也都會傷害的,所以這類人還是要時刻防備著才好。
  • 《增廣賢文》精華50句,學古人的處世智慧
    本次精選其中的50句,以供大家品讀。1. 知己知彼,將心比心。2. 讀書須用意,一字值千金。3. 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4. 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5. 路遙知馬力,事久見人心。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12. 守口如瓶,防意如城。13. 再三須慎意,第一莫欺心。14. 虎身猶可近,人毒不堪親。15. 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16. 人情似紙張張薄,世事如棋局局新。
  • 俗語「餵狗別餵飽」是什麼緣故?原來精華在下半句,老實人必學
    每個人從小到大都會聽到不少俗語,有的俗語一聽就懂,有的卻讓人百思不得其解。這些話大都是從古流傳至今,既通俗、又簡單,卻蘊含了豐富的人生智慧。有這麼一句俗語「餵狗別餵飽」被眾人熟知,不能把狗餵飽是什麼緣故呢?其實它的精華在下半句,老實人必學。
  • 古人云「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精華在下半句,老祖宗的處世智慧
    意思就是說人在某方面極具努力的話就會有某方面相應的成就,現在很多人也會用這句諺語來表示因果輪迴。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後面還有半句而這半句才是前半句的總結和精髓。這個農業諺語看起來是在說植物的生長曆程,但實際卻在暗指人生道理。畢竟每一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的人生而確立一個非常明確的目標,之後我們便要儘自己全身的力氣去向這個目標前進,只要我們方向正確了那麼一定會迎來一個圓滿的結果。
  • 關係越好的朋友,越要保持距離,《增廣賢文》句句戳中重點
    虎生猶可近,人熟不堪親虎生猶可近,人熟不堪親。很多人不理解這句話的具體含義,認為既然老虎都能接近,為什麼熟人卻不能親近呢?為了易於理解,後來就有人把這句話改了一下,改成了:虎身猶可近,人毒不堪親。把陌生的生成了身體的身;把熟悉的熟,變成了狠毒的毒。真是差之毫厘,謬之千裡,完全的失去了這句話本身的含義,變得毫無道理了,老虎的身體怎麼能靠近呢?後半句也變得毫無意義,誰都知道要離狠毒的人遠一點。這句話本來的意思是:哪怕你不小心碰到了老虎,只要是這頭老虎從來沒見過的人,都還有脫身的可能。
  • 俗語「久病床前無孝子」下半句才是精華,非常現實!
    俗語「久病床前無孝子」下半句才是精華,非常現實!文丨夏說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身邊也流傳下來了許多俗語。其實很多俗語,都有他要講解的內涵,但是隨著流傳,有些俗語,我們能隨口說出來,但是卻並不理解,這些俗語的意思到底是什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其中的一個俗語,久病床前無孝子。相信這句話大家都經常能夠聽到吧,但是具體的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 俗語為何有「男女授受不親」之說?精華其實在下半句,卻少有人知
    俗語「男女授受不親」有何講究?其實下半句才是精華,卻少有人知。(本篇為俗語之第041期)「男女授受不親」有何講究?是說:男人和女人的動作不要過於親密,這就是禮儀!其中的「授」,是言語傳授;「受」,是肢體上的接觸;「親」,則是親自的意思。那麼這句話就可以理解為:這男人和女人不能有肢體和言語上的親密接觸和交流,說得再直白一些就是:男女之間要有別,誰也不要輕易地去碰誰,交談也不能太親密,要低調、穩重一些。其實這句俗語源於古代的儒家思想。
  • 俗語:門前墳,屋後水,精華在下句,現在還適用嗎?
    俗語:門前墳,屋後水,精華在下句,現在還適用嗎?我們一生都在奔波,為自己想要的生活拼搏。可當到達一定高度時,或許你並不快樂,回過頭來才發現,原來我們最開始的夢想很簡單,那就是幸福安樂。縱使走遍萬水千山,才發現,我們最掛念的,是等我們回家的人。國人對於房屋一直都有一種不解的情懷,從古至今,皆如此。古時候,一間房屋很有可能是幾代人的居所,而現在,我們拼搏大半輩子,為的就是擁有屬於我們自己的房子,這就是人們所說的歸屬感。現在很多人買房,都會挑地段好的房屋,在之前,人們修建房屋的時候也會有很多注意事項。
  • 俗語「不色者腎絕、不食者脾絕」,下半句更精華,讓人受益終生!
    而今天要分享的這句俗語,就是有關古人養生的智慧之談,它就是「不色者腎絕、不食者脾絕」,這句傳唱千年不衰的經典之作,人們歷來對此深信不疑,那這句話有何含義呢?                        首先分析下上半句,依字面來看,難免有些危言聳聽,難道不好色就要腎虧了?其實,俗語壓根沒有此意。因為腎臟這個器官,對身體非常重要,並且中醫認為,腎者乃精氣之源。
  • 俗語「酒是穿腸藥,色是刮骨刀」,下一句更經典,讓人受益終生!
    俗語「酒是穿腸藥,色是刮骨刀」,老祖宗的兩句俗語,受益終身中國文化藝術是多種多樣的,我們每個人在其中都應該是能夠感受到他所帶來的薰陶,在近千百年的傳承之中,中華文化也源遠流長,我們便成為了其中的受益者。
  • 俗話說:「腿軟不同房」,其實重點在下半句,可惜十人九不知!
    俗語是我們喜聞樂見的一種表現形式,他以通俗易懂,很直白的話語展示出一些經驗,更容易讓廣大勞動人民所接受,還有一點就是它的實用性很強,這也是在民間被廣為流傳的原因之一。就拿今天這句俗語:「腿軟不同房」,重點在下半句,可惜十人九不知!
  • 《增廣賢文》十句警世名言:揭露人性,勝讀十年書,少走許多彎路
    《增廣賢文》十句警世名言:揭露人性一、為人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平日如果不做虧心的事情,深夜聽到敲門聲就不會害怕。人一生,最重要是問心無愧。只要不做壞事,心裡坦蕩,則萬事不驚。做賊的人永遠心虛,心懷坦蕩的人,內心永遠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