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當的彩禮並不違法,但切莫因此虧欠了對雙方父母的孝道

2020-09-05 法的第N種解讀

網上有人單點我回答:當男朋友父母不管他時,應不應該要彩禮?

一、答覆此問題,首先面對的考量是,彩禮合法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條  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幹涉婚姻自由的行為。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

婚姻法及民法典雖然都明令禁止了買賣婚姻和借婚姻索取財物,但是並沒有明確禁止彩禮,而且司法解釋及實踐中,對彩禮糾紛的處理原則是,結婚生活一段時間後的彩禮是不予返還的,由是得知,在不觸及買賣婚姻及強索財務幹涉婚姻自由的前提下,遵循自願原則的彩禮是完全合法的。

婚姻是基於情感,不是一場交易,但是不能夠因此說彩禮就一定是完全的陋習。

彩禮作為流傳幾千年的傳統,是一種喜慶文化,雖然有面情觀念因素在裡面,但更是一種慶典儀式和祝福元素的有效組成部分。


個人認為,彩禮應當以自願為原則,要彩禮也要以對方拿得出為底線,不給婚姻雙方日後生活增加過重經濟負擔為原則。

二、彩禮給付和接受的主體——給付彩禮的可以是結婚的個人,接受彩禮的一定是對方父母或家庭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條  登記結婚後,按照男女雙方約定,女方可以成為男方家庭的成員,男方可以成為女方家庭的成員。

結婚彩禮的給付與接受,應當根據婚姻雙方到何家生活的具體情況而定,女方到男方家生活成為男方家庭成員的,由男方給付女方父母;女男方到女方家生活成為女方家庭成員的,由女方給付男方父母。

當然,給付彩禮的也可以是男方或者女方個人,但是,接受彩禮的一定是男方或者女方父母或者家庭,不能夠是男方或者女方個人。

為什麼呢?

因為有些傳統觀念認為,是父母含辛茹苦把子或女撫養成人,現在出嫁或者入贅到對方家,等於潑出去的水,就不再是自己家的一員了,所以要對方家庭給點補償。

但是傳統的陋習認為,彩禮是對18年撫養付出的補償。

我卻不這樣認為,我認為更恰當的理解是,彩禮是對子女加入對方家庭成員,不能夠在身邊及時孝敬這邊父母的一種補償。

所以,無論哪種觀念來理解彩禮性質,包括彩禮是喜慶饋贈,彩禮都只能夠給付給對方父母或者家庭,不能夠給結婚雙方的任一個人,因為若給了個人,作為個人財產,又被其帶到給付的這邊家庭裡來了,起不到彩禮的應有作用。

當然,給付彩禮的實質主體,也可不一定是新納家庭成員的婚姻一方,女方嫁到男方家,新郎拿不出那麼多彩禮錢,新娘背著自己的親生父母親,悄悄拿出自己私房錢,偷偷給新郎撐場面作彩禮送到嶽父家的也不是沒有。但是,新郎得有那樣的大福報,遇到此生來報恩的好妻子才行,那樣的話,一定是新郎前世有恩於新娘吧!哈哈!

三、彩禮的多少,給付與否,嫁出去的女與入贅他家的兒,並非潑出去的水,道義和法律上的贍養和繼承關係仍在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條  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給付撫養費的權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 不能夠在身邊及時孝敬這邊父母的一種補償。

第一千零七十四條  有負擔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對於父母已經死亡或者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孫子女、外孫子女,有撫養的義務。

有負擔能力的孫子女、外孫子女,對於子女已經死亡或者子女無力贍養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贍養的義務。

第一千零七十五條  有負擔能力的兄、姐,對於父母已經死亡或者父母無力撫養的未成年弟、妹,有扶養的義務。

由兄、姐扶養長大的有負擔能力的弟、妹,對於缺乏勞動能力又缺乏生活來源的兄、姐,有扶養的義務。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條  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一)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夫妻之間只是相互間以姻親關係的配偶身份而存在,結婚的任何一方不因結婚而改變與父母的血緣和法律關係,父母和子女之間撫養和繼承的法律權利和義務關係,更不受子女結婚時彩禮收取與否及多少問題而改變或者消滅。

根據上述民法典相應條款,出嫁女兒和入贅兒子,不僅對各自的父母有撫養義務,還在特定情形下,對「娘家」那邊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有繼續撫養義務。

民法典對婚姻家庭和繼承兩大問題是分列成篇的,婚姻家庭是第五篇,繼承是第六篇,更說明結婚與對父母遺產兩,出嫁與入贅不是繼承權消滅事由。

但是,友情提示一下,繼承權是不因你結婚而歸於消滅,但是你到時能實際繼承到手多少財產,完全取決於你婚後是否對「娘家」父母足夠孝順。

至於原因嘛,你懂的!

四、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無論彩禮多少及要與不要,都要對雙方父母盡孝

能夠結婚組建家庭,共同生活,都是緣分。無論善緣惡緣,都要至誠接受,切不可虧欠了對雙方父母的孝道。

而我個人的知見是,一定要多念佛,並儘可能引導雙方父母念佛,這樣的家庭一定會有大福報,此即為大孝!

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2021年結婚彩禮取消?要彩禮違法?
    彩禮,又稱訂親財禮、聘禮、聘財等。中國舊時婚姻的締結,有在婚姻約定初步達成時互相贈送聘金、聘禮的習俗,這種聘金、聘禮俗稱「彩禮」。作為中國傳統婚嫁的一種習俗,現在常常由男方給付一定的數額的財物給女方父母。和嫁妝一樣,是中國傳統婚俗中的一種「彩頭」。
  • 彩禮給對方父母,那要求返還彩禮時可否把對方父母列為共同被告?
    我們都清楚,男女雙方結婚組成家庭,男方需要向女方支付彩禮。而彩禮往往並不僅僅是男方支付給女方,也會連帶給女方的父母和其他親屬。那究竟男方起訴要求女方返還彩禮時,能否把同樣接受彩禮的女方父母列為共同被告?
  • 彩禮糾紛案件,可將對方父母列為共同被告?
    在實際生活中,彩禮的給付人和接受人並非僅限於男女雙方,還可能包括男女雙方的父母和親屬。那麼在「婚約財產糾紛」中,能否將彩禮接受方的父母列為共同被告嗎?附條件贈與行為,如果條件不成或條件消失,給付方可請求返還。在農村特別是經濟相對不發達地區來說,結婚給付財物(俗稱彩禮)的現象比較普遍,通常是因舊俗所累,並非自願。當兩人因種種原因不能成婚時,一方要求另一方予以返還,法院一般應予支持,這也符合公平的法律理念和民間的風俗習慣。
  • 2021年結婚收彩禮違法?NO,是「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
    於是一些男性網友們激動異常,大聲疾呼:「看,結婚要彩禮是違法的,男同胞們追逐幸福的春天來啦!!」其實,並非如此。早在2001年的《婚姻法》第三條中,同樣有此規定「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仔細看看,兩部法律規定一模一樣,總共九個字,一字不差。
  • 明年民法典生效後,結婚收取彩禮違法了嗎?
    是否意味著收取彩禮就違法了呢?答案是不一定。要分情況。民法典相對於其他如刑法、行政法等,都是非常注重平等主體之間的自由意志行為的,所以根據民法典自願原則以及婚姻自由的原則,如果雙方家庭對於彩禮的事情是完全屬於自願的,那麼就不受這個法條的約束。
  • 「那套400萬婚房我們就不陪嫁了」:那個說要彩禮違法的男人栽了
    雙方父母,以及雙方各自幾位比較重要的長輩一起參加了他們的訂婚宴。可是,宴席過半,夏曼父親卻拍案而起,指責周強父母言而無信。事先早已商量好的六萬六的彩禮,如今卻只給了一萬零一。周強父母對答的有理有據:「民法典說了,從2021年1月1日之後,娶媳婦不用給彩禮了,要彩禮違法。
  • 最高法答覆:彩禮糾紛案件,可將對方父母列為共同被告
    ▌編者說:在實際生活中,彩禮的給付人和接受人並非僅限於男女雙方,還可能包括男女雙方的父母和親屬。那麼在「婚約財產糾紛」中,能否將彩禮接受方的父母列為共同被告嗎?附條件贈與行為,如果條件不成或條件消失,給付方可請求返還。在農村特別是經濟相對不發達地區來說,結婚給付財物(俗稱彩禮)的現象比較普遍,通常是因舊俗所累,並非自願。當兩人因種種原因不能成婚時,一方要求另一方予以返還,法院一般應予支持,這也符合公平的法律理念和民間的風俗習慣。
  • 借婚姻索取財物,算不算違法?彩禮能不能返還?
    借婚姻索取財物,算不算違法彩禮能不能返還?近日有關彩禮問題,又在網上引起了熱議。有些網友在網上喊話未來的丈母娘,請放過你未來的女婿吧。其實對於彩禮該不該給,該給多說,一直是一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話題。當然了,我們今天要說的重點還是法律。3種情形之下,男方可以要回彩禮。
  • 2021年結婚要彩禮犯法嗎 2021年不能收彩禮是真的嗎
    那麼,2021年結婚要彩禮犯法嗎,2021年不能收彩禮是真的嗎?下面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2021年結婚要彩禮犯法嗎結婚要彩禮這個是不犯法的,但是國家規定不能索要天價彩禮。如果索要天價彩禮,那就是違法的。
  • 南昌資深律師:山東沂水提倡彩禮一萬以內,天價彩禮違法嗎
    近日,山東沂水婚俗改革,倡導彩禮不要或者少要,彩禮費控制在一萬以內;婚車不超過六輛,婚宴僅邀請直系親屬即可,規模不超過十桌;市民稱特別合理,可減輕負擔。針對當前一些地方天價彩禮,奢侈浪費辦婚禮等問題,民政部日前要求,全面推進婚俗改革,倡導簡約適當的婚俗禮儀。在我國,天價彩禮往往壓得男方一家喘不過氣。天價彩禮不是一時就能湊齊的,背後往往牽扯著幾代人的努力。
  • 訂婚宴雙方父母注意事項
    女方家長開始要10萬彩禮,男方同意。第二次突然加8萬,男方再次同意。在這之後的第二天,女方家長又突然加3萬,男方徹底不幹了,才有了後面這篇文章。整場事件的關鍵不在於所謂的21萬「天價彩禮」,而在於反覆無常的加價。因此,在雙方溝通和敲定訂婚宴的所有細節之前,最重要的是有契約精神,不能前後不一、反覆無常。
  • 承孝道文化 弘揚孝德傳統 篤定忠孝警魂——畢節消防2017年孝道...
    因此,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社會和諧,孝道是重要途徑。消防官兵歷來被讚頌為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他們以赤誠的對黨之心、果敢堅守的實際行動,守衛著人民安居樂業。自古以來,都講「忠孝兩難全」,消防官兵總是對家庭、對長輩虧欠太多。
  • 給付彩禮並非單純贈與 雙方婚約解除應當酌情退還
    法官提醒,彩禮是男女雙方為了達成結婚目的而為的給付,若雙方沒有依法辦理結婚登記,則不存在合法婚姻關係,已收受彩禮的一方應當返還。   替女友還前任彩禮   未能結婚理應返還   陳某系陳某軍、艾某之女,2015年謝某與陳某經人介紹相識戀愛。在兩人戀愛前,陳某已與王某戀愛,且雙方已訂立婚約,王某為訂立婚約向陳某一家給付了彩禮款。後因陳某與謝某相戀,王某便要求陳某一家返還彩禮。
  • 彩禮是對新家庭的扶持還是對雙方家庭的負擔
    今天看到一條提問,說起彩禮該不該給的問題。我覺得首先不應該談論該不該要的問題。應該問對方有沒有想過給,給多少父母有沒有開口要,要多少。我有個朋友結婚家裡沒房子,家公家婆想著媳婦嫁過來該有房子,於是就花了所有積蓄在老家修了一套農村別墅,女方家要彩禮男方家拿不出,有過爭吵,導致雙方父母都不愉快,最後因為女方懷孕才勉強同意。後來成家,小兩口日子都過得緊巴巴的,家公家婆很少給錢,嶽父嶽母因為沒有給彩禮覺得自己女兒受了委屈,心裡有氣也沒有幫扶多少。
  • 2021民法典婚姻不允許要彩禮是真的嗎?真相是這樣的!
    2021年民法典將實施,最近也在抖音上看到很多關於2021年結婚禁止要彩禮的段子視頻。那2021年民法典婚姻不允許要彩禮是真的嗎?要彩禮犯法嗎?真相是這樣的!一、2021民法典婚姻不允許要彩禮是真的嗎?
  • 西方國家為什麼很少提「孝道」,難道是他們不孝敬父母嗎?
    上次遇到一個在中國留學的美國人,和很多人一樣好奇,我問他,為什麼你們西方國家貌似很少講孝道,看他好像沒怎麼聽懂,我接著解釋,你父母把你養這麼大,你怎麼不給你們的父母養老呢?他回答到,讓我來到這個世界,我自己決定不了,出生是父母的事情,所以父母撫養孩子是必須的義務。
  • 浙江江西驚現「兩頭婚」,女不嫁男不娶,不要彩禮,孩子隨雙方姓
    儘管人們說,去旅行不在於記憶,而在於當時的那份心情。在時代發展的今天,我國的很多古老傳統文化也是逐漸產生了「變質」的現象,而結婚文化,這個作為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一份子,自古依舊就有著「男娶女嫁」,「彩禮嫁妝」以及「子隨父姓」這些說法,而在時代發展的今天,可能是現代文化的不斷發展,也可能是女權地位的逐漸上升,又或者是其他的原因,在我國浙江和江西等一些地區內逐漸產生了一個新的結婚現象,那就是「兩頭婚」,
  • 小姑子在我家住了三年,她出嫁的時候我該不該要點彩禮?
    如今,不少人結婚的時候,都會談及彩禮問題,雖然法律上並沒有對此有規定,但是由於各地不同的習俗,每個人想法不一樣,因此也導致了不少矛盾的出現。比如,一網友的提問,就引發了不少人的爭議。也就是,一方自願給另一方贈送的財物,但是以結婚為前提,因此法律上,最終沒有結婚,或者結婚時間短,造成家庭困難等,彩禮都是可以要求返還的。說到這,我們就發現了,其實法律上,要不要彩禮,並不是婚姻的必須條件,強行要是違法的,只能自願給,給多少,都是雙方自己商量。
  • 結婚彩禮是給女方還是女方父母
    這個風俗我們並不能去評判它是好是壞,每個人都會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考慮問題,所以看法不一樣,結果也不一樣。再說結婚要彩禮這個風俗已經在中國根深蒂固,想要去改變它很難。結婚彩禮錢歸女方父母彩禮呢又可以稱之為「聘禮」,就是結婚前男方給女方家裡的錢或者是物品,本意是感謝女方父母把這麼多年的女兒養大成人,細心培養的意思。
  • 新民法施行,要彩禮算違法?這是怎麼回事
    2021年1月1日起生效的《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二條中規完了 」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粉絲王阿姨說,還好我家小愛今年結婚了,不過要彩禮是咱們這兒多少年的習俗了,怎麼就算犯法啦小編為大家解釋,這條法律只是做為指導,倡議用,宇面表達的是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通俗講就是「不能通過以婚姻這種形式來達到賺錢的目的,但這並不等於不能收彩禮。王阿姨立馬明白了,原來是這樣,那具體怎麼樣算是違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