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表裡不一」之作,句句一語雙關話外有話,糾結得令人心疼

2020-12-11 書中清風

李商隱的詩藏得深,晦澀,這個是文壇公認的。「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這14個字,直到今天我們依然搞不懂他追憶的到底是什麼情?因此他一直被認為是一個不是人間煙火、自帶仙氣的詩人。

但其實他也曾有過功名的追求,甚至想過攀攀關係,找找熟人。他寫過一首藏得很深的詩,表面寫七夕,背後卻藏著上不了臺面的真意。由於詩人內心的高傲和純潔,在寫這首詩的時候就特別糾結。

這首李商隱很隱晦的一首詩,因為內心似乎有兩個小人在打架,一個告訴他,高興點,誰不求人呢?一個告訴他,我對你真失望,你就不能認真寫一首七夕詩,不要寫那種溜須拍馬的詩嗎?正是在這巨大的糾結下,催生了這一首表裡不一的奇詩。

《辛未七夕》唐代:李商隱恐是仙家好別離,故教迢遞作佳期。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清漏漸移相望久,微雲未接過來遲。豈能無意酬烏鵲,惟與蜘蛛乞巧絲。

如果不了解李商隱寫作此詩的背景和緣由,會覺得這根本就是一首絕美的七夕情詩。然而一旦了解了李商隱的創作動機,我們忍不住心疼這位大詩人。明明是想寫首詩去攀關係,卻又放不下身段和面子,句句一語雙關話外有話,東拉西扯借彼言此,糾結得令人心疼。

詩表面的大意是:是不是天上的仙人都喜歡別離呢?所以佳期卻變成遙遙無期。牛郎織女,銀河迢迢,為什麼卻總要等到一年一度的金風玉露時才能相會?清漏點點滴滴,這時間怎麼如此之慢,還要相望多久呢?總算到了相會的佳期,那接織女的雲彩偏偏來得那麼遲。怎麼能忘卻酬謝填河以渡的烏鵲呢?而世人卻只知道偏愛蜘蛛,向它乞求巧絲。

當時李商隱寫作此詩,是因為自己功名無望。而當時他的故交令狐綯已出任中書侍郎兼禮部尚書,李商隱只好硬著頭皮向令狐綯求推薦自己。然而這次求情的結果是,他得到了一個和自己期望相去甚遠的官職。李商隱心存感激,但是呢又有些失望,寫下了這首詩,希望令狐兄能夠再次提攜幫助他。

最後一句,「豈能無意酬烏鵲」,一語道破了這首詩的真實意圖,令人心疼。那就是,我豈能忘了你的恩情呢?我也有意酬謝你,但是目前的處境仍然很艱難,也難以酬謝。這句話說得真是天衣無縫。一方面,表明心意,自己是感恩戴德的。一方面,如果可能的話,希望謀求更大的發展,以更好地回報故人。

縱觀全詩,無論是寫景還是寫情,都巧妙地將七夕節融合進來,再用借彼言此的方法,寫得是含蓄動人。李商隱也是凡人,求取功名未必是為了自己的富貴,也是為了一家老小的安定生活,還有自己的抱負理想,或許這就是古代文人的情非得已吧!

相關焦點

  • 李商隱聽到鄰家女半夜唉聲嘆氣,寫下此詩,道出多少恨嫁女之痛
    唐代文壇的頂級大佬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名號,詩仙詩聖詩鬼詩魔詩佛,個個都響噹噹很有範兒。所以不少人一直想給李商隱也安個頭銜,畢竟扛起了晚唐文壇半壁江山的李義山,也確實擔得起一個響亮的名號。有人打算給他取名「情聖」,卻又覺得不妥,畢竟李商隱一生只對原配王氏和初戀荷花情有獨鍾,算不得是個風流才子。後來有人覺得他的詩朦朧成謎,所幸就叫他「詩謎」,這倒也貼切。而正是這位謎一般的男子,在本期要和大家介紹的這首詩中,卻管起閒事來。他半夜聽到鄰家女女唉聲嘆氣,於是憂心忡忡地寫了首詩,詩名用的是其一貫的《無題》。
  • 李商隱很經典的一首詩,最後10字一語雙關,令人拍案叫絕!
    《落花》是李商隱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這首詩主要描寫了園中的落花,洋溢著李商隱的傷春惜花之情,抒發了李商隱對自己身世坎坷的無奈憂傷之感。全詩純用白描,卻將落花與惜花者的情思展現的淋漓盡致,尤其是最後10字一語雙關,歷來令人拍案叫絕。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李商隱的這首《落花》:高閣客竟去,小園花亂飛。
  • 唐詩中最有禪意的一場雪,來自李商隱,無一生僻字卻美得令人心醉
    詩詞的美有兩重境界,一重是字句本身的美,一重是意境之美。能做到第一重的不少,但能做到第二重的卻少之又少。最讓人無奈的是,不少人為了追求意境之美,連字句本身的美都放棄了,卻終究達不到第二重。而晚唐的李商隱則是一個二者能同時兼顧的大詩人,他一次又一次地向世人證明了唐詩的美是由外至內全方位的。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李商隱的一首《憶住一師》。這是李商隱懷念好友住一高僧所作,年少時李商隱曾跟著他求學,全詩短短28個字卻誇人不露痕跡。在詩中李商隱還為我們帶來了唐詩中最有具禪意的一場雪,雖詩中無一生僻字卻照樣能美得令人心醉。
  • 李商隱最唯美的五首七絕,每個字都美得令人心醉
    清代詩人葉燮在他的《原詩》中有這麼一段話:「七言絕句,古今推李白、王昌齡。李俊爽,王含蓄。兩人辭、調、意俱不同,各有至處。李商隱七絕寄託深而措辭婉,實可空百代無其匹也。」在他的這段話中,指出了三個七言絕句寫的最好的詩人:第一個是詩仙李白,當然無可爭議;第二個是王昌齡,他被稱為「七絕聖手」,是以七絕名世的詩人;第三個就是李商隱,葉燮稱李商隱的七言絕句「可空百代而無其匹」,可見李商隱七言絕句成就之高。今天,小樓輯錄五首李商隱的七言絕句,與大家一起品味李商隱的文字之美。
  • 皇帝召見,7歲才子當場寫下這首妙詩,句句一語雙關令人拍案叫絕
    全詩人小志氣大,短短28個字句句一語雙關令人拍案叫絕,值得一讀再讀。《賦新月》唐.繆氏子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掛在碧霄邊。時人莫道蛾眉小,三五團圓照滿天。這是一首七言古詩,通篇無一生僻字,明如白話,一看就知道不是出自大家之筆,但卻讓人感受到小詩人心中的遠大志向。詩的題目是「賦新月」,詩人便以「新月」喻己,句句一語雙關,託物言志,可謂十分高明了。
  • 倉央嘉措絕美之作,僅幾句有兩種完全不同的讀法,都美得令人心醉
    是「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還是「一個人需要隱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過一生」,亦或是「世間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事不是閒事」?倉央嘉措一生都在情與佛之間糾結,但卻用一首首質樸卻又充滿感染力的詩句,給文壇帶來了一種別樣的美。
  • 李商隱最有趣的一首詩,句句都以數字開頭,最後五個字從未被超越
    李商隱一生存詩600餘首,寫得最好的就是他那特立獨行的無題詩。今天小編跟大家分享的就是他最有一趣的一首無題詩,每句都以數字開頭,與他其它的詩想比,明如白話,淺顯易懂,令人拍案叫絕。《無題二首.其一》唐.李商隱八歲偷照鏡,長眉已能畫。十歲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 李商隱詩中的深秋月色,短短4句,便美得令人心醉!
    李商隱是我國晚唐時期著名詩人,與杜牧合稱為「小李杜」。他是晚唐乃至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所以在李商隱的筆下,很多尋常的題材,往往能夠營造出一種高超優美的意境,給予讀者美的享受。如李商隱的一首詩《霜月》。
  • 李商隱最調皮的一詩,句句以假亂真卻頗有水平,這讓杜甫情何以堪
    但在種種效仿的後輩中,唯有李商隱真的能學得一、二。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李商隱的一首調皮地模仿杜甫之作,連詩名都叫做《杜工部蜀中離席》。題目中的「杜工部」指的就是杜甫,寫這首詩李商隱正欲離開蜀中,回到梓州任職,想起當年杜甫也曾入蜀出蜀,便模仿杜甫的語氣寫了這首詩,可謂是「掛羊頭賣狗肉」了。
  • 李商隱的這首詩只有8句,卻連用了6個典故,令人拍案叫絕!
    縱觀我國古典詩詞史,典故運用最多,也最高妙的便數李商隱。本文就讓我們通過李商隱的一首詩《淚》,來見識一下古典詩詞中對於典故的妙用。《淚》是李商隱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寫於大中二年(848年)冬,為李德裕遭貶所寫。雖然這首詩只有8句,李商隱卻在詩中連用了6個典故,且個個巧妙之極,不得不令人拍案叫絕。
  • 唐代俊傑別出心裁的詩作,一語雙關,感情豐滿
    每到夏秋季節,一朵朵嬌豔的荷花就會在池塘裡次第開放,面對這奼紫嫣紅,楊萬裡暢敘友情,「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虛實結合,相得益彰;而當荷花凋謝時,李商隱也憐惜一段美好,「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 李商隱被嚴重忽視的詩,充滿童話式的浪漫,短短28字美得令人心醉
    在李商隱離世200多年後,金末文豪元好問用「詩家都愛西崑好,只恨無人作鄭箋」來形容他的詩。看起來這是一個毀譽參半的評價,他的意思是:「詩人們都喜歡李商隱的詩,但卻沒人真的能讀懂。」元好問在這裡說的並不只是詩壇之謎《錦瑟》和16首朦朧絕美的《無題》,還有許多我們不常讀的冷門詩作。
  • 李商隱水平很高的情詩,看似寫花實則句句寫人,無愛字卻飽含深情
    唐朝作為我國詩歌發展的一座高峰,大詩人可謂是比比皆是,「詩仙」李白、「詩聖」杜甫、「詩佛」王維等等,而在這些詩人中李商隱可謂是比較特殊的一位。其他詩人寫詩或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靈感迸發,或是「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的反覆推敲。
  • 李商隱最經典的一首詠梅詩,句句是千古名言,更是道盡了思鄉之苦
    梅花這種特立獨行的個性,令無數的文人為之傾倒,用最美的文字讚美梅花,所以梅花也就有了君子之花的美譽,還與竹子、菊花、蘭花並稱為「四君子花」;所代表的正是一種精神,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古代的詩詞中有很多經典的詠梅之作,大部分都是膾炙人口的千古名篇,通過梅花表達對於人生的感悟,還有對於生活的讚美,同時也借用梅花來表達思鄉之苦,總之梅花到了文人的筆下形態各異,有著不同的用途,以晚唐詩人李商隱這首《憶梅》來說,那就是一首很典型的思鄉之作,正是借景抒情,通過梅花來傳遞思鄉之苦。
  • 李商隱用荷花作比喻給妻子寫了首詩,把自己的遭遇展現得淋漓盡致
    作為晚唐著名詩人,李商隱大部分流傳的詩作都和愛情有關,構思極為精巧,字字華美,其中大量無題詩寫得非常隱晦,以至於到現在還有大量詩作,無法真正解讀出詩人的中心思想,李商隱之所以連寫詩都寫得這麼隱晦,和他一生的坎坷有著密切關係。
  • 晏殊模仿李商隱寫無題詩,句句令人心醉,道盡離別相思之苦
    他被譽為「北宋倚聲家之初祖」,他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詩詞,其中我最喜歡的一首就是他模仿李商隱寫的《無題》詩,淡雅幽迷,令人叫絕。晏殊模仿李商隱寫無題詩,每一句都令人心醉,道盡離別相思之苦《無題》油壁香車不再逢,峽雲無跡任西東。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幾日寂寥傷酒後,一番蕭索禁菸中。魚書欲寄何由達,水遠山長處處同。這是抒寫別後的相思詩。
  • 杜牧失戀寫下千古名作,200多年後才子寫首調皮詞打趣,句句高明
    晚唐大詩子杜牧,曾因不得志有過很長一段醉臥花叢的時光。那時候他寫下了不少經典愛情詩,如「春風十裡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等。但杜牧其實也曾痴情過一回,只是那是一段令人傷懷的感情。
  • 高適很經典的一首唐詩,第三句更是一語雙關的妙句,讓人百讀不厭
    其中歌頌祖國山河壯美的唐詩有詩仙李白的《望天門山》,「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敘寫友人之間深厚情意的有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當然了,大唐的盛世離不開駐守在祖國邊疆的官兵戰士日日夜夜的付出!在此期間也湧現出了一首首著名的邊塞詩。
  • 李商隱的一首悽美之作,一字一淚言有盡意無窮,義山寫詩已入化境
    自古以來大多文人,大都講求一個「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的意境,這也造就了很多詩詞雖用語平淡卻意味雋永。但是也有一些文人,在作詩作詞的時候會刻意去追求美感的,這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一個人物就是李商隱。李商隱的詩歌在唐朝也是成就極高,和杜牧合稱為「小李杜」。李商隱擅長寫愛情詞和無題詩,在他筆下誕生了「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等纏綿悱惻的美好詩句。而筆者本期要介紹的這首李商隱情詩,也是深具美感,用明麗的色彩反襯出詩人的離別愁思和失戀苦悶,可謂一字一淚言有盡而意無窮,義山寫詩已入化境。
  • 李商隱的一首無題詩,句句都會背誦,讀了千遍,也不厭倦
    李商隱是晚唐傑出的詩人,他幼年喪父,自小就懂事上進,窮人家的娃兒早當家。進入仕途後,滿以為可以實現少年時的青雲之志,卻不知不覺地陷入了牛李派別的爭奪。年輕時的義山也是意氣風發,更期待愛情美滿、事業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