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已離開體制內的年輕人 | 三明治故事薑餅人Vol. 001

2020-12-18 經理人分享

今年是陸寧成為一名地方公務員的第五年,也是這份工作基本服務期的最後一年。


幾個月前他和主管領導提出,明年服務期滿後,自己將會選擇離開。領導很詫異,在入職一年時,陸寧也曾向他提出過離職申請。


「你知道那種感覺嗎?我坐在椅子上,看著周圍的一切,突然覺得我不要這樣的生活,腦子一熱就跑去和領導說了。」但領導的挽留,對基本服務期約束的顧慮,以及家人的激烈反對,讓三年前的陸寧暫時放下了離開的念頭。


在這個機構工作幾年來,陸寧所在的部門同事關係融洽,工作雖不輕鬆,自己倒也應付得來,甚至還做出了些成績。總的來說,這不是一份看起來非離開不可的工作。


照陸寧自己看,三年前第一次提出辭職是一個開始,原本「堅固」的天幕慢慢出現裂痕,離開的決心也隨著時間推移才愈堅定。


陸寧是老師、同學心目中標準的好學生,彬彬有禮,成績優秀,「根正苗紅」,上學期間都逃不開班長、學生會主席這些職務加身。但他隱隱知道,自己並不完全是外人眼中的乖順模樣。


公務員的工作不是陸寧的第一選擇。大學畢業前,陸寧早早拿到了一家500強外企的Offer。彼時學院裡90%的同學都報考了公務員,陸寧沒多想,也隨大流地去了,「多一條路也不是壞事,萬一考上,到時候不去也沒事。」


沒想到,完全裸考的陸寧竟然筆試、面試一路闖關成功。當公務員入職的事推到眼前,就由不得陸寧「不去也沒事」了。校方擔心如果畢業生拒絕公務員職位,會影響學校的就業聲譽,家人則覺得無論多頂尖的外企工作,都無法和穩定的公務員相提並論。「當時還不很清楚,自己要什麼。」陸寧說服自己,聽從學校和家人的建議,成為了一名公務員。


入職後的陸寧很快發現,這份「看起來很美」的工作並不適合自己,做一顆體制內循規蹈矩、按部就班的「螺絲釘」,不能給他帶來滿足感。


上班如喪屍,下班如活虎,甚至有段時間早上起床時,陸寧會有輕微的心律失常,身體和心理都在抗拒「上班」這件事。


於是陸寧在下班時間拼命參加各種活動,看展覽、聽講座,參加業餘話劇社的排練,和朋友組織讀書會,甚至報名學習古希臘語試圖閱讀原版《荷馬史詩》……陸寧在大學期間因為做「好學生」而缺失的自我探索課,在工作後的幾年裡補了起來。


再次提出離職申請時,陸寧還並不知道自己的下一站會是哪裡,他決定逼自己一下,把後路斷了,才有動力尋找出路。


但接踵而至的是更多的擔心和焦慮。離開公務員的「溫室」,會不會缺失很多保障?自己的社會技能,足夠在離開體制後養活自己嗎?興趣和方向總在變化,到底什麼才是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陸寧甚至已經開始「懷念」單位的好。


沒有一個離開的決定,是能夠完全決絕的,何況是相處四年的一份工作。「我現在還不確切地知道我要什麼,但我慢慢更清楚地知道自己不要什麼。」 


寫作?教書?未來還不確定,但陸寧期待一份更自由,能讓自己願意全心投入的工作。經過艱難的說服,曾異常反對辭職的父母,也在試著接受陸寧的選擇。


距離明年正式離開體制內的深井,邁入體制外的江湖的日子,陸寧還有273天。

相關焦點

  • 沒有足夠準備,不要輕易辭掉體制內的工作,一部分離開的人已後悔
    一部分說不能年紀輕輕就享受安逸,要出去看看,闖一闖,像羅振宇、馬東、張泉靈、樊登等等都是從體制內跳出來,現在做得很成功;也有一部分聲音說不要盲目的從體制內離職,不然你一定會後悔的。有個網友講述了自己從體制內離職,現在又想重新考回去的經歷。
  • 體制外的人真的了解體制內嗎?丨體制內生存實錄(下)
    相信各位讀者大多數人都有被父母逼著考公務員、考教師的經歷吧。好像在父母眼裡沒有進國企、事業單位,沒有編制就跟無業游民是一樣的。那大家都是怎麼想的呢?體制外的童鞋有想過跳進體制內嗎?是否行動上岸了呢?體制內的童鞋有想過跳出體制外嗎?是否行動跳出了呢?關於體制內外的一切,之前和大家徵集了話題,以下整理自大家的故事~其實體制是座圍城,外面的人想進去,進去的人呆久了想出來。
  • 體制外的人真的了解體制內嗎?丨體制內生存實錄(上)
    體制內/體制外的工作情況和生活如何?工作得開心嗎?有哪些經驗和建議可以分享?體制外的童鞋有想過跳進體制內嗎?是否行動上岸了呢?體制內的童鞋有想過跳出體制外嗎?是否行動跳出了呢?關於體制內外的一切,以下整理自大家的故事,本篇為上篇~綜合來看,體制內的工作並不像外界想像的清閒,一杯茶一份報紙過一天,忙起來的也有不少人,壓力有時候並不比體制外小。
  • 薑餅人可愛餅乾丨想在聖誕實現願望嗎?美味薑餅人來啦!
    薑餅人可愛餅乾丨想在聖誕實現願望嗎?美味薑餅人來啦!各位朋友早上好啊!元氣滿滿的一天又來啦!不知道各位知道薑餅人的故事,薑餅人是和馬上要到來的聖誕有關,而且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童話故事,話說薑餅人為了不作為餅乾讓吃掉,就跑出來,躲避了很多危險,但是最後還是被狐狸發現給吃掉了。薑餅人雖然被吃掉了,但是它單純、不懼苦難的精神一直在西方流傳,再加上薑餅人可愛的形狀,所以一直很受大家的歡迎。看著薑餅小人是不是很可愛呢?
  • 聖誕節和薑餅人的故事
    薑餅人還是跑得太快了。他一邊加速著跑到大路上,一邊說:「跑呀,用盡全力跑!你追不到我的,我是薑餅人!」母牛開始追在薑餅人的身後,後面跟著豬和老奶奶。但是對他們來說,薑餅人跑得實在太快了。薑餅人問道。「Of course not,」 said the fox. 「I just want to help.」 「當然不會」,狐狸說,「我只是想幫忙。」
  • 我,40歲,離開體制,創業2年,現在在全職開滴滴
     於是想到了,在現實中,家裡的老人都清一色的羨慕體制內,而年輕人卻清一色的羨慕體制外,很多不顧家人反對,離開體制內工作,一時間「逃離體制」還成為了一個熱搜詞彙。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的你會發現,等自己40歲的時候,自己真的不是那百分之二十,年輕人覺得自己不需要體制的庇護,遊走在體制之外,能夠遊刃有餘的按自己的意志做任何事,但是,在這個職場中 ,年輕人最後還是要歸於那80%,這些人後來都變得羨慕那些進入體制內的人了。
  • 無論是體制內還是體制外,都要相信未來,珍愛生命
    今天,看到很多人在關注那個在微博上留言不要進入體制內的自殺的女子。6 月 16 日,微博名 " 燕歸來 a" 用戶發微博,博文中表露出自殺傾向。當警方找到 " 燕歸來 a" 時其已經死亡,警方目前已排除他殺可能。
  • 聖誕節薑餅人,背後的故事才是最感人的
    說到聖誕節,我第一個想到的應景食品就是薑餅人餅乾了。它們一個個小巧可愛,戴著聖誕帽,圍著紅圍巾,身上點綴著各色的裝飾,嘴角上揚,一副喜洋洋的樣子,極其契合聖誕熱烈的氣氛。這麼精美的餅乾,美好到你都捨不得下口。小愛很喜歡這個薑餅人,不單因為它造型可愛,還因為它後面美好的故事。
  • 聖誕節為什麼要吃薑餅人?這五個故事你信哪一個?
    當然是薑餅! 連大名鼎鼎的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都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在這世上我只剩一便士,你只需拿著它去買薑餅。」那麼,為什麼聖誕節要吃薑餅人(Gingerbread Man)這麼可愛的食物呢?我們這裡提供了5個版本的故事,你先來猜猜:
  • 聖誕節為什麼要吃薑餅人?這五個故事你相信哪一個?
    當然是薑餅! 連大名鼎鼎的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都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在這世上我只剩一便士,你只需拿著它去買薑餅。」那麼,為什麼聖誕節要吃薑餅人(Gingerbread Man)這麼可愛的食物呢?我們這裡提供了5個版本的故事,你先來猜猜:
  • 被996壓垮的年輕人,開始逃往體制內
    「當年真是年輕啊,居然看不上體制內的工作,現在後悔死了……」今年來,潮姐時不時就能聽到這樣的感嘆。放棄騰訊75萬的年薪,回老家當公務員,不久前一位騰訊員工的選擇在網絡上引發熱議。
  • 從薑餅人、薑餅屋,到薑餅行為藝術,無姜不歡的西方聖誕
    16世紀,在英國只有專業的麵包師才被允許製作薑餅,薑餅被烘烤出來,在修道院、藥房銷售。不過,在復活節、聖誕節,貴族與平民同慶,人人都可以烤制薑餅。可愛的薑餅人薑餅人則起源於伊莉莎白一世的宮廷。伊莉莎白女王一時興起,將薑餅設計成人形,贈送給她的愛慕者們。
  • 10年前拼命進金融圈,如今扎堆考體制內,穩定才是年輕人的安全感
    以前那些拼命擠入金融圈子的人,看上去似乎做出了正確的選擇,但是現實是,很多人都已經開始回頭準備體制內工作的上岸。10年錢大家對於銀行,金融,證券這些行業有多吹捧,有多熱衷,10年後的今天,大家對於想進入體制內工作的決心就有多大。
  • 那些年扎堆進金融圈的年輕人,現在正扎堆挺進體制內
    這兩年,我身邊那些當年扎堆進金融圈的年輕人,都開始扎堆往體制內跑了。有人剛畢業就上了岸,有人工作了幾年終於上岸,還有人是早早上岸現在已經享受紅利的「既得利益者」。科普下「上岸」這個詞,學弟學妹們告訴我,它對應的是30年前的一個熱詞「下海」。
  • 體制內的年輕人,究竟在忙什麼?
    我們在工作中常看見,體制內工作任務比較重的往往都是年輕人,尤以35歲以下的人居多,而年紀偏大,特別是50多歲,臨近退休的體制內的老人,往往工作十分清閒,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一種情況呢?為什麼體制內,年輕人總是特別忙呢?
  • 「體制內」靠什麼誘惑了中國年輕人
    改革前,所有人都在「體制內」的時候,人們也沒有太意識到「體制內」的作用,所以改革以前沒有「體制內」、「體制外」概念,改革以後創造了一些和原體制不太一樣的制度,這些就被叫做「體制外」了。改革以後,多種經營出現了,也允許私營了,個體私營就開始慢慢多起來,股份制、外資、外企等多種經營方式逐步實現多元化。
  • 體制內是深井,體制外是江湖
    分析了這麼多體制內外的利弊,想必你應該開始明白,這是個很複雜的問題,那麼,我們究竟應該怎麼選擇,或者,你是否應該從體制內跳出來,或者從體制外考入體制內?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保留隨時離開體制的能力》,裡面提到一個觀點,我至今認同:在體制內的人,永遠不要以為自己的生活穩定,就可以浪費時間的天天打遊戲、上班等下班、下班等工資,這樣的生活只會讓人在晚年的時候後悔。
  • 薑餅的滋味,你知道嗎?
    心型薑餅說起薑餅,很多中國人對它的認識就是「西方人聖誕必備」。其實早在有聖誕節概念之前,薑餅就已出現。古羅馬帝國時代,薑餅就見於時人引為廚房神器的《羅馬帝國的烹飪和用餐》一書。具體原因已不可考,唯一確定的是在13世紀後期,歐洲人(據說是真實性難測的馬可·波羅)才將姜從中國帶回歐洲大陸。從本地土產變成進口香料,姜的價格也變得昂貴,所以人們只捨得在聖誕節這種日子使用,將之加入蛋糕或餅乾中調味,於是便有了「聖誕節才吃」的固定印象。在歐洲,關於薑餅的典故極多。
  • 你盡然是這樣薑餅人
    今天的故事從一首小詩開始~Run, run, fast as you can , You can’t catch me, I’m the gingerbread man萬聖節的糖果,聖誕夜的薑餅…中秋的月餅,端午的粽子,食物&文化一直這樣相輔相成。畢竟大多數人在回憶大年夜時,總忍不住嘀咕一句「哦!真懷念我媽包的豬肉餡餃子,蘸著醋真好吃~」食物啊,傳承千年一直都是節日的象徵。
  • 碎碎曲奇薑餅人有什麼用 薑餅人介紹
    碎碎曲奇(Cookie Jam)遊戲已曲奇餅乾作為遊戲元素來設計,作為吃貨的小編來說,最喜歡玩的就是這類美食的遊戲了,雖然吃不到,但是一飽眼福也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