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是英國中小學生贏在起跑點的秘密!你不可不知的全人教育!

2020-12-11 學翼國際CN

英國中小學生贏在起跑點的秘密!原來私立名校生都寄宿!

越來越多家長傾向把小學的孩子送到外國留學,接受雙語教育,讓孩子贏在起跑點上。

但根據調查,更多的留學生家庭都屬雙薪家庭,父母都有自己的事業,無法隨著孩子到外國留學。

尚未成年的孩子的住宿、生活、自理能力是家長主要擔憂的方面。

截至2020年3月,英國共有1.5萬名中國小留學生,其中絕大部分就讀於寄宿學校。

為什麼讓這1.5萬的小留學生家長如此放心,讓他們獨自在海外生活呢?英國寄宿學校有什麼魅力?

今天,小翼君就來為你揭秘!

英國學校的體系

根據英國私立中學中心ISC調查,無論是本地學生還是留學生,英國的中小學生,尤其是高中生,更傾向於寄宿學校。

ISC屬下共有2600間小學,其中有800多所是寄宿學校,報名率節節攀升、錄取門檻也是一年比一年高,幾乎所有的頂級私校都是全宿舍制學校。

英國的傳統教育制度有了一些嚴格的培養體系,寄宿學生能有更多的課程與活動選擇, 英國學校的宿舍不僅有一系列的課程與活動讓學生參與,組織出遊與討論互動等都能增加學生們的感情。

同時,宿舍也培養學生對自我管理的養成有一套嚴格的培養體系。這也就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家長更傾向於寄宿學校。

寄宿學校的優缺點是什麼呢?

寄宿學校與普通學校又有什麼不同之處呢?

就讓小翼君來為你解答吧!

1.小班授課,專注個人發展

與國內大班制不同,英國寄宿中學的一大亮點就是小班授課。初中的最大規模班級只有24人,高中則平均在12人左右。小班教學讓老師更能夠關注每一個同學,幫助每一個同學能夠專注個人發展,設置互動環節、問答環節等等來來幫助學生。

2.充滿歸屬感的寄宿生活

寄宿學校位學生創建了一個如家的居住環境,傳統英國寄宿系統及舍監製度更加強了學生的歸屬感。無論是社交及心理的發展對於青少年來說是十分有益的。

3.課程科目多系統健全

英國寄宿學校主打個人發展,並認為每個學生都有獨特的天分與特長,提供學生更多的課程選擇。所以教授的科目多是英國私立寄宿學校的一大特色,包括語言課程、興趣課程、實踐課程等等。培訓學生的實踐能力及注重知識的應用性。

而且,對於外國留學生來說,寄宿學校不僅保障了學生的人生安全、穩定均衡的飲食營養、舍監及舍友共同成長、還能無時無刻在英語環境中生活。

宿舍文化與「全人教育」

你是哪個院的學生呢?

宿舍制時英國私立教育金字塔頂端的學校共有的特徵,更以「全人教育」著稱,是英國教育界沿襲了超過1000年的傳統制度。

至今,寄宿私立學校仍被英國的精英家住時代追捧,也是默認的「上流社會」的「貴族學校」,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伊頓及溫切斯特公學了,寄宿生比例幾乎是年年達到100%。

寄宿學校的學生管理是以宿舍為單位的,學生在註冊時就會被劃分到各個宿舍院。

就好像我們在《哈利波特》看到的一樣,每一棟宿舍都會有自己的特色、主題及規範。

學術評比及學校的大小活動,包括辯論賽、音樂會、體育賽事等都會以宿舍為單位進行。

你耳邊是否響起了熟悉的「葛萊分多+10分!!」呢?

英國私立寄宿學校與美國的寄宿學校制度大不同!

像是伊頓公學、溫切斯特公學等等英國私立寄宿名校都實行「學期寄宿制」,無論是英國本地的學生還是國際留學生都必須住校。且學生只能每隔3-4周才能回家一次,其餘周末學校都為學生安排了一系列的課外活動與課程。

宿舍打破了年級的界限,13-18歲的孩子們不分年齡、國籍、種族的混住,更有助於學生們融入當地的文化哦!

舍監=宿管大媽?

舍監絕對不是你們想像中的那個宿管大媽大爺!

英式的宿舍的文化中,舍監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英國的「舍監」(House Master)與美國寄宿中學的「宿舍家長」(Dorm Parent)不太一樣。

「宿舍家長」主要負責照顧學生的生活起居,而英國寄宿學校配有專門的生活老師和助理,舍監扮演的是班主任和家長的雙重角色,一旦學生受傷生病、學習狀態不好或有心事,都屬於舍監的工作範疇。

同時舍監不僅各方面的成長與生活引導,同時也有在各個活動課程中幫助孩子們發掘潛力、特長等。

英國著名學校溫切斯特公學前舍監湯姆·勞森「舍監目標不只是培養一群學術能力超群的人,而是培養『全人』。」

在不少寄宿中學裡,舍監的行政地位和副校長平級!!

在哈羅或伊頓等知名公學做舍監,更是一種榮譽象徵,標誌著一個教師有很高的專業水平。

英國領事館文化教育負責人:「英國私立學校代表了英國頂尖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

在英國2000多所私立學校中,大約有465所私立寄宿中學可以接受任何國籍的學生。

想贏在起跑線就是現在!

快關注小翼君吧!

未來有更多更全的英國低齡留學資訊在等著你哦!

相關焦點

  • 孩子 希望你「輸」在「起跑點」
    希望你「輸」在「起跑點」。每對父母都怕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點上,於是孩子小的時候就開始給他們補習並找各種才藝,深怕少學了一樣就會輸人很慘一樣。深不知每個孩子都有其個別差異,不是每個孩子都適合的。有的孩子天生就有讀書的資質,有的孩子卻不是讀書的料。
  • 猶太小孩贏在起跑點的方式
    「原來也有你處理不了的事情啊?那你那時怎麼處理?也學臺灣父母『收涎』嗎?」這個生了小孩之後,無論寶寶吃喝拉撒都要問我,一直把我當做幼教專業之神的朋友,有些深受打擊!「哈!還好以色列有專門處理小孩這類問題的『幼兒成長魔術師』,雖然他覺得我這位母親大驚小怪,但還是給了我一些『配方』。我家小孩去看了他一次,過了一個月後她就不再流水口了!」
  • 比「贏在起跑點」更重要的事 ↓
    「學區房」「佔坑班」「起跑線」「搶跑線」…… 每一個新名詞背後,都是無數家庭竭盡所能為之投入下金錢與精力,而這背後,其實是家長無處安放的教育焦慮。《2018年中國家長教育焦慮指數調查報告》指出: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當代中國家長教育焦慮指數為67點,整體處於比較焦慮的狀態。
  • 李月娥:哪個孩子應該贏在起跑點
    拜現代大眾媒體傳播之賜,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或是「孩子,我要你贏在起跑點上」的廣告詞,對為人父母者再熟悉不過,甚至儼然變成父母教育指導原則;就如同「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是學子們不會錯過的被鼓勵或自勉的話,一切自可書中求。
  • 會說出贏在起跑點的人,是不是因為他自己的人生輸在終點線,所以才會有這種期待?
    如果可以在起跑點前先準備好的話,孩子將來各個方面的學習,就能夠比別人更快達到目標。陪伴每個父母和小孩,成為更好的自己。讓每位父母、教育工作者,都有能力,以生命滋養另一個生命,帶領孩子,走向海闊天空的未來。圖片來源:shutterstock臨床心理師,米露谷心理治療所執行長。
  • 英式教育的精髓:寄宿、運動、全人教育
    之所以會有這種「隻身一人看世界」的勇氣,Paul覺得,那正是得益於寄宿培養的獨立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有些家長對寄宿制產生猶疑,因為擔心寄宿會疏離親子關係。但Paul認為,孩子們要學會獨立,家長們也得信任學校,學會放手。當然,從何時開始寄宿還是要視孩子個體情況而定。在英國,能寄宿的最小年齡是7歲,但Paul認為,7歲還是太小,9歲、11歲、13歲開始可能更好。
  • 英國寄宿制學校之 宿舍文化與「全人教育」
    ,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英國本土受教育,所以應運而生了越來越多的寄宿學校。今天英倫雲小學來深度剖析下寄宿制教育,英國私立寄宿學校歷史悠久,演變過程複雜,每個學校也形成了各自適合的寄宿制度。千萬不要把這些寄宿學校和你曾經知道的國內那些可以住宿的學校等同,並非所有提供住宿的學校都能叫做「寄宿制學校」。
  • 輸在起跑點又怎麼樣?找對跑道走到終點才是王道!
    這些種種的擔憂和焦慮,其實都源自於父母心中根深蒂固的這句話,「孩子,我要你贏在起跑點上。」「贏在起跑點上」這句多年前,自己小時候父母經常說的話,在經過這麼長的一段時間之後,自己為人父母后,也置身其中,似乎依舊是大多數父母教育孩子的最高原則,畢竟漫長的人生道路,絕對要從起跑開始就替孩子好好規劃,協助他們走得順利、走得精彩,彷彿這樣才算盡到父母的責任。
  • 全人教育
    探索研究美育的過程中,當「全人教育」映入眼帘時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像看電影一樣,反覆在腦海裡回放,「全人教育」即育全人,竟然發現了我自己名字的諧音,育全,霎時靈光乍現,這也許就是名字賦予我的生命意義,終生追求了吧。興奮之餘,更堅定了我繼續探索踐行「全人教育」的理念。這也是這個公眾號名字的由來。生芽,給這個公眾號賦予新生命,給人一種希望。
  • 精英教育模式,全人教育特色——留學英國不是夢!
    眾所周知,英國的教育水平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而且英國良好的教育體制,對學生和家長都有很強的吸引力。在古典紳士又矜持復古的英國讀書,是不是很多學生甚至家長曾經的夢想呢?  由上海國際教育服務與創新園區主辦的「2016上海國際教育展覽會暨國際教育資源洽談會」將於2016年6月25日-26日在上海市虹口區舉辦。
  • 揭秘昂貴的「全人教育」
    我們通過走進聖心幼兒園可以去窺見全人教育在國際幼兒園的開展,也讓更多家庭在為孩子選擇國際幼兒園時,有的放矢,有所比較。全人教育(holistic education)的【全人】是指完整的個人,全人教育是指充分發展個人潛能以培養完整個體的教育理念與模式。
  • 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不是要贏在起跑點,而是一直願意跑!
    人生就像是參與一場馬拉松,我們不追求贏在起跑點,卻是希望孩子能「一直願意跑」,這樣終究才有機會登上高峰。  陪伴每個父母和小孩,成為更好的自己。  讓每位父母、教育工作者,都有能力,以生命滋養另一個生命,帶領孩子,走向海闊天空的未來。
  • 不可不知的英國碩士留學網申細節
    不需要費勁鋪陳到幼稚園,這裡有的學校系統會設置上傳成績單學歷證明種種;  語言能力  會問你之前教育過程是不是英語教學英語考試的哇,如果不是,就請你果斷上傳雅思哇,不過英國大學碩士申請大部分學校都是可以無雅思提交申請的哈
  • 李飛高中英語名師工作室 :全人教育育全人
    該工作室成立以來,以促進學員全面成長、培養優秀學術團隊、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推廣教育科研成果為目標,實施基於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全人教育」模式,著力培養學生品德修養、責任意識和可持續學習能力,提升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建構學科思維方式和學科表達系統,堅持以理論學習、學術研討、教學實踐、課題研究、論文寫作等五大形式提升理念、開闊視野、形成特色、優化路徑和凝練成果。
  • 一頓優質早餐,可以讓孩子「贏在起跑點」
    ●一頓優質早餐,可以讓孩子「贏在起跑點」。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研究發現,早餐進食後15分鐘,就有增強記憶力的效果。臺北醫學大學研究表明,有吃早餐的孩子,學業表現會比沒吃早餐的孩子更好。
  • 國際教育下的「全人教育」,發現真正的「人」.
    以此為基礎,在20世紀70年代末期,作為全人教育的主要提倡者,隆·米勒(Ron Miller)正式提出全人教育概念。1990年,80位支持全人教育的學者在芝加哥籤署了《芝加哥宣言》。此後,全人教育的研究隊伍逐漸擴大,也湧現出一批較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和代表人物,如美國的隆·米勒、加拿大的約翰·米勒(John P.
  • 英國教師眼中的中國數學教育秘密
    起因是上海中學生在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中連續兩屆獲得數學、閱讀和科學第一,而且數學平均分(613)遠高於英國學生(496),優秀率也高於英國學生(55.4%∶11.8%),這樣的成績引起了發達國家和全世界的關注。在上海30所小學學習考察結束後,英國教師進行了專門的討論總結,上海師範大學原校長張民選將此次討論寫作成《英國教師眼中的中國數學教育秘密》一文,現全文刊登,以饗讀者。
  • 贏在起跑線上的秘密!孩子一生或將因此改變
    未來社會是全人教育的時代,是發現「人」的時代。教育如能「看見」人,這樣的教育才能稱得上是成全生命的好教育。我們一直在追求:辦一所「學生喜歡、教師幸福、家長滿意、社會嚮往」的贏在未來的學校。全人教育為夢想而誕生的教育郴州市明星學校小學部,深耕中國傳統文化,吸納國際教育元素,不斷探索教育教學新樣態。
  • 做贏在起跑點的父母——吉的堡家長學校大講堂開課啦!
    父母更要懂得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它是學校教育最好的補充,是整個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為了進一步加強家園合作,更新家長的教育觀念,我園特邀丹陽市教育局德育科葉應松科長為我園家長帶來有關家庭教育的精彩講座!
  • 什麼是全人教育?
    第一次看到「全人教育」,還真的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但是看過資料後,我理解了,我覺得權人教育就是跟我們之前說的「素質教育」有異曲同工之妙。簡單來說都是全面培養一個人,而不是單方面的應試教育。「全人教育」不僅僅關注孩子學習知識,還關注孩子學習生活,包括情感,意志方面的培養。讓孩子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還懂得如何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