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財經
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 黃朋
科技改變生活,創新引領未來。
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科技、創新、高效、開放、融合……是中國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經之路。在此背景下,科創板應運而生。同時,對科創屬性的剖析也隨之而來。
剖析核心邏輯:公司投入資金給研發團隊,研發團隊進行研究,發明創造新產品(服務)或是提升原有產品(服務)的科技含量,進而提高公司產品(服務)的競爭力,最後再賣出產品(服務)收回資金,再將資金投入新一輪的研發,形成一個完整的正向循環。簡言之,新浪財經對科創屬性的剖析,貫穿了公司投入研發資金到賣出產品(服務)收回資金的全過程。
一起來看【上市公司·科創屬性】深度剖析專題第13期:寶信軟體PK中國軟體。
一、人員素質:中軟高學歷人數大幅領先,寶信在精不在多
1.1、高學歷人員對比。2019年,寶信軟體和中國軟體本科及以上學歷的人員數量分別為3385人、6418人,對應的佔比為79.44%、81.55%。中軟在人數上領先3033人,佔比領先2.11個百分點。從最近3年的數據來看,中軟在人數和佔比數據上均處於領先地位,且雙方高素質人才數量上的差距正在逐年擴大。
1.2、人均薪酬對比。2019年,寶信軟體和中國軟體的人均年薪分別為36.18萬元、20.26萬元,寶信領先15.92萬元。從最近3年的數據來看,依然是寶信的人均年薪更高,雙方的人均年薪差額從2017年的7.96萬元擴大至2019年的15.92萬元,並呈逐年擴大的趨勢。
1.3、薪酬成本比。2019年,寶信軟體和中國軟體的薪酬成本與營業總成本的比值分別為25.05%、25.49%,中軟領先0.44個百分點。從最近3年的數據來看,依然是中軟的薪酬成本比更高,但兩者之間的差異並不明顯。
二、資本投入:中軟研發規模持續領先寶信
2019年,寶信軟體和中國軟體的研發支出總額分別為7.24億元、11.9億元,對應的研發支出佔比為10.57%、20.46%。中軟的研發規模領先4.67億元,超寶信64.49%,研發強度領先9.89個百分點。從最近3年的數據來看,中軟的研發規模和研發強度依然高於寶信,中軟更加注重研發的資本投入。
三、研發團隊:中軟研發人員超4倍,寶信人均年薪多40萬
3.1、研發人員投入對比。2019年,寶信軟體和中國軟體的研發人員數量分別為826人、4252人,對應的研發人員數量佔比為19.39%、54.03%。中軟的研發人員數量領先3426人,超寶信414.77%,佔比領先寶信34.64個百分點,意味著中軟更加注重研發的人力投入。從最近3年的數據來看,中軟的研發人員數量和佔比依然大幅領先於寶信。
3.2、研發團隊地位對比。2019年,寶信軟體和中國軟體研發人員薪酬與公司平均薪酬的比值分別為178.77%、121.86%,意味著寶信的研發人員在公司的地位更強勢。從研發人員人均薪酬來看,寶信領先中軟39.99萬元,比中軟高出161.98%。
3.3、核心技術團隊和核心技術專家對比。中國軟體上市之初共有5名技術人員,其中4名共持有451.08萬股的股權。陳世林與史殿林持有相同數額的股權,因陳世林的薪酬更高,此次評分以核心技術人員中將薪酬+股權最高者認定為核心技術專家的標準,將陳世林視為中軟的核心技術專家。
中軟股份於2002年5月17日上市,2004年通過整合實現了中國軟體的整體上市。2001年,上海寶鋼信息產業有限公司通過整體資產置換上市,並更名為上海寶信軟體股份有限公司。由於寶信軟體的重組報告書中對核心技術人員名單的信息披露有限,同時,在2019年年報中也沒披露核心技術人員的明細數據,故無法對兩家公司的核心技術團隊和核心技術專家進行對比。
四、科研成果:寶信專利數量多,中軟有效發明專利佔比高
中國的專利分為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三種,其中發明專利需要經過實質審查環節,授權最難,而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只需經過形式審查,授權相對容易,所以發明專利的含金量更高。本次深度剖析中,相關專利數據的截至時間均為1月31日。相關名詞解釋詳見《科普!與專利相關的這15個問題,你肯定答不全!》。
4.1、專利數量。從專利授權總量來看,寶信軟體更勝一籌。寶信軟體和中國軟體的專利授權總量為599件、261件,寶信多338件。
4.2、專利質量。在8個質量明細指標中,寶信的6項指標均領先於中軟,中軟的發明專利授權佔比和有效發明專利佔比數據則高於寶信。
4.3、研發效能對比。2017-2019年,寶信軟體的累計投入產出比為1比9.52,中國軟體的累計研發投入產出比為1比4.7,寶信高出4.82個單位產出,意味著寶信有著更高的研發效能。
五、競爭力:寶信人均創收超1倍,中軟增收不增利
5.1、毛利率對比。2019年,寶信軟體和中國軟體的毛利率分別為30.04%、34.44%,中軟高出4.4個百分點。從最近3年的數據來看,中軟的毛利率一直保持著優勢。需要注意的是,雙方的毛利率差距正在逐年縮小,主要是因為寶信的毛利率持續提升,以及中軟2019年毛利率下降所致。
5.2、人均創收能力對比。2019年,寶信軟體和中國軟體的人均創收金額分別為166.79萬元、80.05萬元,寶信高出86.73萬元,超中軟108.34%。從最近3年的數據來看,依然是寶信的人均創收能力更強,且差額呈逐年擴大的趨勢,寶信的人均創收金額增長較快。
5.3、人均創利能力對比。2019年,寶信軟體和中國軟體的人均創利金額分別為20.4萬元、0.66萬元,寶信高出19.74萬元。動態來看,依然是寶信的人均創利能力大幅領先於中軟,寶信的人均創利金額持續提升,中軟的人均創利金額則止步不前。
六維透視後,「新浪財經科創屬性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在寶信軟體和中國軟體的科創屬性PK中,寶信軟體取得了12勝10敗的成績,匯總如下:
除了已經登陸資本市場的高科技公司之外,更多的高科技企業正走在資本市場的路上,這些公司肩負著推動中國從科技大國向科技強國轉變的偉大使命。特此,新浪財經重磅推出 2020第二屆中國「科」公司評選,意在尋找出上市公司中的「科創實力派」。
本次大會由新浪財經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上市公司研究中心提供學術服務,由專利細分數據由Sixlens(國家知識產權局大數據產業應用研究基地)提供數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