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封殺」粵語 孫女大講普通話祖母發脾氣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因為在執信南路小學上學的女兒粵語說得不好,廣州市民曾先生家最近爆發了一場家庭紛爭。原來,執信南路小學「要求」學生不管是上課還是課餘時間,都要講普通話,時間一長,曾先生的女兒粵語荒廢,以致在家也講普通話,這令得不怎麼聽得懂普通話的祖母大發脾氣。

  孫女不講粵語祖母發脾氣

  曾先生是個地道的廣州人,他的女兒小雯(化名)在執信南路小學讀四年級,普通話說得很流利,但是粵語連個菜名都需要用普通話翻譯過來。小雯的祖母年紀大了,不怎麼聽得懂普通話,跟孫女溝通起來很不方便,平時就有些抱怨。

  幾天前,放暑假在家的小雯想吃炸雞翅,就叫祖母去菜場買,但祖母聽不懂普通話發音的「雞翅」,最後沒買回來,祖孫倆為此鬧起了彆扭。一家人晚餐時,祖母氣不過衝著兒子兒媳大發脾氣,指責他們沒教好孩子粵語,稱「這叫忘了根本」!

  曾先生後來了解到,今年執信南路小學極力推行普通話教育,有一條「不成文」的規矩,不僅要求學生上課要講普通話,還要求學生在課餘時間與同學們聊天、玩樂時也要講普通話,「他們的口號是,普通話是校園的語言」!

  「學校專門讓環保小衛士來監督, 一旦發現有學生講粵語,就會登記名字,交給老師處理。聽我女兒說,違反規定就要扣學分,被扣10分以上就不準做班幹部,還要全校點名批評。」曾先生告訴記者,女兒因為害怕被扣分,再也不敢講粵語,久而久之就不會說了。

  部分家長認為禁粵語欠妥

  「新廣州人」林先生家也遇到了相同的問題,他的孩子在執信南小學讀六年級。對於學校禁止學生講粵語的做法,林先生說,學校的初衷是為了推廣普通話,但不應該要求孩子在課餘時間也必須講普通話。

  「我們以前來廣州找工作時,因為不會粵語而錯過了不少工作機會。如今雖然成為廣州人,但語言問題仍然不時影響到工作。我們不希望自己的過去在孩子身上重演,所以希望孩子能及早說一口流利的粵語。」 林先生說。

  在執信南路上班的李姨是個老廣州,她表示,粵語是本地方言,作為一個廣州本地人,講不好粵語說不過去,但普通話也要學好。採訪中,家長大多有類似的想法,他們都覺得學校嚴厲「要求」孩子們在課餘不能講粵語的做法欠妥。他們希望學校既提倡孩子們在課堂講普通話,但不能禁止孩子們在課餘講粵語,畢竟雙語教學最適合孩子。

  老師稱學校做法無可厚非

  昨天下午,記者想就「封殺」粵語一事採訪執信南路小學負責人,但在校門口被保安攔住。後來,保安叫來一位男性老師,記者提出想進學校看「禁止講粵語」的相關規定,但對方表示「沒有文字規定」,並表示,「要想進校內採訪,需經區教育局批准」。

  該校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老師事後告訴記者,「要掌握一門語言,光靠課堂上的一點時間,肯定是不夠的,必須在日常交流中大量使用,學校要求學生在校內多講普通話的做法無可厚非」。這位老師希望家長「要理解學校做法,絕對是為了孩子好」!

  記者隨後採訪了越秀區教育局。該局有關人士只給出一句話答覆:教育部門沒有明文規定學生在校園一定不許講粵語,只是提倡大力推廣普通話。

  學校「封殺」粵語,你有何看法?請致電本報熱線87776887

  胡軍、 資勇庭

相關焦點

  • 學校封殺粵語引發家庭紛爭 祖孫倆「雞同鴨講」
    曾先生是個地道的廣州人,他的母親年紀大了,不怎麼聽得懂普通話,跟孫女溝通起來很不方便,意見很大。曾先生的女兒可謂出生在「粵語世家」,為何連「母語」也講不好?原來,她就讀的執信南路小學,「要求」在校學生不管是上課還是下課,都要講普通話。長期下來,她的粵語荒廢了,在家也習慣說普通話。
  • 廣州小學禁說粵語 校長稱在校園內必須講普通話
    近日,關於冼村小學的師生被禁止在校園裡講粵語的消息,在網上流傳開來。據發帖人稱,原因是校長認為「講粵語的都是低素質的」。對此,該校校長鄭惠回應,校園確實要求師生說普通話,但並非針對粵語,而是禁止所有方言;同時,鄭惠表示絕對沒有說過類似「低素質」的言論。
  • 奶奶嫌孫女和自己不親,對寶媽大發脾氣,兒媳的話讓婆婆啞口無言
    導讀:奶奶嫌孫女和自己不親,對寶媽大發脾氣,兒媳的話讓婆婆啞口無言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奶奶嫌孫女和自己不親,對寶媽大發脾氣,兒媳的話讓婆婆啞口無言!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廣府人講廣府話!粵語大挑戰,你是哪一級?
    記得在小時候,小編(80後)讀幼兒園、小學、初中時,學校的教學基本都是使用粵語教學,與同學之間的交流也99%是使用粵語交流。
  • 老師粵語授課遭家長投訴 學校稱兩位老師年紀大
    南都訊 記者藍信光 中堂某中學初二(10 )班女生欣欣(化名)最近悶悶不樂,因為她班上的地理老師和物理老師一直用粵語授課,作為一名從小不講粵語的外省生,她聽得「雲裡霧裡」,學習也因此受到影響。家長對此意見很大,曾多次向學校、教育部門投訴過,但問題一直未解決。
  • 粵語和普通話的差異
    她:身邊沒朋友說粵語,而且粵語也沒什麼好學的。我問:此話怎說?她說:大家都講普通話就好了,像粵語這種比較沒文化的方言,都快被邊緣化了,學它幹啥呀?學來有啥用呀!……作為一個講了幾十年粵語又叫讀過下書的香港人,我對他說的當然是不以為然。我問:言下之意,你是覺得說普通話比粵語有文化有內涵?她說:可以這麼說!
  • 廣州細路唔識講廣州話?粵語進入小學課程,傳承粵語從小做起!
    面對著客觀現實,作為廣州人的我們,應該用更積極的方式去表明我們的文化,展現我們引以為傲的粵語魅力,特別要從」娃娃抓起「,從家庭、從學校講粵語、學粵語!2017年五羊小學推出了,可能是「廣州第一本校本粵語教材」的《粵讀羊城》!
  • 英語>粵語>普通話,香港本土派心中的「語言階級」
    由於該課程設置為普通話授課,且班中只有不到10人能聽懂粵語,考慮到交流通暢,教授建議演講使用普通話或英語。全班幾乎所有人都遵守規則,唯獨三四位香港學生堅持使用粵語。由於大家聽不懂,課題報告後20分鐘的提問環節,沉默就成了唯一的主題。在這幾位粵語演講者的PPT中,我發現了不少關於內地社會的常識性錯誤。
  • 「粵語,你今日講咗未?」
    現在走在大街上,聽不見粵語了。在廣州,無論走到哪裡,普通話出現的頻率比粵語還要多。每次在地鐵上聽見幾個小孩子的對話。說著一口純正的普通話。我會說粵語,我很自豪。點解廣州人要遷就一啲唔識講又唔肯學粵語噶外省人?為左佢地聽得明就要全部人講普通話?明明系佢地來廣州,唔應該系入鄉隨俗,學習我地噶粵語文化咩?
  • 粵語對比普通話:古語更多 詞性更活
    香港《文匯報》近日刊登文章比較粵語和普通話的詞彙,文章說,有不少字詞,粵語的含義比普通話更廣,詞性更活。   粵語雖是一種方言,但大部分詞彙與普通話一樣,且受到普通話影響,不斷吸收其詞彙和表達方法。不過,由於歷史背景、地理條件、生活環境、風俗等因素的不同,粵普詞彙仍有相當差異。
  • 俄羅斯帥哥在中山大學讀博,普通話和粵語講得比我女兒還溜
    然而十二年前,無論是粵語或是廣州,對於他而言都是未曾知曉的存在。那時候,瓦夏還在老家西伯利亞讀大學,學的是翻譯,第一外語是英語,第二外語原本想學的是日語,卻陰差陽錯抽到了中文班,「老實講,原本對中文的興趣並不大。」瓦夏直言。轉變發生在2007年的暑假,當時大二的瓦夏跟著學校的中文老師來到青島參加夏令營活動。
  • 粵語普通話發音驚人對應規律,必看!
    然後,我們來建立以下的驚人對應關係吧:超過 90% 在普通話中讀一聲的字在粵語中是一聲;超過 90% 在普通話中讀二聲的字在粵語中是三聲;超過 90% 在普通話中讀三聲的字在粵語中是二聲;超過 90% 在普通話中讀四聲的字在粵語中是輕聲;至於粵語的四聲,僅在入聲時存在,一般都是作為強調字出現。
  • 海外華埠成「粵語大本營」 老華僑開始學普通話
    幸虧記者初通粵語,採訪在比比劃劃、咿咿呀呀中勉強進行。  我不禁嘟囔:原來你們不會中文啊?  「剛才講了那麼多不是中文嗎?」他們也很驚訝。原來在很多老僑的習慣中,粵語就是中文,「他中文講得幾好」實則指粵語靈光。其實他們也掌握漢字,只不過用粵語發音。  這種現象在很多唐人街都存在,越老的華埠越是這樣。許多老移民只講家鄉話就能在華埠安然生活一輩子。
  • 那些普通話不常見的粵語|城事·粵語
    關於粵語和普通話之爭,在網上一直硝煙彌久。甚至之前某APP宣布不能用方言(如粵語)。不過這種紛爭之意義,假如純粹陷入所謂的地域優勢下,那就毫無意義。假如研讀一種語言,或者說文字,抑或說方言,假如不去了解其精粹,那實在敗興。
  • 粵語倒裝,天下無雙?據說這是粵語和普通話最明顯的區別
    「XX先」——這是粵語句式最經典的。普通話說「你先吃」,粵語說「你食先」,普通話說「找不到你」,粵語說「搵你唔到」,普通話說「對不起你」,粵語說「對你唔住」。普通話說「給你一塊錢」,粵語說「俾一蚊過你」,普通話說「我給你送禮物」,粵語說「我送禮物俾你」,雙賓語的句式,粵語語序正好同普通話顛倒。那,廣東人學英語是不是特別容易些?
  • 從「你講乜話」看粵語地位
    :第一部分 《你講乜話》最近我出席一個研討會,聽到一位政府官具用蹩腳的普通話演說。一篇本來十來分鐘可以講完的演辭,她多花了起碼一半時間,不論是否說普通話的聽眾,都幾乎沒法知道她在說什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問題?因為普通話不是這位官員的母語,而她又沒有把普通話學好。什麼是她的母語?粵語。「不對!」來自北京的語言學家(中文大學普通話教育研究及發展中心榮譽專業顧問)宋欣橋說:「粵語只是方言而不是語言,沒資格叫做『母語』。」
  • 孫中山孫女孫穗瑛:小時候祖母宋慶齡教我英文
    第2頁:孫穗瑛與梅屋外孫新居嗣朗第3頁:孫穗瑛在嘉賓簿上籤上名字第4頁:孫中山的孫女孫穗瑛第5頁:孫中山孫女孫穗瑛與特約記者合影  宋慶齡基金會昨晚宴請孫中山親屬,記者有幸與孫中山的孫女孫穗瑛女士進行了短暫的對話。
  • 香港特首回應了普通話和粵語之爭,但人們依然看法不一
    我們現在都在講廣東話。所以這不是個問題。」林鄭月娥提到的這份教育局文件在 2013 年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教育局課程發展處中國語文教育組編寫,名為「普通話學與教經驗分享」。這份文件提及:「粵語屬於漢語……明確地說,一種語言中的方言不能視為『母語』。」這份文件在上個月被重新發布到網絡論壇上,引發關於香港母語的爭議。當立法會議員追問:「特首你的母語是什麼?」
  • 粵語直接翻譯為普通話?訊飛輸入法新體驗
    [PConline應用]「雞同鴨講眼碌碌」這是廣東人較為熟悉的電視劇主題曲裡的一句歌詞,外地人聽不懂粵語,而一些講粵語的人們來講普通話那也是「麻麻地」,如果有粵語跟普通話的翻譯軟體就好了,這不訊飛手機輸入法新版就有了這麼一個功能,一起來體驗一下吧。
  • 國際母語日 | 繼續講粵語,是我們最後的倔強!
    圍繞粵語和普通話,我們討論過「廣州人的普通話使用率高不高的問題」;▲ 點擊圖片查看文章《廣州的普通話使用率到底高不高? 廣州人有話要說!》討論過「華人用語大洗牌,粵語地位被替代」;爭論過「入戶廣州需不需要學會粵語」;▲ 點擊圖片查看文章《「唔識廣州話,仲想成為廣州人?」》反駁過「粵語文字化威脅民族統一」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