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MassimoDutti(以下簡稱" MD ")門店原價購買裙子的第二天,市民薛女士通過導購的朋友圈發現,同款商品有了降價活動預告,將在兩天後便宜 200 元。她認為付費前導購說的"只有過季後才會打折"涉嫌誘導消費,因此要求商家退差價。門店拒絕了薛女士的要求,但表示可以通過在活動期內二次消費幫把差價給找補回來。記者調查發現,對於是否保價的問題,不同的實體品牌門店管理不同,不提供保價服務的品牌,消費者可以通過"保持商品原樣享受 * 天內無條件退換"的規定來規避降價風險。而線上的商家在平臺推出特殊大型促銷活動時,參與"全程保價"或"降價補差"的比較多。
消費者質疑
原價買完第二天就有了降價預告薛女士提供的購物小票顯示,9 月 6 日上午 10 點半左右,她在" MD "凱丹廣場門店購買了一條裙子和一件襯衫,均是以原價,其中裙子 790 元,當時加了導購的微信。到了第二下午一點多,她從導購的微信朋友圈看到了部分商品的降價活動預告,其中就包括她購買的那條裙子,正式活動從 9 月 9 日開始,便宜了 200 元。"我付款前問過導購會不會打折,導購告訴我『只有過季了才有折扣活動,而且可能會沒貨沒碼了 '。"薛女士說。她表示聽了導購這樣的解釋自己才下定決心原價購買,但是第二天就有了降價活動通知,她內心不平衡,認為導購涉嫌誘導和欺詐,因此提出退差價的要求。雙方的聊天記錄顯示,門店方面沒有同意薛女士的要求,但是表示可以在活動期內二次消費的過程中幫著把 200 元找補回來。但是薛女士不同意,堅持要求退差價。記者探訪
"這樣的單品基本沒折扣"9 月 10 日上午,記者首先以消費者的身份來到了" MD "凱丹廣場門店,店內並沒有懸掛明顯降價活動標牌,導購表示除了某一位置的商品外,其他商品均按照原價銷售。記者拿出一件原價商品詢問近期是否會有打折計劃,導購表示"這樣的單品基本沒有打折,而且現在已經斷碼了"。當記者追問大概能夠提前多久知道降價活動通知時,導購表示"最多也就一兩天,公司以郵件的形式通知各門店"。"買完過幾天降價了能給補差價嗎?"對於這個問題,導購表示"補不了,但是未洗未穿的話,可以在 30 天內退了再買"。當天下午,記者又以媒體身份與門店進行了聯繫,一位劉姓工作人員表示可以代表門店而非品牌方回應一下。劉姓工作人員說,顧客確實在 6 日以原價購買了一件半裙,而到了 7 日下午,門店接到公司通知,將與天貓旗艦店同步於 9 日-11 日之間,對部分單品進行限時降價活動,但在 9 日之前仍然以原價進行銷售。
門店回應
導購給的是預判而不是承諾劉姓工作人員表示,對於售後降價的情況,門店以往的處理方式是按照"商品保持原樣 30 天內可以享受退換"的規定,讓顧客退後再買,而這項規定在交易時導購也都會對顧客進行提醒。但不巧的是薛女士買後已經穿了,吊牌也剪掉了,因此沒法使用這項規定。"因為是老顧客,我們也希望處理好,維護好顧客,所以我們和顧客建議,活動正式開始後,再選一件,無論是正價的還是限價的,只要在 200 元以上的,我們想辦法幫她把 200 元差價找補回來。"劉姓工作人員表示。針對薛女士對導購涉嫌誘導和欺詐的質疑,劉姓工作人員表示,這裡面一是可能存在溝通理解上的偏差,二是導購可能根據常規促銷的模式給顧客一個預判,但不是承諾。"我也問過同事,她說當時的回答是『款式比較應季,銷量也比較好,近期是不會打折的』。"劉姓工作人員說。
另外,她表示公司的常規打折季是在 6 月和 12 月,這期間的臨時促銷活動,都是由公司決定和通知的,全國門店統一。"門店不可能提前知道公司未來會安排什麼樣的商業活動,最多是在活動正式開始的前兩天接到通知。"劉姓工作人員說,她強調降價信息本身屬於商業機密,但是門店工作人員接到通知後及時在朋友圈發布,為預熱的同時也是為了維護老顧客的利益,方便老顧客能夠利用"退換規定"享受到更優價。
調查網上旗艦店
活動期間有價保險,穿過也可"降價補差"
記者通過" MD "品牌天貓旗艦店看到,該品牌正在進行六周年店慶活動和參與阿里巴巴聚划算的" 99 划算節"活動。薛女士購買的同款半裙目前售價為 590 元,但是在保障服務中,有"降價補差"保證,即" 99 划算節"活動期間購買商品後,若商品在 9 月 12-26 日之間出現降價,可以聯繫商家補差。記者聯繫客服得知,這個"降價補差"保障下,穿過也能享受,但得需要是參加聚划算的商品,"因為活動期間,聚划算這邊都是有價保險的。"客服解釋稱。而在旗艦店設定的智能客服中,對差價政策有專項說明,客服表示"總部會根據季節天氣,庫存等情況,制定營銷活動計劃,商品均不支持退差價,買家沒有籤收可以拒收包裹重買,若商品籤收 7 天內吊牌、水洗標完整,不影響二次銷售的情況下,買家可以選擇退貨重拍,同時客服提醒"部分商品斷碼清倉打折,不保證重拍有庫存"。也就是說,網上旗艦店平時也沒有"降價補差"服務。實體店消費可通過"退換服務"對衝降價風險採訪中,記者在不同商場不同品牌走訪發現,對於價保服務,跟品牌公司的管理有關係,有的沒有價保服務,但是提供"商品保持原樣 * 天內無條件退換服務",消費者可以藉此來對衝降價風險,至於" * 天內"的規定也不同,長的可以是 30 天,短的則只有 3 天。有的品牌則提供價保服務,顧客在購買後 7-30 天內若出現價格波動,無論是否還保持原樣,都可以退差價。一位服裝品牌代理商告訴記者"沒法向消費者保價,是因為隨著季節、新款到店波次以及公司活動方案調整,價格會有變化,且都是臨近時才通知"。
一家高級女裝店的店長告訴記者。店內高級定製商品有保價,普通商品沒有。一位專職銷售告訴記者,自己曾服務於 4 家大的女裝品牌,均沒有價保服務,導購在得知即將有活動的預熱期間,會主動告知消費者。但是在作為消費者時,她和家人在某些品牌的消費中,則享受過補差價,她的建議是提前和賣家問清楚、約定好。線上店大都在特殊大型促銷活動時參與保價記者通過網上平臺發現,以天貓為例,有《天貓價保服務標準》,消費者只要購買天貓帶有指定價保服務標識的實物商品後,在價保期內同一商家出現降價情形,消費者可以申請差價補退,系統將根據價保規則計算差價進行補差。記者注意到,在線上平臺推出特殊大型促銷活動背景下,參與"全程保價"和"降價補差"的商家會比較多。律師:商業促銷應遵循誠實信用原則對於薛女士遇到的及類似的問題,遼寧仕鵬律師事務所劉甲明律師表示,門店導購員在實體店進行商品宣傳與促銷等行為是一種職務行為,若門店在與消費者達成衣服買賣合同時,導購員確實承諾商品只有在過節後才會打折,則該承諾是合法有效的,對門店具有法律約束力。一旦門店違反保價期限或條件承諾而降價的,則門店應對之前信賴門店承諾的消費者予以相應差價補償。劉律師建議,為了提振與促進消費,經營者應在顯著位置張貼商品保價期限、差價補償辦法或商品退換貨條件等公告,以更好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遼寧碧海律師事務所牟飛律師提醒消費者在購物時,如果商家向消費者做了承諾,建議消費者要有保留相應證據的意識,若商家承諾沒有兌現,會涉嫌虛假承諾。在持有相應證據的情況下,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更容易得到保障。
半島晨報、39 度視頻首席記者於雅坤 首席攝影記者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