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賀繼勇,2013年通過考試來到了興義市雄武鄉工作,並成為了雄武鄉盤江村的一名駐村幹部。我在盤江村共包保了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在2019年已全部脫貧。
丫路組的王斯華戶則是全村最為貧困的貧困戶之一,他家共有3口人,其母親年近九旬,妻子在生育女兒王書麗半年後離家出走,至今音訊全無。三代人相依為命十多年,導致王斯華不能外出務工,只能守著幾畝貧瘠的土地艱難度日。
圖為到王斯華家走訪,了解其女兒的讀書情況
王斯華的女兒王書麗是個懂事的孩子,初中才畢業的她就準備外出打工,為的就是幫助爸爸分擔家庭負擔。我得知此情況後立即驅車趕往他家,做王書麗的思想工作,我告訴她我讀書時的親身經歷,家庭貧寒,但是深信讀書改變命運,在父母的支持和自身的努力下,終於取得了成功,讓父母過上了好日子。我希望她也能夠繼續讀書,努力深造,將來回報父親的養育之恩,並讓她不要擔心學費的事,現在學校有各種教育資助和補貼,我也會幫其想辦法。
圖為賀繼勇幫忙銷售農產品
兩天後,我再到她家走訪時,她告訴我說想去職校讀書,學會計專業。我便幫她聯繫了雲南工業技師學院,幫她實現了大學夢。2019年,我還幫助王斯華申請到了1萬元的扶貧小額信貸資金,用來發展養殖業,目前他家年人均純收入超過了8000元,王書麗在校也獲得了國家助學金及興義市教育局教育資助共計3900元,她告訴我到2021年元月份她就畢業了,同時能拿到中專、大專畢業證書,等畢業找到工作後,還會繼續攻讀本科文憑。
圖為貧困戶王書麗的在校學習情況
盤江村在村「兩委」的共同努力下,把準了貧困的主要原因,發動了產業結構調整,謀劃種植了烤菸、薏仁米、生薑、高粱、辣椒等高效經濟作物,現盤江村貧困戶已全部實現脫貧,在校大中專生大幅度提升。脫貧攻堅工作結束後,我將繼續申請到盤江村駐村,我為人民服務的心永遠灑向盤江村。 【人物小傳】 賀繼勇,男,1984年5月出生,漢族,安順學院體育教育專業畢業,黔西南州電大法學在職生,2013年12月通過事業單位招聘考試考入興義市雄武鄉人民政府工作,2018年6月考錄為公務員,先後在雄武鄉衛計中心、扶貧站工作,2014年3月派駐雄武鄉盤江村開展扶貧工作至今。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譚支樂 整理編輯 孫文竹編審 尹長東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