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娥:哪個孩子應該贏在起跑點

2021-03-02 Discover臺灣之美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的廣告詞,已成父母追逐的目標。

在上海,校園裡,一陣人仰馬翻的招生季忙碌後,大家都大大地喘了口氣,盼著暑假的到來。

拜現代大眾媒體傳播之賜,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或是「孩子,我要你贏在起跑點上」的廣告詞,對為人父母者再熟悉不過,甚至儼然變成父母教育指導原則;就如同「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是學子們不會錯過的被鼓勵或自勉的話,一切自可書中求。

華人父母一向重視教育,加上「不要輸在起點」的刺激,新手父母不但重視胎教,而從孩子呱呱墜地後,更是努力鋪墊孩子的學習之路,縱向地從小學提早到幼稚園、託兒所到早教中心,橫向地從知識學習擴及到各類的才藝進修。筆者在上海生活十幾年來,在工作環境與周遭朋友家庭的經歷,正好見證了這個情形進展的快速。

雖然大陸的高考競爭激烈一如往昔,「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氛圍仍仍舊濃厚,但是,我們發現近年來年輕一代的父母為孩子擇校有新趨勢。就以孩子開始接受團體教育的第一個階段幼兒園為例,越來越多的父母傾向挑選教育理念開明、以啟發孩子潛能培養自理能力為宗旨的幼兒園,如果再有英語教學就更加理想。

因為要和國際接軌地學習,他們不再迷思於傳統單向式填鴨的教學環境。對於小學中學,有教學特色的民辦學校(私立學校)也漸漸受到家長歡迎,常見家長勇於效法孟母三遷,只為孩子爭得好學校。而為了讓孩子進入理想中的小學,再加上近年的嬰兒潮,入學競爭完全提前到幼兒園階段開始。

筆者所服務成立15年的民辦學校,提供從幼兒園、小學、到中學一體化雙語教學,多年來幼兒園的平均錄取率為30%,從去年開始更設定申請人數上限,有些心急的家長竟提出讓孩子提早入園再重讀小班、或是想為1歲的孩子預約申請、或是主動附上家長學經歷以增加被考慮機會等等,而這種現象絕不僅見於我校或少數學校。


不管颳風下雨,孩子是父母永遠的寶貝。

為人父母提早重視安排孩子的教育是值得肯定的。然而,如果認為把孩子送進了理想中的幼兒園,或是為孩子安排各類才藝學習,就是「贏在起跑點」,那就偏差了。殊不知,在終身學習的跑道上,這充其量只是站對起點而已,還沒開跑呢!

孩子的啟蒙老師是父母,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石,所謂要贏在起跑點,那麼身為導師的父母是否更該提前準備好支持孩子的成長?例如,儘可能提供孩子最多動手做的機會,不要事事代勞,在孩子入園前,培養好孩子的基本自理能力;入學後持續關心耐心陪伴孩子。

在學校,我們清楚看到,如果父母很關心重視孩子的在校情形,和老師常交流溝通,孩子的成長學習多是平順。即使孩子出現狀況,只要父母和老師合作輔導,假以時日也能調整改善。然而,如果父母安排好了入學就撒手不管,美其名信任尊重專業,其實是推諉家校合作的教育之責。若是父母再當恐龍族,孩子即使站對了了起跑點,也很難邁開步伐前進。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有自己的特質。所以這場起跑點上的競賽,應該是自我成長發展過程的比賽。「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關鍵,就是父母有正確的教養態度,有正確的引導陪伴!

再細想,孩子的教育,真正該努力贏在起跑點上的又是誰呢?

文/ 李月娥

作者系中芯國際學校校董

本文經作者授權選自《ET today東森新聞雲》

更多臺灣新鮮資訊,請持續關注

「Discover臺灣之美」

----

相關焦點

  • 一頓優質早餐,可以讓孩子「贏在起跑點」
    ●一頓優質早餐,可以讓孩子「贏在起跑點」。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研究發現,早餐進食後15分鐘,就有增強記憶力的效果。臺北醫學大學研究表明,有吃早餐的孩子,學業表現會比沒吃早餐的孩子更好。●營養專家建議,「優質的早餐組合」應該是:高蛋白質食物,搭配含纖維質高的碳水化合物食物。而玉米、燕麥、蕎麥等全穀類食物,在孩子體內的消化比較緩慢,血糖不會大起大落,可以提供更長時間的腦力能量。
  • 孩子 希望你「輸」在「起跑點」
    孩子!希望你「輸」在「起跑點」。
  • 比「贏在起跑點」更重要的事 ↓
    所謂的「對孩子好」而嚴厲督促孩子的學業,讓他們成為「有成就的人」的父母,他們嚴厲的原因是什麼?我記得以前小時候,有一句很經典的廣告臺詞,大意是:「千萬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言下之意似乎是暗示我們,孩子的人生就是一場競賽,打從他出生那一刻起,比賽就開始了。
  • 猶太小孩贏在起跑點的方式
    大家總覺得我是幼教老師,又是專攻零到三歲的幼兒教育,好像我家小孩就會(就應該)長得比別人家的更健康正常一樣,然而小孩的成長問題千百樣,我就算比一般父母有較多的專業知識,這也不代表我可以處理得了所有問題。「原來也有你處理不了的事情啊?那你那時怎麼處理?也學臺灣父母『收涎』嗎?」這個生了小孩之後,無論寶寶吃喝拉撒都要問我,一直把我當做幼教專業之神的朋友,有些深受打擊!「哈!
  • 會說出贏在起跑點的人,是不是因為他自己的人生輸在終點線,所以才會有這種期待?
    著有《青春期免驚》、《如果可以誠實,孩子為什麼要說謊?》、《弄懂6~12歲孩子的內心×情緒×行為問題》等書。有時候我不免懷疑,會說出「贏在起跑點」的人,是不是因為他自己的人生輸在終點線,所以才會有這種期待…...近年來,愈來愈多文章對於這種「起跑點」的概念加以批評,認為這會對孩子的學習揠苗助長,我們應該要讓孩子快樂學習,在沒有壓力的環境中成長,才不會被挫折擊倒。
  • [濰坊]李月娥——昌樂城南街道辦的優秀帶頭人
    ——李月娥。深知這個道理的李月娥上任之初就在街道幹部的工作作風問題上接連燒了「幾把火」。  2012年春節過後,李月娥就和街道黨工委副書記、紀工委書記李克鵬一起,在街道啟動了為期三個月的幹部作風整頓活動。
  • 輸在起跑點又怎麼樣?找對跑道走到終點才是王道!
    、「孩子今年滿 X 歲了,新的一年我打算安排他上 XX 才藝課,隔壁家的妹妹都參加比賽了,我們不趕快追上怎麼行!」這些種種的擔憂和焦慮,其實都源自於父母心中根深蒂固的這句話,「孩子,我要你贏在起跑點上。」
  • 快看,是英國中小學生贏在起跑點的秘密!你不可不知的全人教育!
    英國中小學生贏在起跑點的秘密!原來私立名校生都寄宿!越來越多家長傾向把小學的孩子送到外國留學,接受雙語教育,讓孩子贏在起跑點上。但根據調查,更多的留學生家庭都屬雙薪家庭,父母都有自己的事業,無法隨著孩子到外國留學。
  • 劉墉:「贏在起跑點」真正的意思原來是這樣的
    那麼,是不是表示,孩子如果上了初中之後被分到了普通班,就完全沒有希望了呢?自然不是的。我兒子這個學期開學不久時曾跟我說過,他們班有幾個同學是從普通班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來的,八年級第一次月考,那幾個同學總分都是排在全年級前十名。當然,他們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就是特別努力。
  • 楊秋興談選高雄市長:雖輸在起跑點 但贏在終點
    國民黨副主席兼秘書長曾永權2日徵詢楊秋興,是否願意代表藍營披上戰袍參選高雄市長,楊秋興離開黨部時對媒體表示,應該會在「春節前後」宣布會不會投入選戰。楊秋興在面對媒體詢問個人的參選意願時,先是表示「改天會跟你們報告」;之後又說「黨部會規劃」;媒體繼續追問何時會宣布是否參選?楊秋興最後表示,應該會在「春節前、後」宣布。
  • 孩子,我要你輸在起跑點!
    這件事情讓我想到學英文~一般人都會認為語言要從小就開始學,最好是愈早越好,千萬不能輸在起跑點。以語言學的理論而言,是有一個 「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的理論探討語言學習和年齡的關係。 這個理論經過數十年學術界激烈的辯論,到目前為止仍然無法證實「早跑早贏」這個「想當然爾」的邏輯。
  • 做贏在起跑點的父母——吉的堡家長學校大講堂開課啦!
    父母是孩子最初的世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更是孩子終身的老師、最長久的老師。
  • 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不是要贏在起跑點,而是一直願意跑!
    人生就像是參與一場馬拉松,我們不追求贏在起跑點,卻是希望孩子能「一直願意跑」,這樣終究才有機會登上高峰。  陪伴每個父母和小孩,成為更好的自己。  讓每位父母、教育工作者,都有能力,以生命滋養另一個生命,帶領孩子,走向海闊天空的未來。
  • 讓孩子贏在起跑點上,越早學英文真的越好?
    鄰居大姐有個小外孫,由於女兒女婿白天上班,教養孩子的重大責任就落到了她的肩上。前兩天,為了輔導寶寶跟得上兩歲的英語課程,她決心重拾書本,正式成為寶寶的伴讀書童。為人父母者,都怕孩子輸在起跑點上。但是,越早學習外語就真的就越好嗎?家長們又應該注意哪些影響寶寶學習外語的因素呢?
  • 【親子】怕孩子輸在起跑點,是沒有安全感?還是虛榮?
    怕孩子輸在起跑點,是沒有安全感?還是虛榮?我們今天討論教育問題,不能只關注在孩子身上,容我說一句可能會冒犯的話,我覺得,家長本身就得從觀念先進行再教育。當我們不願正視自己的問題,覺悟自己擁有的權利及影響力,事情便永遠無法改變。為什麼家長本身會成為教育改革最大的阻力?到底哪些根深柢固的觀念,成為子女、老師們都難以抵擋的壓力?
  • 讓孩子贏在起跑點
    很多家長在後臺問我:世界變化這麼快,該給孩子怎樣的教育,才能讓他們在未來的競爭中不落後?以後的世界什麼樣,誰都無法準確預測。有人甚至認為,現在的小學生,大概有三分之二會在未來從事目前尚未發明出來的工作。正如清華校長所說我們未來需要的是有創造力的孩子。而那些只會做題不會思考的孩子,在未來註定會被淘汰。
  • 起跑點-中新網
    起跑至完成的速度要求是必然的,而為了增加勝算,還可以在起跑點下工夫。最理想的情況,是讓自己的起跑點比別人早一點,早點發力,就可以早點跑到目標。更重要的,還可以沿途享受領先的優越感。  然而,一面把起跑線提前,一面也不無懷疑:對落場跑的當事人來說真是好事?把起跑線提得越早,也就是越早投入比賽之中,「未是比賽」的輕鬆時刻只得化為烏有。
  • 準確定位小孩的起跑點
    我告訴她:因為你們忽略了小孩的啟蒙教育,你們的小孩不是輸在起跑線上而是輸在起跑點上。小孩的起跑點由父母對小孩的啟蒙教育時間早晚決定。常言道:萬事開頭難,起步是關鍵。研究人員觀察發現,嬰兒出生後,大腦的發育速度很快,在4~5歲時,幼兒的腦量與成人已經很接近。現代醫學教育研究認為兒童時期是智力發展的最佳時期。
  • 怕孩子輸在起跑點,是沒有安全感?還是虛榮?
    盲點一:深怕孩子輸在起跑點,是沒有安全感?還是虛榮? 即使教改進行了許多年,對大多數家長來說,鼓勵孩子讀書、拚命擠進明星高中,然後考進大學,仍然是最讓人安心的一條道路。 很多人提到怕「孩子輸在起跑點」,於是填滿很多不必要的學習,這就好像一個人被不斷餵食,卻不讓他有消化反芻的機會。 當我們看到各式補習班林立街頭,不過是反映社會這種心理現象而已;某種角度來說,這也是家長與學生另一種虛榮與沒自信的表現。
  • 父母該如何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呢?五招協助孩子發展更迅速
    每名家長都期待自身的孩子可以出人頭地,得到美好的生活。在社會發展中,「讓孩子贏在起跑線」這話被很多家長譽為育兒教育的無上秘笈。為了孩子好,就不可以讓她們倒在起跑點。那麼,在孩子發展的一個又一個環節中,家長能夠根據什麼方式,提升孩子的智力、情商智商、見識,多方位地協助孩子發展,最後讓其贏在起跑線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