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易經,有一條忌諱,千萬不能觸碰!3位易學家,親身驗證

2020-12-13 易說蓮花

我在網上寫文章解讀《易經》兩年,最近有讀者告訴我,說有人開易經課,學費收二三十萬,講得非常準,自己發生的一些事,沒告訴過別人,對方都能算出來,太神奇了。問我是否值得去參加。

我說他學《易經》有點走火入魔。二三十萬,都可以在三線城市買一套房子。用腳趾想都能知道,不值得參加。

這個社會上,很多人利用《易經》製造各種噱頭。我自己讀《易經》多年,深知其中的規律,所謂神奇,都是基於精準的推算,就像一個公式。

儒家把《易經》推崇為群經之首,可是,孔子和荀子都告誡後人說:知易者不佔,善易者不卜。

學易經,有一條忌諱,千萬不能觸碰!歷史上有3位易學家,親身驗證。

希望大家能謹記這條忌諱,只有14個字:察見淵魚者不祥,智料隱匿者有殃。

「察見淵魚者不祥,智料隱匿者有殃。」最早起源於周朝的諺語。

一個人的眼睛如果能夠看見深水下小魚的遊動,那就不吉利;一個人太聰明了,知道得太多,明察別人隱匿的事,自身就會遭殃。

《列子》記載一個故事:晉國的盜賊很猖狂,晉侯很頭疼。有一個叫郄雍的人,有非凡的識人能力,他通過看一個人的相貌,就能辨別出此人是不是盜賊,而且一看一個準。

於是,晉侯派郄雍主持辨識盜賊,從此盜賊沒有藏身之處。

晉侯很高興,說:「有郄雍,以後就沒有盜賊了。」

趙文子卻說:「盜賊不但不會盡,郄雍也一定不得好死。」

果然如此。沒過多久,郄雍被人引誘到郊外,勢單力薄,盜賊一窩蜂而上,殺了郄雍。

這是「察見淵魚者不祥,智料隱匿者有殃」的歷史典故。

中國歷史上有3位易學家,也觸犯這個忌諱,所以沒有得到善始善終。

1、漢代的京房

漢代的京房,是易學體系之「京房易」的開創者,他只活了41歲。

京房,原是李姓,出生在富貴人家,自幼好學,稟賦極高。他師從焦贛,後在傳統易學的基礎上,開創新法則,自成一支獨立的易學體系。

資料記載:「京房說《易》長於災變,分六十四卦更直日用事,以風雨寒溫為候,各有佔驗。」

「京房易」,不同於主流的《周易》。

京房把六十四卦分為八宮,重新排列卦序;綜合天幹、地支、五行,演繹京氏納甲;結合古天文、曆法、音律,形成京房建候、積算、卦氣說。對豐富易學體系,做出巨大貢獻。

京房33歲以後,逐漸得到漢元帝的重用。也因此,惹上禍端 。

一是得罪易學的同行。

漢元帝身邊,原來有御用的易學大師。京房來了之後,用自創的易學規則,所言比御用大師還準,所以得到皇帝重用,這引起同行的嫉妒。

二是參與政治改革,得罪權貴勢力。

京房是一個聰明能幹的人,他得到皇帝的重用後,慢慢地也參與一些政治的改革,這就得罪了權貴勢力。

在二者的共同合謀下,京房最終因「誹謗政治,歸惡天子」的罪名被棄市。享年41歲。

2、晉朝的郭璞

郭璞,自少博學多識,好古文、奇字,精天文、歷算、卜筮,擅長預卜先知和諸多奇異的方術。也因為如此,僅活了49歲。

郭璞是當時的知名之士,對政治影響很大。歷史記載:

有位叫王郭的宰相,想造反篡位作皇帝,又害怕郭璞算出來,就故意試探他。

王敦問郭璞:「郭先生你的易學很厲害,請你算算我的命好嗎?」

潛臺詞就是問,自己能不能當皇帝?郭璞勸他不要篡位當皇帝,否則會有不測之禍。

王敦很不高興,反問郭璞:「你算算你自己的命如何?」

郭璞笑著說:「我的命,到今天中午就完啦!因為你要殺我。」

王敦說:「我正是這個意思。」

於是,就下令把他殺了。

郭璞是一代忠臣,非貪生怕死之徒,明知道自己被殺,他也沒逃跑。

3、宋代的邵雍

到了宋代,易學成就最高的人,是「北宋五子」之一:邵雍。

邵雍師從李之才,學《河圖》、《洛書》與伏羲八卦,學有大成。他破解《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方圓圖》的運算規律,在前人的基礎上,又自創了新的易學體系,著有《皇極經世》《觀物內外篇》《先天圖》《漁樵問對》《伊川擊壤集》《梅花詩》等。

邵雍,隱而不仕。他算歷史命運,非常準,被稱為中國古代的先知。因用腦過度,身體虛弱,常年生病,活了六十多歲,因病去世。

以上,是中國歷史上最厲害的3位學易大師的真實故事。他們皆因觸犯「察見淵魚者不祥,智料隱匿者有殃」的忌諱,所以沒有得到「善始善終」。

學易的人,要始終記住老祖宗的古訓:知易者不佔,善易者不卜。

我解讀易經,有不少人,給我錢,讓我佔,我從來不佔。堅決潔身自好,不摻和別人的因果。

自己懂易,覺悟以後,反而超脫了,得到大自在。人的一生,就是那麼回事,沒什麼稀奇的。實實在在過日子,平凡自然,就是大道。

普通人不學易,也要遵循這條規則,對自己有益無害。

曾國藩寫給陳源兗的書信上說:「察見淵中魚者,不祥。願閣下為璞玉之渾含,不為水晶之光明,則有以自全而亦不失己。」

生活中,有的人利用自己的小聰明,算計他人,或者窺探別人的隱私,這種行為習慣,遲早會給自己帶來殃災。

人難得糊塗。

看破不說破,人艱不拆,點到為止,才是大智若愚。

相關焦點

  • 算命先生和易學家同樣都是學易經的,這兩種人有什麼區別?
    共同點:1.都認為易經是寶貝,都喜歡學習易經.2.都渴望通過研究易經改變人生,改變命運.3.都勤奮刻苦,都捨得花時間花力氣花錢財去鑽研易經.3.易學家們普遍文化水平高,愛好廣泛,積極樂觀,性格外向,熱情活潑,胸襟寬廣,博學多才,理想遠大,野心勃勃,鬥志昂揚,堅持不懈,百折不撓,願意為了人類的進步而貢獻力量,屬於徵服型的強者性格。
  • 這3件事不要指望學易經,它也不能給你,拜個大師報班也無濟於事
    有的人動不動拜個大師,報個班,花三兩個月學八字、學風水,美其名曰學習易學文化,指望學了之後,天上的事知道一半,地上的事全知道,無所不能。其實這些人連易經學問的整體體系和邏輯都沒有搞清楚,觀念首先都不對,筆者一直強調,實事求是,才是尊重這門學問,學易經學問一定先要正觀念,摒棄偏見,易經學問不是萬能的。起碼這三件事,不要指望學易經。
  • 易經的忠告: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注意這3件事,生活中處處有福
    1、守住你的位,不做出位之事。所謂本分,就是孔子所說的「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也就是曾子說的:「君子思不出其位。」在長短經《反經》中,孔子和他的學生之間有一個故事。子路曾任邵國總督,魯國的卿大夫季氏限百姓在五個月以內開通一條運河,子路負責這件事。
  • 《易經》由3位聖人傳承至今,孔子只是其中之一,剩下兩位是誰?
    易學界有一句話叫「易更三聖」,是說《易經》從發明到大成,有三位偉大的思想家起了重要的作用。這三個人就是始畫八卦的上古祖先伏羲氏,推演周易精微的周文王,發揮和傳承易學的精義的孔子。這三個人在易學的創立和發展史上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 易經說:要想出人頭地,就要明白情緒易怒毀於事,一展平波定成功
    《易經》也告訴我們一個簡單易懂但卻十分有用的道理:情緒易怒毀於事,一展平波定成功。意思就是人要想成事就必須放下心中的憤怒,平靜才是真正的成功者表現。心不能亂手又穩,遇事心裏面有解決的辦法,人能保持一直安靜的處事,在人心和表面共同養成安靜的習慣。就會發現生活中瑣碎之事心想事成。
  • 當代中國五位最有影響力的易經人物
    他的著名演講《易經與中華文化》,是世界上第一位科學巨匠親自解讀易經。用的是科學的理論體系。其餘的人解讀易經,因為科學素養上無法達到楊振寧教授的高度,因此就無法在整體上超越他。除非另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的科學家也來解讀易經,這樣才有可能進行比較。因此楊振寧教授的《易經與中華文化》,也將是當代易經領域的最高經典著作,值得任何一位易經學者虛心學習。
  • 《易經》提醒:男人後半生最好的風水,是從扔掉這3樣東西開始!
    人們常說:閱盡世間千百本書籍,不如讀《易經》。縱觀前古後今,一個定律出現在我們的眼前:凡是遭遇過困境,並且能夠從重重困境之中突出重圍,重新站立在自己人生巔峰時刻之人,大多數都有閱讀《周易》的經歷。孔子:凡是精讀《周易》者,人生不再有大錯。
  • 人到中年,不能觸碰的7大忌諱,否則就是跟自己過不去
    畢竟人生是一條沒有辦法返程的旅程,一旦錯誤釀成,你就沒有改過自新的機會。對於一個中年人來說,有些機會是絕對不能觸碰的,如果觸碰了,你就是跟自己過不去,比如以下七點就是如此。關於這樣的結局,想必很多人也曾嘗過,如果你們不想成為這樣的人,那就一定不要做一個經常喜歡貶低別人的人,就算是在面對某些事情有不同看法時,你也要傾聽別人的意見。如果那個人能力確實有問題,而且跟你無法相比,你也不要沾沾自喜,而是應該給予相應的尊重,千萬不要貶低別人,否則就是給自己挖坑。
  • 一個聰明的已婚女人,絕不會觸碰男人哪3個「忌諱」?
    愛情的世界裡,兩個人的相處不是無所顧忌的,即使相處再好的兩個人也要保留一定的界限,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可觸碰的忌諱,一旦被別人戳到了自己的痛點,那麼對方就會翻臉不認人的。所以聰明的已婚女人,絕不會觸碰男人下面這3個「忌諱」。你做到了嗎?
  • 一條路走不通時,可以換條路走——親子學《易經》第一講
    我們的國家有許多優秀的文化要傳下去,金庸先生就是這樣的傑出傳人,我們現在利用周末的晚上來學《易經》,學習《易經》的智慧,也是文化的傳人。 剛才有一位娃娃說。媽媽把他送到這裡來了。他不知道為什麼要來。媽媽為什麼要把你送到這兒來,媽媽為什麼不能陪你來。媽媽幹嘛去了。她不是打牌去了吧,她是做事情去了,是忙不贏。她為什麼忙不贏,她希望創造更美好的生活,讓你能夠享受到更好的教育。
  • 易經:「大器晚成,必有徵兆」,身上有這3個特徵的人,不可小覷
    以下結合易經智慧分享:「大器晚成,必有徵兆」,身上有這3個特徵的人,不可小覷一、性格偏執的人生活在不同的家境中,也導致了每個人擁有不同的性格。也許有些人會覺得性格偏執的人是一根筋,但是你會發現往往成就大事業的人,都是對自己要求十分嚴格的人,性格偏執的人可以靜下心來有選擇地去做一些事情,他們成功的概率也比常人要大得多。二、逆境中堅持學習的人家境不好,並不能代表以後沒有出息。
  • 用英語講《易經》的人
    陳彥雄曾是一名商務翻譯。 畢業於廣州外國語學院涉外秘書系的陳彥雄由此萌生了研究《易經》的興趣。今天,他已經成為我國著名的易學家,並擔任國際易學聯合會理事、中華國際易經書畫研究院院長等職。 「《易經》其實就是一部和諧學,核心是陰陽五行的平衡」,陳彥雄說,「八卦」構成一個和諧的整體、自然界和人類社會都因陰陽交感而和諧有序、生生不息。
  • 《易經》中暗藏的說話之道:真正會說話的人,從不說這3種話
    《易經》中暗藏的說話之道:真正會說話的人,從不說這3種話「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喪邦」,這是出自《論語·子路》中的一句話,由此可見古人對於「會說話」的重視。而在當今社會,也是如此,比如說在職場中,一個會說話的人,和一個木訥人,給領導的印象,之後獲得的待遇都是很有差別的。
  • 當代易學家李三志入駐中華名人庫
    當代易學家李三志入駐中華名人庫當代易學家李三志李三志,1984年生,廣西桂平市人,現居於廣西玉林。當代易學家李三志李三志老師從小受外祖父吳璇(醫卜世家)的薰陶及影響,自幼酷愛周易文化,飽覽易學群書,生來就立志成為中國國學傳統文化的研究與傳播使者。
  • 易經在算命上準不準答案來了
    易經在算命上這學問到底準不準?一個人的命運是不是有定數?很多人都非常關心這個話題。 根據歷史記載的案例來看,他是非常準的,可以說是絲毫不差,關鍵是誰在算,如果一個人在易數上成就的話,他算出來就非常的準。
  • 易經預測時這3類人不能佔卜,佔了也不靈,看看你在其中嗎?
    現代人學習易經,很大一部分也是為了佔卜預測而學,正所謂「學易先學卜」。不得不說的是,佔卜的確能給我們解決很多生活上的疑難雜症,當我們為愛情輾轉、為事業發愁、為子女發展擔憂的時候,適當的卜上一卦,可以驅逐我們心中的疑雲。用易經預測,一定要心誠,如果你跟它開玩笑,它也會跟你開玩笑,因為它比你靈光。
  • 《易經》提醒:宇宙有一種神秘力量,每個人都有,可以趨利避害
    之所以《易經》被認為是封建迷信,無疑是因為一代代相士和算命師中的騙子,他們將《易經》的名聲敗壞了。可是,當代科學家以理性的目光去研究《易經》後,卻驚異無比,並且掀起了一場易學熱。如今博士招生計劃中,有一門學科的名字叫做「《易經》與預測學」。
  • 男生這「3個部位」,千萬不能隨意觸碰,不然你就等著負責吧!
    男生這「3個部位」,千萬不能隨意觸碰,不然你就等著負責吧! 喉結 我們都知道喉結是男生才特有的東西,而且喉結離自己的嘴巴又比較近,所以不能夠被一些女孩子輕易的觸碰,
  • 易經透露:人要發財,這兩樣東西是絕對不能留下的,道理太現實!
    易經透露:人要發財,這兩樣東西是絕對不能留下的,道理太現實!《易經》中記載:「做人要明白,人追錢,永遠發不了財」。我們在社會上不斷地努力,除了要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之外,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賺錢,然後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錢是努力就能賺來的,只是多少的問題。
  • 《易經》有兩副面孔,一個是卜筮,另一個很高深!為什麼說缺一不可?
    當時,幾乎所有的易學家都在講陰陽災異,如董仲舒《春秋陰陽》、劉向《洪範五行》;以及《齊詩》中「四始五際」,《禮記》中「明堂陰陽」;孟喜、京房卦氣說更是出眾,它能作出一種計算,把陰陽災異說得毫釐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