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棉縣人民法院分析勞動爭議案件產生並提出建議

2020-09-07 雅安新聞聯播

四川新聞網消息(劉曉晶)筆者就石棉縣人民法院五年來勞動爭議案件進行分析並提出建議。

存在問題:

一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不籤訂合同或籤訂合同不規範。用人單位法律意識淡薄,忽視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及勞動法的規定,在與勞動者建立了勞動關係後,部分用人單位不與勞動者籤訂勞動合同或者籤訂合同不規範。也有部分勞動者因為法律意識淡薄,認為籤訂勞動合同會對其以後變換工作等造成影響,往往也不同意與用人單位籤訂勞動合同。因沒有合同約定或合同不規範、不平等,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出現問題,因無相關約定,難以處理,繼而產生勞動爭議糾紛。

二是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私下約定條款有違法律規定。部分勞動者為了享受其他社會保險待遇,與用人單位私下約定,將為其購買社會保險的款項直接支付勞動者,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產生糾紛後,雙方便各執一詞。

三是用人單位未向勞動者提供安全生產條件。用人單位為節約經營成本未對機器設備進行定期維修檢查,致使廠區存在安全隱患,繼而發生工傷事故。還有部分用人單位關注了硬體設備,但忽視了對勞動者的安全教育,也會導致工傷事故的發生。在工傷事故發生後,因未繳納工傷保險等導致勞動者的傷亡待遇得不到解決,從而引發工傷待遇糾紛。

四是用人單位管理不規範。用人單位在日常管理中存在不規範,未按照勞動法相關規定履行,勞動者到用人單位往往不能按時籤訂勞動合同,勞動者離開用人單位也未及時辦理離職手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就入職、離職時間問題往往會產生糾紛。

五是監管力度不夠。勞動行政部門有權對用人單位執行勞動法的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發現違法行為,有權責令限期改正,對情節嚴重的,有權依法處罰。但從所受理的勞動爭議案件看,大量案件籤訂履行勞動合同不合法或無書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已形成事實勞動關係,用人單位未繳納各種社會保險費用,存在違法行為。

對策建議:

一是建立仲裁訴訟銜接機制。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與訴訟應互通信息,加強溝通協調,共同提升辦案質量,通過對疑難問題的交流探討促成雙方達成共識,努力做到裁審工作受理範圍一致、法律適用統一、程序銜接規範,通過裁審銜接提高爭議處理的質量和效率,實實在在為勞動者解決問題,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

二是多部門聯動處理社會保險問題。對用人單位應交繳而欠繳保險費的問題,相關部門應聯合監督用人單位的保險繳納情況,明確監督的具體部門,監督的詳細事項、程序及責任等。建立投訴受理聯動機制,在接到勞動者的相關投訴都應受理然後再轉責任部門處理,並詳細告知勞動者具體的投訴程序。

三是加大調解力度。勞動爭議案件「一仲兩審」耗時耗力,以調解結案是最佳選擇,要把調解貫穿於勞動爭議案件處理的始終,積極引導雙方通過協商化解糾紛,減輕當事人訴累,使勞動者儘早獲得賠償。

四是宣傳相關法律法規。要通過各種渠道,豐富宣傳形式,大力宣傳勞動法等相關法律法規。通過宣傳,使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平等的條件下簽訂勞動合同,用合同約束雙方的行為,明確各自的權利義務。一旦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懂得依法維權。

五是延伸審判服務職能。勞動爭議既涉及民生,又涉及用人單位發展,大部分為批量案件,處理不慎極有可能引發群體性事件,要積極延伸審判職能,通過各種形式開展聯繫企業活動,了解新常態下企業的司法需求,探索糾紛產生的根源和解決糾紛的辦法,幫助用人單位查找制度漏洞,規範企業經營管理,從源頭上減少勞動爭議案件的發生。

六是加強監督力度。勞動行政部門,對轄區內用人單位用工是否合法、是否規範,平時要加強檢查、督促,認真履行法律賦予的職責,發現一起及時糾正,對不依法行事,重複違法的,加大懲罰力度,要讓用人單位知道違法付出的高昂代價,讓法律的規定落到實處。

相關焦點

  • 石棉縣人民法院分析生態環境保護法律存在的問題並提出意見建議
    四川新聞網消息(孫梅)近日,石棉縣人民法院分析生態環境保護法律存在的問題並提出意見建議。存在問題:生態環境保護法律規定冗雜、零散,不成體系。但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的案件僅限於在履行職責中發現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即在辦理刑事案件過程中發現的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可以直接提起民事公益訴訟的主體有限,且與破壞生態環境行為造成損害的結果沒有太大利害關係,難以及時進行有效的公益訴訟。違法成本低,甚至零成本,生態環境保護法律缺乏威懾力。
  • 淺析勞動爭議訴訟案件中的反訴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勞動爭議案件審理的二個司法解釋的出臺,為處理勞動爭議案件提供了重要依據,也為解決勞動爭議訴訟案件反訴問題提供了思路,本文僅就此談點膚淺的看法,以拋磚引玉。  一、勞動爭議訴訟案件中反訴的構成要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二條規定:「被告有權提出反訴。」這是法律賦予被告在民事訴訟中與原告的起訴權相對應的一種權利。
  • 關於勞動爭議案件約定管轄有效嗎
    關於勞動爭議案件約定管轄有效嗎1.勞動爭議管轄權具有法定性,約定管轄是無效的。勞動爭議案件的管轄都是有明文規定的。2020年11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公布了(2020)最高法民轄27號民事裁定書,認為:勞動爭議案件涉及的法律關係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的勞動關係,具有人身屬性,不適用協議管轄的有關規定。勞動爭議管轄權具有法定性,約定管轄是無效的。
  • 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管轄
    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是解決勞動爭議的最後一個程序,也是對勞動爭議的最終處理。勞動爭議訴訟制度首先要解決人民法院受理勞動爭議案件的範圍和各級人民法院審理勞動爭議的分工和權限問題。下面就勞動爭議的界定、勞動爭議的訴訟管轄以及當前遇到的幾種特殊情況的勞動爭議案件如何處理,進行探討。
  • 立方觀察 | 現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一)》修訂內容解讀
    第五條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係後,請求用人單位返還其收取的勞動合同定金、保證金、抵押金、抵押物產生的爭議,或者辦理勞動者的人事檔案、社會保險關係等移轉手續產生的爭議,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後,當事人依法起訴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 「要件審判九步法」助你入門勞動爭議案件
    上海市寶山區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副庭長、勞動爭議合議庭負責人王國俠法官編寫了《手把手傳授勞動爭議案件入門實操》,本期法官講堂為大家詳細解讀。王國俠上海寶山法院民事審判庭副庭長勞動爭議合議庭負責人法學博士勞動爭議案件有什麼特殊性?
  • 為什麼勞動爭議案件企業敗訴率高達80%?
    若經過調解雙方達不成協議,當事人一方或雙方可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也可以直接申請仲裁。仲裁程序是強制性的必經程序,也就是說,只要有一方當事人申請仲裁,且符合受案條件,仲裁委員會即予受理;當事人如果要起訴到法院,必須先經過仲裁程序,未經過仲裁程序的勞動爭議案件,人民法院將不予受理;4、法院審判程序。當事人如果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基層人民法院起訴。
  • 法官手札:近年勞動爭議案件常見問題匯總
    對於企業自主改制引發的爭議處理,完全是在法律規定的層面上進行,因此,對於這部分勞動爭議案件,人民法院應予受理。無論是被動型勞動關係,還是主動型勞動關係,勞動者與新的用人單位因勞動關係產生的爭議,應當適用勞動法律、法規。新的用人單位不僅有繳納社會保險的義務,而且在發生工傷事故時有賠償的義務,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後有補償的義務。
  • 我院在全市法院及仲裁院勞動人事爭議疑難案件研討會中做經驗介紹
    2020年12月4日,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召開勞動人事爭議疑難案件研討會,共同破解勞動人事爭議的難題。此次研討會系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與瀋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瀋陽市總工會、瀋陽市工商業聯合會、瀋陽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共同搭建會商平臺。市法院民五庭全體法官和法官助理,區縣法院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法官,市人社局調解仲裁管理處,瀋陽市及14個區縣仲裁院的院長、仲裁員共90人參加了本次研討會。研討會由市法院民五庭庭長趙明靜主持。
  • 我市首例「法院+工會」涉勞動爭議糾紛案件調解成功
    」達成調解,足不出戶地解決了困擾雙方一年多的勞務官司,這標誌著首例勞動糾紛案件在我市「法院+工會」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室的努力下實現成功和解。,經過徵求雙方當事人調解意向,按照《關於建立健全涉勞動爭議矛盾糾紛訴調對接工作的意見》中的有關規定,9月16日向市總工會通報,由市總委派勞動爭議調解員劉振律師進行訴前調解。
  • 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草案)》的說明
    二、關於勞動爭議處理程序在徵求意見過程中,有的建議將現行的發生勞動爭議必須先經仲裁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程序,修改為由當事人選擇仲裁或者訴訟的程序,不再將仲裁作為必經程序,以解決勞動爭議處理時間長的問題。經反覆研究,現行的勞動爭議處理程序經過二十多年實踐,已經被社會所接受,不宜輕易否定。
  • 最高人民法院司改辦負責人就勞動爭議多元化解試點工作答記者問
    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和全國總工會經過深入調研,認為通過試點,總結、提煉、推廣各地實踐經驗,同時對有關工作進一步作出規範、提出要求,不斷完善和拓展勞動爭議多元化解機制,對於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無疑具有積極意義。  問:同此前最高人民法院和其他單位聯合發布的文件相比,《意見》有哪些突出特點?
  • 裁審銜接,提升勞動爭議實質化解效率
    勞動爭議案件關係到國計民生和社會穩定,為了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提出的「六保」「六穩」工作任務和要求,近日,市中院黨組成員、副院長樊利明帶領民二庭法官、法官助理一行前往晉中市勞動人事仲裁院進行調研座談,晉中市人社局副局長王永志、市勞動人事仲裁院院長史建山等一同調研。
  • 歸納:5種屬於勞動爭議的情形
    1.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規定的情形:(一)勞動者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係後,請求用人單位返還其收取的勞動合同定金、保證金、抵押金、抵押物產生的爭議,或者辦理勞動者的人事檔案、社會保險關係等移轉手續產生的爭議;(二)勞動者因為工傷、職業病,請求用人單位依法承擔給予工傷保險待遇的爭議。
  • 石棉縣法院民庭2020年亮點工作回眸
    石棉縣人民法院民庭是一支由七位秀外慧中的「小仙女」與四位德才兼備的「天王」組成的專業化審判隊伍。他們有的謹慎穩重,有的冷靜沉著,有的直言快語,有的溫和恬靜,但他們卻有著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他們心中都堅守初心,守護正義。
  • 南大法碩論壇交流涉疫情勞動爭議案件熱點、難點問題
    12月22日,南京大學舉辦2020第十七期法律碩士論壇,本期論壇的主題為「涉疫情勞動爭議案件司法裁判熱點與難點問題」。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法官王婷婷介紹了該院民事審判在處理勞動爭議的一些具體做法,分享了疫情期間江蘇法院的相關規定和個人對勞動爭議案件的辦案感受。王婷婷從實踐調研、外省市做法借鑑等方面介紹了江蘇涉疫情勞動爭議裁判政策的產生過程。
  • 27種不屬勞動爭議的情形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規定的情形:(一)勞動者以用人單位的工資欠條為證據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因住房公積金產生的爭議,不作勞動爭議處理。
  • 勞動爭議適用約定管轄嗎?最高院的判決來了
    被告海天致遠公司在提交答辯狀期間,提出管轄權異議。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區人民法院認為,勞動爭議案件由用人單位所在地或者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基層人民法院管轄。雙方籤訂的《勞動合同》中約定工作地點在泰安萬達廣場寫字樓,泰山區人民法院對本案具有管轄權,裁定駁回海天致遠公司的管轄權異議。被告海天致遠公司不服,提出上訴。
  • 勞動爭議案件主張對方承擔律師費,法院會支持嗎?
    項秦律師 作隨著人們法律意識的提高,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的勞動爭議案件大量存在。因為仲裁或訴訟而聘請律師並支付律師費就是應有之義了。那麼因為勞動爭議而提起仲裁或訴訟而支付的律師費,是否可以向對方主張呢?法院又是否會支持呢?
  • 【法院動態】裁審銜接,提升勞動爭議實質化解效率
    本文來源:晉中政法 勞動爭議案件關係到國計民生和社會穩定,為了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提出的「六保」「六穩」工作任務和要求,近日,晉中中院黨組成員、副院長樊利明帶領民二庭法官、法官助理一行前往晉中市勞動人事仲裁院進行調研座談,晉中市人社局副局長王永志、市勞動人事仲裁院院長史建山等一同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