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民族樂器,你知道幾個?

2020-12-11 聽酒說人文

音樂,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娛樂形式,而音樂的創作,就要用到樂器,我們知道外國有吉他,有鋼琴,這些也都是在世界比較流行的,那你知道我們中國的傳統民族樂器都有哪些嗎?

一,古琴

古琴又叫瑤琴、玉琴、七弦琴,屬於弦樂器,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是琴棋書畫之首,古代文人雅士的標配,像我們所知的諸葛亮周瑜都會彈琴,古琴在宋朝這個文人墨客的時代裡備受歡迎。古代常以琴交友,比如知音之交,俞伯牙和鍾子期。一曲高山流水,天涯何處覓知音。古琴文化源遠流長。古琴已被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中國傳統民族樂器的代表。古琴音域寬廣,音色低沉。古人稱其音餘音繞梁,三日不絕。古琴的常見樣式有仲尼式、伏羲氏、落霞式、蕉葉式等。古琴內合五行金、木、水、火、土,外合五音,宮、商、角、徵、羽,與五臟對應,可治癒疾病,非常神奇。著名曲目有《廣陵散》、《梅花三弄》、《鷗鷺忘機》等。主要產地揚州和蘭考。

二,二胡

二胡,又叫胡琴、奚琴,是一種拉弦樂器,始於唐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家族和樂團常見的弓弦樂器之一。名曲有《二泉映月》、《賽馬》等。主要產地在江南,蘇州無錫是二胡之鄉。

三,琵琶

讀過白居易《琵琶行》的朋友都知道,這篇文章對琵琶女高超的彈奏技巧做了描寫,同時也形象地為我們展示了琵琶的音色是怎樣的。琵琶,屬於彈撥樂器,音板上有確定音位的「相」和「品」。是東亞傳統彈撥樂器,始於秦朝,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並傳到了日本和越南等鄰國。著名曲目有《十面埋伏》等。

四,簫

簫,又叫鳳簫,分為洞簫和琴簫,都是單管豎吹,琴簫一般與古琴合奏用,聲音較小,現在一般常見的都是洞簫。先秦時曾有排簫。簫歷史悠久,音色低沉優雅溫柔,古時有六孔簫,現在的八孔簫為改進後的產物。常用竹、木製成,產於江浙。

國畫女子吹簫圖

五,竹笛

竹笛使用最普遍的有曲笛、梆笛和定調笛。還有玉屏笛、七孔笛、短笛等。中國笛子具有強烈的華夏民族特色,音色悠揚婉轉。龍吟,古人謂「蕩滌之聲」, 笛子是中國民族樂隊中重要的旋律樂器,多用於獨奏,也可參與合奏。橫吹。和簫一樣,產於江浙,代表曲《揚鞭催馬運糧忙》、《姑蘇行》等。

六,壎

壎是閉口吹奏樂器,音色樸拙,稱為地籟,在世界原始藝術史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壎的早期雛形是狩獵用的石頭。陶製的壎是古代就流行的樂器之一,屬於吹奏鳴響樂器,早在新石器時代的紅山文化時期,壎的演奏就很盛行,延續至今。壎在古代用陶土燒制的一種吹奏樂器,圓形或橢圓形,有六孔,八孔,九孔,十孔等。亦稱「陶壎」。以陶製最為普通,也有石制和骨制等。

好了,你還知道哪些傳統民族樂器呢?歡迎在底下評論留言哦。

相關焦點

  • 中國民族樂器——彈撥樂器
    中國民族樂器——彈撥樂器彈撥樂器的歷史悠久,種類形制繁多,是極富特色的一類弦樂器。遠在三千年前的周代,就已有琴,瑟等樂器,隨後陸續產生了或輸入了周末戰國時的築、箏、秦代的弦豉、漢代的箜篌等。阮經過改良後成為樂器阮是一種中國傳統樂器,阮鹹的簡稱。相傳西晉阮鹹善彈此樂器,因而得名。四弦有柱,形似月琴。始於唐代,元代時在民間廣泛流傳,成為人們喜愛的彈撥樂器,有了廣闊的音域和豐富的表現力。
  • 中國民族樂器——吹奏樂器
    中國民族樂器——吹奏樂器我國的吹奏樂器的發音體大多為竹製或木製。根據其起振方法不同,可分為三類。第一類,以氣流吹入吹口激起管柱振動的;第二類,氣流通過哨片吹入使管柱振動的;第三類,氣流通過簧片引起管柱振動的。
  • 中國古樂器,你知道幾種?
    中國古樂器,你知道幾種?在中外眾多樂器中,有不少樂器自古代流傳至今,來跟小編看看中國的那些古樂器吧,看看你都知道哪幾種。焦尾琴中國古代四大名琴之一焦尾琴,中國古代四大名琴之一。錞於銅製打擊軍中樂器錞於,亦作錞釪、錞。我國古代銅製打擊軍中樂器。現發現最早的作於春秋時期,盛行於漢代。錞於形如圓筒, 上部比下部稍大,頂上鈕。鈕多作虎形, 故常有「 虎鈕錞於」之稱。有人認為,具有虎鈕的錞於應屬古代巴人遺物。已發現的青銅錞於多出於四川、安徽和湖北部分地區。抓鼓赫哲族民間樂器赫哲族民間樂器。
  • 盤點民族樂器,中國的獨特樂器,代表著中華傳統音樂文化的樂器
    箏,又稱古箏、秦箏,約(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中國古老的傳統彈撥樂器。箏的撥奏在民間廣大地區的流傳中,融合地方民間音樂,形成有不同音樂風格和演奏技法的地方流派,深深的植根於中國民間音樂文化,流傳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故被俗稱為「古箏」。箏是一種多弦多柱的彈撥樂器。
  • 他們的傳統民族樂器居然是guitar?
    那關於少數民族樂器你認識多少呢?大概你會想到婉轉的葫蘆絲悠揚的蘆笙激昂的木鼓……那麼,今天要介紹的將會讓你大開眼界而有這樣一個少數民族他們的傳統民族樂器這個民族就是中國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拉祜族而老達保音樂小鎮作為拉祜族音樂的聚集地《快樂拉祜》唱響的地方
  • 中國民族樂器——拉奏樂器
    中國民族樂器——拉奏樂器拉奏樂器主要指胡琴類樂器。其歷史雖然比其它類民族樂態較短,但由於發音優美,有極豐富的表現力,有很高的演奏技巧和技術水平,深受全國各族人民的喜愛。二胡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二胡又名胡琴或南胡,由胡琴發展而成,是中國民族樂器中歷史悠久,流行普遍並具有代表性的拉弦樂,早在唐朝,其前身以竹片為弓,稱為嵇琴,有"竹引嵇琴人,花邀載酒過"的記載。宋朝的《樂書》稱之為奚琴,有:"奚琴本胡樂也"的記載。板胡具有很強的穿透力板胡有多種名稱,如秦胡、胡呼、梆子胡、大弦等。
  • 古箏≠Guzheng,你知道這些傳統樂器用英語怎麼說嗎?
    Hey快看這裡有幅畫會動來源:@自得琴社古箏、古琴和哨笛,這3個樂器你都認出來了嗎?想知道它們的英文應該如何表達嗎?1 古箏 Chinese Zither來源:@姝影軒古箏起源於戰國時代(Warring States period),是中國漢民族傳統樂器中的箏樂器
  • 中國民族樂器——彈撥弦鳴樂器
    中國民族樂器——彈撥弦鳴樂器由繃緊的、振動的弦產生音響的樂器的通稱。它的五大基本類型為:拉弦樂器、豎琴、裡拉琴、詩琴和齊特拉琴。當需要精確的、以音響學為依據的名稱時,就用弦鳴樂器這個名詞來代替「弦樂器」。
  • 樂器大全系列,中國民族樂器之吹奏樂器篇
    前面小編我寫了一篇樂器大全系列之中西不同的樂器分類法介紹完了中國民族樂器和西洋樂器不同的樂器分類法,今天我們繼續來說說中國民族樂器中的吹奏樂器。由於樂器種類過多,文中只能選取流傳較廣,民眾認識基礎較好的樂器重點介紹。
  • 電聲、電子樂器能否取代傳統樂器
    幾百年來,人類一直享受著傳統樂器帶來的音樂美感;但就在上個世紀20年代時,電子樂器開始悄悄地出現,到了30年代以後,電聲樂器也開始流行,至今,電子樂器和電聲樂器簡直風靡世界各個角落,並在樂壇中呈現出三足鼎立的狀態,傳統樂器、民族樂器、電聲和電子樂器也都在爭奪著音樂的大舞臺。
  • 盤點:民族樂器都有哪些,一般見不到的樂器,你見過幾個?
    雖然巴烏的音域窄、音量小,但它獨具民族風格,極富民族色彩,吹奏起來,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深受哈尼族、彝族人民喜愛。哈尼族人人隨身攜帶,老人和青年們都喜歡用巴烏來表達情意或追憶往事。彝族喜歡用兩隻同調的巴烏齊奏或對奏。
  • 老祖宗的智慧,傳統民族樂器您知道多少?快來看看吧!
    首先我們接上一篇文章一起來了解一下傳統民族吹奏樂器,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們哦,關注看上一篇文章!管身是木製的,上面有八個孔,前面七個,後面一個,在管口插有一個葦制的哨子來發音!篳篥經過了不斷的改造和創新在演奏技術方面也有了較大的進步!篳篥的整體音調響亮,清脆,個性強,音量大,模仿和表現力很強,這種樂器用途很廣,多用於地方戲曲,民間管樂合奏,宗教音樂等!
  • 記中國民族樂器「十大改革家」潘貴軍
    唐山人引領全國揚琴改革——記中國民族樂器「十大改革家」潘貴軍圖為潘貴軍向記者介紹蝶式揚琴的特點。張荷西攝環渤海新聞網專稿「我這個工廠,其實更像是研究所。即使睡夢中想起一個創意,我也馬上起身記下來。」在我市東郊一棟不起眼的二層小樓裡,剛剛被中國民族管弦樂協會樂器改革製作專業委員會評為中國民族樂器「十大改革家」的唐山藝術家潘貴軍侃侃而談。這個小院裡生產的揚琴,引領著全國揚琴的改革,出口美國、日本、丹麥、新加坡、馬來西亞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世界上第一個蝶式揚琴樂團——中國臺灣揚琴樂團使用的全套揚琴,也誕生在這個不起眼的小院裡。
  • 好看、好聽、好玩 非遺節「中國民族樂器」現場人從眾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但唐文)10月18日報導伴隨著「第七屆中國成都非物文化遺產節」盛大開幕,「中國民族樂器傳統技藝競技、竹編競技和川派盆景競技暨精品展
  • 中國古老的民族樂器-笛子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樂器識匯,ID:YQSH77】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笛子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的漢族樂器也是漢族樂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樂器。中國傳統音樂中常用的橫吹木管樂器之一,中國竹笛,一般分為南方的曲笛、北方的梆笛和介於兩者之間的中音笛。音域一般能達到兩個八度多兩個。
  • 上海民族樂器一廠參展2018中國(上海)國際樂器展覽會
    上海民族樂器一廠在512平米的「敦煌」展位上,向公眾呈現了「珍藏版小葉紫檀木海上鳳韻金箏」、「『敦煌』到敦煌」系列樂器、「一帶一路」系列樂器、「大唐雅韻」系列樂器、「海派風情」系列樂器等近50款新品樂器,參展樂器達百餘件。原中國樂器協會理事長王根田、安志,原中央音樂學院副院長周海宏等一行領導蒞臨展位,進行了參觀指導。
  • 中國傳統音樂和民族樂器
    「中國音樂」則不僅指古代傳承下來的音樂,也指中國人按西方理論創作和改編的音樂。  「中國傳統音樂」是指中國人運用本民族固有方法、採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創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態特徵的音樂,不僅包括在歷史上產生、流傳至今的古代作品,還包括當代作品。可見,傳統音樂包括「國樂」但不包括「新音樂」,但它們都是「中國音樂」。
  • 中國傳統民族樂器「笙」演奏的《超級瑪麗兄弟》主題曲_遊俠網 Ali...
    當古老的中國樂器碰到現代的電玩遊戲音樂,中西合璧會撞出什麼樣的火花呢?網絡近日流傳一段由臺灣青年笙演奏家李俐錦,在一場笙樂器講座上,示範表演她移植改編的《超級瑪莉兄弟》,讓不少網友聽了直呼好酷、神技。
  • 2019年中國民族樂器 十大改革家之一:陳強岑
    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樂器改革製作專業委員會發布2019年度中國民族樂器十大改革家榜單 (以下簡稱2019中國民族樂器榮譽榜)。 再是發展木製高、中、低音系列簫,為中國民族樂隊的交響化,以及樂器本身的規範化、標準化起到良好作用。本著繼承傳統與發展傳統相結合,體現文化部關於樂改思想中的多律並存,優先發展民族樂器中的低音聲部等基本精神。主要成果如下:1、1987年2月:研製的《加鍵「尺八」南簫》榮獲文化部科技成果三等獎。2、1998年12月:研製的《加鍵高、中、低系列南簫》榮獲文化部科技進步三等獎。
  • 《國樂大典》玩轉民族樂器與西方樂器混搭模式
    在錄製前,吳彤接受媒體採訪,對於民樂比賽中出現西方樂器以及民樂該如何走向世界等節目焦點問題,進行解答。   民樂不是簡單的傳承二字   今晚播出的《國樂大典》中,龔鑼新藝術樂團、赤焱樂團、符生樂團都將玩起民族樂器與西方樂器的混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