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體育三個一 清華附小讓兒童站立運動場正中央

2020-12-20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千龍網北京5月6日訊(記者 陳晨) 「我家裡的兩個孩子都是清華附小的足球小將,他們很少生病、不眼鏡,這是學校給孩子最好的禮物。體育讓他們專注力強、善於學習,能很好地吸納不同的意見。」這是5月6日在清華附小召開的北京市中小學體育改革推進會上,家長代表發言的一幕。

 5月6日,北京市召開中小學體育改革推進會。圖為清華附小學生展示體育課程。千龍網記者 陳晨攝

活動中,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以《無體育不清華 無體育不志成》為主題進行了主旨報告,體育教師、班主任、學生和家長代表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交流發言,呈現了清華附小的體育育人理念、課程體系、活動體系、資源體系、保障體系、評價體系等學校體育改革的全貌。

記者了解到,自2011年以來,清華附小將體育作為學校的核心課程,從頂層設計、課程建構、實施方略,評價體系等方面加大改革的力度,在以「成志」為突破口系統育人的過程中,體育成為最優路徑之一。

「學校的校園體育活動,讓我有了一身好體魄,也錘鍊了我的意志品質,不輕言放棄。」對於即將畢業的李卓航同學來說,他在體育裡收穫了健康、陽光、樂學。通過體育鍛鍊,他的學習也在不斷進步,作文被語文老師經常評為範文,班級同學戲稱我為足球場上的小秀才。

據竇桂梅介紹,「1+X課程」體系既是學校整體結構體系,又是一種關於課程的指導理念,在這種理念下,逐漸生成了許多單個學科的「1+X課程」子體系,比如體育「1+X」成志體育課程。學校把小學六年分為三進階進行構建,低學段叫啟程課程,強調「基礎牢」,尊重其「天資與性情」,發現與激發興趣;中學段叫知行課程,強調「腰杆硬」,針對學生身心處於「U」型底部發展期,砥礪其意志與行動,獲得樂趣;高學段叫修遠課程,強調「起點高」,關注學生身體處於第二發展期、創造與逆反期,培育其理想與抱負,逐步形成自我志趣。「三個學段,強調價值觀元素,從若干成志體育課程出發,循序漸進、螺旋上升,把握教育的節奏、提高體育教育的品質。」

 5月6日,北京市召開中小學體育改革推進會。圖為清華附小學生展示體育課程。千龍網記者 陳晨攝

此外,清華附小以「有趣、出汗、安全、技能」的體育基本原則,形成必修的每天體育三個一,即每天一節體育課、一個健身大課間、一個體育自主選修課。每天一節體育課包括3節優質落實國家課程、1節足球課、1節自主選修課(足球、籃球、田徑、輪滑、健美操、棒球、板球、武術、旱地滑雪、滑冰、遊泳等)。每天一個健身大課間則讓運動成為學生的自主選擇和習慣。每天大課間歷時50分鐘,進行踢球、跳繩、跑步等各種形式的體育鍛鍊活動。學生自主選擇項目、借用器材,體育老師分項目進行指導。每人一個自主選修項目根據學生興趣,走班選修,提供了11個項目供學生選擇,其中在四年級開展人人必修的遊泳課。

市教委巡視員王定東充分肯定了清華附小體育改革模式及其育人效果,他希望全市學校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形成學校、社會、家庭協同推進學校體育改革的有利局面。讓學生在體育課上快樂出汗、科學出汗,引導學生養成體育鍛鍊習慣。

相關焦點

  • 清華附小:無體育,不清華!活動育人讓學生練就好體魄
    2019年,學校將體育作為核心課程,基於清華附小學生五大核心素養之首的「身心健康」,努力使學生在身體發育、體質體能、心理健康等方面獲得良好發展。體育社團,讓學生找到自己的興趣點,練就一身好體魄。清華附小的每個學生都有體育自主選修項目,如足球、籃球、健美操、排球、武術等。
  • 清華附小:研究成就學校精神氣象
    2019年,清華大學附屬小學(以下簡稱「清華附小」)的年度主題是「讓研究成為一種工作方式」。清華附小一直秉持「讓兒童站立在學校正中央」的教育理念,而讓兒童真正「站」與「立」的,則是教師團隊帶有學術意味的研究。2019年,也是清華附小紀念成志榜樣孔子誕辰2570周年的主題課程群研究年,而這一主題的選擇依然是從兒童中來,也是教師聽取學生們的建議確定的。
  • 成志教育實踐研究成果:清華附小2012-2018級成志少年6年成長報告...
    6年成長報告的發布是清華附小啟程、知行、修遠成志三進階中的一個重要儀式,既是對6年成長的階段性總結,又是對小學畢業後新旅程的展望。會上,2012級全體學生採用講述、展示、表彰等多種形式發布了《成志教育:立德樹人的小學實踐——清華附小2012級成志少年6年成長報告》,贏得與會專家學者及代表的高度讚譽。
  • 清華附小2012-2018級成志少年6年成長報告發布
    新華網北京7月2日電 日前,清華附小畢業生舉辦成長報告會,2018屆全體畢業生用數據和故事講述了自己在成志教育引領下的實際獲得。6年成長報告的發布是清華附小啟程、知行、修遠成志三進階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既是對6年成長的階段性總結,又是對小學畢業後新旅程的展望。
  • ——記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清華附小「小學語文主題教學實踐...
    附小語文教師胡蘭老師說。禮遇童心:讓兒童站在課堂正中央每周三中午的「水木秀場」,是附小學生們唱主角的舞臺。在這裡,有「昆蟲達人」、「小書法家」、「魔術發燒友」、「巖石愛好者」……孩子們的愛好和夢想被小心呵護著。四(6)班的張楚屏說:「只要你願意,隨時可以展現個人風採。」學校就好像是一位天才畫家,精心地給每一位學生塗上個性鮮明的人生底色。
  • 清華附小的興師秘訣是什麼?教師節4個溫暖的細節,傳遞出這樣的啟示...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清華附小迎難而上,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接受了教育部的三項任務,一是公益開放清華附小網際網路學校全部資源,二是擔當中國教育電視臺《同上一堂課·直播課堂》小學階段全部課程的直播,三是國家中小學網絡雲平臺錄課。
  • 戰疫中的「成志課堂」——清華附小全國電視公益直播助力「停課不...
    從2月17日起,清華附小組織教師在工作日每天上午8點至12點,通過中國教育電視臺4頻道《同上一堂課》直播為全國上億小學生不間斷上課,打造精彩空中課堂、豐富網上優質資源、指導學生居家學習,在戰疫大考中弘揚成志精神,為實現「停課不停教、不停學」、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助力。課程直播3個多月來,以良好的收看和學習效果得到了各地師生、家長等多方好評。
  • 一切皆為「讓兒童站在學校正中央」
    這篇報導中,我們將截取這所小學百年發展歷程中的三個節點——成志學校初期、西南聯大附校時期、清華附小步入百年的快速發展時期,關注這所與國家、民族命運緊密相連的小學,在歲月更迭中,如何堅守教育使命,詮釋學校的真正意義。
  • 清華畢業留在清華附小,北京昌平這所小學咋這麼有魅力?
    位於朝陽、海澱和昌平三區交接處的清華附小昌平學校就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教育優質化和均衡發展,讓學區內大量戶籍生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同是清華畢業,在這所學校任教的還有陶慶珠、閆肅兩位老師。學校為三名老師專門設置了由他們自己名字命名的教室,並交給了他們一個任務:研發校本美術課程。「
  • 中央確定「健康第一,體教融合」,讓體育人興奮不已!
    宜昌某中學一個班級做了一項體能測試,20個學生,有兩個學生做了2個以上,一個學生做了一個,剩餘的一個都做不到,甚至握住單槓後幾秒都堅持不了。按照標準,7年級4個及格,8年級5個,9年級6個,滿分12個,據體育老師介紹全年級沒有一個做到滿分,及格的也才7個。
  • 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在開學典禮上的三句話,非常值得一讀!
    2019-2020學年度,竇桂梅老師在清華附小開學典禮上又講了哪三句話,哪三個故事呢?親愛的您,我們一起讀一讀,創造屬於您的更美好的故事!演講內容親愛的同學、老師、一年級新生家長們:感恩開學,讓我們相遇。感恩祖國,讓我們相遇在迎接新中國七十年華誕的高光時刻。
  • 【清華附小開學第一課】陽光照進裂縫,嫩芽破土而生
    剛才「一條龍成長」的成志榜樣講述自己在清華附小六年的成長故事。今年升入清華附中高一的霍芊一,考取清華大學的陳薇冰,清華大學教師馮務中,無不談到閱讀和體育等方面給他們的影響。 親愛的同學們,永遠臻愛這三個好朋友,永遠與之朝夕相處,並作為你生活學習的新常態。
  • 記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清華附小「小學語文主題教學實踐研究...
    主題教學最初來自竇桂梅的「三個超越」,即「基於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課堂,超越課堂」、「尊重教師,超越教師」的實踐,目的是想解決教學效率與質量問題。  經過多年的實踐,「三個超越」成長為一個相對完整的體系。學校教研團隊探索課堂形態的重建,形成目標、內容、實施、評價「四位一體」的主題教學實踐模式。
  • 你不知道的清華附小故事:他們從這裡走向奧運領獎臺
    他在附小上學期間,每天往返於清華園裡的清華附小與遊泳館之間,歲月與夢想成就了這位清華少年。  除了這兩位新晉奧運冠軍,從清華附小走出去的世界冠軍,還有周呂鑫、何姿、王鑫、勞麗詩等人,此外,許多跳水名將也曾就讀於清華附小。清華附小,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培養跳水「夢之隊」的搖籃。  體育英才輩出,與清華附小重視體育的傳統密不可分。
  • 來自清華附小第5封溫暖來信
    讓我們共同,回顧非常寒假裡的三份感動,接收停課不停學的三條攻略,同時聆聽延長假期後學校對同學們的三句囑託。 親愛的同學、老師、家長們: 2020年的寒假,如此漫長。這次疫情,給我們所有人上了一堂生活大課:意外隨時有可能發生,每個人都必須做好迎接挑戰的準備。
  • 清華附小老學長捐贈仿真冰場
    新京報記者 浦峰攝新京報訊(記者黃穎)「全校學冰雪運動」的清華附小,昨日迎來了一塊老學長捐贈的仿真冰場,這意味著不能去專業冰場的孩子們,也能夠參與冰雪運動,體會其中的力量與美感。每班都上滑冰課程昨天上午,丁香色主打的清華附小校園裡,迎來了一抹白色——在清華大學老科協支持下設置的校園仿真冰場正式啟用。據了解,清華附小在2014年就成立了冰球社團,通過三年發展,目前有50多人,形成三支梯隊。有30名學生成為了2022年京張申冬奧的形象大使。
  • 中國名校訪談④|清華附小校長:讓教師退居後臺還課堂給學生
    4月11日,來自全國各地的近千名教師齊聚清華附小聯盛館,參加全國小學語文特級名師「教學主張與教學示範」暨清華附小「語文主題教學」新發展論壇。 「確實挺累的。(我)昨天剛出差回來,還沒緩過勁兒來。」在參加了滿滿一天的活動之後,竇桂梅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說。她是清華附小校長,全國特級教師。
  • 竇桂梅寄語清華附小畢業生:不忘讀書、善良和夢想
    清華附小是給你打上了成志教育的烙印,朝著「聰慧與高尚」的人生,努力具有「身心健康、善於學習、學會改變、審美雅趣、天下情懷」五大校本核心素養的搖籃,是你每周的升旗儀式上把手放在胸前宣誓「我是清華少年,努力成為健康、陽光、樂學,擁有中國靈魂,國際視野的現代人」的地方。 實現這一人生信念,從清華附小這個「地方」,到中學,到大學,需要的主觀與客觀的條件太多了。
  • 清華附小校長竇桂梅攜全體管理團隊和教師給學生的一封信
    僅本部的48個班級的48位班主任,每天要對假期曾經離京的學生進行體溫以及症狀監測記錄近900人次;班主任每天要對離京、返京同學的目的地、居住地、途徑地、出行方式以及航班車次進行統計更新;班主任、副班主任共同堅持對班群的每一位學生學習生活逐一點讚點評,每天近2000字;體育老師每天跟進所教班級學生並有針對性的私人訂製,指導近1800人次;美育和科技教師帶領同學建立微信小組,自創「疫情我知道」美術繪本、
  • 清華附小為畢業生製作成長報告 大數據記錄孩子成長
    成長報告見證課改6年成果  2011年,清華附小成為教育部首批教材和課程改革實驗學校,至今已有六年。這也意味著,今年進入畢業季的六年級學生是首次完整經歷課改六年的學生。據清華附小教學副校長王玲湘介紹,這也是2017屆畢業生6年成長報告出爐的初衷,「2011年,我們學校首次提出了『1+X』課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