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焦慮症朋友,經常會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焦慮時常來打擾自己,不肯放過自己?為什麼想盡一切辦法來消除焦慮,但焦慮總是和自己唱反調,越是在意,反而更焦慮了?
答案是,因為我們缺少應有的智慧。沒有智慧的生活,充滿了不安和痛苦。想要淡定從容的生活,首先要改變我們的這顆敏感、多疑、多思多慮的心,提高心理的免疫力。
很多時候,焦慮情緒說來就來,讓我們十分惱火,卻又束手無策。看似複雜的問題,其實,有一個簡單的辦法。那就是,運用自身的覺察能力,活在當下。當下是最真實的,沒有任何的偏頗。當下是最可靠的,離我們最近。
也許有人會說,活在當下,我就不焦慮了嗎?由焦慮帶來的身體上的不舒服,就會消失嗎?
我的回答是,可以的。當心理壓力消失了,那些受心理因素影響而產生的軀體上的症狀,都會自然消失,你需要的只是給它們時間,讓它們慢慢走掉。
在《情緒自救》書中講到,焦慮的人有一個普遍特點,就是急於求成,沒有耐心堅持,沒有耐心等待改變的發生。他們追求最快的方式,用最短的時間,創下最高的效率。總想走最短的路,而不是最正確的路。豈不知,萬事萬物都有它的規律所在,急於求成,最後的結果,往往是欲速不達。
我經常對我的學員說,有時候,慢慢來,反而快。讓自己的心慢下來,認真地享受當下的每一分,每一秒,你的焦慮自然會消失不見。我們知道了讓心慢下來,活好當下,焦慮就會遠離我們。那麼,怎樣才能讓我們的心慢下來,擺脫焦慮,活好當下呢?
正念觀息法可以幫我們解決這個問題。觀息法是通過觀察呼吸的方式,建立情緒自我平衡的能力。方法很簡單,不需要太大的場地,也不需要什麼高級的設備,只要用鬧鐘設置好時間就可以了。
觀息法練習:摘選《情緒自救》一書
1、以盤腿靜坐的姿態,閉上雙眼,持續地去觀察(覺察)自己的呼吸,別的都不需要做。
2、對於一切的念頭、感覺的出現都不管它,不理它,如果走神了,就再拉回到呼吸上,如此反覆地操練。不要設法在練習中試圖想清、解決、分析任何的問題。
3、每天最好能早晚各練習一次,每次20分鐘以上。
在《情緒自救》書中看到這樣一個小故事,讓我至今難忘。在這裡分享給大家,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心靈上的成長。有人問他的師傅,「您能說說世俗的人們,有什麼奇怪的地方嗎?」
師傅答道:「他們總是急於成長,然後,又每天哀嘆失去的童年。他們以健康為代價換取金錢,到後來又想辦法用金錢恢復健康。他們總對未來焦慮不已,卻又無視當下的幸福。他們既不活在當下,也不活在將來。他們活著,仿佛從來不會死亡,臨死前回顧一生,又仿佛從未活過。」
經常焦慮的人,不是沉浸在過去的回憶中,就是對未來的擔心和恐懼中,反而忘了當下應該怎麼活。看似複雜的焦慮問題,其實沒有那麼複雜,只要我們能活好每一個當下,你的未來也一定不會錯,因為,那些未來到來的時候,它又變成了你的當下。對於每一個能活好當下的人來講,焦慮並不可怕,或許,它根本就不會出現。