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延續百年的教育體系,華德福教育從理論體系到教學法可謂完備,但自身的完備並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所有的教育都是一個實踐過程,和具體的時空結合才能產生預期的效果。當年施爺爺也預料到了這部分,所以他總是非常小心地措辭,為他身後的踐行者留下空間。
我自己從初遇華德福到今天也走了十多年的實踐之路,最妙的一點就是發現這個體系的廣泛包容性,涉及的領域越多接觸的人越多,就會越發的擴展自己,同時讓華德福教育的內核定義越收縮緊實,所謂接近那有可能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核心原理。
閒話少敘,我們今天的主題是「瑜伽」。第一次了解華教體系就發現,她是自始至終從內到外地關注「關係」的體系,十多年後的今天,回顧所有相關的課程,無不把理論學習和動手實踐聯繫在一起,哪怕時間很短只能選擇偏重一方,也會給另一個方向留下空間。華教體系中最正統的貫穿頭心手的活動是音語舞(優律司美),但任何一種可以貫穿心靈的身體活動都可以與華教的精神內核無縫關聯,比如太極拳,比如瑜伽,比如很多種類的舞蹈,越是傳統的越容易關聯上。當然,因為種種原因,很多身體活動的具體表達已經離其本源越來越遠了,所以我們每個人都需要認真思考與選擇。
楊 雪
簡介:
學生時代,與瑜伽結緣,不輟習練,親身感受到瑜伽對身心的調伏。憑著對瑜伽的愛與執著,開始從事教學工作,至今已有十餘年。曾就職於國內知名的瑜伽機構,期間獲得多位明師的指導和幫助。在課程中強調開啟自我意識,幫助學生建立身與心溝通的橋梁。
2009年至今,創辦個人瑜伽工作室,探索適合現代人自我修復和療愈的方式;曾多次組織山居瑜伽靜修營。追慕質素本樸的生活方式,經年修習書法、裡千家茶道。並參與傳統文化的普及工作。
學習經歷:
2005年,蟬舟瑜伽教師資格認證;
2006年與Amit arya老師系統學習了傳統哈他瑜伽與冥想;
2014年Robyn Wexler老師孕期瑜伽教師認證;
Yoga alliance全美瑜伽聯盟RYT認證課程。
參與編寫:《讓瑜伽更容易》《孕期瑜伽》
和光找到楊雪老師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而選擇沒有完美,只有在特定時空中的「適合」。瑜伽體系從兩千多年前的印度而來,走到今天特別是最近幾十年,流派已經多得讓人眼花繚亂了。如何選擇很考驗人的定力和智慧。
在我自己練習的過程中,有幾點特別打動我的內容,一是「用最小的力」,這不是投機取巧或偷懶,而是抽絲剝繭找到內核的過程;二是要始終保持呼吸的順暢,為此可以犧牲一些強度或者體式的外在標準,這是讓自己的精神力量貫穿到肢體末端的途徑;最後是靈活的練習甚至是拆解複雜動作的方法。最終確定是楊雪老師,也正是因為我們從這些根本理念上達成了一致,楊雪老師為自己的瑜伽課程分了一個簡單的次第,首先是基礎調形,其次是基本體式,最後是連貫優美的成套練習,而這三者之間又可以根據每個習練者不同的身體和心理特點,隨著不斷加深的領悟進行切換。那為什麼是瑜伽不是太極拳不是其他的舞蹈?首先是還沒有找到合適的老師,其次是就我自己對多種身體練習體系的切身嘗試,瑜伽在靈活性上是勝出的,特別是很多躺臥的練習讓我們對身體的探索和領悟有更多的角度。
然後,說說瑜伽對育兒的支持,做過多種行業的我體會到在學習做父母的道路上最難的是理解他人,而理解他人的基礎其實是深度地全方位地理解自己。人有天然的趨利避害的心理傾向,這也是我們認識和理解自己的最大障礙,而所有能幫助我們向內了解自己的身體活動無不從誠實面對自己身體的細微之處出發,去理解那些對自己來說處於黑暗籠罩下的部分。比如對自己得髖關節和踝關節的理解,再深入一點可能會對每一節脊椎開始有更清晰的感受和理解,帶著這些從無到有的認識和理解,你會突然發現對孩子的理解不斷清晰,特別是對那些還不能清晰表達自己的嬰幼兒,以及因為生活的磨礪已經習慣隱藏自己的成人。箇中奧秘,恕我無法用語言文字表述清晰,但類比於無法在醫生面前說假話,其實也無法在功夫深厚的太極拳師、瑜伽老師的面前說假話,你的身體會直接透露你的真相。所以深入的身體練習根本上就是在練習我們的洞察力,這是做好任何事情的根本技能,養育孩子也不例外。
最後,感謝楊雪老師的傾情奉獻,希望這個系列課程能帶給你不一樣的收穫。
課程內容結合實際,經過科學編排,循序漸進,使居家練習更為安全有效。
建立正確的練習理念和方法,提升個人對瑜伽的理解和感知力。
課程為錄播形式,一期為四節課。
第一集,熱身,火能量的調動
(陽性練習)
第二集,素質練習與正位
第三集,冬季的體式序列
第四集,修復放鬆(陰性練習)
可連續觀看,跟隨習練,也可單集反覆觀看,習練揣摩,再進入下一集。
初學者和有練習經驗的同學都可以參加。
根據個人的身體特點,量力而行。主要是學習方法,提高身體素質。
孕期應避免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