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年,都會曝出演藝明星因抑鬱症自殺的消息,那些原本鮮活的生命突然隕落不禁令人嘆息。而如今,除了成年人,抑鬱症也正在以悄無聲息的姿勢,將魔爪伸向我們的孩子。幾天前,四川瀘縣一名才15歲女生因抑鬱症,從25樓一躍而下,當場殞命。去年高考前,瀋陽一名高三女生走進家門,徑直奔向窗口跳了下去,她母親就在身後都沒來得及抓住她,因為患上抑鬱症她母親是特意在家看著她。
抑鬱症作為一種隱形的殺手,已被確定為全球第4大高危疾病。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在中國,17歲以下的青少年中,約3000萬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困擾;因抑鬱症自殺的人數高達20多萬,其趨勢逐年上升。
下文是一位國家健康科普專家談抑鬱症,從專家的角度向大眾普及抑鬱症到底是怎麼回事,了解相關常識,也許當你再發現身邊的朋友「情緒」不對時,將可以正確的看待他們的病情,及時伸出手幫助他們掙脫抑鬱的魔爪。
開學季到了,從輕鬆到課業繁重,家長也更應時時留心孩子情緒變化。
抑鬱症,又被稱為「心靈的感冒」。在中國,患者不少於9500萬人。不是只有「壓力山大」的人才得抑鬱症;得了抑鬱症也不是一眼就能看出來;尤其不要以為抑鬱症一旦得上,這輩子就沒盼頭了……
8月27日,中國醫師協會精神醫師分會副會長、北京回龍觀醫院黨委書記楊甫德教授圍繞公眾關心的抑鬱症防治問題進行了權威解答。
01
抑鬱症是因為「壓力山大」嗎?
楊甫德:「壓力山大」的人患抑鬱症風險較高。壓力可以來自慢性應激狀態,如學習、工作、經濟壓力等,也可以來自急性應激,如親人意外離去、交通意外等。
不止「壓力山大」的人,女性也是抑鬱症的高發人群,她們患抑鬱症的風險是男性的兩倍,尤其是在青春期、產後和更年期這三個比較特殊的階段更明顯。
還有患慢性軀體疾病的人,當疾病控制不理想或出現併發症時,很容易出現抑鬱情緒。
最後,老年人由於逐步衰老、與外界交流減少、缺少陪伴等,也是抑鬱的高發人群。
02
抑鬱症為何不易被察覺?
楊甫德:抑鬱症容易被漏診和誤診,因為,它總會藏在其他疾病或症狀背面。
除了悲傷、興趣缺失、內疚、自責、自殺等症狀外,抑鬱症患者還有很多軀體不適或疾病,如軀體疼痛、胃部不適、腫瘤,這時情緒低落似乎都有了「正當理由」,人們很難意識到抑鬱症的出現。
調查顯示,持續出現頭痛、食慾減退等具體的軀體症狀時,七成以上的人不會聯想到抑鬱症。因非特異性疼痛就診者中,49.2% 符合當前抑鬱發作的診斷標準。內科住院的患者中,22%~33%患有抑鬱症及相關心理障礙;20%~45%的癌症患者發生過抑鬱障礙;40%的帕金森及33%的中風患者出現抑鬱症;14%~31.4%的糖尿病患者伴有抑鬱症。
03
抑鬱症患者,為什麼羞於傾訴?
楊甫德:抑鬱症患者被漏診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們整個社會對精神病患者尚不夠「友好」,大眾對於抑鬱症患者存在不少誤解,這讓很多患者及家屬存在病恥感。同樣是生病,患有軀體疾病的人可以到處傾訴,而抑鬱症及更多的精神病人往往會保持沉默。
曾有35個國家共同參與的調查顯示,大多數抑鬱症患者受到與他們精神疾病相關的歧視。而這種現狀帶來的結果就是,七成抑鬱症患者希望對他人隱瞞病情,更讓不少出現抑鬱情緒的人迴避就診,一拖再拖直到錯失早期就診的時機。
04
不能抽血化驗,抑鬱症怎麼診斷?
楊甫德:儘管沒有相應的生理指標,但抑鬱症仍有明確的症狀界定標準。
3條核心症狀
情緒低落,顯著而持久的情續低落,持續至少2周,每天大部分時間均如此,且基本不受環境影響,典型病例有晨重夜輕節律改變的特點;
興趣減退,即使從事平日感興趣的活動也缺乏愉快感;
精力缺乏或疲勞感明顯,哪怕什麼事情都沒做,但依然覺得全身乏力。
7條附加症狀
集中注意和注意的能力降低;
自我評價和自信降低;
自罪觀念和無價值感;
認為前途暗淡悲觀;
自傷或自殺的觀念或行為;
睡眠障礙;
食慾下降。
輕度抑鬱症:2條核心症狀+2條附加症狀
中度抑鬱症:2條核心症狀+4條附加症狀
重度抑鬱症:3條核心症狀+4條附加症狀
05
心靈都感冒了,還能治嗎?
楊甫德:抑鬱症能治療,關鍵是要治的對。
第一要早治療。在這一點上,抑鬱症和大部分疾病都一樣,越早治療效果越好。最好是在剛剛出現抑鬱情緒的時候,及時尋求心理幹預,從而避免抑鬱症。
第二要綜合治療。對於抑鬱症,醫生不止有抗抑鬱藥物,還有心理治療、物理治療、危機幹預及精神康復,這五個法寶合在一起組成的綜合治療,目前是最理想的治療手段。
第三要堅持長期治療。俗話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抑鬱症更是如此。目前抑鬱症用藥的普遍規律是從低劑量開始,逐漸加量,最後達到目標劑量維持。治療階段則分為急性期治療、鞏固期治療、維持期治療、康復期治療。因此連續用藥治療時間多要達到兩年甚至更長。
第四要形成治療聯盟。相對其他疾病,抑鬱症患者需要更多的精神支持,形成治療聯盟目前看來效果較好,它指的是醫生、患者和患者家屬,尤其是跟患者共同居住的家屬或者監護人,至少這三者要形成聯盟,形成一致的意見,共同決策,共同治療。研究顯示,如果治療聯盟是協調、順暢、一致的,最終可提高30%以上療效。
最後,需要「劃重點」的是,抑鬱症儘管治療過程很漫長,但它並非不治之症。真正達到治癒的患者,完全可以恢復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而且在遇到挫折時,經歷過低谷的他們有時會比普通人更堅強。
來源:健康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