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龍舟包粽子插艾草……過端午需注意這幾個健康隱患

2020-12-24 河北新聞網

新華社長沙6月22日電(記者帥才)賽龍舟、包粽子、插艾草……端午節有很多傳統習俗。專家指出,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是一個需要特別注意養生的節日。

營養保健專家、湖南省胸科醫院院長唐細良介紹,端午節,人們有包粽子、吃粽子的習俗。粽子主要由糯米製作而成,糯米具有很好的食療作用,而粽葉具有清熱生津、除煩止渴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有人喜歡把粽子當零食、甜點食用,這是不對的。唐細良建議,大家在吃粽子時要搭配一些粗糧、蔬菜,這樣能減少胃腸負擔。胃腸道功能不好的人以及糖尿病患者,最好少吃粽子。

按照傳統習俗,有人在端午節飲雄黃酒,這是有健康隱患的。唐細良提醒,作為一味中藥,雄黃內含有毒的砷鹽成分,飲用雄黃酒有中毒的風險。雄黃一般不能內服,只能外用,比如塗抹一點雄黃酒在蚊蟲叮咬的部位,可以起到殺菌消毒的作用。

民間普遍認為艾草、菖蒲可以退蛇蟲、滅病菌、驅毒避邪,有人過端午節習慣用艾草煮水洗澡或在房間裡燻艾。唐細良說,有過敏性鼻炎、哮喘等呼吸系統疾病的人,不適合在房間內燻艾葉,否則可能加重病情。

來源:新華社

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

相關焦點

  • 端午與公共健康:艾草、香囊、賽龍舟
    立夏之後是端午。從文學上講接天蓮葉即將無窮碧,尤其是在江南水鄉,一派浪漫景象徐徐展開。但從節氣角度來看,那些害蟲也逐漸甦醒了。所以,夏季的疾病防治和公共健康密切相關。這其中,端午作為全民公共節日並且伴隨著對傳統文化的積極弘揚,在今年這個特殊的年景就具有了公共健康科普的嶄新意義。
  • 吃粽子賽龍舟掛艾草
    #端午節吃什麼#端午來臨憶屈原粽子飄香香萬裡,華夏兒女不平凡。吃粽子是端午節的 一大習俗之一。每逢端午佳節,家家戶戶都會吃粽子,粽子又稱「角黍」、「簡棕」,晉代時期,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的食品。據專家考證,最初吃粽子也不固定在端午,端午食粽是祭奠屈原,是後人附會而形成的,僅反映民眾的心願而已。
  • 兒時的端午|吃粽子、插艾草...你還記得哪些?
    這句詞裡的「端陽」,說的便是端午節。從古至今,中國人過端午節的方式漸漸發生了些許變化。在一些人的童年記憶中,端午節就是要吃粽子、賽龍舟;對另一些人而言,還有做香包、插艾草……一事一物,全都浸透著濃濃的溫情。 「粽子?自己包的才好吃」 如果問端午節的「網紅食品」是啥,十個人裡大概會有一多半的回答是「粽子」。準備粽子,是許多孩子們記憶中最期待的事。
  • 掛艾草 包粽子 戴五色線……「這些端午習俗讓節日更有意義」
    大河網訊(記者 賀志泉)俗話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6月24日,在鄭州街頭隨處可見賣艾草、賣香包,以及包粽子的場景,這些祖祖輩輩傳下的習俗你是否也參與了呢?一大早,家住宏鑫花園的陳慧便騎著自行車來到新密,在曲梁鎮一片荒地上,折了4棵艾草和一大包蘆葦葉,回到鄭州後又在菜市場買了一袋蜜棗和一包江米。陳慧介紹,下午會把這些食材洗洗蒸蒸,然後再將艾草掛在門口,這樣可以驅瘴避邪,等冬天幹了,再取回來泡泡腳,對身體也好。
  • 21世紀最晚端午節怎麼過?賽龍舟、包粽子、香囊艾草備齊了嗎?
    端午節必備幾大要素1.懸艾葉菖蒲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過去,天子在端午也放假,可以「帶薪休假」一整天不上朝。北京人在端午習慣去天壇轉一圈,祈福闢邪,求個身體安康合家歡,求個好姻緣百事順。廣東廣東人在端午節偏愛食蛋黃粽。蛋黃粽算得上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個頭較小,外形別致,狀如錐子。
  • 五月五,過端午,賽龍舟,吃粽子,端午節的傳統習俗你知道多少?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是中國民間十分盛行的民俗大節,過端午節,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習慣,由於我國地域廣大,再加上許多故事傳說,因此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俗話說「五月五,過端午」,除了賽龍舟和吃粽子,端午節的傳統習俗都有哪些?
  • 只吃粽子就夠了?採一株艾草,戴一包香囊,端午這樣過才有儀式感
    【掛艾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草,是一種重要的藥用植物,治病又可驅蟲。五月正直艾草生長旺期,此時功效最好。端午節在門口掛艾草、菖蒲,就像貼上一道靈符,祈禱趨利避害,消除毒災。快來跟小荔枝逛一圈,看看江蘇各地的端午都是怎麼過的吧~揚州:編個蛋兜過端午,揚大學子送祝福 每年端午,全國各地都會用不同的方式來紀念,而揚州就有著端午節為小朋友們做蛋兜的習俗。近日,揚州大學園藝與植物保護學院植保1801班全體同學就精心製作了蛋兜,送給了揚州市廣陵區陽光愛心安養中心的小朋友們。
  • 插艾葉、包粽子、吃鹽蛋 荊州人是這樣過端午的!
    荊州新聞網消息(記者 蔡國然 沈秋)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菜市場裡格外熱鬧,粽子、艾葉、皮蛋、鹽蛋大受歡迎,端午節的氣氛溫馨而美好。一大早,沙市區蛇入山菜市場裡人來人往,十分熱鬧,市場的每個通道都有粽子出售,粽子品類繁多,蛋黃粽、肉粽、紅豆粽、紅棗粽、黑米粽、清水粽應有盡有,市場裡飄滿粽香,買粽子的市民絡繹不絕。>-->粽子賣得快,店主也十分高興。
  • 特別的端午節怎麼能只吃粽子,這幾樣準備了嗎?外出記得採艾草
    又由於農曆五月天氣溼熱,多病毒疫疾,認為此時「五毒盡出」,被古人認為是「惡月」, 因此端午也被注入祛病防疫的說法。再後來又有紀念詩人屈原等歷史人物的內容,形成了現在端午節的各式風俗。各地風俗豐富多彩,又有所不同,你的端午節是如何過的呢?每年端午前我都會採集艾草和菖蒲, 用五色線纏好,掛在大門口。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為什麼還要採艾草
    五月初五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一定是有著深厚的歷史背景和文化沉澱在其中。端午節的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的內容,其風俗的形成是南北方融合的產物。
  • 端午節家家戶戶門口插的「艾草」,為何叫艾草呢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這是自古就有的習俗,至今在全國各地扔保持著,而為什麼要插艾草呢,至今人們認為的無外乎是「闢邪」、「驅瘴」、「防蚊蟲」等功效上去解說。可這只是一種時令植物自由的功效價值,其中還有一些文化內涵並不為人所知。
  •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我們家鄉還有這種風俗,寓意人丁興旺光宗耀祖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我們家鄉還有這幾種風俗,寓意人丁興旺,光宗耀祖,闢邪避暑,驅趕蚊蒼,保一方平安。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是我們很小的時候老人教的一首關於端午節的兒歌。
  • 掛香包插艾葉吃五黃 端午節不只是包粽子
    門插艾,香滿堂。戴香包,吃五黃。」5月30日是端午節,各地都有獨具特色的節日習俗,插艾葉、包粽子、掛香包、划龍舟、給小孩洗藥水浴,還有的地方要喝點雄黃酒,無論哪裡,吃粽子是必不可少的。   傳統端午節過得怎樣?有的市民趁著端午節小長假回鄉探親,陪父母包粽子過節;有的帶上一家老小,找個地方玩耍幾天;有的則呼朋喚友,約會聚餐,把節日過得熱熱鬧鬧。
  • 除了吃粽子、賽龍舟,咱老北京過端午還有這些講究
    本文轉自【北京晚報】;今兒個是端午節 說起來端午 您一定會說出幾個關鍵詞: 紀念屈原、吃粽子、賽龍舟 因此端午也稱「端五」,後來又發展到稱「重五」或「重午」,再到今天統稱為「端午」,但也有稱這一天為「端陽」或「天中」的。而北京人稱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為「單五」。 祭神祭祖除了吃粽子,賽龍舟。在端午這天,北京人還會祭神祭祖。
  • 端午節|賽龍舟、包粽子、掛艾草,作為宋朝人,五月初五該咋過?
    故本次我們主要根據宋朝遺留下來的文獻古籍與大家介紹作為宋朝人該如何度過端午節,此篇文章我們主要從端午節的命名與起源、端午節的主要娛樂活動、為何宋朝人會如此過端午節的主要原因等等來入手,為大家解讀古代人是如何過端午節的?
  • 端午節吃粽子、燻艾草……這些注意事項要了解
    賽龍舟、包粽子、插艾草……端午節有很多傳統習俗。專家指出,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是一個需要特別注意養生的節日。營養保健專家、湖南省胸科醫院院長唐細良介紹,端午節,人們有包粽子、吃粽子的習俗。粽子主要由糯米製作而成,糯米具有很好的食療作用,而粽葉具有清熱生津、除煩止渴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有人喜歡把粽子當零食、甜點食用,這是不對的。唐細良建議,大家在吃粽子時要搭配一些粗糧、蔬菜,這樣能減少胃腸負擔。胃腸道功能不好的人以及糖尿病患者,最好少吃粽子。按照傳統習俗,有人在端午節飲雄黃酒,這是有健康隱患的。
  • 端午節吃粽子、燻艾草……這些注意事項要了解!
    新華社長沙6月22日電(記者帥才)賽龍舟、包粽子、插艾草……端午節有很多傳統習俗。專家指出,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是一個需要特別注意養生的節日。營養保健專家、湖南省胸科醫院院長唐細良介紹,端午節,人們有包粽子、吃粽子的習俗。
  • 端午節南北習俗各不同 南方吃鹹鴨蛋北方插艾草
    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首民謠裡講的,是慶祝端午節的傳統民俗。昨天,本報推出「文明河南·情暖端午」活動,不少讀者通過微信、微博、熱線電話與河南商報聯繫,講述了記憶中的端午節。
  • 插艾、吃粽子、系五彩繩、掛鍾馗畫 宿州人這樣過端午
    端午臨近,粽葉飄香,超市裡、農貿市場到處都可以看到各式各樣包裝精美、經濟實惠的粽子,市民們在品嘗美味佳餚的同時,也可以享受這一傳統節日帶來的幸福時光。門楣上插艾草殺菌防病「清明插柳,端午插艾。過去住草房時,端午節這天,要把艾條插在房簷下,現在住樓房了,就在大門上插兩條,算是過節了。」6月13日上午,家住宿城南關的李蘭英老人說。李奶奶告訴皖北晨刊記者,端午節插艾是流傳已久的習俗,以前住在農村時,路旁、河邊都種有艾草,端午節前一天,她會拿著鐮刀割一把回家。節日當天,家家戶戶灑掃庭院,把艾條插於門楣兩邊,老一輩人說這樣可以闢邪驅瘴。
  • 包粽子、掛香囊、DIY龍舟……燕塘街坊花式過端午!
    「五月五,過端午賽龍舟,敲鑼鼓」……明天就是端午節啦!端午的習俗有很多吃粽子、賽龍舟、飲雄黃、掛菖蒲……為傳承端午傳統文化,豐富社區生活,促進鄰裡交流,昨天下午,燕塘社區在新燕花園前開展「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遊園活動。活動現場設置了包粽子、掛香包、DIY龍舟模型、系五彩繩等豐富多彩的端午民俗體驗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