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省政府」不見了 邁向實質「臺獨」?

2021-02-25 中評社

「行政院」賴清德6月28日在「行政院會」宣布,明年起將「省級」機關預算歸零,員額與業務今年7月1日起移撥至「國發會」等相關「部會」承接。正式宣告「臺灣省政府」、「臺灣省諮議會」、「福建省政府」走入歷史。南投中興新村「省府大樓」一樓門口的「臺灣省政府」銜牌也在7月撤下,連兼職的「臺灣省主席」也卸任了。歷經「精省」、「凍省」的「臺灣省」,終於走到「廢省」這一天。前「臺灣省政府建設廳」員工、現任南投市長宋懷琳目睹中興新村的蕭條,不勝稀噓。 

中興新村是昔日「臺灣省政府」的所在地

在更高層次的政治意涵上,「憲法」上的「臺灣省政府」、「福建省政府」表明是「中華民國」的一省,而「中華民國」涵蓋整個大陸;徹底拿掉「臺灣省政府」、「福建省政府」,被解讀為邁向實質性「臺獨」。 

「臺灣省政府」原本在臺北,1956年為了戰備需求疏散到中臺灣,1957年搬遷到南投縣南投市的中興新村,從此「臺灣省政府」與中興新村就劃上等號,國民黨將「臺灣省」打造成三民主義「模範省」,也讓中興新村成為臺灣重要的政治核心之一。隨著李登輝在1998年推動精「省」,中興新村也走上衰退的道路,但仍然保留「臺灣省政府」組織,歷經陳水扁與馬英九兩朝,以最精簡的業務維持運作20年。 

「臺灣省政府」的「省府」大樓

蔡英文上臺後,先是在去年底任命前新竹縣長鄭永金為「臺灣省諮議長」,但未依例任命其他數十位「臺灣省」諮議員。接著賴清德在今年6月28日宣示,自明年起將「省級」機關預算歸零,員額與業務也將自今年7月1日起移撥至「國發會」等相關部會承接。現存的「省級機關」,包括「臺灣省政府」、「臺灣省諮議會」,以及「福建省政府」,在「預算歸零」之後,明年起就看不到這三個機關的「預算書」了,正式宣告「省政府」走入歷史。 

「臺灣省政府」的官方網頁也在7月1日公告,本網站除2018年各月份會計報告及2018年決算,至2019年3月31日外,自2018年7月2日起將不再進行網站資料更新作業。原兼任「臺灣省主席」的「政委」吳澤成,如今在「行政院」官網介紹,職稱跟督導業務與分工表,皆不見有執掌「臺灣省政府」等相關業務,顯然連「臺灣省主席」也卸任了。 

「國發會主委」陳美伶也在7月20日來到中興新村,將「省府」大樓一樓門口的「臺灣省政府」招牌撤下,換上「中興新村活化專案辦公室」、「國家發展委員會中興辦公區」,宣示「省府」廳舍也正式轉移給「國發會」。 

南投市長宋懷琳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她曾任職「臺灣省政府建設廳」,看到從「精省」、「凍省」到「廢省」,衝擊非常大,原本「省府」的業務,可以往下丟給縣市政府就丟,縣市政府無法接的業務,現在也沒人管,可以說「精省是臺灣大災難」的開始。 

南投市長宋懷琳

「臺灣省政府」精「省」後,從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到蔡英文,歷任政府都對中興新村活化要提出相關計劃,從大學城、農業科技研究園區、藝術村喊到高等研究園區,如今「行政院長」賴清德又喊出「首都減壓」、「中興新村設第二行政中心」議題,要將中央部會遷到中興新村。 

中興新村榮景促進會理事長史祝賢透露,「省府」公務員遷出後,隨著人口老年化與長輩亡故,消費力不足,讓中興新村越來越蕭條,一年不如一年,過去中興新村第一市場的早餐店,在元旦當天一天可以賣到15000元,周末人潮為患,平均營業額都可以達到4000元,如今日營業額已經很難超過1500元,營收只剩過去的1/3。 

中興會堂,昔日「省政府」舉辦大型活動之所

宋懷琳強調,原本地方人士都一直強烈中興新村要維持行政園區,畢竟很多中央部會在臺北的辦公廳舍都是向外承租,中興新村現有這麼多廳舍,絕對能夠容納遷入。很多部會的中部辦公室原本就是在中興新村,新來的單位能有多少,另外公務員及家屬在臺北住習慣,肯不肯來南投上班,這也是個問題。 

宋懷琳提到,她在1997首次參選南投縣議員,當時中興新村四個裡的公民還有1萬人,今年她競選市長連任,中興新村四個裡公民數隻剩不到3千票,這就是精「省」後,公務人員外移跟人口老化的結果。 

相關焦點

  • 實質臺獨!民進黨欲廢「臺灣省政府」「福建省政府」
    原標題:打算廢除「臺灣省政府」與「福建省政府」,為何說民進黨當局此舉邁向實質性「臺獨」?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地區行政機構負責人賴清德到臺立法機構備詢時表示,「臺灣現在還有『臺灣省政府』這不正常」,希望明年「臺灣省政府」的預算是空的,外界評價此舉是臺灣當局進一步「去中國化」搞「臺獨」的步驟。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理解,這個所謂的「臺灣省政府」又是一個什麼機構?
  • 徐曉全:賴清德推動實質「廢省」的算計
    「廢省」是邁向「實質臺獨」的一步    抗戰勝利後,臺灣重新回到祖國懷抱。中華民國的蔣介石政權光復臺灣,1947年5月重新設置「臺灣省政府」,臺灣成為當時中國的35個省份之一。而福建省則早於1927年即設置,1949年8月福州解放後,「中華民國」的「福建省」撤到金門。
  • 賴清德出下三濫狠招,「臺灣省政府」預算要歸零,看國臺辦怎麼說
    有分析認為,賴清德此舉是邁向實質性「臺獨」。報導稱,賴清德28日上午主持「行政院院會」時稱,臺灣當局目前共有3個「省級機關」,其中「福建省政府」因金馬地區實施「戰地政務」,1956年起即「虛級化」;至於「臺灣省政府」及「臺灣省諮議會」的前身「省議會」,自1947年及1951年分別成立以來,在臺灣地方自治發展史上,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 中美對抗蔡英文邁向實質「臺獨」,大陸是否該繼續對臺忍耐
    「臺獨」分子們要麼地下活動,要麼流亡海外,活動中心在日本。 韓戰爆發後,美國把臺灣定位成包圍中國的「不沉的航空母艦」,並挾持臺灣士紳廖文毅等人搞「臺獨」活動。當年,廖文毅等人在日本東京成立所謂「臺灣民主獨立黨」,這是「臺獨」旗幟第一次被豎起。
  • 臺灣欲改成與日韓相同時區 臺學者:隱性卻實質的宣布「臺獨」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近日臺灣有網友日前於「公共政策網絡參與平臺」發起聯署,希望臺灣地區時區從與大陸相同的「GMT+8」,調整為跟日韓一樣的「GMT+9」,短短2天就成案,蔡當局主管機關最晚則必須於12月19日響應。對此,師大教授範世平表示,這是一種「隱性卻實質的宣布『臺獨』」。
  • 社科院學者:蔡英文「實質臺獨」路線已臻於完善
    原標題:學者:民進黨死抱「臺獨黨綱」 蔡英文處心積慮搞「臺獨」據香港中評社報導,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前所長餘克禮日前參加第三屆中華文化論壇時就蔡英文當局的「實質臺獨」政策主張發表看法,餘克禮認為,蔡英文是一個理念型的「臺獨主義者」,一上臺便開始全面「脫中」的「實質臺獨」路線,
  • 「去中國化」課綱審議通過 臺統派:實質「臺獨」最後一步
    據香港中評社9月17日報導,針對臺灣「教育部」課審大會就「十二年國教高中歷史課綱議題決議」,將「中國史」納入「東亞史」架構,臺灣「中國統一聯盟主席」戚嘉林表示,這是實質「法理臺獨」的最後一步,是在中國人自己領土臺灣上,先亡自己的「中國史」。
  • 學者:蔡英文「實質臺獨」路線完善 有六大行動 鐵了心對抗大陸
    中國大陸學者餘克禮認為,蔡英文是一個理念型的「臺獨主義者」,一上臺便開始全面「脫中」的「實質臺獨」路線。而目前島內政局的發展,大權在握的蔡英文當局,正在全面、深層次地推進「臺獨」,對兩岸關係發展帶來很大挑戰。
  • 邱毅評蔡英文"九二共識"表態:意圖達成實質"臺獨"
    邱毅評蔡英文"九二共識"表態:意圖達成實質"臺獨" 2016年07月22日 18:06:08  來源:中國臺灣網
  • 「臺獨」人士闖入臺灣省政府大樓被警方驅散
    據臺灣媒體報導,一群「獨」派人士昨天下午闖入位於臺灣南投中興新村的臺灣省政府大樓,並佔領位於3樓的省主席辦公室,在與警方對峙5小時後被驅離。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這群人以臺灣南部地區「獨」派人士為主,是在當天下午1點40分起以分批方式進入臺灣省府大樓,部分人甚至闖入3樓省長室,並在2樓門面掛上標語布條。
  • 媚日組織「美國臺灣政府」佔領臺灣省政府 現場插美國國旗
    位於臺灣南投市中興新村的「臺灣省政府」辦公大樓,7日下午遭上百人佔領。他們稱自己所屬的組織是美國體制下的「臺灣政府」,還在現場插起美國國旗。由於該組織既媚日又涉嫌詐騙,且這一幕發生在臺灣當局和民間紀念「七七事變」的當天,島內相當警覺。
  • 蔡英文屬"理念型臺獨" 有"成功不必在我"的心態
    (資料圖)  日前,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前所長餘克禮在接受香港中評社專訪時指出,蔡英文此次執政相較於2000年民進黨、陳水扁上臺執政最大的不同點是:她是有備而來的,其戰略目標是以「維持現狀」為表、「實質臺獨」為裡,以經濟和涉外領域作為重點切入口,設法從政治、經濟、文化、涉外、軍事等諸領域全面擺脫中國大陸對臺灣的影響、依賴、拑制。
  • 「中華民國臺灣」是新版「臺獨」論調
    自2016年5月20日民進黨重新上臺以來,拒不接受「九二共識」,持續推動「臺獨」分裂活動,對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造成嚴峻挑戰。為給「臺獨」分裂活動提供法理支撐和擴大民意支持,民進黨當局精心設計出「中華民國臺灣」論述。對此,《環球時報》發表涉臺學者王劍的署名文章指出,事實上,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臺獨」論述,又對島內民眾具有很強的迷惑性。
  • 歐洲時報:「便民」招牌後的實質
    正在人們回顧陳水扁這幾年在「臺獨」路上越走越遠、分析此舉與「漸進臺獨」、「暗獨」等等花樣的關係,解讀臺灣當局於此時機推出如此「護照」的真實用心之際,「臺獨」元老李登輝先生近日的一番鴻論,給了不少啟發。   李登輝說:「中華民國只是國號,絕不是國家,而國家應叫做臺灣」。文章評論說,李先生此論,雖非特別對「護照」而發,但卻無異於為「加注護照」加上一個精彩註腳。
  • 「中華民國臺灣」意在「臺獨正名」
    「中華民國臺灣」是個拼湊起來的奇怪名稱,意在推動「漸進式臺獨」,閹割「中華民國」,使其進一步「臺灣化」。熟悉民進黨歷史的人都知道,最早把「中華民國」和「臺灣」這兩個概念連接起來的是民進黨「臺灣前途決議文」。
  • 王劍:「中華民國臺灣」是新版「臺獨」論調
    為有效應對「臺獨」挑戰,維護臺海和平與穩定,我們必須揭穿「中華民國臺灣」論述的實質與危害。  從「建立『臺灣共和國』」到「『中華民國』是臺灣」  為清晰說明問題,我們不妨將蔡英文當局的「中華民國臺灣」論述放置於民進黨成立以來的兩岸政策路線演化過程中考察。  眾所周知,民進黨1986年成立後不久,便走上了謀求「臺獨」的道路。
  • 學者:民進黨死抱「臺獨黨綱」 蔡英文處心積慮搞「臺獨」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前所長餘克禮日前參加第三屆中華文化論壇時就蔡英文當局的「實質臺獨」政策主張發表看法,餘克禮認為,蔡英文是一個理念型的「臺獨主義者」,一上臺便開始全面「脫中」的「實質臺獨」路線,以實現臺灣是一個所謂「正常化國家」的目標。
  • 倪永傑:「臺獨」汙水升騰 蔡英文遭綁架
    臺灣《中國時報》30日發表上海臺灣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倪永傑的署名文章指出,日前年邁的李登輝還在進行年度募款大會,鼓吹「臺獨」,向蔡英文下達「憲改」的總動員令。臺灣正升騰起「臺獨」汙泥濁水,拍打著脆弱的兩岸關係懸崖。
  • 臺灣政治學者:民進黨當局走向「法理臺獨」,大陸會拿出棍棒
    臺灣東海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宋興洲表示,蔡當局若持續推動修法,觸及北京當局底線,「棍棒會拿出來」,輕則對臺經濟制裁、限縮,重則武力攻臺,臺海動蕩,假如修法通過,預期兩岸將喪失談判空間。 蔡易餘等人提案刪除「國家統一前」字眼,修改為「因應國家發展」,引發各界廣泛討論,並被視為「法理臺獨」之舉。
  • 「臺獨」史觀建構臺灣新認同?兩岸學者介紹史觀由來
    「臺獨」史觀建構臺灣新認同?兩岸學者指中華民族歷史記憶不會「了斷」中新社北京12月8日電 (記者 楊程晨)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史研究中心8日在北京召開「『臺獨』『去中國化』歷史教育批判」座談會,邀請兩岸近30位涉臺研究學者介紹「臺獨」史觀的由來,研判臺灣新課綱上路後的實質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