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1月直投子基金數同比減半 LP越來越強調跟投權 資管類AMC異軍突起

2020-12-20 每日經濟新聞

投中研究院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直投子基金數量與2019全年相比幾近腰斬,這與LP投資風偏趨緊不無關聯,甚至已經出現從過去參與基金投資向參與跟投的趨勢邁進。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有分析指出,這對LP降低投資門檻、成本、回報周期都有利,但對GP募資帶來挑戰,母基金搬來救兵的同時也讓部分賽道繼續擁擠,對於缺乏商業基礎最終告吹的「大手筆」,反而會進一步削弱投資人的信心。

數據來源:記者整理 攝圖網圖 楊靖製圖

LP直投項目成為趨勢

12月16日,投中研究院公布了2020年1~11月的VC/PE市場報告,有關各類LP開始收緊「錢袋」的數據引發業內關注。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前11個月LP投資基金數量僅為1021隻,較2019全年相比幾近腰斬。

從數據來看,近5年隨著LP跟投不斷增加,LP直投基金的數量及規模連續下滑。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LP做直投在全球範圍內都是一大趨勢,LP把越來越多的資金用於直投,而不是交給GP管理。

據投中研究院分析,在募資中,一些LP越來越強調跟投權,甚至常常超過對基金本身的關心。顯而易見的是,當LP將更多的資金留給直投也就意味著對於子基金的投資隨之減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業內人士處了解到,這樣做可以省去超額收益中的Carry提成、降低投資門檻,並提高成功率、縮短回報周期。在PE、VC發展的早期,GP常把跟投權利賦予員工進行激勵,一般可以激發內部投資團隊的投研熱情,更好地進行主動管理。

從市場化運作角度而言,大比例跟投權的釋放會導致GP面臨利潤縮水的情況。不僅如此,一位投資界人士告訴記者:「跟投權主要是針對GP內部員工的,LP參與跟投的前提是要投資子基金,單純參與跟投顯然不符合GP的利益。」

然而,VC/PE機構的出手次數目前已創近3年新低。投中數據統計顯示,2020年1~11月,中國VC/PE市場投資數量、投資規模較2019全年均有所下降,降幅分別為32%、7%,較2018全年降幅更為顯著,分別為58%、31%。

有分析指出,募資難問題加之退出有限,中小機構面臨無錢可投的窘境。此外,頭部機構紛紛搶奪優質項目投資份額,對於本就不存在競爭優勢的中小機構來說,更是另外一種打擊。

變相地,母基金順勢成為主力LP,如前海母基金就是市場化母基金趨向直投化的典型代表,其投資策略為50%用於子基金投資,另外50%用於項目直投。其中,旗下前海股權投資母基金在LP直投項目方面表現更為突出。

AMC直投案例規模增長

與母基金充當LP的還有包括引導基金、銀行保險信託等資管類AMC也在提高直投的比例。從數據來看,資管類LP在2018~2020年前11個月期間直投案例規模穩中有升,3年增長78%,今年前11個月該數據較2019全年上漲11%。

具體來說,今年AMC直投案例規模增長主要原因在於中國華融、東證資管、湖南資管、天乾資管等參與的數起大額非公開發行。以中國華融為例,僅參與的非公開發行金額就高達39248萬美元。

對此,市場持謹慎態度的一方認為,母基金不是救市資金,但當前確已成為諸多GP的資金來源,如何激發投資人信心才是關鍵,但當前個別賽道擁擠吸金導致很多被投企業缺乏商業基礎,反而會削弱投資人的信心。

從今年的投資情況來看,新基建、醫療、硬科技、新能源車為2020年最熱門的幾大投資賽道,製造業為VC/PE機構最關注領域,投資規模佔整體規模的15%。其中,5G、特高壓等新基建項目佔比最大,中興通訊、通達股份獲投規模超100億元人民幣。

此外,疫情疊加醫療健康產業的發展周期,1~11月中國VC/PE投資市場醫療健康領域獲投規模為241.19億美元,較2019全年增長60%。其中,醫藥研發領域獲投規模佔據整個醫療投資領域半壁江山。

1~11月中國VC/PE投資市場新能源車領域獲投超81億美元,佔整體汽車市場投資規模近八成,為整個汽車領域最受關注的投資賽道。其中,小鵬汽車、威馬汽車、理想、蔚來等造車新勢力最受資本青睞。

不過,賽道擁擠的後遺症也開始顯現。《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熱門賽道的細分行業中可以發現,不少是針對C端設計的產品及應用開發,但有一些至少目前仍然沒有形成商業化氛圍。比如在尖端的衛星產業鏈,即便有涉足民用衛星技術研發的投入,但多數消費者並不了解民用衛星能給自己的生活帶來哪些幫助,在商業氛圍達成之前,部分吸金賽道或已出現泡沫。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今年前11月直投子基金數量比2019全年幾近腰斬,資管類AMC異軍突起
    投中研究院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11月直投子基金數量與2019全年相比幾近腰斬,這與LP投資風偏趨緊不無關聯,甚至已經出現從過去參與基金投資向參與跟投的趨勢邁進。LP直投項目成趨勢昨天,投中研究院公布了2020年1~11月的VC/PE市場報告,有關各類LP開始收緊「錢袋」的數據引發業內關注。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前11月LP投資基金數量僅為1021隻,較2019全年相比幾近腰斬。
  • 為什麼70%的LP想跟投?| 出類
    廣義上來說,直投包括直投(Direct investment)和跟投(Co-investment)兩種主要類型,直投(Direct investment)是指LP直接向項目投資,獲得項目股權;跟投(Co-investment)通常是指LP和其已經出資的GP聯合投資某一個項目,實質上也是實現直投的一種方法。
  • 私募股權投資中的基金投資與跟投(下)
    這些機構的共同特點是規模大而且把發展跟投業務甚至是直投業務能力提高到機構的核心戰略地位,內部都配備有專門的團隊負責處理跟投業務的所有職責。這些機構在全球範圍內都有人數很多的專業投資人員,具有廣泛的行業/基金關係網,成型的投資監控和匯報體系,全面而有效的盡職調查流程、嚴謹而靈活的投資管理框架以及積極的投後管理能力。
  • 2020,母基金髮展的十字路口 未來將有哪些趨勢?
    在2017年11月《資管新規》徵求意見稿公布。直到2018年4月靴子落地之前,監管層多番警告、試探,才最終推出,監管依然講足了火候。可水龍頭依然被不可避免的關上了,突然間市場可支配的資金屈指可數,那些原來動則幾十億幾百億的基金突然沒了。
  • 投中研究院高級分析師劉璟琨:子基金盡職調查中的分享
    2018年9月20-21日,由投中信息、投中資本主辦、投中網協辦的第12屆中國投資年會有限合伙人峰會在深圳召開。投中研究院高級分析師劉璟琨在主題為「子基金盡職調查要點分享」演講中表示,盡職調查主要是為了幫助LP找到合適投資的GP,首先要解決的即是信息不對稱問題。通過書面調研、面對面的訪談,以及與項目方、LP方的訪談,可以進一步挖掘隱藏在表面下的風險。同時,LP也需要進行內部管控,通過盡職調查可以很好地降低內控的難度。盡職調查也是各子基金管理人和LP合作的重要基礎。
  • 12.16丨前11月人身險保費同比增長7.4%;英傑華出售香港和越南業務
    首批上線的組合類保險資管產品面向機構投資者發售,首日銷售額即突破6億元。(中國銀行保險網)   交銀國際:保險行業估值或恢復,明年首推平安   交銀國際發布報告稱:11月上市公司壽險保費同比繼續下降,平安、國壽和太保單月壽險保費同比均下降3%左右,新華同比下降37%。
  • 2019年母基金投資策略與方向:投資黑馬還是白馬?
    我們大白馬是投的了,因為剛剛開始幹,你不投的話別人會覺得你是不是投不進去,我們轉過頭來投了五個老兵新平臺,但是我們覺得投的還不夠,還要繼續投老兵新平臺。母基金的確不是我們的業務,只是我們的工具。前三年我們把基本盤已經打好了,往上就是優化GP的階段,前三年基本上一年投10個GP左右,而且沒有重複的,都是不一樣的GP。
  • ChinaVenture:2015年私募股權投資基金LP研究報告 | 網際網路數據...
    圖11:對2015年中國基金評估指標判斷  2.2.7 LP在基金管理中扮演角色  對於LP在基金中所扮演的角色,據調研數據進行推測, 74%的投資人傾向於進行適當比例的跟投,這一比例與2014年(71%)相比略有上升,其跟投的積極性增加。
  • GP、LP有話說
    另一個趨勢是,LP普遍越來越強化直投,或者傾向於co-GP的模式。一些有產業資源或地方資源的LP認為,自己在基金中的貢獻和作用遠遠超過出資比例所體現出來的部分,因此要求GP分享更多話語權和利益。但GP對這樣的要求感到難以滿足,認為某些LP過於「自負」。所有這些困擾著整個行業、常常充滿爭議性的問題,都在由投中網打造的最新一期「投中十問」系列LP/GP 閉門研討會上得到討論。
  • B站電競獲浙江創想文化基金領投1.8億元融資,天府文投和博瑞傳播跟投
    B站電競獲浙江創想文化基金領投1.8億元融資,天府文投和博瑞傳播跟投 北京時間1月
  • 11月券商資管業績排名出爐 華泰資管領銜三大指標
    來源:財聯社財聯社(上海,記者覃澤俊)訊,12月6日晚間,上市券商11月業績已全部發布,同時交出的還有券商資管的成績單。從11月份的情況來看,華泰資管在營收、淨利潤和淨資產三項關鍵指標上領先同行;東證融匯和招證資管以61%左右的淨利潤率並駕齊驅,領先第三名超過10%,行業格局呈現一定分化。華泰資管領銜三大指標從11月券商資管營收來看,華泰資管仍以絕對優勢領先,單月營收突破2億元。單月營收前三分別是華泰資管、東證資管和財通資管。
  • 前三季度財通資管、睿遠、農銀等4家基金權益產品收益超50%
    財通資管、睿遠、農銀匯理、朱雀等4家公募管理人旗下權益基金前三季度收益率超過50%。從更長投資周期來看,華泰保興、交銀施洛德、景順長城三家基金公司領跑近三年收益榜;諾德、景順長城、交銀施洛德等三家公司則在五年業績榜上處於領先位置。總體來看,基金行業「馬太效應」日益顯著,大中型基金公司投研實力雄厚,產品業績穩健,小型公司彎道超車的難度越來越大。
  • 券商資管、基金專戶、基金子公司等20強榜單來了
    具體來看,去年四季度,月均規模在5000億元的共6家,較三季度減少一家,分別為中信證券、國君資管、華泰資管、招商資管、申萬宏源和中信建投證券。其中,中信證券月均規模為1.1萬億元,仍是唯一一家月均規模破1萬億的券商,國君資管則以7076.67億元的規模緊隨其後,且較第三名明顯拉開差距。
  • 21資管研究: 理財子公司發展面臨十大難題 基因自帶銀行傳統烙印...
    銀行資管部門在轉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理財子公司下一步發展的策略有哪些?針對這些行業特別關注的問題,10月18日,由21世紀經濟報導、21世紀資管研究院舉辦的「中國資管30人閉門研討會(秋季)」在北京召開。來自銀行理財子公司、保險及保險資管公司、基金公司、信託公司等二十餘家資管機構以及監管機構的專家參與會議,針對過去一年多以來理財子公司和資管行業的重大課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討論。
  • 民享投資躋身2017投中最具成長性十佳LP!
    民享投資躋身2017投中最具成長性十佳LP! 文/Lisa2017-09-26 10:32:20來源:womeng--人物頻道 9月25日,由投中信息、投中資本主辦的第11屆中國投資年會有限合伙人峰會暨2017中國核心競爭力峰會在深圳福田香格裡拉酒店如期舉行。
  • 政府引導基金的2020:7號文、社會效益和回歸新常態|WISE2020 新...
    另一方面還有廣度,本身基金招商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基金管理人來為我們的招商載體提供更多的選擇。我們和基金管理人大家都是資本方,具體項目落地還是需要項目跟載體去洽談,隨著地方引導基金出資越來越成為我國基金出資的主流,基金招商方面可能是對管理人新的挑戰。
  • PPT募資行不通,LP直言:不到5%的GP能讓人眼前一亮
    另一個趨勢是,LP普遍越來越強化直投,或者傾向於co-GP的模式。一些有產業資源或地方資源的LP認為,自己在基金中的貢獻和作用遠遠超過出資比例所體現出來的部分,因此要求GP分享更多話語權和利益。但GP對這樣的要求感到難以滿足,認為某些LP過於「自負」。
  • 首家外資獨資基金公司落定,摩根資管收購上投摩根100%股權
    2020年4月3日,摩根資產管理(簡稱「摩根資管」)宣布與上海國際信託有限公司(簡稱「上海信託」)初步達成一項商業共識,將擬收購取得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簡稱「上投摩根」)股權至100%。上投摩根基金有望成為首家外商獨資的公募基金公司。
  • 讀懂116萬億大資管體系
    截至2018年6月30日,各類資管產品整體規模達到116萬億元(不含銀行保本理財),其中信託規模24.27萬億、銀行非保本理財21.01萬億、保險17.64萬億,佔比前三。銀行理財子公司1 理財子公司成為理財轉型的橋頭堡,可直投股票、不設銷售門檻,首次購買無需臨櫃、可以發行分級產品等,除母行資管部轉化外,還需要從外部(公募基金、投研機構、PE公司、信託公司等)招聘專業化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