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教師專業發展的困惑

2020-09-05 mornswallow



教師的專業發展決定一名教師能走多遠


教育的成功,不光是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教書不光是備課、上課、批改作業,更重要的是潛心教研教改,提升專業素養。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育是教師用自身的專業素養去影響孩子的身心成長,讓孩子在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高尚品格。

現行的教育體制下,總有很多青年教師對教育事業熱情似火;每日精心課備,可謂是嘔心瀝血,孜孜不倦;課堂上精彩的表現也令多少前輩讚嘆不已。可是,一談及個人專業發展的方向及目標,多數青年教師甚是困惑、盲目,不知從哪兒入手。他們中間不少教師片面地以為,能把書教好,學生的成績有所提高,班級均分排名靠前,就證明自己教學水平高、業務能力強,是個稱職的好老師。甚至某些青年教師認為參加各種比賽和教學展示是表演和作秀;認為教師參加課題實驗,是流於形式、浪費時間;對於一些教師論文發表或獲獎,認為那就是簡單寫畫、拼湊、投機取巧,表現出不以為然甚至牴觸的心理。

可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每逢評職、晉升,教育部門和學校除了考核教學成績,還考察教研教改的成果。如:優秀的教學反思、教育教學論文發表、教育研究報告撰寫及教學課題研究成果等等。許多青年教師未明白這些也是教學的一部分,平常只知道埋頭教書,卻很少參與教學理論的學習與研究、很少琢磨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

教研是教師如何將平常教學經驗上升為理論、如何用理論來指導教學實踐。教師撰寫論文的過程是一個理論升華的過程,是一個思維訓練的過程,是一個成果轉化的過程,是一個由簡單的教書轉化為人格培養的過程。


教研即教學研究,由兩方面構成,一方面是「教」,另一方面是「研」,「研」是「教」的前提,「研」先於「教」,教師從學習心理學,教育學開始,就在學習如何教研,如何教授相關的學科知識。正如備課,備課本身就是一個教研的過程,是探究學習的過程,亦或是積累集體智慧結晶的過程。「研」保「教」的目標和方向,使「教」不脫離教學大綱,不偏離新時代教育的核心價值觀。


青年教師要提高教研的意識

蘇霍姆斯基說:「從事教學研究是教師職業生涯的重要部分,是教師獲得職業幸福感的重要源泉。」一名優秀的教師,不僅要能把書教好,把人育好,而且還要善於做教育科研,會寫文章,會做課題。


是的,很多老師會認為做教研會耽誤教學時間,會減少批改作業的量,會錯過很多和學生交流的機會。其實,這種想法是有失偏頗的,做教研不僅不會耽誤教學時間,只會讓教學中的存在問題迎刃而解,起到助推教學的作用。如果我們能把教研做出成效,當學生厭學時,我們就不會黔驢技窮,走投無路;當學生不交作業時,我們就不會只是生氣,抱怨,指責,可能會有更好的思路,更好的辦法去說服和教育學生,而不是一味地批評,體罰或是變相體罰學生。


教學研究,是一個教師專業素質持續發展的過程,這一過程將有益於提高教師的分析能力和業務水平,做好教學研究,有利於促進教師專業持續發展,提升自身專業素養,更好服務於教學。


教研不僅僅局限於論文的發表、課題的研究…


教研成果不僅僅局限於論文撰寫,課題研究。教研成果來源於平時教學的點滴。如:教案設計,教育敘事,課堂實錄,課件製作及作業設計等,包含於教學的每一層面,每一個教學點滴都是教師「教」與「研」的智慧結晶。


很多教師礙於自己的文字功底薄弱,下不了筆,擔心自己寫出來的東西不足以成為別人學習的榜樣。有此擔憂是不足為奇的,一線教師與專職教研員相比,很顯然在理論水平上是有差距的,但在一線教學經驗上,我們是得天獨厚的,因為一線教師每天穿梭與學生和講臺之間,進行課堂教學,開展班級管理,這些工作都是積累了豐富的一手資料,對教學、管理、學生現狀分析等形成了較為成熟的思考,教師如果能把這些教學和管理的過程,取得的成效,產生的思考和遇到的困惑寫出來,反覆琢磨,潛心研究,形成最接地氣的教學成果,這些對自己的專業發展具有指導和矯正的意義。

青年教師應該對自己的教研成果進行定期匯總和梳理,及時發現自己在專業發展中不足,實時加以調整、總結。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必定要讓教學和教研並肩前行,才能行穩致遠。教師的工作是極富挑戰性和創造性,有著很廣闊發展空間,青年教師不僅善於學習還要善於研究,才能收穫成功,享受幸福。


相關焦點

  • 臨沂東興實驗學校召開青年教師專業發展培訓會議
    為全面提升青年教師專業素養,推進「一、二、三、五」人才工程計劃,11月18日上午,臨沂東興實驗學校小學部全體教師在四樓會議室召開了2020年青年教師專業發展培訓會議。會議第一項,教務處主任詳細解讀了《臨沂東興實驗學校青年教師專業發展實施方案》。特別是青年教師專業發展目標,一年成為「合格教師」,兩年成為「滿意教師」,三年成為「優秀教師」,五年成為」學科帶頭人」的「一、二、三、五」人才工程計劃進行了明確要求;並傳達了《骨幹教師培養制度》、《師徒結對培養制度》等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具體措施。
  • 《指南》背景下的幼兒教師專業成長困惑與原因
    在這些新要求背景下,許多幼兒園年輕教師也面臨著實際工作中的許多困惑,嚴重影響著幼兒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因此,在《指南》的引領下,針對幼兒教師專業成長必須準確地找出原因,並逐一解決。對於幼兒權益的保障,從根本上來說就是實現幼兒未來發展利益的保障,這就要求教師的職業發展必須全面,而全面主要體現在如下三個方面:第一方面專業發展目標要全面,在幼兒教師接受培訓的過程中一般都會面對一個問題,那就是「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目的是什麼?」「那就是個體職業的社會化分工」。
  • 埇橋區青年教師助力培訓助力青年教師專業成長
    根據《埇橋區「國培計劃(2020)」——青年教師助力培訓實施方案》要求,為全面提升埇橋區鄉村中小學青年教師教育教學技能,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助力青年教師實現從合格到勝任的轉變和專業持續發展。12月15日上午,埇橋區青年教師助力集中培訓開班儀式在宿州市第十一中學通濟校區舉行。
  • 逄王小學助力青年教師專業成長,增強教師發展後勁
    一、自我剖析定目標幾位青年教師從發展優勢和存在問題兩個方面進行了自我分析,制定了個人三年發展規劃。蘇萌老師的目標是逐漸提高學生的成績和提升課堂教學能力。劉倩倩老師的目標是加強自己的專業理論學習,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並在教科研方面有所突破。劉長江老師的目標是提高個人管理學生的能力、自身的教學水平和教科研水平,讓自己的課堂成為高效率的課堂。劉靜老師希望在這三年中穩紮穩打地成長起來,努力成為一名有自信、讓學生家長滿意的優秀教師。幾位教師又著重製定了年度人專業發展目標清單及具體的實施方案。
  • 武漢六初、六中上智著力推進教師專業發展學校建設,青年教師智慧營在行動
    為進一步強化學校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功能,落實武漢市教育局《關於創建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學校的指導意見》文件精神,武漢市第六初級中學、六中上智中學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為核心,以解決學校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問題為重點,以校本研修為主要載體,依託名師工作室資源,著力搭建青年教師實踐智慧與專業能力提昇平臺,促進學生、教師與學校的和諧發展。
  • 鄭開學校青年教師俱樂部成立 促青年教師專業成長
    與會老師    3月4日下午,鄭州市鄭開學校、中牟建設路小學「青年教師成長俱樂部」啟動儀式在鄭開學校舉行。    據介紹,該校「青年教師成長俱樂部」旨在通過新教育教學理念的培訓、教育技能的培訓、聘請專家做講座、創建教育博客、撰寫心得感悟等方式來促進青年教師專業成長。
  • 繪藝術教師專業發展藍圖!楊浦區少年宮迎接「區教師專業發展學校...
    繪藝術教師專業發展藍圖!首先,藝術分管吳蘊副主任就少年宮的教師專業發展工作進行了匯報,詳細介紹了少年宮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理念、專業發展策略、方式方法及成效。評審專家結合各項年檢指標進行了資料查閱,分別對少年宮的中層、骨幹教師、青年教師進行了訪談。
  • 教師發展|奔跑吧,乘風破浪的青年們!
    立足「四有」好教師的培養,學校自2017年起,向全體教師提出了「三高一多」的培養目標,即「師德高品位」、「專業高學識」、「能力多方位」、「研究高水平」。通過「四制」,即「項目負責制」、「學科分管制」、「年級主管制」、「值日校長制」來著力營造教師從教與成長的良好環境,提供全面且個性的發展路徑。在深度的參與、全程的體驗中不斷地提升個人的學習力、執行力、反思力和改變力,造就一隻高素質有溫度的教師隊伍。
  • 深圳中新中學開展青年教師座談、交流活動
    為進一步了解青年教師的思想動態,加強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8月19日下午在214科創會議室舉行了青年教師座談會。校理事長、劉新風督學、朱琳主任和25名青年教師參加了座談會,座談會由劉新風督學主持,共同探討教師職業困惑,暢談成長曆程。
  • 「學術研究與教師發展」主題講座暨外國語學院青年教師培訓舉行
    2017年12月8日,浙江大學文科資深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許鈞與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數十名青年教師就「學術研究與教師發展」展開深入交流。許鈞以個人經歷為藍本,娓娓道來,闡述作為一名學者在面對諸多焦慮及壓力下應當如何探求學術之法,拓展其教師發展之道。
  • 萊西一中李展飛——《淺議青年教師專業成長的路徑》
    馬上要不惑的年齡,心中依然有很多困惑。相比年輕教師,我已經屬於「老教師」行列,然而轉頭看看自己的恩師們還奮戰在一線,實實在在「不敢言老」。去年培訓新教師時,做了一個PPT,最初的名字為《怎樣做一名優秀的老師》,思來想去,頭天晚上把「優秀」改成了「合格」,因為這個報告是由我來做的,覺得自己實在擔不起「優秀」兩個字,用合格似乎就好得多。
  • 平頂山市四中召開青年教師座談會
    為及時了解解決青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促進他們快速成長,7月9日下午,平頂山市四中在會議室組織召開了青年教師座談會。分管副校長、有關處室負責人、近兩年入職的青年教師及其導師參加了座談會。會上,青年教師踴躍發言,大家對導師前輩們一直以來的傾心指導表示感謝,並從職業規劃、線上線下教學實踐、學生交流、課件製作等方面交流了自己的感受與思考
  • 吉林石化工程學校舉行青年教師專業發展提升工程啟動 暨「青藍工程」師徒結...
    >(文/黃硝 圖/張銘信)9月14日下午,吉林石化工程學校召開了「青年教師專業發展提升工程啟動暨青年教師是學校各項事業的重要後備力量,是學校未來的希望和活力所在。只有大力加強青年教師隊伍建設,幫助青年教師儘快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才能讓更多的優秀青年人才脫穎而出,奠定學校發展堅實的人才基礎。為明確培養目標,加大培養力度,促進青年教師專業發展,石化工程學校召開了此次大會。會議共分為「啟動儀式」、「師徒結對」、「能力提升」、「領導寄語」四個篇章。
  • 結業192名「種子教師」,「寧波鄉村教師專業發展支持計劃」四年...
    四年前,寧波市啟動「鄉村教師專業發展支持計劃」,選拔出一批鄉村中小學(幼兒園)青年骨幹教師,與導師結成「一對一」師徒關係,助推鄉村教師專業成長。如今,這個計劃實施得怎麼樣?12月18日下午,在寧波市「鄉村教師專業發展支持計劃」總結表彰匯報暨結業式上公布「成績單」,寧波鄉村學校擁有越來越多的名優骨幹鄉村教師,順利結業的192名「種子教師」中,晉升高一級職稱達75人,其中1人獲「寧波市中小學名教師」稱號。結業儀式現場。通訊員供圖給優秀團隊頒發證書。
  • 煙大附中青年教師專業成長活動側記
    推動我校的可持續發展,源頭活水就是擁有一支優秀的教師團隊,教師業務精良是根基,良好的職業修養是關鍵。我校非常重視青年教師專業成長,目前,教齡五年內的青年教師有19名,青年教師正值人生最美好的花季,精力充沛,專業知識豐富,頭腦靈活,富有創新精神,為了助推青年教師專業成長,由教務處發起組織,各教研組具體參與,第14周周三上午舉行了煙大附中南校區「和 雅」文化下主題為「正見行路時光有痕 心懷光明人生卓著」青年教師專業成長活動。
  • 以共同體促教師專業發展
    2010年,中南民族大學教師共同體依託學校國家級教師教育中心,秉承「行動、反思、協同、創生」的工作理念,發揮學術性和服務性雙重屬性,為教師專業發展助力。學校按照教育部相關政策精神,重新調整原有組織機構和相關職能,緊緊圍繞教學培訓、教學研究、教學諮詢、教學評價、教學資源平臺建設以及輻射和引領區域教師教學發展中心建設等6大職能,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 坊子區舉行新入職教師100天研討暨青年教師成長聯盟成立大會
    2020年新教師入職100天研討採用學區推薦和現場隨機抽取的方式進行,來自各學區的八位老師從專業發展、班級管理、家校合育、師德建設等方面,介紹了入職以來的體會感悟和困惑,教師教育科於英從「——心中有愛、腳下有根、腦中有譜、手中有活、眼中有光」五方面對青年教師提出了建設性意見。
  • 鋪設青年教師九年一貫成長路
    濱河學校針對青年教師專業成長發展需求進行了問卷調查。學校對問卷調查結果進行分析發現,青年教師不知道如何進行職業規劃,在教學能力、專業素養的提升上需要培養與指導;學校需要對青年教師的專業精神、專業智慧加強培育。在青年教師專業能力提升上,需要對其教學能力、課堂管理能力、教學反思能力等進行培訓。課題組在以上調查基礎上,規劃了青年教師的培訓課程,改革了培訓方式。
  • 教師專業發展是個系統工程
    學前教師教育培養機構應切實從推進我國學前教育事業健康持續發展的高度出發,從未來學前教育師資的專業化水平出發,切實加強培養方案的設計,尤其是加強課程與教學的改革,要注重各層次學前教育師資的基本科學、人文素養,注重後續學習與發展的基礎和能力,並配備相應的師資;要注重專業基礎知識、能力和態度的培養,根據國家教師教育課程標準和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的要求,形成紮實有效的專業課程體系,選用優秀教材,打牢學習者良好的專業功底
  • 支持青年教師「破格」晉升,你羨慕嗎?
    學校將進一步完善青年教師培養體系,近期擬通過「金蘋果」「金麥穗」「金種子」三個計劃,支持不同層次的青年教師和優秀博士向適合自己的發展目標發起衝擊,為東北大學的未來發展做好後續人才儲備。 多年來,東北大學從科研經費、團隊建設、交流培訓等方面給予支持,助力青年教師快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