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仁】功效與作用

2021-01-14 中草藥手冊
薏苡仁

《中國藥典》:薏苡仁

【藥材名稱】薏苡仁

【拼音】Yì Yǐ Rén

【英文名】SEMEN COICIS

【別名】薏苡、苡米、薏仁米、溝子米

【來源】本品為禾本科植物薏苡Coix lacryma-jobi L. var. ma-yuen (Roman.)Stapf的乾燥成熟種仁。秋季果實成熟時採割植株,曬乾,打下果實,再曬乾,除去外殼、黃褐色種皮及雜質,收集種仁。

【性狀】本品呈寬卵形或長橢圓形,長4~8mm,寬3~6mm。表面乳白色,光滑,偶有殘存的黃褐色種皮。一端鈍圓,另端較寬而微凹,有1淡棕色點狀種臍。背面圓凸,腹面有1條較寬而深的縱溝。質堅實,斷面白色,粉性。氣微,味微甜。

【鑑別】本品粉末類白色。主為澱粉粒,單粒類圓形或多面形,直徑2~20μm,臍點星狀;復粒少見,一般由2~3分粒組成,加碘試液澱粉粒顯棕紅色。

【炮製】薏苡仁:除去雜質。

麩炒薏苡仁:取淨薏苡仁,照麩炒法(附錄Ⅱ D)炒至微黃色。

【性味】甘、淡,涼。

【歸經】歸脾、胃、肺經。

【功能主治】健脾滲溼,除痺止瀉,清熱排濃。用於水腫,腳氣,小便不利,溼痺拘攣,脾虛洩瀉,肺癰,腸癰;扁平疣。

【用法用量】9~30g。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防蛀。

【備註】(1)薏苡根功用與薏苡仁基本相同,清熱,利尿並有驅蟲作用,能治蟲積腹痛。

(2)用於溼熱內蘊之症,對小便短赤,可與滑石、通草等同用;對溼溫病邪在氣分,溼邪偏勝者,可與杏仁、蔻仁、竹葉、木通等同用。本品又具健脾之功,用以治脾虛水腫、腳氣腫痛,配伍茯苓、白朮、木瓜、吳茱萸等同用。用於脾虛有溼的洩瀉、帶下,可與白朮、茯苓等配伍。用於溼滯皮肉筋脈引起的痺痛拘攣,常與桂枝、蒼朮等配合應用。治肺癰胸痛、咯吐膿痰可與鮮蘆根、冬瓜子、桃仁、魚腥草等配伍;治腸癰,可與敗醬草、附子等同用。

【摘錄】《中國藥典》

《中藥大辭典》:薏苡仁

【藥材名稱】薏苡仁

【拼音】Yì Yǐ Rén

【別名】解蠡(《本經》),起實、贛米(《別錄》),感米(《千金·食治》),薏珠子(《本草圖經》),回回米、草珠兒、菩提子、贛珠(《救荒本草》),必提珠(《滇南本草》),芑實(《綱目》),薏米(《藥品化義》),米仁(《本草崇原》),薏仁(《本草新編》),苡仁(《臨證指南》),苡米(《本草求原》),草珠子(《植物名匯》),六穀米(《中藥形性經驗鑑別法》),珠珠米(《貴州民間方藥集》),膠念珠(《福建民間草藥》),尿塘珠、老鴉珠(《廣西中獸醫藥植》),菩提珠(《江蘇植藥志》),藥玉米、水玉米、溝子米

【出處】《本經》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種仁。秋季果實成熱後,割取全株,曬乾,打下果實,除去外殼及黃褐色外皮,去淨雜質,收集種仁,曬乾。

【原形態】薏苡(《本經》),又名:贛(《說文》),屋菼(《別錄》),玉秫(《楊氏經驗方》),草菩提(《草木便方》),薏黍、鬼珠箭、尿塘草、鐵玉蜀黍、瞎眼子樹、桂珠黍、便婆菊。

一年或多年生草本。鬚根較粗,直徑可達3毫米。稈直立,高1~1.5米,約具10節。葉片線狀披針形,長達30釐米,寬1.5~3釐米,邊緣粗糙,中脈粗厚,於背面凸起;葉鞘光滑,上部者短於節間;葉舌質硬,長約1毫米。總狀花序腋生成束;雌小穗位於花序之下部,外面包以骨質念珠狀的總苞,總苞約與小穗等長;能育小穗第一穎下部膜質,上部厚紙質,先端鈍;第二穎舟形,被包於第一穎中,先端厚紙質,漸尖;第二外稃短於第一外稃;內稃與外稃相似而較小,雄蕊3,退化;雌蕊具長花柱;不育小穗退化成長圓筒狀的穎。雄小穗常2~3枚生於一節;無柄雄小穗第一穎扁平,兩側內折成脊而具不等寬之翼,先端鈍,具多數脈;第二穎舟形,亦具多脈;外稃與內稃皆為薄膜質;雄蕊3;有柄雄小穗與無柄者相似,但較小或有更退化者。穎果外包堅硬的總苞,卵形或卵狀球形。花期7~9月。果期9~10月。

本植物的根(薏苡根)、葉(薏苡葉)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生境分部】多生於屋旁、荒野、河邊、溪澗或陰溼山谷中。全國大部地區均有分布,一般多為栽培品。我國大部分地區均產,主產福建、河北、遼寧。

【性狀】乾燥的種仁,呈圓球形或橢圓球形,基部較寬而略平,頂端鈍圓,長5~7毫米,寬約3~5毫米,表面白色或黃白色,光滑或有不明顯縱紋,有時殘留黃褐色外皮,側面有1條深而寬的縱溝,溝底粗糙,褐色,基部凹入,其中有一棕色小點。質堅硬,破開後,內部白色,有粉性。氣微,味甘淡。以粒大、飽滿、色白、完整者為佳。

【化學成分】種仁含蛋白質16.2%,脂肪4.65%,碳水化物79.17%,少量維生素B1(330微克%)。種子含胺基酸(為亮氨酸、賴氨酸、精氨酸、酪氨酸等)、薏苡素、薏苡酯、三萜化合物。

【藥理作用】①薏苡仁油的作用

早年報導,用石油醚浸出的薏苡仁油對蛙的橫紋肌及運動神經末梢,低濃度呈興奮作用,高濃度呈麻痺作用。如注射於蛙的胸淋巴腔或腓腸肌內,能減少肌肉之攣縮,並縮短其疲勞曲線。用離體蛙的神經肌肉標本,證明其作用點不在神經幹而在肌肉部分。進一步的研究指出,慧苡仁油或C數在10~18的飽和脂肪酸皆能阻止或降低橫紋肌(非神經肌接頭部位)之收縮作用,而不飽和脂肪酸(如油酸)則無此作用。薏苡仁油(0.5克/公斤皮下注射於兔)及C數在12以上的脂肪酸皆可使血糖有所下降,此可用丙酮酸拮抗之,血清鈣亦有所降低,C數較低的脂肪酸(如癸酸)對血糖、血鈣皆無影響。薏苡仁油(主要為棕櫚酸及其酯)對呼吸,小量興奮,大量麻痺(中樞性);能使肺血管顯著擴張。對離體蛙心及離體兔腸,低濃度呈興奮作用,高濃度呈抑制作用;對家兔及豚鼠子宮一般呈興奮作用,腎上腺素可反轉其興奮作用;它還有抗利尿作用;大量可使動物麻痺,呼吸停止。其致死量小鼠(皮下注射)為5~10毫克/克,兔(靜脈注射)為1~1.5克/公斤。

②薏苡素的作用

對橫紋肌有抑制作用。它能抑制蛙神經肌肉標本的電刺激所引起的收縮反應及大鼠膈肌的氧攝取和無氧糖酵解,並能抑制肌動球蛋白-三磷酸腺甙系統的反應,還有比較弱的中樞抑制作用,表現為對大鼠及小鼠均有鎮靜作用,並能與咖啡因相拮抗。在家兔的腦電圖上,出現波幅增大,頻率減少,顯示對中樞神經系統的機能性抑制現象等。在大鼠試驗(尾部電刺激法)中,有鎮痛作用,強度與氨基比林相似。它還有解熱作用,對TTG(菌體的精製複合多糖類)性發熱的解熱作用較好,對二硝基酚引起之發熱無甚作用。此外對多突觸反射(貓腓神經-腓腸肌標本)有短暫的抑制作用。它不能降低士的寧或戊四氮的致死作用。對兔靜脈注射可引起血壓短暫下降,皮下注射可使血糖略有下降,對離體蟾蜍心臟及離體兔腸均呈抑制作用;對兔耳血管無明顯影響。它的毒性很低,給小鼠口服0.5克/公斤一個月不引起異常改變。

有報告稱薏苡仁對癌細胞有阻止成長及傷害作用。

【炮製】炒蔗苡仁:取揀淨的薏苡仁置鍋內用文火炒至微黃色,取出,放涼即可。或用麩皮同炒亦可。(每慧苡仁100斤,用麩皮10斤)

《雷公炮炙論》:"凡使(薏苡仁)一兩,以糯米二兩同熬,令糯米熟,去糯米,取使。若更以鹽湯煮過,別是一般修制,亦得。"

【性味】甘淡,涼。

①《本經》:"味甘,微寒。"

②《別錄》:"無毒。"

③《食療本草》:"性平。"

④《本草正》:"味甘淡,氣微涼。"

【歸經】入脾、肺、腎經。

①《綱目》:"陽明。"

②《雷公炮製藥性解》:"入肺、脾、肝、胃、大腸。"

③《本草新編》:"入脾、腎二經。"

【功能主治】健脾,補肺,清熱,利溼。治洩瀉,溼痺,筋脈拘攣,屈伸不利,水腫,腳氣,肺痿,肺癰,腸癰,淋濁,白帶。

①《本經》;"主筋急拘攣,不可屈伸,風溼痺,下氣。"

②《別錄》:"除筋骨邪氣不仁,利腸胃,消水腫,令人能食。"

③《藥性論》:"主肺痿肺氣,吐膿血,咳嗽涕唾上氣。煎服之破五溪毒腫。"

④《食療本草》:"去乾濕腳氣。"

⑤《本草拾遺》:"溫氣,主消渴。""殺蛔蟲。"

⑥《醫學入門》:"主上氣,心胸甲錯。"

⑦《綱目》:"健脾益胃,補肺清熱,去風勝溼。炊飯食,治冷氣;煎飲,利小便熱淋。"

⑧《國藥的藥理學》:"治胃中積水。"

⑨《中國藥植圖鑑,:"治肺水腫,溼性肋膜炎,排尿障礙,慢性胃腸病,慢性潰瘍。"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O.3~1兩;或人散劑。

【注意】脾約便難及妊婦慎服。

①《本草經疏》:"凡病大便燥,小水短少,因寒轉筋,脾虛無溼者忌之。妊娠禁用。"

②《本草通玄》:"下利虛而下陷者,非其宜也。"

【複方】①治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晡所劇者,名風溼,此病傷於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麻黃(去節)半兩(湯泡),甘草一兩(炙),薏苡仁半兩,杏仁十個(去皮、尖,炒)。上銼麻豆大,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煮八分,去滓溫服,有微汗避風。(《金匱要略》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

②治風溼痺氣,肢體痿痺,腰脊酸疼:薏苡仁一斤,真桑寄生、當歸身、川續斷、蒼水(米泔水浸炒)各四兩。分作十六劑,水煎服。(《廣濟方》)

③治久風溼痺,補正氣,利腸胃,消水腫,除胸中邪氣,治筋脈拘攣:薏苡仁為末,同粳米煮粥,日日食之。(《綱目》薏苡仁粥)

④去風溼,強筋骨,健脾胃:薏苡仁粉,同曲米釀酒,或袋盛煮酒飲之。(《綱目》薏苡仁酒)

⑤治水腫喘急:鬱李仁二兩。研,以水濾汁,煮薏苡仁飯,日二食之。(《獨行方》)

⑥治肺痿唾膿血:薏苡仁十兩。杵碎,以水三升,煎一升,入酒少許服之。(《梅師集驗方》)

⑦治肺癰咳唾,心胸甲錯者:以淳苦酒煮薏苡仁令濃,微溫頓服之。肺若有血,當吐出愈。(《範汪方》)

⑧治肺癰咯血:薏苡仁三臺。搗爛,水二大盞,入酒少許,分二服。(《濟生方》)

⑨治腸癰,其身甲錯,腹皮急,按之濡如腫狀,腹無積聚,身無熱,脈數,此為腸內有癰膿:薏苡仁十分,附子二分,敗醬五分。上三味,杵為末,取方寸匕,以水二升,煎減半,頓服,小便當下。(《金匱要略》薏苡附子敗醬散)

⑩治腸癰:薏苡仁一升,牡丹皮、桃仁各三兩,瓜瓣人二升。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再服。(《千金方》)

⑾治消渴飲水:薏苡仁煮粥飲,並煮粥食之。(《綱目》)

⑿治沙石熱淋,痛不可忍:玉秫(子、葉、根皆可用),水煎熱飲,夏月冷飲,以通為度。(《楊氏經驗方》)

【各家論述】①《本草衍義》:"薏苡仁,《本經》雲,微寒,主筋急拘攣。拘攣有兩等:《素問》注中,大筋受熱,則縮而短,縮短故攣急不伸,此是因熱而拘攣也,故可用薏苡仁;若《素問》言因寒即筋急者,不可更用此也。凡用之,須倍於他藥。此物力勢和緩,須倍加用即見效。蓋受寒即能使人筋急,受熱故使人筋攣,若但熱而不曾受寒,亦能使人筋緩,受溼則又引長無力。"

②《綱目》:"薏苡仁陽明藥也,能健脾、益胃,虛則補其母,故肺痿肺癰用之。筋骨之病,以治陽明為本,故拘攣筋急,風痺者用之。土能勝水除溼,故洩痢水腫用之。按古方小續命湯注云:中風筋急拘攣,語遲,脈弦者,加薏苡仁,亦扶脾抑肝之義。又《後漢書》雲,馬援在交趾,嘗餌薏苡實,雲能輕身省欲,以勝瘴氣也。又張師正《倦遊錄》雲,辛稼軒忽患疝疾,重墜,大如杯,一道人教以薏珠用東壁黃上炒過,水煮為膏服,數服即消。程沙隨病此,稼軒授之,亦效。《本草》薏苡乃上品養心藥,故有此功。"

③《本單經疏》:"薏苡仁,性燥能除溼,味甘能入脾補脾,兼淡能滲洩,故主筋急拘攣不可屈伸及風溼痺,除筋骨邪氣不仁,利腸胃,消水腫,令人能食。總之,溼邪去則脾胃安,脾胃安則中焦治,中焦治則能榮養乎四肢,而通利乎血脈也。甘以益脾,燥以除溼,脾實則腫消,脾強則能食,如是,則已上諸疾不求其愈而自愈矣。"

④《本草正》:"薏苡,味甘淡,氣微涼,性微降而滲,故能去溼利水,以其去溼,故能利關節,除腳氣,治痿弱拘攣溼痺,消水腫疼痛,利小便熱淋,亦殺蛔蟲。以其微降,故亦治咳嗽唾膿,利隔開胃,以其性涼,故能清熱,止煩渴、上氣。但其功力甚緩,用為佐使宜倍。"

⑤《藥品化義》:"薏米,味甘氣和,清中濁品,能健脾陰,大益腸胃。主治睥虛洩瀉,致成水腫,風溼筋緩,致成手足無力,不能屈伸。蓋因溼勝則七敗,土勝則氣復,腫自消而力自生。取其入肺,滋養化源,用治上焦消渴,肺癰腸癰。又取其味厚沉下,培植下部,用治腳氣腫痛,腸紅崩漏。若咳血久而食少者,假以氣和力緩,倍用無不效。"

⑥《本草述》:"薏苡仁,除溼而不如二術助燥,清熱而不如芩、連輩損陰,益氣而不如參、術輩猶滋溼熱,誠為益中氣要藥。然其味淡,其力緩,如不合群以濟,厚集以投,冀其奏的然之效也能乎哉?"

⑦《本草新編》:"薏仁最善利水,不至損耗真陰之氣,凡溼盛在下身者,最宜用之,視病之輕重,準用藥之多寡,則陰陽不傷,而溼病易去。故凡遇水溼之症,用薏仁一、二兩為君,而佐之健脾去溼之味,未有不速於奏效者也,倘薄其氣味之平和而輕用之,無益也。"

⑧《本經疏證》:"論者謂益氣、除溼、和中、健脾,薏苡與術略似,而不知有毫釐之差,千裡之謬也。蓋以云乎氣,則水溫而薏苡微寒。以云乎味,則術甘辛而薏苡甘淡。且術氣味俱厚,薏苡氣味俱薄,為迥不相侔也。此其義蓋見於《金匱要略·痙溼暍篇》,曰溼家身煩疼,當與麻黃加術湯,發其汗為宜,慎勿以火攻之。曰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晡所劇者,此名風溼,此病傷於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也,可與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夫身煩疼者,溼而兼寒;一身盡疼者,溼而兼風。寒從陰化,風從陽化。故身煩疼者,屬太陽;發熱日哺所劇者,屬陽明。屬太陽者宜發汗,屬陽明者宜清熱,發汗所以洩陽邪,清熱所以折陽邪,質之以用術用栓者為發汗,薏苡則為清熱矣。雖然,薏苡既治風溼,又主筋急拘攣,不能屈伸,彼風溼相搏,骨節疼煩,不得屈伸,風溼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獨不用薏苡何耶?夫適固言之矣,薏苡是治久風溼痺,非治暴風溼痺者也。然則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證,非暴病耶?玩汗出當風,久傷取冷之因,決知其似暴病,實非暴病也。發熱日晡所劇。風與溼勢將化熱,故以薏苡合麻黃杏仁甘草,迎其機而奪之,彼風溼相搏者,上既冠以傷寒八、九日,已可知其非久病,下出所治之方,或有取乎附子生薑,或有取乎附子桂枝,且俱用術,其不能雜入薏苡決矣。術與薏苡非相反相惡也,既用此即不用彼者,無他,術性急,薏苡性緩,合而用之,恐其應速,則嫌於緩,應遲,又傷於躁也。"

【臨床應用】治療扁平疣:取新收之苡仁米2兩,與大米混合煮飯或粥吃,每日1次,連續服用,以痊癒為止。治療23例,經服藥7~16天,11例痊癒,6例效果不明,6例無效。病人在服藥後至皮疹消失前,多數有治療反應:損害病灶增大變紅,炎症增劇;繼續堅持服藥數日後,則損害病灶漸趨乾燥脫屑,以至消退。

【備註】變種植物川谷同供藥用。

【摘錄】《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薏苡仁

【藥材名稱】薏苡仁

【拼音】Yì Yǐ Rén

【英文名】Coix Seed, Seed of Jobstears

【別名】解蠡、起英、贛米、感米、薏珠子、回回米、草珠兒、贛珠、薏米、米仁、薏仁、苡仁、玉秣、六穀米、珠珠米、藥玉米、水玉米、溝子米、裕米、益米

【出處】出自《神農本草經》。

1.《雷公炮炙論》:凡使薏苡仁勿用YU米,顆大無味,其YU米時人呼為粳YU是也。

2.《別錄》:薏苡生真定平澤及田野。八月採實,採根無時。

3.《綱目》:薏苡,有二種:一種粘牙者,尖而殼薄,即薏苡也,其米白色,如糯米,可作粥飯及磨麵食,亦可用米釀酒;一種圓而殼厚堅硬者,即菩提子也,其米少,即粳YU也。其根並白色,大如匙柄,ZHA結而味甘也。

【來源】藥材基源: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種仁。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oix lacryma-jobi L.var.ma-yuen(Roman) stapf,[C.ma-yuen Romanet;C.lacryma-jobi L.var.frumentacea Makino].

採收和儲藏:工9-10月莖葉枯黃,果實呈褐色,大部成熟(約85%成熟)時,割下植株,集中立放3-4d後脫粒,篩去莖葉雜物,曬乾或烤乾,用脫殼機械脫去總苞和種皮,即得

【原形態】薏苡 一年或多年生草本,高1-1.5m。鬚根較粗,直徑可達3mm。稈直立,約具10節。葉片線狀披針形,長可達30cm,寬1.5-3cm,邊緣粗糙,中脈粗厚,於背面凸起;葉鞘光滑,上部者短於節間;葉舌質硬,長約1mm。總狀花序腋生成束;雌小穗位於花序之下部,處麵包以骨質念珠狀的總苞,總苞約與小穗等長;能育小穗第1穎下部膜質,上部厚紙質,先端鈍,第2穎舟形,被包於第1穎中;第2外稃短於第1外稃,內稃與外稃相似面較小;雄蕊3,退化,雌蕊具長花柱;不育小穗,退化成筒狀的穎,雄小穗常2-3枚生於第1節,無柄小穗第1穎扁平,兩側內折成脊而具不等寬之翼,第2穎舟形,內稃與外稃皆為薄膜質;雄蕊3;有柄小穗與無柄小穗相似,但較不或有更退化者。穎果外包堅硬的總苞,卵形或卵狀球形,。花期7-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態環境:生於屋旁、荒野、河邊、溪澗或陰溼山谷中。

資源分布: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一般為栽培品

【栽培】栽培要點 生物學特性喜溫暖溼潤氣候,怕乾旱、耐肥。各類土壤均可種植,對鹽鹼地、沼澤地的鹽害和潮溼的耐受性較強,但以向陽、肥沃的壤士或粘壤上栽培為宜。忌連作,也不宜與禾本科作物輪作。近年來在潮溼的水稻上上栽培,特別在抽穗揚花期給以淺水層,可顯著增產。栽培技術 用種子繁殖。為預防黑穗病,播前將種子用60℃溫水浸種10-20min,撈出種子包好置於5%生石灰水中浸1-2d注意不要損壞水面上的薄膜。取出以清水漂洗後播種,或用1:1:100的波爾多液浸種24-72h,於3月至4月,穴播,按行株距27-30cm見方,穴深5-7cm,每穴播種子5-6顆,覆土2-3cm,鎮壓。每1hm2需種75-90kg。

田間管理 幼苗有3-4片真葉時間苗,每穴留苗4-5株。中耕除草一般3次。薏苡是需肥量較大,耐肥性較強的作物,生長前期看重施氮肥提苗,後期應多施磷肥、鉀肥,促進壯稈孕穗,田間水分管理以溼、幹、水、溼、幹相間的原則,即採用溼潤育苗,乾旱拔節,有水孕穗,溼潤灌漿,乾田收穫。薏苡是異株花粉授精,輔助授粉是在盛花期以繩索等工具振動植株(上午10-12時),使花粉飛揚,可提高結實率。

病蟲害防治 病害有黑穗病,注意選種和種子處理,發現病株應立即拔除燒毀。還有葉枯病等為害。蟲害有玉米螟、粘蟲為害

【性狀】性狀鑑別 種仁寬卵形或長橢圓形,長4-8mm,寬3-6mm。表面乳白色,光滑,偶有殘存的黃褐色種皮。一端鈍圓,另端較寬而微凹,有1淡棕色點狀種臍。背面圓凸,腹面有1條羅寬而深的縱溝。質堅實,斷面白色粉質。氣微,味微甜。以粒大充實、色白、無皮碎者為佳。 顯微鑑別 粉末特徵:類白色。主體為澱粉粒,單粒類圓形或多面形,直徑2-20μm,臍點星狀、三叉狀、人字形或裂縫狀,復粒少見,由2-3分粒組成。

【化學成分】種種仁含薏苡仁酯(coixenolide),粗蛋白13%-14%,脂類2%-8%。脂類中三醯甘油61%-64%,二醯甘油6%-7%,一醯甘油4%,甾醇酯9%,游離脂肪酸17%-18%。在三醯甘油中亞油酸(linoleic acid)含量可達25%-28%,在游離脂肪酸中亞油酸含量為27%-28%,游離脂肪酸還有棕櫚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順-8-十八碳烯酸(cis-8-oc-tadecenoic acid)即油酸等。一醯甘油中有具搞腫瘤作用的α-單油酸甘油酯(α-monoolein),甾醇酯中有具促排卵作用的順-、反-阿魏醯豆甾醇(cis-、trans-feruloylstigmasterol)和順-、反-阿魏醯菜油甾醇(cis-、trans-feruloylcampesterol)等。種仁還含抗補體作用的葡聚糖和酸性多糖CA-1、CA-2及降血糖作用的薏苡多糖(coixan)A、B、C。 種子揮髮油含69種成分,其中主要的有已醛(hexanal),已酸(hexanoic acid),2-乙基-3-羥基丁酸已酯(2-ethyl-3-hydroxy-hexylbutrate),γ-壬內酯(γ-nonalactone),壬酸(nonanoic acid),辛酸(octanoic aid),棕櫚酸乙酯(ethylpalmitate),亞油酸甲酯(methyllinoleate),香草醛(vanillin)及亞油酸乙酯(ethyllinoleate)等。

【藥理作用】1.抗腫瘤作用:1.1.荷瘤小鼠腹腔注射薏苡仁的乙醇提取物,能抑制艾氏腹水癌(ECA)細胞的增殖,顯著延長動物的生存時間。從該提取物進一步分離的2個組分,其一可引起癌細胞的原生質變性,另一組分能使細胞核的分裂相停止於中相。

1.2.薏苡仁的丙酮提取物,小鼠腹腔注射也能抑制ECA的生長,此種抗腫瘤活性可轉移到石油醚可溶的酸性部分中,若將其皮下注射,可使腹水變透明,腫瘤細胞幾乎消失,但這一部分的毒性也相應較高。薏苡仁丙酮提取物還對子宮頸癌14(U14)及腹水型肝癌(HCA)實體瘤有明顯抑制作用。

1.3.臨床應用薏苡仁配伍的煎劑,能觀察到對晚期癌症患者有延長生命的效果,並發現給癌症患者腹腔注射薏苡仁丙酮提取物後,經腹水檢查,癌細胞的原生質發生顯著變性。還發現薏苡仁50%乙醇提取物可促進培養的扁平上皮癌細胞的角化。

2.免疫作用:2.1.從薏苡仁熱水提取物分得的中性多糖葡聚糖混合物及酸性多糖Ⅱa-1,2,3,Ⅱb 部分均顯示抗補體活性。

2.2.中性多糖葡聚糖混合物是高度異質性的,用HPLC可分得7個葡聚糖,它們是在主鏈0-6位含葡糖基側鏈的1→4連接的a-D-葡聚糖,每個經純化的葡聚糖在碘反應中有不同的最大吸收(530nm或>550nm),>500nm-葡聚糖比530nm-葡聚糖更為有效,認為有相當的抗補體活性。

2.3.酸性多糖Ⅱ a-1,2,3,Ⅱb 進一步分離純化而得抗補體多糖CA-1和CA-2,分子中含8-11%蛋白質,分子量分別為160000和70000。在低劑量時,CA-2比CA-1 顯示更強的抗補體活性。

3.降血糖、血鈣、血壓作用:兔皮下注射薏苡仁的乙醚提取物(薏苡仁油),可使血糖值和血鈣值降低。薏苡仁的水提取物,小鼠腹腔注射,可顯著降低血糖濃度,從中分得三個有效成分,即薏苡聚糖A、B、C。這些成分可引起正常小鼠和阿脲(Alloxan)誘導的高血糖小鼠的低血糖作用。薏苡素靜脈注射可引起兔血壓暫時下降。

4.抑制胰蛋白酶作用:從軟殼的薏苡種子麩皮中發現一種熱穩定的胰蛋白酶抑制劑。為一種簡單蛋白質,分子量約12000,含有許多半胱氨酸或胱氨酸殘基。它對牛胰蛋白酶的分子比為1:2,表明是雙頭的(doubleheaded),其活性在pH3-11和高溫100℃的某些情況下是穩定的,但抑制活性的熱穩定性程度主要地依賴於溶劑的種類。

5.誘發排卵作用:頑固性無排卵症患者服用薏苡仁為主藥的方劑後,可顯著改善下丘腦的機能。薏苡仁的提取物也誘發金倉鼠排卵,其促排卵的活性物質是阿魏醯豆甾醇和阿魏醯菜子甾醇。9:1反式阿魏醯豆甾醇和反式阿魏醯菜子甾醇(1)在200ug/天劑量時顯示誘發金倉鼠排卵作用。

【炮製】炒薏苡仁:取揀淨的薏苡仁置鍋內用文火炒至微黃色,取出,放涼即可。或用麩皮同炒亦可。(每薏苡仁100斤,用麩皮10斤);《雷公炮炙論》:凡使薏苡仁一兩,以糯米,取使。若更以鹽湯煮過,別是一般修制,亦得。

【性味】甘;淡;微寒

【歸經】脾;肺;腎經

【功能主治】利溼健脾;舒筋除痺;清熱排膿。主水腫;腳氣;小便淋瀝;溼溫病;洩瀉帶下;風溼痺痛;筋脈拘攣;肺癰;腸癰;扁平疣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30g;或入丸、散,浸酒,煮粥,作羹。

【注意】本品力緩,宜多服久服。脾虛無溼,大便燥結及孕婦慎服。

【各家論述】1.《本草正》:薏苡,味甘淡,氣微涼,性微降而滲,故能去溼利水,以其志溼,故能利關節,除腳氣,治痿弱拘攣溼痺,消水腫疼痛,利小便熱淋,亦殺蛔蟲。以其微降,故亦治咳嗽唾膿,利膈開胃。以其性涼,故能清熱,止煩渴、上氣。但其功力甚緩,用為佐使宜倍。

2.《藥品化義》:薏米,味甘氣和,清中濁品,能健脾陰,大益腸胃。 主治脾虛瀉,致 成水腫,風溼盤緩,致成手足無力,不能屈伸。蓋因溼勝則土敗,土勝則氣復,腫自消而力自生。取其入肺,滋養化源,用治上焦消渴,肺癰腸癰。又取其味厚沉下,培植部,用治腳氣腫痛,腸紅崩漏。若咳血久而食少者,假以氣和力緩,倍用無不效。

3.《本草述》:薏苡仁,除溼而不如二術助燥,清熱而不如芩、連輩損陰,益氣而不如參、術輩猶滋溼熱,誠為益中氣要藥。然其味淡,其力緩,如不合群以濟,厚集以投,冀其奏的然之效也能乎哉?4.《本草新編》:薏仁最善利水,不至損耗真陰之氣,凡溼盛在下身者,最宜用之,視病之輕重,準用藥之多寡,則陰陽不傷,而溼病易去。故凡遇水溼之症,用薏仁一、二兩為君,而佐之健脾去溼之味,未有不速於奏效者也,倘薄其氣味之平和而輕用之,無益也。

5.《本經疏證》:論者謂益氣、除溼、和中,健脾,薏苡與術略似,而不知毫釐之差,千裡之謬也。蓋以云乎氣,則術溫而薏苡微寒,以云乎味,則術甘辛而薏苡甘淡。且術氣味俱厚,薏苡氣味俱薄,為迥不相侔也。此其義蓋見於《金匱要略·痙溼蠍篇》,曰溼家身煩疼,當與麻黃加術湯,發其汗為家,慎勿以火攻之。曰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晡所劇者,此名風溼,此病傷於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也,可與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夫身煩疼者,溼而兼寒;一身盡疼者,溼而兼風。寒從陰化,風從陽化。故身煩疼者,屬太陽;發熱日晡所劇者,屬陽明。屬太陽者宜發汗,屬陽明者宜清熱,發汗所以洩陽邪,清熱所以折陽邪,質之以用術用桂者為發汗,薏苡則為清熱矣。雖然,薏苡既治風溼,又主筋急鐵拘攣,不能屈伸,彼風溼相搏,骨節疼煩,不得屈伸,風溼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獨不用薏苡何耶?

【摘錄】《中華本草》



 中草藥手冊

長按右邊二維碼「識別」關注



簡介: 收集最全民間中草藥!常用的中草藥,冷門的中草藥,你都可以在這裡找到。關注微信號,了解中草藥味性,功能作用,用法用量等詳細說明。


相關焦點

  • 薏苡仁的功效與作用
    薏米是我們生活中的粗糧,同時也是一種美容食品,很多女性們都知道,常吃薏米能保持人體皮膚光澤細膩,薏米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有很多,人們最為熟悉的還數吃薏米能健脾祛溼,其餘的並不是很了解,那麼薏米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呢,下面飲食專家跟大家具體介紹一下。
  • 薏苡仁的功效與作用,薏苡仁的禁忌人群有哪些
    薏苡仁又名薏米仁、苡米、苡仁,它是常用的一種食療價值很高的食物。薏苡仁可以用來煲湯,也可以用它煮粥喝,而且這種食材還可以入藥,能利水除溼也也能預防多種疾病。薏苡仁的功效有很多,人們食用以後對身體有諸多好處,想全面了解它的好處有哪些,下面就隨小編從營養學角度來看看薏苡仁的功效與作用,薏苡仁的禁忌人群有哪些。
  • 薏苡仁的功效與作用 生薏仁和熟薏仁的功效
    薏仁粉的功效(一)解熱、鎮靜、鎮痛作用薏仁粉中含有薏苡素,對菌體複合多糖類引起的發熱有較好的解熱作用;有較弱的中樞抑制作用,對大鼠有鎮靜作用;對大鼠的鎮痛作用強度與氨基比林相似。(二)降低肌肉收縮的作用薏仁粉中薏苡仁油對蛙的橫紋肌和運動神經末梢,低濃度呈興奮作用,高濃度呈麻痺作用。
  • 薏苡仁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常吃薏米健脾養胃
    薏苡仁是很好的食物,既可以做粥、做菜,又可以入藥,薏苡仁具有健脾利溼的功效,很多國醫大師都在經常吃薏苡仁,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薏苡仁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薏苡仁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一位高齡的「國醫大師」在接受採訪時說:「米仁是個好東西,我們全家已吃了幾十年,老人可以吃,小孩也可以吃。吃法也簡單,燒爛即可,也可放在冰箱內,每天早晨取一碗,兌點牛奶什麼熱一下,空腹吃完,常年吃肯定有好處。」 國醫大師愛吃的米仁,就是薏苡仁,也叫薏仁、薏米。
  • 薏苡仁的神奇功效
    曙藥師第一個就想到了薏苡仁。薏苡仁又名薏仁、苡米、苡仁、土玉米、薏米、起實、薏珠子、草珠珠、回回米、米仁、六穀子,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乾燥成熟種仁。薏仁是藥食兩用作物,有著多種神奇功效,被譽為「禾本科植物之王」、「生命健康之禾」。薏苡仁是一種營養平衡的穀物,營養價值高且較為全面,在禾本科植物中位居第一,農學家把它劃入「特優」穀物一類。
  • 薏苡仁,陽明藥也 能健脾 益胃 平時愛喝薏苡仁 這些好處不請自來
    薏苡仁的功效作用健脾益胃薏苡仁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薏苡仁中含有許多人體維持正常代謝所需要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這些物質有助於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還可以幫助減輕脾胃的負擔,對於脾胃不和、消化不良以及脾虛腹瀉等都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 黃柏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鹽炒黃柏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黃柏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白鮮皮對於常見病,甚至癌症等一些疑難雜症都有很好的效果,具體的功效有:1、抗菌作用:體外試驗1:4的水浸液對多種致病真菌如堇色毛癬菌、同心性毛癬菌、許蘭氏黃癬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有報告本品的乙醚、乙醇和水提取物對金黃色等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和草分枝桿菌均未見效果
  • 麩炒薏仁的功效與作用點 麩炒薏仁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麩炒薏仁的功效與作用點女性來月經就像懷孕一樣,很多事情都不能做,比如盆浴、遊泳等等,還有很多東西都不能吃,比如辛辣、生冷、洩火累食物。可是,有些食物的性質,很多女性都不知道,比如薏米,那麼,月經期可以喝益米湯嗎?月經期可以喝益米湯嗎女性月經期不建議喝益米湯。
  • 麩炒薏仁的功效 麩炒薏仁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麩炒薏仁的功效麩炒薏仁的功效與作用效與作用麩炒薏苡仁是可以自己動手去完成的,而且相對來說它有很好的藥用價值,可以幫助我們健脾止瀉,調整腸胃溼盛的情況,尤其是出現拉肚子時拿炒過的薏米仁煮粥,或者是拿來泡茶的話,有很好的輔助治療效果,還可以解決胃脹,食欲不振,改善四肢疼痛等情況
  • 薏苡仁
    薏苡仁的功效    1.預防心血管疾病:每天食用50~100克薏苡仁,可預防心臟病、冠心病、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2.降低三高:可降低血中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同時因其含有豐富的水溶性纖維,可消化脂肪,用於治療高血壓、高血脂和高血糖症。
  • 薏苡仁:
    同時還可以用薏苡仁、懷山藥、大米、小米任兩種煮粥,作為日常調理。另外,在寶寶情緒不錯的時候,給寶寶做做推拿,也能起到很不錯的效果。  回到家裡,樂樂媽每天用石榴皮粉加紅糖適量熬水給寶寶服用,第二天有些好轉,三天後腹瀉基本停止。石榴皮的效果為啥如此之好?樂樂媽找來中藥書籍翻看,原來石榴皮確有止瀉功效,可以澀腸、止血、驅蟲。治久瀉、久痢、便血、脫肛等。
  • 重用薏苡仁,化痰有奇功
    | 功效應用 |《名醫別錄》載薏苡仁能「消水腫,令人能食」。本品味淡能滲,味甘能補,既能利水消腫,又能健運脾胃。用治脾虛溼盛之水腫、小便不利、帶下量多等,多與茯苓、白朮、黃芪等同用。臨床上以腎炎水腫最為常用,肝硬化腹水也可應用,不過,須大劑量久服方可見效。
  • 溼氣重,讓人頭昏乏力 薏苡仁祛溼,大量用起來
    廣東省第二中醫院心血管科主任中醫師王清海說,薏苡仁正是廣東人最常用的「健脾利溼」的食物之一。薏苡仁淡滲利溼、微寒清熱,以清利溼熱為主,兼有健脾的功效。   需要提及的是,薏苡仁雖是藥食兩用不可多得的保健良藥,但吃薏苡仁也有一定禁忌:如滑精、小便多者亦不適宜食用,孕婦忌用(可能會有滑胎)。
  • 中藥泡水喝功效與作用有哪些?
    中藥的作用不僅僅是生病的時候用來治病,如果我們想要養生防病,平時用一些中藥泡水喝是可以做到。那麼哪些中藥泡水有這樣神奇的功效呢?第一杯水:養膚水材料:柿葉、薏苡仁、紫草。柿葉,它有潤肺通便的作用,常有人用它來製作保養皮膚的湯水,經常喝能促進新陳代謝、利小便、通大便。
  • 薏苡仁只是祛溼?這四種功效很多人都不知道!
    薏苡仁可不是只有祛溼這個本領,比如以下這四種功效,很多人都不知道。薏苡仁別名草珠兒、菩提子、贛珠(《救荒本草》),必提珠(《滇南本草》),苡仁(《臨證指南》),苡米(《本草求原》),菩提珠(《江蘇植藥志》),藥玉米、水玉米、溝子米等。藥物來源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種仁。秋季果實成熱後,割取全株,曬乾,打下果實,除去外殼及黃褐色外皮,去淨雜質,收集種仁,曬乾。
  • 薏仁的功效與作用
    薏仁又叫薏苡仁、薏米、薏仁米等。薏仁是常用的中藥,也是常吃的食物,為藥食皆佳的粗糧之一。薏仁含有的營養成分較為豐富,首先, 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非常高而且很優質。它含有人體必需的全部8種胺基酸,且比例接近人體需要。
  • 很多人都忽視了的一味治療痛風的好藥—薏苡仁
    確實在正規治療之外,民間對於痛風高尿酸也有不少有效辦法,薏苡仁就是一個對痛風高尿酸有不錯效果的植物。醫書記載:薏苡仁性燥能除溼,入脾補脾,最善利水,不至損害真陰之氣,凡溼盛在下身者,最適用之。這是中醫的表述。中醫認為痛風與「脾」和「溼」有密切的關係,所以健脾祛溼是治療痛風之要。
  • 薏苡仁使用不當竟會造成腹瀉?怎麼食用最健康?
    薏苡仁健脾除溼的功效家喻戶曉。但很多不知道的是,薏苡仁使用不當,不僅會出現疲乏無力的症狀,還會出現腹瀉等不良反應!今天,我們就來具體聊聊,薏苡仁如何食用最健康!薏苡仁,又叫薏米,別名有很多,像菩提珠、苡仁等。
  • 牛膝泡藥酒的功效與作用
    牛膝的作用與功效 牛膝,別名:牛磕膝,根入藥,生用,活血通經;治產後腹痛,月經不調,閉經,鼻衄,虛火牙痛,腳氣水腫;熟用,補肝腎,強腰膝;治腰膝酸痛,肝腎虧虛,跌打瘀痛。獸醫用作治牛軟腳症,跌傷斷骨等。
  • 薏苡仁赤小豆粥 | 周末美食
    薏苡仁赤小豆粥 | 周末美食 2020-05-25 02: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