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入園,家長十三忌

2020-09-10 藍色巨犀國際教育


每到孩子入園入學的時候,幼兒的分離焦慮,家長的各種不放心,園內園外上演一場分別之戰。家長的工作對孩子適應幼兒園生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家長需了解的新生入園的十三忌,如下:

一忌:一味妥協,今天送不下,明天送

這是目前幼兒園新生入園最普遍存在的問題。家長因為心疼孩子哭,而一味推遲上幼兒園的時間。孩子哭了,家長很心疼。卻還存在僥倖的心理:也許明天,他能高高興興上幼兒園呢!這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只要堅持,就有可能不用去幼兒園,那麼當你再次送園的時候,孩子的哭鬧會更加變本加厲。

二忌:送兩天,歇一天

有的孩子剛入園時,哭鬧比較嚴重,吃飯也不如在家多,容易上火。家長感到很心疼,便想送上幾天,在家裡休息上一天,給孩子調理調理。其實這樣的想法是存在誤區的,當孩子在家裡休息一天後,再來幼兒園會感到更加陌生,特別是對於新入園的孩子來說,還沒有建立起與老師之間的依戀感情,送送停停會讓孩子的適應過程事倍功半。堅持送園,對孩子的適應至關重要。

三忌:孩子哭,我也哭

第一次離開自己的寶貝,又見到自己的寶貝哭鬧的厲害,家長的心疼也在情理之中。可是家長對孩子的情緒感染實在太強了,這種家長陪著孩子哭的情況在幼兒園的新生入園接待中司空見慣,造成孩子們錯認為家長不要他們了,讓他們認為上幼兒園不管對於他們自己,還是父母都是非常痛苦的事,加劇孩子的分離焦距,不利於孩子的適應。

四忌:「我在外面等著你!」

在祖輩送園的過程中,常常會出現這種情況,孩子一張嘴要哭,馬上對孩子說:「我不走,奶奶在外面等著你哈!」「奶奶去給你買糖,這就回來!」這種說法可能暫時有效,可是當孩子發現自己上當後,他會感覺到非常不安,因為他不知道奶奶到底去哪兒了,這讓他們沒有了安全感。

五忌:「別哭,我第一個來接你!」

許多家長會這樣許諾孩子,當孩子哭著對你說:「媽媽第一個來接我!」你忍心拒絕孩子嗎?於是好多家長隨口承諾:「好,媽媽第一個來接你!」如果你真能做到,我們當然並不反對這種方式,可是那麼多家長,您能保證您是第一個嗎?如果不能,請不要這樣回應孩子,請換一種方式回應孩子:「媽媽會早來接你!」「媽媽四點來接你!」如果輕易的承諾沒有兌現,很容易讓孩子覺得家長說話不算數,那麼家長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就大打折扣了。如果家長沒有按時來接孩子,也要說明理由。

六忌:「再哭,再哭了就不接你了!」

這是家長氣頭上的急話,可是我們一線的老師卻常常聽到。家長這話說出來,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停止哭泣,可是孩子往往越哭越厲害。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孩子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孩子理解的就是你不來接他了,這種負面效應會讓孩子覺得恐懼,恐懼幼兒園,恐懼老師,更恐懼分離焦慮。

七忌:「孩子哭了,我多和孩子呆一會就好了!」

許多家長都是抱著這樣的心理來的,他們覺得只要自己和孩子多呆一會,就一定能夠是孩子愉快的跟家長說再見。然而,往往事與願違。家長多呆一會兒,只會讓孩子的適應時間拉長,讓孩子的哭鬧和分離焦慮時間拉長。因為此時,孩子已經意識到家長可能走,分離焦慮已產生,便開始哭鬧。而家長畢竟是要離開,那是孩子還是要獨自去面對,嘗試著去適應。

八忌:「不許哭!」

誠然,每個家長都不願聽到自己孩子哭泣,哪怕是自己走了,聽不到,心裡能夠接受的了,可是卻真的不能接受孩子在自己的眼前掉眼淚。其實,面對分離焦慮,孩子選擇以哭的方式來宣洩自己的感情,是孩子正常的表達方式,壓抑孩子哭,以強制手段迫使孩子不哭,是不利於孩子心理成長的。

九忌:餵完飯再走

有的家長怕自己的孩子吃不飽,早上總想餵飽了孩子再走。然而孩子吃飽了後再和家長告別,很容易因為哭而嘔吐,而且,家長長時間逗留在活動室,會讓其他的孩子產生情緒感染,不利於孩子適應。

十忌:窗子外面看一看

家長送下孩子後,難免會不放心,於是有的家長趴在窗外看看孩子是不是能適應,可是如果一旦讓孩子發現,孩子的哭鬧會變本加厲。

十一忌:「有小朋友打你嗎?」「老師兇你嗎?」

家長對孩子的關切溢於言表,可是我們要知道,這樣的負暗示只會讓孩子更加恐懼幼兒園的生活,不自覺的建立起幼兒園不好,小朋友打我,老師兇我之類的聯想。這當然不利於孩子的健康發展,我們可以這樣問孩子:「今天你認識哪個小朋友了?」「老師表揚你了嗎?」幫助幼兒回憶幼兒園一天的美好時光,建立對幼兒園的美好情感。

十二忌:在家一定要好好補

孩子入園得頭幾天,吃飯一般都不如在家的時候吃的多,所以有些家長會刻意給孩子帶奶晚上吃飯的時候也想多做些魚蝦肉蛋給孩子補充營養。其實,孩子剛入園容易上火,在吃飯上應當注意多飲水,多吃清淡食品,而對於魚肉之類容易生痰上火的東西,應當儘量少吃,多吃蔬菜,有利於孩子免疫力的提高。

十三忌:休息的時候無節制

好不容易盼到星期六,星期天,好好陪孩子玩玩,放鬆一下吧!於是我們看到,許多孩子星期一的時候特別不容易適應,這一方面是由於休息了兩天,對環境陌生了,另一方面是由於孩子的作息規律和幼兒園不一致,從而導致了作息秩序紊亂。休息日時,家長應當儘量配合幼兒園的作息時間,幫助孩子形成規律的作息時間。3至5歲,是孩子秩序感養成的關鍵時期,養成有規律的作息習慣會使孩子受益一生。

相關焦點

  • 新生入園「十三忌」,輕鬆應對分離焦慮,家長容易踩的雷區
    家長的配合工作對孩子適應幼兒園生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孩子入園的過程中,我們許多家長朋友往往無所適從,他們的出發點是為了孩子能夠順利適應,可是結果卻事與願違,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家長需了解新生入園的十三忌:一忌:一味妥協,今天送不下,明天送 這是目前幼兒園新生入園最普遍存在的問題。家長因為心疼孩子哭,而一味推遲上幼兒園的時間。
  • 寶寶上幼兒園了,家長做好十三忌
    對於新入園的孩子來說,如何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是一個永不過時的話題。進入幼兒園,是孩子社會化的第一步,不但對於孩子來說是一個新的開始,對於家長來說也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孩子入園,第一次脫離家長,這讓許多家長的心中有了太多的不舍和太多的放心不下。
  • 「入園準備」把握好新生入園十三忌!避開「一哭二鬧三妥協」
    家長的工作對孩子適應幼兒園生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孩子入園的過程中,我們許多家長朋友往往無所適從,他們的出發點是為了孩子能夠順利適應,可是結果卻事與願違,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家長需了解的新生入園的十三忌:一忌:一味妥協,今天送不下,明天送  這是目前幼兒園新生入園最普遍存在的問題。家長因為心疼孩子哭,而一味推遲上幼兒園的時間。孩子哭了,家長很心疼。去還存在僥倖的心理:也許明天,他能高高興興上幼兒園呢!
  • 還有多少人不知道,幼兒園新生入園13忌?轉給家長看
    家長的工作對孩子適應幼兒園生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孩子入園的過程中,我們許多家長朋友往往無所適從,他們的出發點是為了孩子能夠順利適應,可是結果卻事與願違,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家長需了解的新生入園的十三忌: 一忌:一味妥協,今天送不下,明天送這是目前幼兒園新生入園最普遍存在的問題。
  • 把握好新生入園十三忌!避開「一哭二鬧三妥協」!
    在孩子入園的過程中,我們許多家長朋友往往無所適從,他們的出發點是為了孩子能夠順利適應,可是結果卻事與願違,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家長需了解的新生入園的十三忌:  這是目前幼兒園新生入園最普遍存在的問題。家長因為心疼孩子哭,而一味推遲上幼兒園的時間。孩子哭了,家長很心疼。去還存在僥倖的心理:也許明天,他能高高興興上幼兒園呢!
  • 「智慧課堂」 周五預告《新生家長加油站-孩子入園啦》
    第29課《新生家長加油站-孩子入園啦》幼兒園已經陸續開園啦,家長們是否擔心孩子們存在「分離焦慮」等問題呢?本周五的智慧父母家長課堂《新生家長加油站-孩子入園啦》邀請到心理專家幫助家長分析新入園幼兒的常見問題,並且給出對策,幫助孩子們儘快適應幼兒園生活。
  • 小班新生入園,家長需要怎麼做?
    家長的工作對孩子適應幼兒園生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孩子入園的過程中,我們許多家長朋友往往無所適從,他們的出發點是為了孩子能夠順利適應,可是結果卻事與願違,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家長需了解的新生入園的十三忌:一忌:一味妥協,今天送不下,明天送這是目前幼兒園新生入園最普遍存在的問題。家長因為心疼孩子哭,而一味推遲上幼兒園的時間。孩子哭了,家長很心疼。
  • 幼兒園新生入園,家長十三忌!這個一定要讓家長知道!
    這是目前幼兒園新生入園最普遍存在的問題。家長因為心疼孩子哭,而一味推遲上幼兒園的時間。孩子哭了,家長很心疼。去還存在僥倖的心理:也許明天,他能高高興興上幼兒園呢!有的孩子剛入園時,哭鬧比較嚴重,吃飯也不如在家多,容易上火。家長感到很心疼,便想送上幾天,在家裡休息上一天,給孩子調理調理。
  • 幼兒園新家長課堂:什麼是幼兒入園焦慮?
    幼兒園新家長課堂:什麼是幼兒入園焦慮?今天,我為您播報的主題為:《幼兒園新家長課堂:什麼是幼兒入園焦慮?》,果雪兒推出了如何幫助幼兒緩解幼兒入園分離焦慮的主題指導課程。第二個部分,如何正確認知幼兒入園焦慮?第三個部分,如何幫助幼兒緩解入園焦慮?接下來,就為各位尊敬的幼兒園園長、幼師和家長朋友分享其中的第一部分。
  • 如何正確認知幼兒入園焦慮?幼兒入園焦慮的三個特點是什麼?
    今天,我為您播報的主題為:《幼兒園新家長課堂:如何正確認知幼兒入園焦慮?》第二個部分,如何正確認知幼兒入園焦慮?第三個部分,如何幫助幼兒緩解入園焦慮?接下來,就為各位尊敬的幼兒園園長、幼師和家長朋友分享其中的第二部分。
  • 當心幼兒入園焦慮症
    按理說幼兒園生活應該是充滿期待、歡聲笑語的,但圓圓剛入園幾天來的反應讓媽媽發了愁:聽老師反饋,圓圓經常一個人坐在角落,呆呆的什麼都不願意做,害怕和別的小朋友說話,有時有人靠近,她還會尖叫。圓圓上幼兒園不哭,但緊張和害怕的情緒都藏在心裡不表露出來。心理專家提醒,圓圓的情況可能是入園焦慮症。
  • 小班幼兒入園適應調查研究
    然而現有的文獻大部分都是對現狀的描述,缺少實際的操作,除了以上的幾個方面,幼兒的性格問題,年齡特徵,幼兒教師的教育方式的也嚴重影響著幼兒的入園適應,這也是本研究要重點探究的問題就採取的措施來說,張皓認為:關鍵要從家長的角度來說1.家長要樹立正確的入園適應觀。家長面對幼兒入園時應出現的問題,如拒絕上幼兒園、哭鬧不斷、不願意別人提及與幼兒園有關的事、情緒不穩定等問題,往往束手無策。
  • 海姐姐說家教:如何幫助幼兒克服入園分離焦慮?
    入園分離焦慮是年滿三歲的幼兒,離開熟悉的家人和環境進入幼兒園而引起的焦慮、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緒反應,也就是說幼兒最初離開親人.家庭.對新環境會產生不適應的現象。家長切忌一步一回頭,將自己的焦慮傳遞給孩子。切忌以威脅的方式嚇唬孩子「你再哭我就不要你了」,這樣更加增加分離的不安全感和恐懼感。也切忌遷就孩子,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甚至曬網多於打魚。這樣不但無法幫助孩子降低分離焦慮,還給孩子得到哭鬧就可以得到滿足的錯誤信息。
  • 幼兒入園前,這份Tips家長請備好
    幼兒園招生結束啦~入園前的工作也該提前準備起來,為防之後的手忙腳亂。:幼兒園入園體檢那些事兒!每個孩子入園前都需要提供體檢報告,而幼兒體檢有效期只有3個月,所以入園體檢起碼要提前半月去做。此外,讓孩子知道「有事一定要找老師」,之前聽很多家長說孩子在幼兒園想上小便,但不敢告訴老師,最後憋了半天拉褲子裡,所以入園前必須教會孩子有事找老師說,並且知道大小便的方法。
  • 開學手冊:幼兒教師如何穩定新入園幼兒的情緒?
    入園前,請幼兒家長帶幼兒經常來幼兒園熟悉環境,讓幼兒在父母陪同下參觀幼兒園。,讓幼兒觀察每個教室,活動室,看哥哥姐姐怎樣唱歌、跳舞、做遊戲,讓他感覺幼兒園有一種吸引力,讓幼兒產生一種想上幼兒園的欲望,在觀察時特別注重觀察小班,使幼兒認識一下班裡的老師,為入園做好準備,同時還可建議家長在家幫助幼兒進一步了解幼兒園,培養幼兒最基本的生理能力,如穿衣服、洗臉、入廁、禮貌,在家裡讓幼兒按照幼兒園制度生活,使幼兒的生物鐘與幼兒園作息時間相吻合,再次要準備好幼兒入園時所必備的物品
  • 家長入園體驗幼兒的每日精彩課堂
    家長井然有序入園,在指定區域排隊籤到。9月26日上午,中大班家長全部佩戴口罩,有序在幼兒園大門口排隊,測量體溫,手部、腳底消毒後進入幼兒園,入園後根據班級老師要求,在指定地點有序籤到、參加分班家長會。「體驗」是本次中班家長會的主題,旨在讓家長通過親身體驗、實際感知,來了解幼兒的學習特點。
  • 宜昌幼兒入園體檢開始
    特別提醒8月3日起宜昌秋季幼兒(新生)入園體檢開始啦入園體檢公告宜昌市城區各幼兒園及幼兒家長:現將2020年度秋季幼兒新生入園體檢工作安排告知如下:一、體檢對象:2020年9月準備在我市城區入園的幼兒(新生)二、體檢時間:2020.8.3-2020.8.30
  • 幼兒入園分離焦慮的原因
    文章前面我們說到,怎麼看待幼兒分離焦慮期和父母怎麼對待幼兒分離焦慮期。那幼兒分離焦慮期的原因是什麼呢?分離焦慮,是一種安全依戀的表達,依戀關係也有幾種類型:安全型、反抗型和迴避型。依戀關係的好壞,會對孩子的成長帶了巨大的差異,甚至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因此家長要從嬰兒期就與孩子建立安全型的依戀關係。幼兒入園分離焦慮除了依戀關係,還有一下幾個原因:1、陌生的環境。2、與親人的分離,這是根本的原因,導致孩子哭鬧的原因是與媽媽分離。3、與陌生人相處。父母該如何應對呢?
  • 特色課程 | 如何做好幼兒入園準備?「入園適應」完美Get
    特色課程 | 如何做好幼兒入園準備?Q:什麼是「入園適應」?A:入園適應課程採用多元的教育模式,將音樂、繪畫、繪本、運動等多個主題以遊戲的方式進行,是適合2-3.5歲幼兒及其父母的優質親子活動。Q:適合多大的小朋友?
  • 幼兒入園體檢迎來高峰,家長需錯時避免擁擠
    隨著幼兒園秋季開園時間臨近,家長們紛紛帶孩子進行入園體檢,這讓市婦幼保健院迎來了入園體檢高峰期。院方提醒:儘量提前預約,錯峰就檢在市婦幼保健院預檢分診臺前,工作人員正在快速有序地接待著一批又一批新入園兒童和陪同前來的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