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酷暑,氣候炎熱潮溼,假若身體虛弱,抗病能力低下,對炎熱的氣候不能很好適應,體溫調節中樞發生紊亂,散熱機能發生障礙,則易發生中暑,中醫謂之"傷暑"。很多專家都建議大家多吃薏米粥,幫助祛除體內的溼氣。
但是你知道嗎?薏苡仁可不是只有祛溼這個本領,比如以下這四種功效,很多人都不知道。
薏苡仁別名草珠兒、菩提子、贛珠(《救荒本草》),必提珠(《滇南本草》),苡仁(《臨證指南》),苡米(《本草求原》),菩提珠(《江蘇植藥志》),藥玉米、水玉米、溝子米等。
藥物來源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種仁。秋季果實成熱後,割取全株,曬乾,打下果實,除去外殼及黃褐色外皮,去淨雜質,收集種仁,曬乾。
《雷公炮炙論》記載了薏苡仁的炮製注意事項:"凡使(薏苡仁)一兩,以糯米二兩同熬,令糯米熟,去糯米,取使。若更以鹽湯煮過,別是一般修制,亦得。"
治療肺部疾患
《藥性論》中記載薏苡仁:"主肺痿肺氣,吐膿血,咳嗽涕唾上氣。"
肺痿是陰虛肺傷的慢性衰弱疾患。主要症狀為咳嗽,吐出稠痰白沫,或伴有寒熱,形體消瘦,精神萎靡,心悸氣喘,口唇乾燥,脈象虛數等症。
治療足部疾患
《食療本草》中記載薏苡仁可以:"去乾濕腳氣。"
中醫說的腳氣與西醫不同,這裡的腳氣又稱腳弱。本病以足脛麻木、酸痛、軟弱無力為主症。本病初起僅覺兩腳無力,漸漸酸重頑麻而縱緩,而後兩下肢或見軟細,或浮腫。因此可分為幹、溼兩類:溼腳氣偏於實證,症見足脛腫大,甚則腳腫連膝,脈象濡緩,舌苔白膩;幹腳氣偏於虛證,症見足脛肌膚日漸瘦削,冷麻酸重逐漸加劇,形神萎弱,或兼見便秘溲黃,舌質淡紅苔黃,脈弦或弦數。
健脾益胃殺蛔蟲
《本草拾遺》:"溫氣,主消渴。""殺蛔蟲。"
《本草綱目》:"健脾益胃,補肺清熱,去風勝溼。炊飯食,治冷氣;煎飲,利小便熱淋。"
《名醫別錄》:"除筋骨邪氣不仁,利腸胃,消水腫,令人能食。"
薏苡仁的禁忌人群及服用注意事項
1、注意脾約(津液不足而大便秘結的一種病症)便難及妊婦慎服;
2、《本草經疏》:"凡病大便燥,小水短少,因寒轉筋,脾虛無溼者忌之。妊娠禁用。"
3、《本草通玄》:"下利虛而下陷者,非其宜也。"
(圖片來源於網絡,藥用請遵醫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