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理念的對比上,中美間教育差異是常被人提起的存在。中國教育重管教,美國教育更奔放自由。
一般而言,美國孩子表達和溝通能力要更出色些。很多孩子從小就能在公眾場合侃侃而談,絲毫不怯場。
反之我國的孩子就更偏含蓄內斂,想要讓孩子不怯場,可以借鑑下美國在這方面的教育。
浩菲家兒子小明快兩歲了,是個特別乖的男孩。浩菲是個女強人,生完寶寶沒多久就重返了職場。平日裡工作也非常忙,陪孩子的時間並不多。兒子有時候會讓奶奶看著,好在孩子也算乖巧懂事,平日裡特別安靜,省了浩菲不少心。
只是最近浩菲忽然意識到,這孩子的語言能力稍微有點滯後。鄰居家孩子和他同齡,已經學會叫人了,還能說一些簡單的詞彙。但是這孩子卻像個悶葫蘆,有點金口難開的意思,快兩歲了還是只會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會說的詞一隻手能數完,而且嘴還特別懶,這可讓浩菲給擔心壞了。
於是浩菲帶著孩子做了各項檢查,發現也沒啥聽力以及神經上的問題。醫生只是建議要多和孩子溝通交流,工作雖然很重要,但孩子的教育也不能落下。醫生說人家美國家長從出生時就開始鍛鍊孩子的表達能力,讓浩菲學習借鑑下美國的教育方式。
從零歲就開始做表達欲培養,也難怪美國的孩子大多都擅於表達毫不怯場了。這也給中國的寶爸寶媽們提個醒,千萬別覺得孩子小時候啥也不懂,神童也是智慧的家長帶出來的。擁有出色的表達和溝通能力,對於孩子未來的人生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
表達和溝通能力對於孩子有哪些影響?
★影響孩子的社會交往溝通
表達和溝通能力對於人際交往和社會溝通的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出色的表達和溝通能力會讓孩子更具人格魅力,在未來的人生中也更容易展開人際交往,更容易得到朋友的陪伴和發展人脈關係出色的溝通能力更有利於解決問題,助力孩子的人生發展。
★影響孩子性格的養成
表達和溝通能力直接影響著性格的養成。擁有出色的表達能力讓孩子能更具備自信力,養成開朗積極的性格。而如果表達能力沒能得到鍛鍊會讓孩子羞於表達,對自己沒有足夠的自信。不敢去挑戰新生事物,處於自卑的心態當中,甚至導致自閉。
表達和溝通能力的培養對於孩子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就需要寶媽們去借鑑美國的教育方式,從孩子出生起就注意培養孩子的表達欲和表達能力。接下來我們就了解下美國寶媽在寶寶一歲前這12個月裡是如何鍛鍊孩子表達欲的?
如何鍛鍊孩子的表達欲?
★0~1月,多方面刺激寶寶表達欲
新生兒的感官是特別敏感的,剛出生時身邊的一切都是陌生的,任何事情對於他來說都是新鮮的。雖然此時孩子還處於混沌的狀態,但寶媽越早刺激他的感官,他的反應也就會越靈敏。
一個愛的親吻,一個溫柔的微笑,以及愛的撫摸等等這都是對寶寶示愛的信號,告訴寶寶你對他毫無保留全部傾注的愛,以引導孩子給予你愛的回應。
起初可能只是無意義的咿咿呀呀,但這已經是寶寶做出回應的第一步。引導孩子勇敢地做出回應,並給予愛的鼓勵,寶寶也就會逐漸愛上交流,愛上這種愛意的互動,從而鍛鍊寶寶的表達欲,驅使著寶寶快速成長。
★1~3月,為孩子描繪這個世界
孩子滿月後,就逐漸走出了混沌的狀態,開始對日常的生活有了初步的感知,但小小的腦袋裡裝滿了大大的疑惑。
但此時他還無法表達出來,這時就需要寶媽們去耐心給孩子描繪這個世界。去介紹他身邊的一切,介紹身邊的家人,介紹他周圍的事物,和他講解每件事情的原因。
雖然此時他還無法完全理解,但這時的寶寶已經有了很強的感知力。並開始嘗試去回應爸爸媽媽們,孩子開始笑或者給你眼神上的溝通交流,家長要捕捉到這種信號給孩子回應,讓親子間逐漸建立起這種無語言溝通的默契。
★4~7月,嘗試去和孩子做問答
幾個月的互動薰陶使寶寶已經逐漸理解了身邊的世界,寶寶這時也開始嘗試發出聲音,對父母做出回應。這時寶寶只能發出無意義的單音節詞,通過語調的變化來回應父母。
家長要借著這個契機多給孩子互動,嘗試去和孩子做一些問答,引導孩子去回應你的問題,來鍛鍊孩子的理解力和初步的表達力。
睡前給孩子聲情並茂地講些故事,引導孩子參與其中,通過多種方式鍛鍊孩子的理解能力。這時的寶寶在你呼喚他時已經能夠做出回應,並嘗試開口模仿家長說話,開始能喊出媽媽這樣的單音節詞。
★8~12月,寶寶開始嘗試初步的交流
這個階段是寶寶語言的發生期,這期間寶寶的語言能力會處於較快的發展階段。此時的寶寶開始具備初步的交流能力,能夠理解家長的表達並做出回應交流。這時寶寶的語言能力剛處於萌芽期,表達上還要受到語言上的束縛,無法做到張口就來。
但聰明的寶寶會藉助表情和手勢等多種手段來進行自己的表達,以完成和家長間的交流溝通。這時的小寶寶儼然在長大的路上了,家長很難再糊弄過去了,否則他就會用多種方式來表達不滿。
這時家長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建立起語言能力,當孩子表達不完整時教孩子如何表達完整,通過這種練習來讓孩子逐漸擺脫語言能力的制約,擁有完整的表達能力。
小神童源於家長點滴的教育,學習借鑑國外優秀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我們也能培養出不光有真本事還有好口才的中國神童,不讓孩子輸在表達上。
PS: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