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仁的神奇功效

2021-01-14 上海藥訊

江雯婷

曙藥師的閨蜜坐月子,來諮詢曙藥師飲食上有什麼食材推薦。曙藥師第一個就想到了薏苡仁。

薏苡仁又名薏仁、苡米、苡仁、土玉米、薏米、起實、薏珠子、草珠珠、回回米、米仁、六穀子,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乾燥成熟種仁。薏仁是藥食兩用作物,有著多種神奇功效,被譽為「禾本科植物之王」、「生命健康之禾」。

薏苡仁是一種營養平衡的穀物,營養價值高且較為全面,在禾本科植物中位居第一,農學家把它劃入「特優」穀物一類。研究表明,薏苡仁含有蛋白質14%,脂肪5%,碳水化合物65%,粗纖維3%,鈣0.07%,磷0.242%,鐵0.001%,這些成分的含量均大大超過稻米,所含蛋白質遠比米、面高。而且還含有人體所需的亮氨酸、精氨酸、賴氨酸、酪氨酸等必需胺基酸及礦物質,所含胺基酸比例非常接近人體的需要,比大米還容易被機體所吸收利用。薏苡仁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也較高,其中亞油酸和油酸的含量可達75% 以上。且其重金屬及有毒物質殘留量極低,是典型的「綠色食品」。

薏苡仁生用時偏於滲溼利水,清熱排膿;炒用則補脾止瀉,利溼的作用增強。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薏仁 :「健脾益胃,補肺清熱、祛風勝溼,養顏駐容、輕身延年」。現代用於提高免疫,增強體質;抗菌消炎,清熱鎮痛;調節血管,降糖止渴;防癌抗癌,提高免疫;美容減肥,過期妊娠引產。

產婦產後普遍虛弱,脾胃運化功能下降,懷孕中晚期皮膚容易變黑,下肢水腫。薏米的主要作用就是健脾益胃,美白駐顏,祛除下肢水腫,所以孕婦食用薏米可謂是一舉多得。它是常用的中藥,又是普遍常吃的食物,購買便利,食用安全,不影響產婦母乳餵養寶寶。曙藥師還推薦了閨蜜幾道和薏米有關的甜湯讓閨蜜按需服用。1、薏米紅豆桂圓加大棗小米,神色晦暗、精神不足時服用。  2、早晚5g熟薏米加蜂蜜泡熱水服用,潤澤肌膚,美白補溼,行氣活血,調經止痛。3、大米綠豆加薏米煮水 清熱解渴,補肺,健脾胃,祛風溼,消水腫。

薏米雖好但對子宮平滑肌有興奮作用,可促使子宮收縮,因而有誘發流產的可能,所以孕婦應避免食用,尤其是孕早期的孕婦。

■ 中國醫藥工業信息中心採編

(上海醫藥特別支持)


相關焦點

  • 薏苡仁的功效與作用,薏苡仁的禁忌人群有哪些
    薏苡仁又名薏米仁、苡米、苡仁,它是常用的一種食療價值很高的食物。薏苡仁可以用來煲湯,也可以用它煮粥喝,而且這種食材還可以入藥,能利水除溼也也能預防多種疾病。薏苡仁的功效有很多,人們食用以後對身體有諸多好處,想全面了解它的好處有哪些,下面就隨小編從營養學角度來看看薏苡仁的功效與作用,薏苡仁的禁忌人群有哪些。
  • 薏苡仁的功效與作用
    薏米是我們生活中的粗糧,同時也是一種美容食品,很多女性們都知道,常吃薏米能保持人體皮膚光澤細膩,薏米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有很多,人們最為熟悉的還數吃薏米能健脾祛溼,其餘的並不是很了解,那麼薏米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呢,下面飲食專家跟大家具體介紹一下。
  • 薏苡仁的功效與作用 生薏仁和熟薏仁的功效
    薏仁粉的功效(一)解熱、鎮靜、鎮痛作用薏仁粉中含有薏苡素,對菌體複合多糖類引起的發熱有較好的解熱作用;有較弱的中樞抑制作用,對大鼠有鎮靜作用;對大鼠的鎮痛作用強度與氨基比林相似。(二)降低肌肉收縮的作用薏仁粉中薏苡仁油對蛙的橫紋肌和運動神經末梢,低濃度呈興奮作用,高濃度呈麻痺作用。
  • 薏苡仁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常吃薏米健脾養胃
    薏苡仁是很好的食物,既可以做粥、做菜,又可以入藥,薏苡仁具有健脾利溼的功效,很多國醫大師都在經常吃薏苡仁,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薏苡仁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薏苡仁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一位高齡的「國醫大師」在接受採訪時說:「米仁是個好東西,我們全家已吃了幾十年,老人可以吃,小孩也可以吃。吃法也簡單,燒爛即可,也可放在冰箱內,每天早晨取一碗,兌點牛奶什麼熱一下,空腹吃完,常年吃肯定有好處。」 國醫大師愛吃的米仁,就是薏苡仁,也叫薏仁、薏米。
  • 【薏苡仁】功效與作用
    【炮製】薏苡仁:除去雜質。麩炒薏苡仁:取淨薏苡仁,照麩炒法(附錄Ⅱ D)炒至微黃色。【性味】甘、淡,涼。【歸經】歸脾、胃、肺經。【功能主治】健脾滲溼,除痺止瀉,清熱排濃。用於水腫,腳氣,小便不利,溼痺拘攣,脾虛洩瀉,肺癰,腸癰;扁平疣。【用法用量】9~30g。【貯藏】置通風乾燥處,防蛀。
  • 薏苡仁:
    同時還可以用薏苡仁、懷山藥、大米、小米任兩種煮粥,作為日常調理。另外,在寶寶情緒不錯的時候,給寶寶做做推拿,也能起到很不錯的效果。  回到家裡,樂樂媽每天用石榴皮粉加紅糖適量熬水給寶寶服用,第二天有些好轉,三天後腹瀉基本停止。石榴皮的效果為啥如此之好?樂樂媽找來中藥書籍翻看,原來石榴皮確有止瀉功效,可以澀腸、止血、驅蟲。治久瀉、久痢、便血、脫肛等。
  • 薏苡仁,陽明藥也 能健脾 益胃 平時愛喝薏苡仁 這些好處不請自來
    提起「薏苡仁」,大家都很熟悉,因為薏苡仁既可日常食用,又可入藥。但是要說到薏苡仁具有什麼樣的功效,大概很多人會搖搖頭,今天,我就來跟大家科普下薏苡仁的相關知識。薏苡仁主產於福建、河北、遼寧。《本草綱目》:薏苡仁陽明藥也,能健脾,益胃。
  • 薏苡仁只是祛溼?這四種功效很多人都不知道!
    薏苡仁可不是只有祛溼這個本領,比如以下這四種功效,很多人都不知道。薏苡仁別名草珠兒、菩提子、贛珠(《救荒本草》),必提珠(《滇南本草》),苡仁(《臨證指南》),苡米(《本草求原》),菩提珠(《江蘇植藥志》),藥玉米、水玉米、溝子米等。藥物來源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種仁。秋季果實成熱後,割取全株,曬乾,打下果實,除去外殼及黃褐色外皮,去淨雜質,收集種仁,曬乾。
  • 薏苡仁赤小豆粥 | 周末美食
    薏苡仁赤小豆粥 | 周末美食 2020-05-25 02: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藥薏苡仁 健脾利水好處多
    薏苡仁,又名薏米、苡仁、六穀子,為禾本科植物薏米的種仁。其性涼,味甘、淡,入脾、肺、腎經,具有利水、健脾、除痺、清熱排膿的功效。  在中醫治療中,薏苡仁的適用範圍非常廣泛:既可治療小便不利、水腫、腳氣、脾虛洩瀉,也可用於肺癰、腸癰等病的治療。
  • 薏苡仁
    薏苡仁的功效    1.預防心血管疾病:每天食用50~100克薏苡仁,可預防心臟病、冠心病、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2.降低三高:可降低血中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同時因其含有豐富的水溶性纖維,可消化脂肪,用於治療高血壓、高血脂和高血糖症。
  • 國醫大師為何常吃薏苡仁
    何老愛吃的米仁,就是薏苡仁,也叫薏仁、薏米。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張曉天介紹,薏苡仁可以藥食兩用,家裡最好常備常食。薏苡仁主要功效是健脾利溼、排膿消腫和止瀉。長期服用薏苡仁可以美容、抗衰老,還可提高免疫力。現在天氣溼熱,食用薏苡仁正好可以利溼排水,開胃健脾。薏苡仁最普通的食用方法是用來煮粥,可以只用薏苡仁,也可搭配粳米、山藥,四季皆可。
  • 【醫學科普】薏苡仁赤小豆粥 | 周末美食
    【醫學科普】薏苡仁赤小豆粥 | 周末美食 2020-05-25 02: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重用薏苡仁,化痰有奇功
    薏苡仁治療氣管炎案。薏苡仁,在很多人眼裡只是既能煮稀飯,又能當中藥的一味尋常藥,但之所以能夠稱其為妙藥,也自然就在於妙法。老師也是在親自服用之後,才對薏苡仁情有獨鍾。薏苡仁首載於《本經》,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成熟種仁,以粒大飽滿者為佳,簡稱苡米。生用或麩炒用。
  • 薏苡仁和草珠子相似 購買時勿混淆
    中醫認為,薏苡仁味甘、性涼,入脾、胃、肺經,生用能利水滲溼、清熱排膿解毒、除痺,炒制用能健脾養胃,常用於水腫、腳氣、小便不利、脾虛洩瀉、扁平疣等。從現代營養學角度看,薏苡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澱粉、薏苡素和薏苡脂等。
  • 薏苡仁使用不當竟會造成腹瀉?怎麼食用最健康?
    薏苡仁健脾除溼的功效家喻戶曉。但很多不知道的是,薏苡仁使用不當,不僅會出現疲乏無力的症狀,還會出現腹瀉等不良反應!今天,我們就來具體聊聊,薏苡仁如何食用最健康!薏苡仁,又叫薏米,別名有很多,像菩提珠、苡仁等。
  • 溼氣重,讓人頭昏乏力 薏苡仁祛溼,大量用起來
    廣東省第二中醫院心血管科主任中醫師王清海說,薏苡仁正是廣東人最常用的「健脾利溼」的食物之一。薏苡仁淡滲利溼、微寒清熱,以清利溼熱為主,兼有健脾的功效。   需要提及的是,薏苡仁雖是藥食兩用不可多得的保健良藥,但吃薏苡仁也有一定禁忌:如滑精、小便多者亦不適宜食用,孕婦忌用(可能會有滑胎)。
  • 木瓜治風溼痺痛功效神奇
    這一記載說明,木瓜確有治療風溼痺痛的神奇功效。  當然,上面說的是一種藥用木瓜,亦稱鐵腳梨,為我國特有的野生果,因它產於安徽宣城(古稱宣州),故稱其為「宣木瓜」。而平時食用的木瓜,即水果店裡的木瓜,因其產於熱帶美洲,屬舶來品,我國自古習慣將國外稱番地、番邦,故名其為「番木瓜」,國內主要產於廣東、海南、臺灣等地。
  • 很多人都忽視了的一味治療痛風的好藥—薏苡仁
    確實在正規治療之外,民間對於痛風高尿酸也有不少有效辦法,薏苡仁就是一個對痛風高尿酸有不錯效果的植物。醫書記載:薏苡仁性燥能除溼,入脾補脾,最善利水,不至損害真陰之氣,凡溼盛在下身者,最適用之。這是中醫的表述。中醫認為痛風與「脾」和「溼」有密切的關係,所以健脾祛溼是治療痛風之要。
  • 薏苡仁用了120克,治了什麼病呢?
    全21冊)免費下載【絕版醫書】《中醫證候學》上中下冊(2008版)高清PDF免費下載《全國著名老中醫臨床經驗叢書》22卷高清PDF免費下載《中醫精華叢書》全九卷PDF免費下載中華國粹書系叢書-中醫如此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