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困,一吃完飯就困,尤其是在午飯過後,總是想要睡一覺,哈欠連天的。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吧,在春夏季節食困的現象就更加明顯了。明明晚上的睡眠時間也很充足,而且早上起床後的精神狀態也比較好,吃午飯前還精神奕奕的,但是剛吃完飯沒多久,困勁就上來了。
可能很多人都沒把這件事當回事,覺得困了就睡,實在沒時間睡覺的話,就只能硬撐著了。然後吃完午飯就發困的背後,也許還藏著什麼不為人知的事情,深究下去或許能更加了解自己的身體情況。
那麼,為啥每次吃完午飯後,都覺得很困?
每次吃完飯就發困的話,很有可能是和血糖的水平有關。如果血糖不太穩定的話, 那麼犯困的現象也會比較明顯,更容易出現血糖偏高的清理。不過並不是所有人的人都是因為血糖不穩定,才會出現飯後發困的情況的,大多數人飯後發困都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
食物進入人體之後,葡萄糖對體內的神經元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這樣人體內的內分泌以及新陳代謝都會發生一些變化。神經元出現故障之後,人也會有一種發困的感覺,越來越想要睡覺,剛吃過飯就睡覺的話會讓人更容易發胖。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剛吃完飯,身體對食物要進行消化和吸收,這樣體內的血液會大量流向腸胃,因此其他部位就沒有那麼多的血液及時供應,所以會稍稍有一些供血不足的情況出現,嚴重的話可能會導致頭暈。而飯後想睡覺也是一個非常常見的現象。
如何改善飯後發困的現象?
首先一定要控制自己的飯量,如果吃得太飽的話,體內的血糖水平也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內分泌和新陳代謝的也會受到影響,這樣人就更加容易發困了。所以建議大家每餐飯都吃到七分飽就差不多了,尤其是要控制澱粉的攝入量。
吃得太多,不僅容易長胖,也會讓人變得更加疲勞,精神也會感覺疲勞,降低自己工作和學習的效率。每餐七分飽已經可以給身體提供足夠的營養和能量,既能填飽自己的肚子,又能減少熱量的攝入。
其次,就是在吃飯的時候,一定要減少高油脂、高熱量的食物是攝入,甜食之類的食物一定要少吃,多吃一些蔬菜以及粗糧、豆制食品。減少身體的負擔,促進腸胃的蠕動,提高身體的新陳代謝,讓食物更快地被消化掉,這樣血液循環也能更加順暢,大腦能夠更快獲得新鮮的血液以及氧氣,因此發困的現象也會得到改善。
實在困得慌,午睡也是很好的
因為適當的午睡半小時,讓身體休息一下,這樣對腦力的恢復也有一定的幫助,還可以預防一些身體不適的情況出現,可以緩解血壓偏高的問題。適當的休息讓自己的精神狀態變得更好,緩解眼部的疲勞,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
但是有些人是不能午睡的
比如說身材肥胖的人,或者是年齡超過65歲的人。這些人體內的血液比較粘稠,因此血液循環不太順暢,如果吃完就睡覺的話,會增加血管的負擔,加快血管堵塞的出現,有中風的危險。
經常失眠的人最好也不要午睡。本來晚上就睡不著覺,如果再來午睡的話,晚上就更加不容易入睡了。
還有就是血壓水平太低的人也不能午睡,這樣會讓自己的血壓變得更低,讓身體變得更加疲憊,甚至還會影響到自己的呼吸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