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男性「女性化」是偽命題 或是一種庸俗化

2020-12-19 人民日報海外網

最近,關於一些青年男演員似乎有些女性化引發了爭議。一些自媒體人用「娘炮」「不男不女」等來稱呼一些年輕的演員,認為他們所表現的一種女性的氣質不是時代所需要的。對於他們提出了質疑,並認為這樣的狀況已經造成了青年一代的誤入歧途,以為女性化是主流,會對青少年產生不良影響。這種質疑應該說有其合理的因素,也反映了對於青年一代成長的高度關切和強烈責任感。但實際上,這種批評在對一些年輕演員過度女性化的指責,未必能夠確切地把握他們的憂慮的實質。

男性和女性當然有其性別的不同因素,但在當下,男性氣質或女性氣質的說法並不能夠完全把握現在爭議的核心問題。因為,男女兩性的關係在當代已經沒有傳統社會的那種涇渭分明的狀態了。經過了很多年的男女平等等方面的追求和爭取,男女兩性表現出更多的互相理解和相互包容等都已是正常的情況。男性有一些體貼、細膩的表現,也不能說是糟糕的問題。至於女性的氣質也是多種多樣的,女性主義多年來就對把女性定型為一種固定的氣質而存有尖銳的批評。現在一些男演員在氣質上有更豐富的表現,也不能簡單地加以輕視。一方面這也是某種局部的潮流的表現,另一方面也是女性或相當的青年受眾的需求。事實上,一些演員表現出更多樣的氣質也沒有什麼不妥。比如,傳統中國的戲曲中就一直有男性扮演的旦角。梅蘭芳、程硯秋等中國傑出的旦角演員也在生活中具有女性氣質,但他們的家國情懷和高尚品格也一直受到社會的高度尊重和推崇。僅僅從兩性氣質上去判斷這個問題,未必能夠準確地把握問題。

至於說整個社會男性青年都有女性化之憂,更是有些誇張。現在,無論是男性維和軍人,還是亞運會上的中國男運動員,都受到社會的關注和支持,並不存在女性化的狀況。張揚男性陽剛之氣的電影電視作品也受到社會的廣泛的關注。因此,不能簡單地說女性化變成了中國男青年的趨勢。女性也有擔當責任、也有社會使命,她們對社會的貢獻也非常巨大。簡單說一些青年男演員的表現就是女性化,這其實是將問題簡單化了。當然,我就看到有不少女性的受眾對於簡單地批評「娘炮」等有不同的意見。這種意見應該是正常的。在當下避免一種對性別問題的簡化的表達可能是更為理想的。

現在人們的批評,往往是覺得一些青年男演員,沒有表現出堂堂正正的正面的風範,受到商業化的過度影響和控制,往往顯得庸俗和品味不高,刻意地迎合一些不良的表現,為了粉絲而缺少更廣泛的社會責任,就在自己的表現中展現了並不高尚和美好的一面,對青少年的生活方式的誘導未必充滿正能量。這種情況不能簡單地歸結為女性化,而是一種庸俗化的展現。對於這些表現的詬病,其實並不僅僅是女性化能夠概括的,而是在某種女性化表現中走偏了。對於這些社會現象的憂慮和不滿是合適的 ,也是值得社會高度關注的。(作者是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相關焦點

  • 男性「 女性化」怎麼不行了?
    起因是去年5月份,全國政協常委斯澤夫在《關注和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趨勢》的提案中稱: 現在中國的青少年有柔弱、自卑、膽怯等現象,追求「小鮮肉」式的「奶油小生」。中國青少年的「女性化」趨勢,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理,必將危害中華民族的生存發展。
  • 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對?錯?
    教育部答覆「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引發熱議。如何理解「陽剛之氣」?男性在風度、氣概、體魄等方面表現出陽剛之氣,是一種美,但陽剛之氣並不等於簡單的「行為男性化」。教育不只是培養「男人」「女人」,更應注重培養人的擔當和責任感。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讓身體和心智一併健康成長,才是最該被關注的。
  • 「男性女性化」有什麼危害?
    該委員由此進一步認為,中國青少年的「女性化」趨勢,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理,必將危害中華民族的生存發展。事實上,「男性女性化」並沒有一個確切的分界。比如,在三國演義中,與「過關斬將」的關羽相比,「羽扇綸巾」的諸葛亮是不是男性女性化?
  • 男性「女性化」無關教師性別,教育環境才是問題所在!
    「兩會」期間,針對當前社會存在的男性「女性化」問題,有政協委員認為,應當在幼兒園和小學階段增加男性教師。對於這一提議,雖說觸及到了男性不願意從事幼兒園和中小學教師工作這一社會現實,但很多網友卻表示了不同看法。
  • 啤酒會使男性女性化?
    流言: 【請注意:男人啤酒喝多了會女性化】啤酒中含有植物雌激素已非新觀點,最新研究指出,植物雌激素會抑制男性睪丸分泌睪丸酮。簡單來講,植物雌激素可能使男性肌肉力量減弱、體毛減少、鬍鬚脫落、乳房和臀部發育等,這些變化將會使男人看上去越來越像女人。
  • 軍醫提醒:男性乳房女性化的預防和治療
    一、您見過男性乳房比女性乳房還要大的嗎?您了解有多少男性乳房已經女性化了嗎?    男性乳房肥大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的常見病。有文獻報導,青春期男性乳房肥大發病率高達67%,50歲以上的男性發病率也高達57%。記得有一位老教授感慨道:近兩年看到的男性乳房女性化比我前五十年見到的總和還要多!    前幾天,筆者收到一封來自南非塞內加爾的明信片,來自一位靦腆的黑人青年,25歲,在中國讀書兩年。因為我們解決了困擾他十幾年的病痛,過上了正常男孩的生活,這位非洲友人十分感激,特意寫信表達感激之情。
  • 《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
    >▲  關 注 澳 網   圓 澳 洲 夢  ▲原載:留學雜誌前幾天,一則由常委提出的《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在爸爸、媽媽們生活的年代,理想的男性形象應該是濃眉大眼,外向、勇敢的。如今,精於修飾的「小鮮肉」在年輕人中流行。在父母所處的年代,男性的力量在現實中更加重要,男性也必須扮演家庭乃至社會的頂梁柱角色。進入到新時代,男性也可以通過多樣的形式來完成自我實現。對男性的要求也不那麼刻板了。原來,男性形象必須充滿力量感。今天,男性也可以是柔弱的,或者文氣的。
  • 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提案引熱議,何為「陽剛之氣」?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現象確實存在,「正常情況下,男孩就是男孩,女孩就是女孩。」 何為「陽剛之氣」 斯澤夫在提案中認為,中國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成因很複雜,可能是獨生子女政策下「嬌生慣養」的伴生現象。
  • 男人女性化
    本報訊(通訊員劉傑華 顏丫丫)懷化市第二人民醫院靖州院區接診了一位「奇怪」的患者:患者龍某,貴州省黎平縣人,今年48歲,因腰痛住進了該院骨科,登記為男性,但他說話細聲細氣、喉結不突出、鬍子也不濃,無論從聲音還是從外貌看,都非常像女性。
  • 中國最牛教授鄭強:一個天上一個地上都是推車賣貨,差距怎那大?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出現了不少的網紅,在教師的行業當中也出現了一些網紅老師,其中有這麼一位是靠著自己的學識、靠著自己思想、靠著自己的真誠而獲得無數點讚的大學校長,他就是鄭強教授。二、男性女性化這個社會保留了不少的女漢子,然而有些男人卻是變成了「娘炮」了,這反映出什麼問題?這反應出這個社會享樂主義的人在增多,是這個社會「畸形」思想在增多。
  • 「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培養「陽剛之氣」……網友為什麼吵翻了天?
    他認為,中國青少年的「女性化」趨勢,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理,必將危害中華民族的生存發展。|全國政協常委、哈爾濱電氣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斯澤夫斯澤夫提出,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成因很複雜,也可能是獨生子女政策下「嬌生慣養」伴生的社會現象。
  • 韓國男性看起來比較女性化的5個理由
    相信有很多人都有見聞過所謂的韓流,並且被K-pop和韓國文化中大量偏中性風格的男性所吸引,他們似乎與世界各地其它地方的男性存在很大差別。但你有想過為什麼韓國會流行這種風格的男性打扮,並且將其向外輸出嗎?通過今天的文章,小編就要和你介紹,韓國男性看起來比較女性化的5個理由。
  • 「女性化」意味著什麼
    最近好多人在討論教育部關於提升男生陽剛之氣,預防男性女性化的提案。
  • 「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
    今天,教育部針對《關於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作出答覆,表示將從加強體育教師配備(適度改進體育教師教學方法
  • 你的孩子正在女性化
    《紐約時報》曾指出,隨著社會家庭和學校教育女性化程度的提高,中國的初等和中等教育似乎正面臨著繁榮與衰敗的困境。男孩正面臨嚴重的性別危機,因此,這場危機的最終原因是什麼?我想從家庭,學校和社會三個方面來談。
  • 男孩女性化,捕風捉影;增加男教師,無的放矢!
    近日,全國政協委員、哈爾濱電氣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斯澤夫在北京受訪時表示,當前社會存在部分男性「女性化」的問題。他表示,不少孩子都是由女性親屬帶大,幼兒園中的教師也大多為女性,這可能導致男性「女性化」的問題。
  • 導致男性女性化?關於豆漿的那些事一次說清
    簡單方便再加上營養豐富豆漿成為很多家庭早餐的必選之一但「漿紅是非多」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網絡上關於豆漿的傳言眾說紛紜還被賦予了各種「神奇」功效傳聞稱:喝豆漿可以豐胸痛風人群不能喝豆漿喝豆漿不能加紅糖豆漿導致乳腺癌豆漿讓男性女性化
  • 「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提案熱議背後:為何不同文化都執著於界定「男性氣概」?
    1月28日,針對有全國政協委員提出的《關於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教育部官網發布了《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4404
  • 北大教授騙炮的三板斧
    北大上周有點忙。除了法學院三年級學生包麗(化名)疑似被男朋友精神虐待自殺的新聞,數學中心博士生導師馮仁傑師風師德敗壞,以欺騙的方式腳踩N條船,也上了熱搜。北大在網絡輿論發酵後,經過核實,解除了與馮仁傑的聘用關係。
  • 【每日一詞】熱議話題「青少年女性化」用英文怎麼說?
    近日,「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相關詞條衝上微博熱搜,引起熱議。該話題的起因首先是全國政協委員提出《關於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1月28日,教育部函復該提案,並表示將從加強體育教師配備等方面研究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