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網 見習記者 陳培 通訊員 戚月紅
杭州網訊杭州市餘杭區有個5萬畝的「昆蟲工廠」,這裡的黑水虻幼蟲以餐廚垃圾為食,一天可以吃掉約14噸餐廚垃圾。
7月23日上午,為了進一步加強和培養學生群體垃圾分類的意識,江幹區水湘社區利用暑假時間,組織轄區68位小學生和家長前往杭州谷勝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昆蟲工廠」,開展垃圾分類主題參觀學習活動,幫助轄區居民了解餐廚垃圾終端分解處理過程、觀看生物分解垃圾,更直觀的明白垃圾分類的重要性。
「這裡好臭啊!」剛一進入「昆蟲工廠」不少小朋友和家長就開始叫道,記者在現場也聞到一股刺鼻的味道,這裡的工作人員解釋,這是餐廚垃圾經過分揀,發酵後散發出來的味道,經過發酵的餐廚垃圾成了現在黑水虻幼蟲的一日三餐,所有黑水虻一天可以吃掉大約14噸餐廚垃圾。
講解員引導小朋友們戴上手套觸摸黑水虻幼蟲
聽到有蟲子專門吃餐廚垃圾,不少小朋友一臉驚訝,那麼,這些「蟲子」吃掉垃圾後,會不會產生新的垃圾呢?講解員黃恩表示當然不會,而且這些蟲糞還可以加工成有機肥料,用來給農作物施肥、養花等,幼蟲可以直接用來飼養家禽,經過加工的幼蟲還能直接食用。
講解員展示加工、包裝後的蟲糞
在黃恩的帶領和講解下,大家清楚地看到黑水虻馴養、產卵、成蟲、消滅餐廚垃圾、產生肥料的整個過程。他介紹,黑水虻俗稱「鳳凰蟲」,在中國有30多種,其中能夠被馴養的有十幾種,「昆蟲工廠」裡的黑水虻是武漢的一位教授培育出來的。「原來我們中國還有這樣的昆蟲,今天真是長知識了。」現場一位家長感慨。
黑水虻處理垃圾的全過程
在工廠內,工作人員抓起一把經過加工的黑水虻幼蟲湊到小朋友們面前,一開始大家有些嫌棄,因為蟲子看起來黑黑的,有點難看。不過,看到工作人員開始吃了起來,小朋友們也沒那麼害怕了。
家長和孩子觀看黑水虻幼蟲的加工處理設備
帶領大家參觀完這個工廠後,黃恩還特意強調,雖然廠區有專門的垃圾分揀員,但是有些垃圾很不容易被分揀出來,「例如透明的塑膠袋子碎片被摻進餐廚垃圾,就很不容易分揀,導致有機肥裡面的雜質含量增加,所以如果居民分類分的好,我們後期的工作量也會減少很垃圾分類對於資源化處理真的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