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工作,時不我待,只爭朝夕。 我叫高夕絢,2018年12月,從荔波縣檢察院到板旺村作為駐村幹部,參與脫貧攻堅一線工作。在村裡,我擔任兩個組的網格員,負責5戶貧困戶的幫扶工作,同時肩負著板旺村基層黨建、掃黑除惡宣傳、脫貧信息收集報送和黨建展板製作、調解群眾糾紛等工作。 新的崗位新的身份轉換,對於雖工作十幾年,但基層經驗不足的我來說,如何深入基層了解到群眾的真實想法,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成了我面臨的一大難題。
高夕絢(前右一)與受水災群眾一起清除街道淤泥
或許是因為我的性格活潑開朗、做事踏實的緣故,在村支「兩委」、脫貧攻堅隊隊友的配合下,短短一個月我就和群眾打成了一片,他們逐漸把我當成村裡人,和我交心談心敘談家常,我逐漸得到群眾的認可,群眾家裡有鬧矛盾都主動打電話叫我去調解。 以真情換真心,用真心贏信任。我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時刻維護單位的良好形象。我深深地感受到,只有深入群眾、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辦事公道,做到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才能得到群眾的讚許。
高夕絢(左三)與村幹部到板旺村廖家灣組調解群眾矛盾
剛駐村半年,一次水災讓我記憶猶新。2019年6月,由於降水量劇增,造成我包保的貧困戶蒙慶雄家房屋堡坎垮塌,嚴重危及到周圍住戶的安全。獲得消息後,我迅速與村支兩委到現場查看,並及時向單位及相關部門反映該情況,共爭取得幫扶資金0.85萬元,及時幫助蒙慶雄家解決潛在的安全隱患,消除該房對其他鄰裡存在的危機。 「高姐辦事認真,是真心對我們百姓好啊!」事後,蒙慶雄逢人就講這件事情,並親自將「精準扶貧辦實事、魚水相融檢民情」的錦旗送到荔波縣檢察院以表感激之情。當時,儘管我覺得自己做的只是一件小事、分內之事,沒想到群眾會這樣心存感激,讓我很感動。自己也默默地發誓,一定盡心盡力做好群眾的貼心人。
受災農戶蒙慶雄到荔波縣檢察院送錦旗
2019年7月,我包保的蒙德會戶在電焊時由於造作不當,導致右眼受傷,送去醫院救治。醫生說,如不及時送到上級醫院治療將會導致嚴重的後果。得知情況後,我心急如焚,考慮到該戶系未脫貧戶,家裡只有其1人,其兄弟也都是未脫貧的貧困戶,家庭都很困難,無法籌資就醫。 急群眾所急,想群眾所想。我及時向村支兩委、脫貧攻堅隊反映蒙德會的情況,發動大家自籌愛心款2600元。與此同時,我向單位以及街道辦事處相關部門申請資助,為該戶爭取得到資助款4000元,用於治療及生活費等,為其爭取寶貴的治療時機。治療期間,蒙德會的生活費、辦入院和出院手續,他只單線聯繫我。治療結束後,由於蒙德會需要調養,無法外出務工,無經濟來源。為幫助他度過難關,我四處奔走,為其申請了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村級保潔員公益崗、項目分紅,保障了他的基本生活。
高夕絢(左一)帶女兒晚上走訪群眾
在那段時間,脫貧攻堅任務重,我只有經常深夜加班趕資料。由於自己工作忙,愛人又是在鄉鎮上班,1歲多的女兒生病,我也只有帶在身邊。更忙一些的時候,我就將女兒帶著一起去駐村。 2020年1月,我到群眾家走訪,了解到網格內一戶非貧群眾覃付北家特殊情況。由於覃付北從小父母雙亡,由哥、嫂一手帶大,而哥嫂家庭負擔又重,已無力給予經濟上的幫助,而該群眾又無任何技術,收入較低。鑑於其剛成家,妻子懷孕在身,想發展生產但缺乏資金支持,我及時向單位匯報,為他籌集了6000元資金,幫助發展生產。後來,我再次到覃付北家走訪,他握住我的手激動地說:「謝謝高嬢心繫我們群眾,為民排憂解難!」
高夕絢到群眾家收集信息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為確保網格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我從大年初三開始就在一線與村支兩委、防疫工作隊員每天遊走在村裡,向群眾詳細耐心地科普新冠病毒肺炎知識,講解發熱病人多種誘因;引導大家用科學的方法抵禦病毒,消除大家的恐慌。 如何更好的發揮基層黨支部在這場防「疫」戰的戰鬥堡壘作用,成了我最關心的工作。我主動和村支兩委商量,在疫情排查上下功夫,在全村設置了八個疫情值班點,重點加大對外出務工返鄉人員和外來租住人員的排查和健康跟蹤。我不僅是駐村幹部,而且還任疫情工作隊宣傳組組長,肩負二個網格的工作任務。 除及時、準確上報二個網格的各種工作資料外,還負責撰寫全村疫情宣傳工作信息、收集防控圖片等。在疫情宣傳工作中,我與防疫工作隊通過微信群、組內公示欄、上門走訪、發放口罩等,拉著音響用本地方言和少數民族語言到14個組進行宣傳,使村寨形成一種群防群治的氛圍。此外,我與隊友們對板旺村組主道、防疫值班點、農貿市場、水井邊等進行全面消毒。
高夕絢(左一)幫助群眾搶收水稻
疫情防控開展後,得知疫情防控值班點物資匱乏,我主動向單位反映情況,解決了值班點帳篷、炭火問題。同時,我與村支兩委、駐村工作隊自發捐款並發動全村黨員、部分群眾為抗擊疫情捐款共11095元,用於購買方便麵、水、愛心盒飯、水果慰問一線值班人員,鼓舞士氣,溫暖人心。 駐村以來,我積極對接單位,向「娘家」單位為村裡申請到幫扶資金約20萬元以及為村裡提供辦公用紙、部分耗材,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好後勤保障。 情灑板旺,愛滿鄉間。我是一面旗,在脫貧攻堅的路上,我以黨員的責任感引領群眾走向致富路;我是一團火,在群眾需要我的時候,我以火的熱情溫暖著全村人。 駐村兩年有苦有樂,有喜有憂。我為自己能參與到脫貧攻堅的偉大戰役而驕傲。因為,撕掉貴州千年貧困標籤的那一雙雙手,其中也有我的。
整理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高榮華
編輯 韋一茜
編審 王璐瑤 李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